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山城的名星一一重庆水泥厂

土雷达

<p>  重庆,以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魅力而闻名于世界,重庆南滨路,以其灯光璀璨,美食爽胃,繁华大气而成为重庆网红打卡地。</p><p> 当朝阳橘黄的光的射线,从塗山树顶上泻在滨江路上,重庆水泥厂壮硕的轻窑的墨色影子,便长长地躺在地上。暗影里,藏着鲜为人知的过往……</p><p> 当年国民党政权逆江西迁,军工企业,重要基建工程的物质保障,迫在眉睫。四川实业巨子宁芷邨先生便邀胡子昂先生等,共同创办四川水泥公司。当年,宁芷邨先生任筹备处长,胡子昂先生任工程处长,创业筹备,紧锣密鼓。</p><p> 1936年1月,四川水泥公司招标。</p><p> 1936年6月,收齐120万元(银元)</p><p> 1937年9月底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全部完毕。</p><p> 1937年10月10日举行竣工投产典礼。</p><p> 四川水泥公司出品的水泥使用“川牌”商标,木桶包装,每桶水泥重166公斤。价格为8元银元。</p><p><br></p><p> 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支援抗战,水泥派上大用场,当时的四川水泥公司,产于后方,供应前方,为日后的抗日战争作出贡献,在中国水泥工业史上,写下浓重一笔。</p> <p>  新中国成立后,原四川水泥公司更名为四川重庆水泥厂。</p><p> 人民当家作主的企业,煥然一新。</p><p> 水泥包装改为三层牛皮纸包装,五十公斤一包。300号,400号规格不同。但让长桥越天堑,高楼入云霓的担当却是同样的。</p><p> 中国第一条铁路一一成渝铁路建成,重庆水泥在筑路工程中打主力;</p><p> 三线建设,大量兵工企业内迁,重庆水泥在建设工程中打主力;</p><p> 白涛核工业基地工程,重庆水泥打主力;</p><p> 桥梁,楼宇,隧道,公路,水利,新中国新重庆的面貌日日更新的变幻,身处重庆南岸长江边,玛瑙溪畔的重庆水泥厂,为所有工程提供优质产品,那份贡献已记载于重庆发展史册。人民不会忘记!</p> <p>  涛涛长江,奔涌东去,重庆水泥厂,终于完成史命,一个华丽的转身:当年负重前行的壮硕变身为高耸入云的楼宇;万千广厦美重庆,山在城里,城在山里,重庆水泥厂的水泥,像不朽的灵魂,融进飞越天堑的长桥,托起高楼入云霓,延伸繁华的道路,舒爽通畅的水渠,它们欣慰地承接担当,默默地奉献,那份坚毅与深刻,永远在我们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