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测井教科书!

孙宝佃

<p>  如今,测井参考书很多、很灿,大多精装,领导挂帅,但教科书较少。像一桌饭,主菜少,咸菜花生米毛豆之类多,吃起来不过瘾,所以,测井教科书这份主菜显得愈为急切。</p><p> 写教科书是件苦差事,不像咸菜花生米拼盘那么简单,那些拼盘,领导一声令下,人财两旺,东西南北风味很快拼成,精装拼盘五颜六色,一上桌,大家翻一翻,调下口味,随手尝一口,有的太淡,有的又太咸,有的味道怪异。但教科书就不同了,不仅要知美味佳肴之然,还需知所以然。它要讲清楚主菜从原材、配制、调料和烹饪的过程,要有系统的机理成因,所以,教材的编写者必定是熟练调节火候的烹饪高手,要有师爷级的人物,不像地摊小贩只限于整些小品盘。</p><p> 如今的教科书,尤其测井解释和评价的教科书,通用的还行,有特色的教科书寥寥无几。就当前勘探开发状况,每个油田应该有相应的教科书,每个油田要形成自己的菜系,这些菜系必需由具有知识性,耐性,恒心的德高望重者来编写,他们得坐的住屁股。现在,与其给老师科研经费,做点零零碎碎的研究,还不如给于写教科书经费,让老师把主菜系做好,做实。我们那么多油田,地质情况千差万别,用一个通用菜系,显然是满足不了各个油田的胃口。</p><p> 早期,我们的教科书大多出之华东石油学院教师所写,最早教材源于苏联,后来大多源于美国。像雍世和老师和黄隆基等老师写的书,有些素材来之美国的德莱赛,这得益于胜利测井的3600引进。比如,雍老师写的测井数字处理和解释书,书里系统写到了泥质砂岩和复杂岩性解释方法。以这两种岩性为基础,相应介绍了胜利测井引进的85机上POR,SAND2和CRA的FORTRAN程序,让测井第一次接触到美国人编写的软件。若认真阅读和亲手逐行运行这些软件,不得不佩服老外编程的理念和严谨性。比如,SAND2 软件中的密度油气校正,且不说这个校正有没有实际意义,但里边采用了假定油气含量的初值,然后反复迭代,直至误差平稳,实际套入了小规模优化的做法。这本教科书至今仍然是大学生必读的书,那三个软件仍然被各个油田广泛应用着,现在的各种测井软件里边必定有那三个模块或模块改进型。只是不同油田根据实际情况,做些阿尔奇模型的拓展和参数的调整。后期,各大学年轻老师都有教科书出版,但根基源于那些老教科书,只是把最新发展的新技术应用和实际资料处理解释加了进去。</p><p> 最近十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许多不同岩性储层的测井参考书, 如碳酸盐岩,火成岩,碎屑岩等,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参考书。这些由多人合编的书,每个章节有油田测井解释者分工编写,实际例子很多,是值得我们行业尊敬的完美参考书。若要讲点不足,那就是机理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三性稍欠缺。若当真要成为地区教科书,那就需要完善“三性”问题。三性问题并非能速速求成,必须要做深入的系统研究,尤其是要开展系统的岩石物理和理论演算相结合研究,就像我们前辈王曰才先生做的泥质砂岩阳离子的问题,从理论到实验都弄清楚了,把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解决方法都整清楚了,才不会遇到此类储层时显得含糊其辞。如今,很多油田都有各种岩性储层,仅仅是复杂程度不同,那么就需要有每个油田特点的地区性教科书版。写教科书是项艰苦困难的工作,关键要有各类储层专家,要有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和精力的老师,他们要有“坐怀不乱”的素质,当然还得要有经费的支持。</p><p> 若真要做这件事,大学必须要形成各类岩性储层的团队和写作组,潜心于归属岩性的研究和教学,要改变当前人人做、人人会,但人人又不精的局面。最好安排有能力和有条件的二三所石油大学,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优势,包类研究。这样才可以从基础研究,形成模型,形成软件,最后做实际应用。这样才能把教科书做精,参考书做泛。供相关人员一个透明的思路和精准的做法。</p><p>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科书就是打铁的铁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