《难忘的美食(一)一一豆腐渣》,文章:原创,图片:网络

昆仑草

<p>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买东西都是要凭票购买,被称为“票证时代”。买豆制品(豆腐、干子、千张等)也是要凭《豆制品票》购买,不过,买“豆腐渣”是不要票的,而且价格还比较便宜,但是,购买的人并不是很多。</p><p>我们家平时也很少买“豆腐渣”吃,原因蛮简单,用奶奶的话说:“炒豆腐渣,要多用点油炒,才能好吃。”哪个年代,每人每个月才有半斤计划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奶奶想了一个好办法,来解决问题。</p><p>记得是某年的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家家户户都忙着去菜场采购年货,为年夜饭做准备。我们家除了买点年货外,奶奶特意买了一大海碗的豆腐渣!雪白、雪白的,煞是好看。</p><p>下午开始做年夜饭的时候,炒完了第一道菜,奶奶没有马上洗铁锅,而是把豆腐渣倒进锅内干炒,什么作料也不放,油也不放,就是用豆腐渣把锅内的菜汁沾干净后,再把豆腐渣盛起来待用,洗锅炒下一道菜。就这样无任是炒什幺菜,炒完菜后都把豆腐渣倒进锅里干炒一道,再洗锅炒下一道菜。等到年夜饭做完了,豆腐渣也基本上炒好了,有一种淡淡的香气,暂时不吃。</p><p>大年初一、初二炒菜的时候,和做年夜饭一样,炒完菜后,依然用豆腐渣来沾锅。这时候的豆腐渣已经从雪白色变成了枯黄色,从一大海碗变成了一大碗,真是香气扑鼻。用这种方法炒的豆腐渣,不用放油盐,不用放任何作料,完全吸收了各种菜肴的味道。吃起来真是五味杂陈、齿颊留香、风味独特、妙不可言!真是穷则思变啊!</p><p>于是,豆腐渣成了我们家过年时的一道传统菜,在“文革”前,几乎年年做。遗憾的是随着“文革”的到来,父亲转眼之间成了“走资派”,我们也变成了“狗崽子”!尤其是“文革”的头几年,一家人四分五裂、东躲西藏,能把小命活下来已是不容易,何谈过年啊!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梦觉尚心寒”。</p><p>真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p><p>到了七十年代,虽然父亲被“三结合”进了“革委会”,当了个副主任,家境略有好转。但是奶奶到小姑哪里去照顾小表妹,大哥参军了,六口之家一下子少了二个个人,顿时显得冷冷清清的。母亲素来体弱多病,再加上“文革”时受到了惊吓,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做饭基本上是奶奶做,家里洗衣服、床单等,大哥走后,就是我做。奶奶走后,做饭的光荣任务就落在父亲肩上,我跟父亲打下手,洗菜、切菜全部承包。父亲经常出差,逢年过节常常在单位值班,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们要和我们家划清界限,过年时家中十分清冷,和平时几乎没有两样。</p><p>真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自落”!</p><p>就这样,豆腐渣从我们家里的餐桌上彻底的消失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念念不忘!</p><p><br></p><p>写于二0二0年七月三日,下午</p><p>改于二0二0年七月三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