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 _ 延安,中国的革命处于危急的关头。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军队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空前规模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毛泽东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的统治区,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品”字形战略的格局,经略中原,彻底改变敌我战略态势,为夺取全国胜利迈出了坚定而关健的一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的思想,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在鲁西南与敌人鏖战,先后取得了郓城、定陶、六营集战役的胜利。接着,又攻克敌重兵把守的羊山集。此时,颇感不妙的国民党当局紧急调集35万大军日夜兼程扑向羊山集,并企图利用当地连降暴雨、洪水猛涨之机,袭击我军。面对严重的敌情、水情和党中央发来的“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电报,刘邓彻夜未眠,毅然决定立即南下。部队在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没来得及休整的情况下,冒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过黄泛区,渡沙河、汝河、淮河,向大别山英勇挺进,并胜利到达目的地。在大别山区,我军不仅与国民党的军队周旋战斗,安抚帮助因为支持革命而受到国民党残余势力报复的群众,还要与革命队伍内部的错误思想进行不懈的斗争。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刘伯承与邓小平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让给对方,表现了极为真诚与珍贵的战友情谊。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坚持战斗,经历了极其艰苦和另人难忘的战斗岁月,最后以伤亡近半的代价,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了战略的进攻。 编剧: 姚远、王玉彬、王苏红、韦林玉、李保林。 分场导演: 石伟、赵毅军、虞石束。 副导演: 沈东、窦向阳。 烟火导演: 于泽。 烟火组: 杨奎、王其军、张玉堂、邱必奎、魏新才。 摄影: 桑华、王乃聪、陈远良。 分场摄影: 鞠峰、朱鹿童。 特技摄影: 李丙心、魏泽明。 空中摄影: 石绍升。 美术: 张飙、孙永印、崔登高。 分场美术: 高强。 服装: 王莉、赵美、聂淑丽。 化妆设计: 王家平。 化妆: 王晓明、周智勇。 剪辑: 王秋月、刘先林。 制片主任: 张正力。 副制片主任: 李从喜、赵永生、雎菊芳。 刘伯承(傅学诚) 邓小平(卢奇) 李先念(马永胜) 张际春(常宁国) 李达(王兰武) 杨勇(郭连文) 陈再道(周光大) 陈锡联(宁晓志) 杜义德(龚和平) 杨处长(包常春) 柴处长(邢志强) 肖旅长(孙湘光) 陈参谋(陈忠志) 小周(牛乐) 小郭(郭晓峰) 毛泽东(古月) 周恩来(孙维民) 任弼时(路希) 陈毅(刘锡田) 粟裕(谢伟才) 陈赓(杨绍林) 林伯渠(李金水) 彭德怀(宗利群) 贺龙(高长利) 赵福昌(尹元璋) 张栓良(刘若镭) 老大爷(刘仲元) 小琴(张嘉允) 小芸(梁芸) 小芳(陈芳) 步兵连长(张双利) 炮兵连长(金鑫) 蒋介石(孙飞虎) 宋美龄(吴竞) 白崇禧(田景山) 顾祝同(徐光明) 宋瑞珂(吴坚) 胡宗南(王进) 郭汝槐(黄克村) 俞济时(崔可法) 蒋经国(秦昭) 叶霞君(庞敏) 参加演出人员: 于文西、王国亮、王德龙、王榛、巴图、马海燕、马吉春、丛志军、李鹏、李贻清、李平、李兆琪、李心敏、李捷、李兵兵、何志诚、江化霖、关嘉彦、阎雨生、刘绍明、刘长纯、刘桐生、刘玉明、刘巍、吴艳龙、陈国典、陈小影、郑炼、罗顺生、郁研、胡龙吟、姚远、战军、桂萍、袁宗福、张伟、张家声、夏忠群、夏阳、黄定宇、崔京荣、杨舰、舒亚平、蔡向亮、潘孝志、薛文华、魏润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