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优秀美术家系列展—陈坚军事油画作品纪实

杨娌娅

<p><b>  在2019年辞旧迎新之际,12月31日上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9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入选作者实力雄厚,艺术成果丰硕。高云是全国美展金银铜奖获得者,陈坚是全国美展金奖和铜奖获得者,他们的《罗伦赶考》和《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等作品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王野翔、刘赦、张兴来、李守银、戴家峰也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重要展览,为江苏争得了荣誉。充分显示了当代江苏美术家的整体实力和多元色彩。</b></p><p><br></p><p><b></b></p> <p><b>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宴——“2019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在江苏省美术馆盛大开幕式上,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标军主持开幕式。</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本届展览热情拥抱时代,饱含人民情怀。高云、陈坚、王野翔聚焦重大历史题材、军事题材、英模人物,描绘时代风云、塑造时代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其他几位美术家也自觉走进时代,将人生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以多元的视角、丰富的手法反映了现实生活。</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活动现场,高云和陈坚作为入选的美术家代表发言。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家,只有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好作品,才是对人民、对社会、对时代作出的最好贡献。而好的作品,既要让专家学者记住,更要让普罗大众和后人记住。只有创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才能为历史担当、为时代立传。</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陈坚发言。 陈坚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要向生活不断的学习、才能汲取养分,获得创作灵感的素材来源。火热的军队生涯为自己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创作的想象空间。</b></p><p><br></p><p><b></b></p> <p><b>  陈坚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 “闻到硝烟、看到血腥”的真实经历,更直接促成了自己军事化创作的特色。陈坚的参展作品中,既有对革命前辈等新中国缔造者的再现,也有对普通士兵和战争场景的描绘。</b></p><p><br></p><p><b></b></p> <p><b>  陈坚是全国全军美展金奖、银奖和铜奖的获得者,他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等油画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b></p><p><br></p><p><b></b></p> <p><b>  陈坚讲述将人生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以多元的视角、丰富的手法反映军队的现实生活。</b></p><p><br></p><p><b></b></p> <p><b>  “我生长在红旗下,对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是很崇敬的,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都在画里面了”。作为一名军队的军事油画家,陈坚带来的39幅作品尺幅巨大,以军事题材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这些作品几乎都是我的代表作了”。</b></p><p><br></p><p><b></b></p> <p><b>  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凸显了江苏近年来美术名家的精神面貌,促进了美术界的广泛交流,成为了江苏省艺术活动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p><p><br></p><p><b></b></p> <p><b>  根据系列展活动的安排,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为入选者免费提供展览场所,并给予办展经费资助,入选者捐赠一幅参展代表性作品给江苏省美术馆收藏。</b></p><p><br></p><p><b></b></p> <p><b>  回溯历史,江苏自古以来就是美术强省,从东晋到清代,载入美术史册有名有姓的画家有1100多位,江苏籍的和长期客居江苏的画家占450位之多;20世纪100年,评出13位国画大师,其中有5位江苏人:刘海粟、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江苏美术实力雄厚不言自明。</b></p><p><b>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创办于2016年,旨在以高峰意识推出新时代美术人才,展示新时代艺术精品。</b></p><p><br></p><p><b></b></p> <p><b>  入选的七位美术家向江苏省美术馆捐赠作品,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接收作品并颁发收藏证书。</b></p><p><br></p><p><b></b></p> <p><b>  参展画家们手持江苏省美术馆捐赠收藏荣誉证书,合影留念。</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为“2019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览”揭幕。</b></p><p><br></p><p><b></b></p> <p><b>  隆重的开幕仪式结束后,受邀参展的优秀美术家们,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直属单位部分干部职工,艺术院校的师生,及美术爱好者和新闻记者,移步展览厅观看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走进展厅内,暗红色的墙壁上,在耀眼的灯光照射下,一幅幅美术作品在明暗交织中呈现,显得分外庄重典雅。</b></p><p><br></p><p><b></b></p> <p><b>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出席开幕式后,观看陈坚油画作品。</b></p><p><br></p><p><b></b></p> <p><b>  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赵绪成,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省美术馆名誉馆长、著名画家高云,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著名书法家言恭达,著名油画家沈行工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观看陈坚油画作品展。</b></p><p><br></p><p><b></b></p> <p><b>  陈坚的军事油画在创作内容上,既有对重大主题的史诗性记载,也有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b></p><p><br></p><p><b></b></p> <p><b>  在艺术手法上,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有对西方艺术的借鉴融合。善于表现人物丰富的内涵与精神世界,在油画风格类型上,既有坚持写实的唯美精致,也有色彩探索的洒脱豪迈。</b></p><p><br></p><p><b></b></p> <p><b>  展览会上多家媒体联合采访 ,报道油画家陈坚用恢宏的整体架构、真实的笔触和细腻娴熟的技艺聚焦军事题材。</b></p><p><br></p><p><b></b></p> <p><b>江苏卫视荔枝新闻报道:</b></p><p><b> 在画展中受人瞩目的画家陈坚,是一名军人。部队生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他在美术领域的造诣。不过,虽然他的作品多聚焦军事题材,但是他却拒绝“军旅画家”的标签。陈坚说:“很多军旅画家也画别的题材,我更喜欢用军事画家陈坚来定义。”</b></p><p><br></p><p><b></b></p> <p><b>江苏卫视荔枝新闻报道:</b></p><p><b>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陈坚花费十年心力的鸿篇巨制,气势磅礴,通过艺术的手法深刻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庄严场面。陈坚说,感谢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光辉瞬间,给了我心灵的震撼,从而促成“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完成了这幅经典的油画作品。</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b></p><p><b>画面规格:220cmX600cm</b></p><p><b>创作时间:1987年—2003年</b></p><p><b>荣获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b></p><p><b>荣获2005年第九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b></p><p><b>荣获2006年首届南京市十大文化精品荣誉称号</b></p><p><b>荣获2007年第七届前线文艺奖特别荣誉奖</b></p><p><br></p><p><b>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作为陈坚197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时的任课教授,对这幅油画的评价:“陈坚这幅作品是一个重大历史题材,人物很多,要画好是很不容易的。在整个构图的处理上也是比较好的,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但塑造得都很严谨、生动,符合当时的史实,所以获得金奖是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得了全国美展最高奖”。</b></p><p><br></p><p><b></b></p> <p><b>江苏卫视荔枝新闻报道:</b></p><p><b> 这一次,“军事画家”陈坚带来了耗费半辈子心血创作出的军事油画作品,他用画笔复现了伟岸高大、开创历史的开国元勋们,也记录了平凡普通、默默奉献的普通军人们。</b></p><p><br></p><p><b></b></p> <p><b>油画作品《红地毯述》</b></p><p><b>画面规格:200cmX500cm</b></p><p><b>创作时间:2009年</b></p><p><b>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b></p><p><b>入选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江苏卫视荔枝新闻报道:</b></p><p><b> 大型油画作品《红地毯述》,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在长5米,宽2米的巨幅油画《红地毯述》中,金色的大厅里灯光融融,24位历经战火、风雨同舟的开国元勋们在授衔仪式之后,戎装齐整,并排站立在一条象征历史荣耀的红地毯上。陈坚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新中国缔造者们的崇敬之情。 </b></p><p><br></p><p><b></b></p> <p><b>  在陈坚看来,好的油画作品要做到既有思想精神、又必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时代立传!</b></p><p><br></p><p><b></b></p> <p><b>  陈坚的油画作品聚焦重大历史题材、军事题材、英模人物,描绘时代风云、塑造时代典型、弘扬时代精神。</b></p><p><br></p><p><b></b></p> <p><b>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铸魂,这场艺术的盛宴将横跨元旦连接岁末年初。</b></p><p><b>2019年12月31日开幕至2020年1月9日</b></p><p><br></p><p><b></b></p> <p><b>  陈坚,195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70年入伍,197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候一民、靳尚谊、潘世勋、林岗。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专业技术三级(军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b></p><p><b> 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全国委员,全军文艺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b></p><p><b>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复评委员,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b></p><p><b> 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铜奖;“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作品展览”银奖;“首届江苏省壁画展览”创作大奖;“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金奖等。</b></p><p><b> 作品以军事历史题材为主,多次在国际、全国、全军美展中展出,并由国家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陈列收藏出版。代表作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并荣获“南京军区先进青年标兵”、“南京市十大文化精品”、“南京市文化名人”荣誉称号。</b></p><p><br></p><p><b></b></p> <p><b>  在江苏省美术馆展览会现场,陈坚的战友们和朋友们都来为展览开幕式助阵。</b></p><p><br></p><p><b></b></p> <p><b>  江苏省文旅厅李慧处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省书画院副院长高健胜与陈坚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和杨娌娅在开幕式主席台前合影。</b></p><p><br></p><p><b></b></p> <p><b>  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赵治平和陈坚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杨娌娅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主任季宏敏战友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和《人民前线报》美术编辑白金合影。</b></p><p><br></p><p><b></b></p> <p><b>陈坚、杨娌娅和张丽娜及朋友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杨娌娅和原江苏卫视资深摄影编辑张大洪战友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杨娌娅和《人民前线报》原资深美术编辑主任吴晓阳战友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杨娌娅和原江苏卫视资深摄影编辑张大洪战友,北京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主任季宏敏战友合影。</b></p><p><br></p><p><b></b></p> <p><b>  陈坚、杨娌娅和原南昌陆军学院学员队长查力战友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杨娌娅手捧战友们庆贺展览开幕的鲜花,在巨幅宣传展板前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江苏省美术馆策展人陈娅,在为江苏省文旅厅李慧处长、及陈坚、杨娌娅讲述。</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为热心观众签名留念</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沈行工先生,与陈坚和季宏敏,在南京中央饭店庆祝展览活动宴会上交谈。</b></p><p><br></p><p><b></b></p> <p><b>  开幕式后,朋友和战友们在南京中央饭店,庆祝展览活动宴会上合影留念。</b></p><p><b>第一排左起:宗贵铭、濮存周、杨娌娅、陈坚、尹石、吴晓阳、汪建国。</b></p><p><b>第二排左起:许晓鹏、张大洪、庄重、查力、杨建民、徐卫平、曲音、季宏敏、司立刚、卓勇。</b></p><p><br></p><p><b></b></p> <p><b>  2020年1月3日,陈坚、杨娌娅和陈娅陪同南京的四姨夫,及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的表妹洁洁携子飞扬,参观了陈坚油画展。</b></p><p><b> 为了让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外甥了解中国军事油画,陈坚对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历史背景,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作品:《毛泽东》</b></p><p><b>画面规格:80cmX100cm</b></p><p><b>创作时间:2015年12月</b></p><p><b>参加2016年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b></p><p><b>参加2018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陈坚讲述油画《毛泽东》的创作过程,该画的历史背景为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b></p><p><b> 画面构图为毛泽东坐在黄河岸边,采用了毛泽东吸烟的习惯动作,烟头火光闪亮,身后的天空已经是东方欲晓,朝霞初现。</b></p><p><br></p><p><b></b></p> <p><b>  油画《毛泽东》的创作,是在2013年为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创作油画《晨曦—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之后完成的。</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李大钊与陈独秀》</b></p><p><b>画面规格:120cmX200cm</b></p><p><b>创作时间:2010年</b></p><p><b>第一稿为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入选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 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为,1920年初,李大钊在北京护送陈独秀脱险,在赴天津的途中,二人策划组建中国共产党之事,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b></p><p><b> 画面为隆冬时节的北京,厚重的积雪覆盖着故宫的角楼和城墙,李大钊送别陈独秀途中,俩人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兵·上将许世友》</b></p><p><b>画面规格:150cmX176cm</b></p><p><b>创作时间:2007年</b></p><p><b>入选200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荣获2007年《吴韵汉风—第六届江苏省油画展》学术贡献奖</b></p><p><b>入选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陈坚讲解油画《兵·上将许世友》创作的时代背景:</b></p><p><b>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度后,由于一些干部误把正规化理解为等级差别,出现了脱离战士、粗暴管理等不良现象,部队内部产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导致了官兵关系紧张,也引起了党和军队领导的关注。</b></p><p><b> 1958年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出“军队干部下连当兵”的号召。9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指示,把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1个月定为制度。解放军高级将领纷纷响应,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就是其中之一。</b></p><p><b> 1958年10月17日一大早,驻浙江宁波海防前线某部六连官兵,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位新战友--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上将“上等兵”许世友。</b></p><p><br></p><p><b></b></p> <p><b>   许世友上将是我军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高级将领,也是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驰骋沙场,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革命建设奋斗了60余年。有关他的革命经历,人们已经有不少的了解,而他在1950年代末下连当兵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b></p><p><b> 陈坚所创作的画面,采取了上将许世友佩戴着上等兵军衔,站在士兵训练的队列中,他的右边是一位佩戴着列兵军衔和共青团徽的新兵,画面截取了许世友将军听口令向右看齐 — 向士兵看齐的瞬间。</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银箭》</b></p><p><b>画面规格:150cmX260cm</b></p><p><b>创作时间:2012年</b></p><p><b>入选2012年第十二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参加2014年“绿色时空—著名军旅美术家上海邀请展”</b></p><p><br></p><p><b></b></p> <p><b>  陈坚讲述油画《银箭》创作的历史背景:</b></p><p><b>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2月至1947年4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为保卫南满根据地,在安东省(今吉林省南部、辽宁省东部地区)临江、通化地区,和松花江以南长春、吉林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作战。</b></p><p><b>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历时3个半月。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保卫了南满根据地,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通过这一阶段作战,北满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南满的局面获得显著改善,这就为东北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陈毅与粟裕》</b></p><p><b>画面规格:150cmx150cm</b></p><p><b>创作时间:2009年</b></p><p><b>特邀参加2015年“长城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陈毅和粟裕相识于南昌起义余部转战途中,陈毅时任团指导员,粟裕为五连指导员。二人一道参加了湘南起义,又一起随朱德走上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两军合编为红四军后,陈毅担任的职务较高,粟裕依然属于基层干部,两人已很难直接见面。此后十年,二人罕有来往。</b></p><p><b>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和谈成功,南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陈毅担任1支队司令,粟裕是2支队副司令(不久即代司令)。一年后,项英报请毛泽东同意,将两个支队合编为江南指挥部,北渡长江后又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兼参谋长,两人一个锅里吃饭的搭档生涯真正开始。</b></p><p><b> 陈毅长于政治,主要负责统战工作,粟裕则主管作战、训练等工作,两人优势互补,“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由此而来。因粟裕能者多劳,事情繁杂,陈毅还写了一副对联“轻裘缓带羊叔子,食少事繁诸葛公”送给他。</b></p><p><b> 多年以后,陈毅和粟裕结为儿女亲家。</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冬雪》</b></p><p><b>画面规格:170cmx300cm</b></p><p><b>创作时间:1998年</b></p><p><b>荣获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b></p><p><b>荣获1999年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b></p><p><b>荣获1999年第四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b></p><p><b>荣获1998年“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金奖</b></p><p><b>特邀参加2015年“长城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参加2019年“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b></p><p><b>第一稿由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  油画《冬雪》创作的历史背景为淮海战役:</b></p><p><b>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分三个阶段。</b></p><p><b>  第一阶段,主要歼灭黄伯韬兵团。1948年11月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华东野战军把黄伯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b></p><p><b>  第二阶段,全歼黄维、孙元良兵团,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双堆集包围了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12个师。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杜聿明率第2、第13、第16兵团放弃徐州。12月4日,华东野战军将徐州逃敌孙元良第16兵团包围歼灭。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全歼黄维兵团12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部队休整20天。</b></p><p><b>  第三阶段,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包括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逃脱。</b></p><p><b>  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80万人,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南线战场精锐尽歼,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战役结束第四天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b></p><p><br></p><p><b></b></p> <p><b>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以气吞山河之势,首歼海州西撤国民党劲旅于碾庄圩,继歼豫南来援重兵于双堆集,再歼徐州倾巢西撤国民党军主力于永城地区。此战,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5昼夜,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计55.5万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b></p><p><b> ——摘自《伟大的胜利》淮海战役画册</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油画《冬雪》反映了淮海战役前,五位总前委及指挥员们,在视察前线时的情景。  </b></p><p><b> 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指令和命令,是统筹整个战役及作战有关一切事宜的关键。</b></p><p><b> 油画《冬雪》画面上的人物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b></p><p><b> 李达(中原野战军参谋长)。</b></p><p><b> 刘伯承(1892—1986)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总前委常委。</b></p><p><b> 邓小平(1904—1997)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b></p><p><b> 粟裕(1907—1984)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总前委委员。 </b></p><p><b> 陈毅(1901—1972)中原局笫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总前委常委。</b></p><p><b> 谭震林(1902—1983)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总前委委员。 </b></p><p><b> 陈士榘(华东野战军参谍长)。</b></p><p><b>右前:张震(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b></p><p><br></p><p><b></b></p> <p><b>  刘伯承(1892—1986)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总前委常委。</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邓小平(1904—1997)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谭震林(1902—1983)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总前委委员。 </b></p><p><b> 陈士榘(华东野战军参谍长)。</b></p><p><br></p><p><b></b></p> <p><b>  粟裕(1907—1984)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总前委委员。</b></p><p><b> 陈毅(1901—1972)中原局笫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总前委常委。</b></p><p><b> 右前:张震(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著名军旅画家,原南京军区文艺创作室副主任陈其,在陈坚画册的前言中写道: “《冬雪》无论从历史观和艺术观,都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精品,他准确地反映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站在历史的高峰,力挽狂澜,气韵生动,神采各异,气度不凡,犹如一座震天撼地的群雕,屹立于冰天雪地,似乎在宁静中看到千军万马在奔腾呼啸。大地在颤抖,冬雪在脚下融化,曙光将从身边冉冉升起。其中成功之笔,莫过于总前委中的栗裕,是一位最年轻的委员、身经百战的将领。从人物关系、动作设计、色彩处理上,都赋予了主题的深刻内涵,恰如其分,各得其所,惟妙惟肖。军事生活的多样性.又是陈坚探求的新思维”。</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红地毯述》</b></p><p><b>画面规格:200cm×500cm </b></p><p><b>创作时间:2009年</b></p><p><b>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入选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b></p><p><b>参加2012年“锦绣中华—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作品选”</b></p><p><b>参加2019年“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b></p><p><br></p><p><b></b></p> <p><b>  陈坚油画《红地毯述》创作的历史背景,为我军第一次授衔授勋仪式。</b></p><p><b>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b></p><p><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b></p><p><b> 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b></p><p><b> 授予元帅军衔礼成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命令。</b></p><p><br></p><p><b></b></p> <p><b>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授勋典礼大会主席台。</b></p><p><b> 时针指到下午5时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陈云、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b></p><p><br></p><p><b></b></p> <p><b>  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仪式上,十大元帅中只有七人参加了授衔、授勋仪式 。现场发回的照片中,将帅席位第一排元帅的行列中空出来三个坐席,分别是因病重在青岛疗养的林彪、因忙于军事学院诸多事务而身体欠佳的刘伯承、因筹备1955年下半年辽东半岛我军第一次大型抗登陆演习,而军务缠身的总指挥叶剑英。三人分别请假缺席。</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历史背景</b></p><p><b>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实行军衔制被提上日程。1950年9月,朱德总司令提出:“部队三等九级的等级制必须建立,尽量争取在明年的服装上把阶级标明出来。”1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向党中央提交报告,拟定1951年的首要任务是评定军衔。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评定军衔工作被搁置。朝鲜战争交战各方,美军及联合国军各国军队有军衔,苏军有军衔,朝鲜人民军也有军衔,彭德怀说:“与美军谈判,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不便于平起平坐。”1952年冬,中央军委要求有关部门组织策划军衔制具体实行方案。11月26日,解放军总干部部将实行军衔制方案报毛泽东及中央军委。这个方案基本上是苏联军衔制的翻版,但多了一个“准将”,这遭到苏联顾问卡苏林反对,因为按照这个方案,同为副师长,我军军衔将高于苏军,不利于两军交往。莫斯科发来电报支持卡苏林的意见。</b></p><p><b>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2月17日,中央军委成立军衔实施委员会,由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为主任,并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b></p><p><b> 1953年12月至1954年初,中央军委召开高级干部会议,研究实施军衔制。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军衔评定工作做出具体规定。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军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同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55年10月1日实行军衔制度。授衔的主要依据是资历、战功、德才和威望等综合考虑。后来,因毛泽东执意不要大元帅衔及其它因素,决定不设大元帅衔,授元帅衔10人、大将衔10人。在上将衔名单中,除少数情况特殊者外,已转到地方工作的领导干部都不授军衔。</b></p><p><br></p><p><b></b></p> <p><b>  1955年9月第一批授衔人员名单已经确定。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位少将。校级军官34643人:1266位大校、4439位上校、8139位中校、20799位少校。尉级军官807973人。</b></p><p><b> 如此庞大的授衔规模绝对是世界空前的,其人数比许多大国军队员额总数还要高的军官团成员们,都是烽火硝烟、枪林弹雨、九死一生闯过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宝贵财富,理应受到人民的尊重和国家的表彰。经过数年努力,军衔评定工作告一段落,勋章的授予评定也同时在全军展开。</b></p><p><br></p><p><b></b></p> <p><b>  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决定授予朱德等131人一级八一勋章,授予朱德等117人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朱德等570人一级解放勋章。这其中全部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人员不超过百人,当日参加首批授勋人员名单,荣获三枚一级勋章的51人。名单中十位元帅是按照军内职务排序。余下41位,按照姓氏笔画(繁体)排序。包括十位大将、22位上将、7位中将。</b></p><p><br></p><p><b></b></p> <p><b>  典礼仪式上,毛泽东主席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分别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原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有功人员,对人民解放战争有功人员,以及对和平解放西藏地区有功人员。</b></p><p><b> 1955年9月第一批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实际名单为73人。</b></p><p><br></p><p><b></b></p> <p><b>  1955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元帅授衔授勋仪式。毛泽东主席在主席台前,亲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和勋章,授予和他一起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过来的战友们: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下午6时半,授衔授勋典礼在军乐《胜利进行曲》的旋律中完毕。</b></p><p><br></p><p><b></b></p> <p><b>  1955年9月2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南海举行了两场授衔活动。</b></p><p><b> 14点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衔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b></p><p><b> 典礼会场布置得庄重朴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典礼局局长余心清宣布授衔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军乐队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总理向在京的将军们授于命令状。</b></p><p><b> 周恩来总理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共授予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随后,全军其他级别的授衔工作也自上而下开展,全军共授予校级军官3.2万名、尉级军官49.8万名、准尉11.3万名。</b></p><p><b> 1955年10月1日,全军将士开始佩带军衔肩章、符号。</b></p><p><br></p><p><b></b></p> <p><b>  陈坚油画《红地毯述》描绘了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在授衔授勋之后,戎装齐整、济济一堂的场面。</b></p><p><b> 金色的大厅里灯光辉煌,24位历经战火硝烟、风雨同舟的开国领袖和元勋们,并排站立在一条长长的大红色地毯上,这是一条象征着历史荣耀的红地毯。</b></p><p><b> 油画《红地毯述》人物排列从左至右分别为:</b></p><p><b> 萧劲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将</b></p><p><b> 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徐向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贺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谭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罗瑞卿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邓小平 军委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b></p><p><b> 刘伯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陈赓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彭德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b></p><p><b> 徐海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林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罗荣桓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b></p><p><b> 粟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陈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 张云逸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王树声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b></p><p><b> 黄克诚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b></p><p><b> 聂荣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b></p><p><br></p><p><b> 油画《红地毯述》人物排列组合的思考,主要源于在中国革命各时期的战争中,元帅和大将们率部参与指挥的各重要战役,而形成的组合方式。为了重塑这一永恒的历史瞬间,应该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参照,用艺术的真实性显示历史的认知性。</b></p><p><br></p><p><b></b></p> <p><b>  (右1)毛泽东 主席 62岁,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b></p><p><b> (右2)朱德 元帅 69 岁,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p><p><b> (左1)彭德怀 元帅 57 岁,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毛泽东,</b><b>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至1927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1927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p><p><b> 朱德,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旅长,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6年7月回国后,中共中央派往川军杨森部做统战工作,敦促该部对炮轰万县城区的英国军舰进行还击。11月与杨闇公、刘伯承组成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领导泸(州)顺(庆)起义,策应北伐战争。1927年1月奉命到江西南昌,在国民革命军第3军创办军官教育团并任团长,多次派出学员帮助开展工农运动。任南昌起义第九军副军长,湘南起义工农革命军第1师总指挥,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p><p><b> 彭德怀,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平江起义总指挥,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毛泽东,1928年4月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毛泽东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导致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1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b></p><p><b> 朱德,先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和毛泽东一起指挥了从井冈山会师到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并进行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b></p><p><b> 彭德怀,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和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毛泽东,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b></p><p><b>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华北、苏北建立了大块的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并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p><p><b> 朱德,担任八路军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运筹帷幄战略决策。</b></p><p><b> 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员,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1940年秋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3年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b></p><p><b>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p><p><b> 朱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毛泽东联名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命令,推翻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b></p><p><b> 彭德怀,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指挥部队在陕北地区与十倍于己之敌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疆域辽阔的西北五省。</b></p><p><b> 建国后,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五次战役,迫使美国及其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一九六五年,担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b></p><p><br></p><p><b></b></p> <p><b> (左1)邓小平 总书记 59岁,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总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b></p><p><b> (左2)刘伯承 元帅 63岁,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b></p><p><b> (右1) 陈赓大将 52 岁,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工委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邓小平,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领导成员。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在冯玉祥部创办的中山军政学校任政治处处长。同年6月到达武汉,任中共中央机关秘书,列席了八七会议。同年底到达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12月,在广西组织发动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任政治委员和中共前委书记。1930年2月,组织发动了龙州起义,组建红八军,兼任政治委员。领导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b></p><p><b> 刘伯承,辛亥革命时期从军,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 </b></p><p><b> 陈赓,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邓小平,1931年8月,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1933年,遭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的错误批判和斗争,被撤销职务。后调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并主编《红星报》。1934年参加长征,同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b></p><p><b> 刘伯承,首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参加了第四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b></p><p><b> 陈赓,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红一军团长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调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领导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并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 </b></p><p><b> 刘伯承,任第129师师长,指挥长生口、香城固战斗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创造了在3天之内,在同一地点、同一山沟连续两次设伏歼灭日军的经典战例,并命名为“重叠待伏”法。</b></p><p><b> 陈赓,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邓小平,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反攻决策,与刘伯承一起率所部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同年11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同年3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同年11月,与刘伯承率部进军西南,先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b></p><p><b> 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率部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多次打破敌人重兵围攻。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解放华东广大地区和西南四省。1949年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b></p><p><b> 陈赓,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p><p><br></p><p><b></b></p> <p><b>  (左2)林彪 元帅 49 岁,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b></p><p><b> (右1)罗荣桓 元帅 53岁,中央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左1) 徐海东 大将 55 岁,中央军委常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林彪,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b></p><p><b> 罗荣桓,1927年在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同年参加鄂南暴动,任党代表。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b></p><p><b> 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与黄麻起义,1929年初,领导夏区“年关暴动”。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黄陂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二十七师师长,鄂皖工作委员会委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林彪,率部挺进赣南、闽西,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和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参加了遵义会议,指挥部队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b></p><p><b> 罗荣桓,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和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b></p><p><b> 徐海东,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林彪,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6年在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任政治委员。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0年回国。</b></p><p><b> 罗荣桓,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委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建立了中共最强大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b></p><p><b> 徐海东,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林彪,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了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会合,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夺取了平津战役的胜利。1949年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挥师南下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解放了中南广大地区及海南岛。</b></p><p><b> 罗荣桓,任第四野战军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大兵团作战中的政治工作,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3纵队诉苦教育经验,增强指战员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和林彪共同参与指挥辽沈战役,参与指挥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任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b></p><p><b> 徐海东,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b></p><p><br></p><p><b></b></p> <p><b>  (左1)刘少奇 副主席 5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院长,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p><p><b> (右1)陈毅 元帅 54 岁,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右2)粟裕 大将 48 岁,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刘少奇,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在上海、广州、武汉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b></p><p><b>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b></p><p><b> 陈毅,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党委书记。同年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任南昌起义军第11军第25师73团党代表,湘南起义军工农革命军第1师党代表。</b></p><p><b> 粟裕,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井岗山斗争,和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刘少奇,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他对当时中共党内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进行过某些抵制。1932年在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导职工运动,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错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b></p><p><b> 陈毅,率部参加了井冈山斗争和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任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红军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b></p><p><b> 粟裕,任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刘少奇,执行党中央关于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 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国民党阴谋制造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蒙受惨重损失。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至1941年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名演讲,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b></p><p><b> 陈毅,先后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总指挥、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共同为重建新四军运筹帷幄。</b></p><p><b> 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刘少奇,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日本宣布投降后,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等职。</b></p><p><b> 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与粟裕、谭震林等领导华东军民,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的进攻。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京、上海和东南广大地区。</b></p><p><b> 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b></p><p><br></p><p><b></b></p> <p><b>  (左1)贺龙 元帅 59 岁,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委主任,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左2) 谭政 大将 48 岁,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b></p><p><b> (右1)罗瑞卿 大将 49 岁,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贺龙,1916年以两把菜刀闹革命,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率部参加并领导了南昌起义和桑植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p><p><b> 谭政,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p><p><b> 罗瑞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8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贺龙,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b></p><p><b> 谭政,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红一军团长征。</b></p><p><b> 罗瑞卿,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参加了红一方面军长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1937年9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等胜利。任晋绥军区司令员,转战冀中平原,四战四捷。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使晋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b></p><p><b> 谭政,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b></p><p><b> 罗瑞卿,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贺龙,任西北军区司令员,转战西北,参与指挥绥远、晋西北、大同、集宁和晋南等战役。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发起成都战役,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b></p><p><b> 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b></p><p><b> 罗瑞卿,任北平"军事调解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政治委员。</b></p><p><br></p><p><b></b></p> <p><b>  (左3)周恩来 总理 5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b></p><p><b> (右1)聂荣臻 元帅 56 岁,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右2)黄克诚 大将 53 岁,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b></p><p><b> (左1)张云逸 大将 63 岁,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b></p><p><b> (左2)王树声 大将 50 岁,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周恩来,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b></p><p><b> 聂荣臻,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南昌起义第11军党代表,任广州起义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b></p><p><b> 黄克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b></p><p><b> 王树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b></p><p><b> 张云逸,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周恩来,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b></p><p><b> 聂荣臻,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挥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b></p><p><b> 黄克诚,任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b></p><p><b> 王树声,任西路军副指挥,红九军军长,参加了红九军长征。</b></p><p><b> 张云逸,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周恩来,代表党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b></p><p><b> 聂荣臻,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击毙日军王牌将领阿部规秀饮誉华北。</b></p><p><b> 黄克诚,任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b></p><p><b> 王树声,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部部长。</b></p><p><b> 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周恩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b></p><p><b> 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正太战役,为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扫除障碍。夺取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胜利,创攻克坚固设防大城市范例。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b></p><p><b> 黄克诚,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b></p><p><b> 王树声,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嵩岳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b></p><p><b> 张云逸,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b></p><p><br></p><p><b></b></p> <p><b>  (右1)徐向前 元帅 54 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b></p><p><b> (右2)叶剑英 元帅 58 岁,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人大常委会委员。 </b></p><p><b> (左1)肖劲光 海军大将 52 岁,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b></p><p><b> (左2)许光达 大将 47岁,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时期:</b></p><p><b> 徐向前,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任国民军第二军第6混成旅团副等职,1926年任南湖学兵团指导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参加广州起义,历任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师第10团党代表,4师参谋长、师长等职。1929年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b></p><p><b> 叶剑英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曾通电反蒋,随即奔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作。随后又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是广州起义副总指挥,为筹划南昌起义作出重要贡献。</b></p><p><b> 肖劲光,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b></p><p><b> 许光达,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p><p><b> 徐向前,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组织指挥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指挥了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和西路军西征,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1935年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1936年第四方面军与第二方面军会师后,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b></p><p><b> 叶剑英,1928年冬赴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闽赣军区、福建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战斗。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识破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危急关头保护了党中央。协助周恩来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促成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b></p><p><b> 肖劲光,任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b></p><p><b> 许光达,任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第八师师长。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抗日战争时期:</b></p><p><b> 徐向前,1937年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1938年率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指挥了广阳、响堂铺战斗。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b></p><p><b> 叶剑英,先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任我军驻南京代表,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我军对日作战。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参谋工作的制度和措施,兼任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军事学院副院长。</b></p><p><b> 肖劲光,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b></p><p><b> 许光达,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战争时期:</b></p><p><b> 徐向前,1945年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3~5月,指挥临汾战役,以大部分新组建之部队,攻克设防坚固的临汾城。6~7月指挥晋中战役,以6万兵力歼国民党军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1948年带病组织指挥太原战役,任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1949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b></p><p><b> 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任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参加停战谈判。任人民解放军总部参谋长,作为毛泽东与朱德的军事高参,参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运筹帷幄。</b></p><p><b> 肖劲光,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b></p><p><b> 许光达,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b></p><p><br></p><p><b></b></p> <p><b>  1955年军衔制对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很高。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b></p><p><b> 一、十大元帅都是我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b></p><p><b> 1927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对抗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反革命行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独自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三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宣告人民军队的诞生。这期间,还组织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海陆丰起义、琼崖起义,1928年又相继发动湘南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等。十大元帅分别领导或参加了这些著名的、重要的武装起义,成为我军创建时期的领导者或实践者。</b></p><p><b> 二、十大元帅都是我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b></p><p><b> 三、十大元帅分别领导指挥我军重要战役军团作战立下卓越功勋</b></p><p><b> 四、十大元帅在授衔时级别都很高</b></p><p><b> 对元帅军衔的批准与首次授予权限规定也很高:元帅军衔,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由国家主席命令授予。最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共和国的将帅们》</b></p><p><b>画面规格:220cmX400cm</b></p><p><b>创作时间:2009年</b></p><p><b>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b></p><p><b>中国美术馆收藏</b></p><p><br></p><p><b> 这是此次展览中没有展出,印刷在画册中的相同题材作品。是陈坚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的,共和国元帅将军授衔授勋的主题油画。</b></p><p><b> 作品延伸了典礼的时间段,将情景安排在授衔授勋仪式之后。使人物置于中南海皇家园林特有的,具备一定寓意的千年古柏树林之中。光线在树林中忽隐忽现,使得画面色彩变化生动、气氛热烈。人物也从十大元帅、三大领袖扩大到大将在内的将帅们,共计二、三十人。通过人物个性特有的微妙动作,选取了多种角度来展示共和国将帅们的戎装风采。</b></p><p><b> 油画中的人物从右至左分别为:许光达、粟裕、刘少奇、张云逸、陈毅、刘伯承、彭德怀、罗荣桓、叶剑英、罗瑞卿、朱德、毛泽东、谭政、贺龙、黄克诚、周恩来、刘亚楼、陈赓、徐向前、林彪、聂荣臻、王树声、肖劲光。</b></p><p><br></p><p><b></b></p> <p><b>  陈坚展览的油画作品精彩纷呈,竞显艺术魅力,参观者纷纷驻足听他讲述创作中的历史人物背景。</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1949年春·进驻南京总统府 》</b></p><p><b>画面规格:210cm×170cm </b></p><p><b>创作时间:2001年 </b></p><p><b>荣获2002年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荣获2002年第七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b></p><p><b>荣获2003年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奖”创作一等奖</b></p><p><b>入选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b></p><p><b>参加2019年“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b></p><p><b>第一稿由南京总统府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收藏陈列 </b></p><p><br></p><p><b>画面人物排列介绍:</b></p><p><b> 一排左二:刘伯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首任南京市市长。</b></p><p><b> 一排左三:邓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b></p><p><b> 二排右一:陈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p><p><b> 一排左一:粟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b></p><p><br></p><p><b></b></p> <p><b>  杨娌娅应《总统府》期刊约稿,2010年发表在《总统府》期刊上的文章 ——《陈坚油画作品“煦园曙光”创作札记》。可以详细了解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题材的历史背景。</b></p><p><b> 《煦园曙光》为《1949年春·进驻南京总统府》的又一作品标题,是为南京总统府,这座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的展陈需要而更改的。</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陈坚油画作品《煦园曙光》创作札记</b></p><p><b> 杨娌娅</b></p><p><br></p><p><b> 陈列在南京总统府大堂的油画《煦园曙光》(又名《1949年春·进驻南京总统府》),是由著名油画家陈坚创作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b></p><p><b> 陈坚,现为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2000年受江苏省政协委托,陈坚开始进行《煦园曙光》的主题创作。 </b></p><p><b> 主题性创作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创作类型和表现手法,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主题性创作,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它以特定的历史观和伦理观作为创作理念,以民族和国家社会历史活动中的重大或典型事例,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样式。既有反映人性尊严的写实主义外在表象,同时又突出庄重崇高的理想色彩。力图通过精心安排的场景,重现对重大史实事件给予特定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判断。</b></p><p><b> 油画《煦园曙光》的题材内容是反映1949年4月23日南京胜利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总统府。陈坚为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图像和文献。</b></p><p><b> 作为擅长创作纪实性作品的军事画家,虽然在主题性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为许多历史博物馆再现了宝贵的历史瞬间。但是对重现每一段特定历史史实都要经过艰苦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对历史文献从学习、研读、思考到艺术绘制的凝练、重塑、呈现的全过程。</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一、历史事实的追忆 凝练主题的内涵</b></p><p><b> 历史绘画作品的创作,其立意源于历史事实,但又不应是历史原型的简单翻版。历史的真实是固定的,对于没有亲身经历的当代人,认知的途径是有限的历史图像及文献资料,只有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寻觅追忆,才能发掘出历史主题的核心内涵。</b></p><p><b> 根据史料记载及亲历者的回忆,总统府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8兵团第35军104师312团一部,于1949年4月24日凌晨占领的:“我们跑步来到伪总统府大门口时,天还没亮,整个园子灯火通明,这时里面出来一大群人表示欢迎。有穿长衫的,也有穿军装的,其余大部分是穿便衣的。其中有两个穿长衫的自我介绍说,是'立法委员',代表里面的人欢迎解放军进驻接收”。“·····部队到达'总统府'大门前······在探明'总统府'内确实并无强敌之后,四连连长张维三带领全连战士撞开'总统府'正中大门,向纵深冲锋,其他连也全部冲入'总统府'展开搜索,俘获了几名正在抢东西的国民党散兵游勇。”由此可见,国民党党政机关及警卫部队已先前撤出总统府大院,人民解放军没费一枪一弹就进驻并且占领了总统府。这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政权被推翻,南京城的胜利解放将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b></p><p><br></p><p><b></b></p> <p><b>  陈坚在构思反映中国革命中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主题时,没有正面描写攻占总统府的战斗场面。而是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图像的基础上,努力激发新的启示,寻找主题和表现之间的契合点。以更深层次的思考揭示作品的内涵,突出了进驻南京总统府的主题。</b></p><p><b> 为了使画面能准确把握好这一历史事件,《煦园曙光》强调了“进驻”的含义,“进驻”同“占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占领”是以军事行动完成为止,而“进驻”则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既准确体现了解放军进入南京总统府的历史事实,又意味着主导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将随着共产党人的进驻,在此时此刻迎来全面的变革。平和的画面气氛背后,隐喻着在中国大地上即将进行的另一场改天换地的新革命。</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历史人物的组合 重塑永恒的瞬间</b></p><p><b> 油画《煦园曙光》,撷取了战争胜利后将领们步入总统府长廊的英姿。犹如惊鸿一瞥,闪现了一个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重大历史时刻,共产党人正以胜利者的步伐进入这座昔日国民党的最高统治机构—总统府。</b></p><p><b> 史料记载,渡江战役总前委也是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由五人组成: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委、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谭震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五人中只有谭震林没有进入总统府,其余四人也是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的。</b></p><p><b> 据文献刊载:4月28日,南京市区出现了南京市军管会成立的布告。中共中央在考虑南京市领导人选时,首先想到了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4月26日,刘伯承已被任命为南京市军管会主任。</b></p><p><b> 记载显示,南京城等到它的“新领导人”是在4月29日。当日,刘伯承一行才风尘仆仆抵达浦口码头。由于临行仓促,事先未及时与南京警备部队联系,过江后,他们只好包租一辆公共汽车乘坐。等刘伯承上了车子,警卫员突然大叫不好:“这么大一个南京城,车子该往哪里开呢?”刘伯承一听,呵呵大笑说:“到了家门口,反倒找不着家了。”略一沉思,就果断地说:“叫司机直开'总统府',到了那里就好办了。”</b></p><p><br></p><p><b></b></p> <p><b>  陈坚在画面中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组合,让4位将领同时进驻总统府这一特定的历史地点,重塑了这一永恒的历史瞬间。以艺术的真实性显示了历史的认知性,以“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将领人物的个性。</b></p><p><b> 陈坚在创作中没有简单的按照当时渡江战役总前委的排序来处理人物间的关系,而是细致描写他们的个性,和在漫长战争时期凝聚成的友谊。初稿时出于以下情节的安排,邓小平曾位于刘伯承、陈毅后半步的位置,因为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刘伯承、陈毅相比年龄较轻,无论作战指挥还是生活起居都时时刻刻敬重两位兄长。淮海战役期间,为了让他们两位休息好,还曾裹着大衣冒着严寒抱着电话机在门外值班。定稿时采纳了各方人士的意见,考虑到人民群众对小平同志的特殊情感,和构图中人物组合形式的需要,对邓小平的位置做出了调整。同时他们的个性刻画,也是在通过统一步入总统府长廊时的动态造型基础上,寻找能体现其个性化的细微动作变化来完成的。</b></p><p><b> 走在最前面的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刘伯承老成稳重,一付长者风范。邓小平左手夹着香烟,烟瘾大,是他的一大特点,平时话不多,关键时刻却敢于拍板下决心,此时像是在思考着怎样重新治理南京城。陈毅插着腰,像要快步赶上前,当一回导游介绍总统府的历史。粟裕背着手走在一侧,沉默寡言是他的个性,他也是我军中最精于指挥重大战役的将领之一。此时,他们共同进入总统府,标志着20多年来,在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较量的血雨腥风中,终于赢得了伟大的胜利。</b></p><p><b> 作品准确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沉着与坚定,蓄纳与蕴含着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力量与气度。这是作者用艺术真实的方式创造的历史瞬间,通过这一历史瞬间,达成作者与观者对历史认知和感悟上的有效沟通。在将领们的身后,人们能感受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宏,和千军万马的雄浑。在强化典型形象的同时,也突出了整体的力量感,使其作品的思想性显现的更为直接和深刻。</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历史环境的渲染 呈现时代的氛围</b></p><p><b> 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需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既要对前辈们负责,也要对后辈们负责。特定的历史环境氛围,特定的历史人物出场,油画《煦园曙光》画面中所有人物的服装、武器、道具,均严格考证而得。这里的人物和现场,后代的人们是可以作为真实的历史来阅读的。</b></p><p><b> 据史料记载:4月23日晚,解放军三野在南京江面渡江成功,并很快率队于4月24日凌晨占领了总统府。夜幕下的总统府三扇大铁门紧闭,前院空空荡荡,国民党军队早已是人去楼空。整个总统府从前到后,到处飘散着纸张文件。解放军官兵首先进入“总统办公室”,蒋介石的办公桌上还端放着一套《曾文正公家书》,台钟、笔插、毛笔、镇纸等等,依次放着。战士们在秘书室一堆凌乱的文件中,顺手捡出几张纸,一看,竟然是蒋介石为庆祝“徐蚌会战”大捷的嘉奖令。</b></p><p><b> 创作时陈坚为了更形象更真实地再现该场景,专门在画室楼道的地面上用废纸信笺、皮箱等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油画《煦园曙光》充分发挥了油画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对整幅画面运用冷暖对比色调,室内呈现出4月江南特有的潮湿冷色调,但在总统府长廊的窗外,己然闪耀着一片曙光的春天暖意。地面上散落着国民党军队和机关溃退时遗弃的文件和文件箱,说明总统府昔日主人们败走时的仓促和狼狈,从中衬托出总统府今日主人们进驻时的自信与从容。画面上虽然看不见横刀跃马,但是却表现出了虎啸龙呤。这一特殊的环境氛围,寓意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启。</b></p><p><br></p><p><b></b></p> <p><b>  油画《煦园曙光》(《1949年春·进驻南京总统府》),因立意深邃、形象准确、构图大气,2002年荣获“全军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和“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蜕》</b></p><p><b>画面规格:128cm×388cm </b></p><p><b>创作时间:2007年</b></p><p><b>荣获200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第十一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b></p><p><b>荣获2008年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美术二等奖</b></p><p><b>赴港澳参加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精品展”</b></p><p><br></p><p><b></b></p> <p><b>  陈坚油画《蜕》反映的是新时期的中国军队建设,一群士兵经过长途跋涉的实战厮杀演练,正在进行休整。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战士们嘴唇干裂,脸上蜕皮甚至是被灼伤是常事,越是条件艰苦,战士们越是坚持信仰。十八九岁的少年,在磨练中长成铮铮铁汉!虽然身心疲惫但是意志坚定,表现了中国军人由男孩蜕变为战士的过程。</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你·我·她》</b></p><p><b>画面规格:112cm×281cm </b></p><p><b>创作时间:1997年</b></p><p><b>入选1999年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油画《你·我·她》反映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女卫生兵们,她们由不同的部队抽调而来,可能互相连名字都不熟悉,就一同走上了战场。</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b></p><p><b>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代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中国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张爷爷》</b></p><p><b>画面规格:70cm×60cm </b></p><p><b>创作时间:2001年</b></p><p><b>第一稿由该作品肖像本人张藩将军收藏</b></p><p><b>荣获2001年江苏省油画展学术贡献奖</b></p><p><b>荣获2001年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奖”创作三等奖</b></p><p><b>入选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b></p><p><br></p><p><b></b></p> <p><b>  陈坚油画中的《张爷爷》,真实身份是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张藩,老红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时任解放军军事学院函授系主任 。生前向军区领导提出想要画幅自己的油画,军区领导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陈坚。陈坚到他家去了解时,觉得老爷子很有个性。张爷爷对于任何事情都很严格,但是对于陈坚为他画的这幅油画很满意,并且向组织提出,以后他的追悼会上就用这幅油画了。</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士兵日记系列·五号公路》</b></p><p><b>画面规格:50cm×78cm </b></p><p><b>创作时间:2013年 </b></p><p><b>入选2014年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览”</b></p><p><b>参加2014年“绿色时空—著名军旅美术家上海邀请展”</b></p><p><br></p><p><b></b></p> <p><b>  《士兵日记系列·五号公路》这幅油画,出现了陈坚作品中少有的动物形象。陈坚说,这是为了突出钢铁的武器和温顺的绵羊之间的矛盾。可谓在小题材中,表现强大与弱小、坚硬与柔软、战争与和平的主题,</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书房里的上校》</b></p><p><b>画面规格:27cm×19cm </b></p><p><b>创作时间:1997年</b></p><p><br></p><p><b> 这是一幅写生的作品,画幅不大,但是色彩和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射击预习》</b></p><p><b>画面规格:19cm×27cm </b></p><p><b>创作时间:2010年</b></p><p><b>特邀参加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知名画家美术作品邀请展”</b></p><p><br></p><p><b> 这也是写生的作品,陈坚画室附近的操场上,经常有军区警卫部队在训练。但是写生时选择了阴天,雾气弥漫中的射击预习是具有相当难度的。</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堤》</b></p><p><b>画面规格:54cm×81cm </b></p><p><b>创作时间:1991年</b></p><p><b>入选1994年第二届中国油画展</b></p><p><b>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b></p><p><b>荣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五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b></p><p><b>荣获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创作奖</b></p><p><br></p><p><b></b></p> <p><b>  著名军旅画家曹增明在1994年《美术》期刊上发表《大潮中屹立的磐石—记军事画家陈坚》一文中,对油画《堤》有着详细的评价:</b></p><p><b> 作于1991年的《堤》,体现了他对这种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1年全国许多地方发大水,陈坚随军区创作组到灾区体验生活,在江宁县ー个港口见到一群武警战士正在筑堤抗洪,浑身都是泥浆,深有所感,归来就起草了这幅《堤》,从夏天一直画到秋天。“堤”,在这里是“长城”的同意词,长城用于御寇,堤用于防洪。当祖国受到侵犯,人民受到灾难的时候,军人就要挺身而出。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刻不容缓,军人是长城,也是堤。这就是油画《堤》的立意所在。</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春雨》</b></p><p><b>画面规格:115cm×98cm </b></p><p><b>创作时间:1981年</b></p><p><br></p><p><b></b></p> <p><b>  油画《春雨》表现的仍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题材,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在烈士陵园里缅怀牺牲的战友,春雨绵绵无绝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边陲之晨》(与杨娌娅合作)</b></p><p><b>画面规格:125cm×55cm </b></p><p><b>创作时间:1980年</b></p><p><b>入选1981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荣获1981年庆祝建党60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奖</b></p><p><br></p><p><b></b></p> <p><b>  油画《边陲之晨》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于1981年元旦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b></p><p><b> 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是在1957年,与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1981年,间隔了整整24年,是文革后重新恢复的国家级重要展览。由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务院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的代表共55人组成了评选委员会。</b></p><p><br></p><p><b></b></p> <p><b>  油画《边陲之晨》表现的仍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题材,泥泞的战场,清晨的薄雾,在用绿色伪装网遮盖着的通信指挥车旁边,将车上的后视镜作为化妆镜,一个年轻的通信兵女战士在梳理发辫。</b></p><p><b> 作品中的这个细节,来自于杨娌娅的军队生活。但是,战争期间与和平时期的女兵生活,是有着巨大反差的。为了绘制的更为真实,我们在打着绑腿的军裤上涂抹红泥写生,并喷水防止干燥。从而使画面呈现出,西南边陲特有的潮湿泥泞的氛围。</b></p><p><b> 油画《边陲之晨》获得1982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奖,展出时,浙江美术学院的一位老教授眼睛湿润了。他说,这是人性之美,女孩子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既便下一刻就牺牲了,也仍然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b></p><p><b> 当时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还在边境进行,人们在观看画展时还有较强的代入感。现在再看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心情了,因为我们的和平环境已经持续几十年了。</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霞》(与杨娌娅合作)</b></p><p><b>画面规格:130cmX170cm</b></p><p><b>创作时间:1981年</b></p><p><b>荣获1982年庆祝建军五十五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b></p><p><b>中国美术馆收藏</b></p><p><br></p><p><b> 这是在展览中没有展出,印刷在陈坚画册里的重要作品。</b></p><p><b> 著名军旅画家曹增明在1994年《美术》期刊上,发表《大潮中屹立的磐石—记军事画家陈坚》一文中,对油画《霞》的评论:“《霞》是陈坚与妻子杨娌娅合作。一片晚霞中,一株横向水面的老树干上坐着两个女兵,绑腿、水壶、挎包、手榴弹。这件战争抒情画,调子是明亮轻快的,使人透一口气。”</b></p><p><b> 但是这幅油画的题材不是战争而是通信兵演习,晚霞映红的水面是杭州西湖。画面近处是放置在岸边的野战电话线轴,和肩负式磁石电话单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白天的西湖游人如织,深夜是通信兵的训练场。我们在黄龙洞、紫霞洞开设通信枢纽,在龙井村的炒茶农舍作为前线指挥部,在南山公墓训练夜间单兵找点。</b></p><p><b>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陪同游览杭州。为了保障周总理与北京联络的专线不被窃听,我们通信站不上夜班的战友们全体出动。深夜在长桥与花港观鱼公园之间,挖掘埋设专线电缆。隆冬时节滴水成冰,铁锹木把都冻成冰棍。我们光着脚踩在泥水沟里完成作业后,到西湖里洗脚时,竟然觉得西湖的水好温暖。</b></p><p><b> 当年周恩来总理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为我们完成任务的保障单位做总结报告,其中有一句话:在通信技术上,我们落后美国一百年。周总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我们观看了第一部介绍日本海底通信电缆的科技电影,此后每个月都会观看两部。在文革期间,竟然由此引发了全国观看“内部参考片”的热潮。</b></p><p><b> 当年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植根到现在,五十年后,再看现在中国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量子卫星上天,光纤网络入海。可以告慰周恩来总理的在天之灵:我们已经赶上来了!</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灼热的高地》</b></p><p><b>画面规格:165cm×184cm </b></p><p><b>创作时间:2006年</b></p><p><b>入选“200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b></p><p><b>参加2019年“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b></p><p><br></p><p><b></b></p> <p><b>  油画《灼热的高地》表现了当代军人的形象,在强烈的阳光暴晒下,装备步谈耳机的连队干部在训练场上。画面构图为顶天立地的侧逆光头像,本身就象征着,耸立在高地上的一尊当代军人的纪念碑。</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搏》</b></p><p><b>画面规格:139cm×153cm </b></p><p><b>创作时间:1993年</b></p><p><b>入选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荣获1996年“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二等奖</b></p><p><b>荣获1996年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奖”三等奖</b></p><p><br></p><p><b></b></p> <p><b>  油画《博》也是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题材,在战场上向后方转运重伤员的士兵们,集体抬着担架手举着输液瓶,向上攀登。色彩为西南边陲浓厚的红土丘陵,人物塑造形成向上的锥型,与红土地混合着。画面表达了一群不屈不饶的军人,象征着血与火的青春力量。</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士兵日记系列·我的生日》</b></p><p><b>画面规格:150cm×132cm </b></p><p><b>创作时间:2012年</b></p><p><b>入选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b></p><p><b>入选2014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油画《士兵日记系列·我的生日》也是表现了当代军人的形象,涂抹着迷彩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地方青年的生日有礼物和蛋糕,但是特种兵的生日就是汗水和疲惫,以及冲刺生命的极限。</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那边·似乎还很遥远》</b></p><p><b>画面规格:136cm×161cm </b></p><p><b>创作时间:1991年</b></p><p><b>荣获1992年南京军区文艺创作美术二等奖</b></p><p><b>荣获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b></p><p><br></p><p><b></b></p> <p><b>前辈军旅画家曹增明对这幅画的评价:</b></p><p><b> 战争总是沉重的,作于1991年的《那边,似乎还很遥远》抒的是沉重的情,第一次上前线都有过的那种感情。阴沉沉的天空,沉重的起伏的大地,沉重的坦克炮塔,沉思着的人。整个色调是沉重的。</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大路旁》</b></p><p><b>画面规格:107cm×156cm </b></p><p><b>创作时间:1984年</b></p><p><b>入选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前辈军旅画家曹增明在文章中对油画《大路旁》的评价:陈坚喜欢画坦克,这是种集攻防于一身的兵器。他多次到坦克的训练场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大路旁》,画一群小学生放学回家,指手划脚地议论路边停着的大坦克,这当然是他童年生活的再现。</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炼》</b></p><p><b>画面规格:100cm×172cm </b></p><p><b>创作时间:2012年</b></p><p><b>参加“时代风采—2012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b></p><p><b>入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参加2014年“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油画《炼》表现了当代军人体能训练的科目,集体扛原木训练军人的整体协调能力,高温天气下的持续运动,训练军人的忍耐极限。人物处理在逆光下,画面色彩呈现出高温环境下的光晕效果,主要突出了《炼》的主题。</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士兵日记系列·X日》</b></p><p><b>画面规格:121cm×163cm </b></p><p><b>创作时间:2002年</b></p><p><b>入选2002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油画《士兵日记·X日》表现了军事演习中的军人形象,X日指的是战争爆发之日。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b></p><p><b> 画面中多数人物脸部都处于钢盔遮盖的阴影中,而钢盔在烈日顶光照耀下,显露着钢铁的锐利蓝光,与桔红色的水面救生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这是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演练。该画的军人形象塑造不是靠脸部,而是看形体。画面中有沉稳的老兵和稚气的新兵,就看你如何辨别了。</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 <p><b>陈坚油画:《凯旋》</b></p><p><b>画面规格:153cm×91cm </b></p><p><b>创作时间:1979年</b></p><p><b>荣获1980年南京军区文艺作品美术一等奖</b></p><p><br></p><p><b> 这幅油画是陈坚参加1979年总政治部组织的,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釆访组后创作完成的。当年由《解放军画报》等多种报刊出版发表。</b></p><p><b> 油画《凯旋》表现了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凯旋归来的战士,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充满了刚毅与自豪,虽然经历了战斗的残酷和征程的崎岖,但是却完成了一个新兵的战争洗礼。</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碑》(与张正刚合作)</b></p><p><b>画面规格:154cmX86cm</b></p><p><b>创作时间:1979年</b></p><p><b>荣获1981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b></p><p><br></p><p><b> 这也是在展览上没有展示,但却是陈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直接表现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重要作品。</b></p><p><b> 著名军旅画家曹增明在1994年《美术》期刊上,发表《大潮中屹立的磐石—记军事画家陈坚》一文中,对油画《碑》的评论: 陈坚说,在中越边境广西前线,住在老乡家里,看见满屋子堆的全是烈士遗物,感受很深。“一下就把我的气质改变了,以前虽然也画战争,但是感性上是从1979年开始。我和创作军事文学的作家们在战场上跑,想得很多,联想也很多。没有战争,要军人做什么?”</b></p><p><b> 当年创作的油画《碑》,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碑上刻着“大清国界碑”,上有法文CNINE。战士中弹,怒目前视,左手握住枪梭,右手按着界碑,人与碑连成一体。鲜血沿着身躯,沿着界碑流淌在泥土里,身后是盛开的红色木棉花。此画初展时,反响强烈,有些人认为是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其实不然。陈坚认为要直面生活,画面应和现实一样质朴,不应该回避什么。 </b></p><p><b>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以后,陈坚参加总政治部组织赴广西前线采访组,在前沿阵地画战地速写,到野战医院采访伤员收集素材。创作了一批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油画作品,在全国全军美展中展出并获奖。授予“南京军区先进青年标兵”并荣立三等功。</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出击之前》</b></p><p><b>画面规格:146cm×97cm </b></p><p><b>创作时间:2001年</b></p><p><b>特邀参加2019年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b></p><p><br></p><p><b> 该油画反映了歼击机飞行员踏在飞行阶梯上,准备开始新的飞行任务之前的瞬间。</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震撼的大地》</b></p><p><b>画面规格:70.5cm×86.5cm </b></p><p><b>创作时间:1986年</b></p><p><br></p><p><b> 反映装甲兵部队的训练生活,装甲车辆铁流滚滚,轰鸣声震撼大地。</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铁甲勇士》</b></p><p><b>画面规格:160cm×88cm </b></p><p><b>创作时间:1984年</b></p><p><br></p><p><b> 前辈军旅画家曹增明,评价陈坚这一组军人肖像画时,写道:“《凯歌还》《震撼的大地》《铁甲勇士》都是正面表现装甲兵威风凛凜的壮美英姿。陈坚所要表现的是脱了军装还像是个兵的那种兵,他追求的是军人的本质,而不是表面。”</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静静的山口》</b></p><p><b>画面规格:146cm×97cm </b></p><p><b>创作时间:2013年</b></p><p><br></p><p><b> 油画表现了当代军人的日常值勤,但是在画风上有所改变,笔触刻画从细致转向粗犷,画面色彩搭配趋向同色系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憩》</b></p><p><b>画面规格:146cm×97cm </b></p><p><b>创作时间:1996年</b></p><p><b>入选1997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b></p><p><b>江苏省美术馆收藏</b></p><p><br></p><p><b> 该油画描绘了一位军队基层女军官的形象,她既是率领连队指挥训练的带兵人,又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脸上的表情既有坚毅勇敢和执着,又有挑战极限和疲惫。</b></p><p><b> 如果仔细观察这位基层女军官,会发现因为长期戴着军帽,额头皮肤被阳光遮盖显得发白。而双手皮肤因为被阳光过度曝晒,显露出青筋和粗糙。</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持汤姆逊枪的战士》</b></p><p><b>画面规格:145cm×88cm </b></p><p><b>创作时间:1997年</b></p><p><br></p><p><b> 这是刻画了一位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战士形像,脚穿草鞋踏在大城市的马路水门汀上,手持缴获的美式汤姆逊冲锋枪。象征着人民解放军穿着草鞋走过长征路,现在已经穿着草鞋站立在大城市的马路上,正在解放全中国。</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 《锋》</b></p><p><b>画面规格:150cm×135cm </b></p><p><b>创作时间:2013年11月-2014年12月</b></p><p><b>参加2014年“绿色时空—著名军旅美术家上海邀请展”</b></p><p><br></p><p><b></b></p> <p><b>  油画《锋》是为“硬骨头六连”军史馆画的作品,反映了该连战争期间的英雄人物,以一当十,独挡一面,对敌人进行白刃格斗的英勇事迹。</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前进!前进!!前进!!!--铁血将军巴顿》</b></p><p><b>画面规格:146cm×211cm </b></p><p><b>创作时间:2014年</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美国陆军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以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 </b></p><p><b> 巴顿于1885年出生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后入读西点军校。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比赛,并是M1913型军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是最早的机械化作战实例之一。后加入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p><p><b> 巴顿一直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7月10日美国正式成立了装甲兵司令部,并组建二个坦克师,巴顿出任第二装甲师旅长。1941年4月巴顿任第一装甲军第二装甲师师长,并晋升为少将。1942年初,巴顿升任第一装甲军军长。1942年11月,巴顿率部在北非登陆成功,突破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1943年3月巴顿任第二军军长,指挥了战果辉煌的突尼斯战役。同年5月任第7集团军司令,配合英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作战。率部一举攻战巴勒莫、墨西拿,向敌纵深推进速度之快,令英军望尘莫及。巴顿因战功显赫,再度获得十字勋章。1944年6月,巴顿率第三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以装甲兵为开路先锋,长驱直入,指挥第3集团军成功的快速穿越法国,解救了被围困在巴斯通的美军。第三集团军诸兵种的总兵力,最多时达4个军54万人。1944年底的阿登战役中,巴顿率部在进攻方面来了个90度大转弯,直插比利时的重镇巴斯托尼,成功的实施反包围作战。1945年3月巴顿军团率先渡过莱茵河,与苏军会师。一周后攻克法兰克福,不久攻入捷克境内,率先带领部队攻进德国本土,因战果辉煌晋升为四星上将。</b></p><p><b>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顿曾短暂担任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后任美国陆军第15集团军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的车祸中逝世,享年60岁。</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日落哈勒欣河(诺门罕)·朱可夫在哈勒欣河前线》 </b></p><p><b>画面规格:130cm×112cm </b></p><p><b>创作时间:2015年</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 该画历史背景为诺门罕战役,或称哈勒欣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在当时的伪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b></p><p><b> 诺门罕战役起因于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勒欣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最后引起的战役。</b></p><p><b> 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是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失败而结束。</b></p><p><b> 诺门罕战役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b></p><p><b> 哈勒欣河战役的意义不可低估,它关系到苏联的国际威信,当时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次战役的结局。朱可夫深知此战役的胜利,阻止了日本关东军占领蒙古东部领土哈勒欣地区,作为下步侵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粉碎了日本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目标--柏林·胜利的象征朱可夫》</b></p><p><b>画面规格:146cm×250cm </b></p><p><b>创作时间:2015年</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 该画历史背景为1945年柏林战役,又称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b></p><p><b> 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b></p><p><b> 当面之敌为德军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柏林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柏林战役结束。</b></p><p><b>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b></p><p><b>画面规格:150cm×79cm </b></p><p><b>创作时间:2013年</b></p><p><b>参加2014年“绿色时空—著名军旅美术家上海邀请展”</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b></p><p><b> 1916年秋回国,在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b></p><p><b>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缅北之巅》</b></p><p><b>画面规格:120cm×250cm </b></p><p><b>创作时间:2011年</b></p><p><b>参加2014年“绿色时空—著名军旅美术家上海邀请展”</b></p><p><b>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缅北抗战英雄颂——读陈坚油画</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缅北之巅》</b></p><p><b> 2014年10月24日《中国艺术报》</b></p><p><b> 作者:姜士林</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英雄战史的回顾</b></p><p><b>  今年夏天,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美术作品展,当我看到著名军旅画家陈坚先生表现这段历史的油画大作《缅北之巅》时,眼前顿时又浮现出缅北野人山的莽莽丛林,浮现出正艰难地行进在野人山之中、疲惫不堪的中国远征军的身影;瞬间这身影又转化成中国远征军冲锋陷阵、日军大溃逃的壮观场面。历史和画作、画作和历史交织相融成一体;我是在读画,但脑海中又翻腾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我是在翻阅史料,但我分明是站在巨幅油画之前。</b></p><p><b>  1942年3月,为阻击日本法西斯对缅甸的侵略而组建的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缅甸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要防止日寇通过缅甸侵占印度,中国要保护当时已成为接受外援唯一的交通要道滇缅公路,阻击日军是中英双方的紧迫需要。在美国的支持下,中英双方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但是对于中国军队进入英属殖民地缅甸,英国很不情愿,只要战事不到英军的燃眉之际,就拖延中国远征军入缅,以致中国远征军入缅时已失去作战先机。在日寇的进攻下,英军一再撤退。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付出了重大代价,但也消耗了日寇的大量兵力,掩护了英军的撤退,阻止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b></p><p><b>  由于英军的撤退,中国军队面临日军包围,不得已而撤军。当时入缅参战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没有听从中国远征军第一陆军副司令长官杜聿明选择通过野人山、避开日军回国的命令,而是带领部队退入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将史迪威的组织下,这支部队在印度兰姆伽训练整编,换成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廖耀湘率新22师也进入了野人山,但受日军阻击未能回国,也进入印度。1943年8月,这两个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b></p><p><b>  为打通滇缅公路,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空运到印度,再次入缅,与中国驻印军同仇敌忾,士气大振,开始反攻缅北。1944年8月,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新38师扩编为新1军,孙立人任军长;新22师扩编为新6军,廖耀湘任军长。孙立人、廖耀湘率军反攻,过关斩将,连续作战,席卷缅北,1945年3月30日与英军会师,日军逃离缅甸。中英取得缅北反攻胜利。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3年零3个月,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其慷慨悲壮的一页。</b></p><p><br></p><p><b></b></p> <p><b>  陈坚先生大作,通过对缅北战地情景的描绘,通过对中国远征军杰出代表人物英武形象的塑造,把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犹如惊涛骇浪中行船,起伏颠簸,百折不挠的大无畏气概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把中国远征军将士誓死报效中华的赤诚爱国之心,昭示于天下。画作气势恢宏、主题鲜明,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和激励人心的神韵,使中国远征军英雄战史在我眼前迅速闪现时,似真似幻,恍如身临其境,史与画难分;引起我思想与情感的震撼,使我由衷赞叹:战史千秋气壮山河,画作再现以励后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既广深又精炼的构思和取材</b></p><p><b>  中国远征军战史是一个重大创作题材。陈坚先生创作表现这个题材作品的成功,于史于画,必当都是做过精细研究的。画作构思之典型而精当、简炼而概括,特别是画作命题《缅北之巅》所包含素材之广、之复杂,最能使人感悟到这一点。</b></p><p><b>  缅北之巅,是中国远征军慷慨激昂赴缅作战的主战场,缅北所有战事的艰难曲折、牺牲与胜利,都发生在缅北之巅,是所有过程的发生地、交汇点。画家由此把中国远征军满腔热血奔赴战场,在英军配合不利、远征军多头指挥不当下失利回国、喋血野人山、远征军将士不屈不挠二度入缅再战日寇侵略者、终获全胜的历史过程全都表现了出来,塑造出脚踏实地而又有气魄地站立于这块土地上的中国远征军将军的英雄形象,情、景、人融为一体,一幅画面有声有色地演绎出了战史的主要内容,表现出缅北抗战所具有的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将士誓死保卫国土的历史丰碑性的意义。“缅北之巅”命题,显示了作品构思、取材的广深与精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情景交融色浓笔重 战地悲壮英雄慨歌</b></p><p><b>  构图视野豪放开阔,线条粗犷,用色浓重,寓情于景,深刻衬托和点化主题,是此幅画作的又一显著特点。缅北地区山势连绵,丛林茂密,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的主战场。画家以粗犷的笔触,画出了缅北长达3年多抗日激战后的场景:战火还未散尽,与高山云雾搅成团团烟雾,在落日余晖中漫天滚卷、弥漫,漫山遍野一片血红,遮蔽了大半个天空,只有一抹淡淡的粉红色的光线,那是大地显露的曙光,也是长达8年抗战的胜利曙光,更是画作最深沉的意境。胜利者安然稳固地站在满是杂草的黑色土地上。血色的雾团与黑色土地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缅北战事的激烈、庄严;凝重的血红色成为画作大面积背景的主色,又使观者强烈感到,它泛扬着几十万远征军将士在这里为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流淌的汗水与鲜血,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它是画家以艺术语言表达出的人民大众对先烈的崇高礼赞!历史证明,孙立人、史迪威、廖耀湘,是20世纪国际反法西斯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几经战役的折磨之后,依然坚持着挺立于这充满悲壮之气的情景之前:人,即寓于景色之中;景,则饱含人之情。那情,那是远征军将士守护国土的赤胆忠心,那是让人永远铭记的将士们的不朽贡献!高高的缅北之巅,山风永远在为壮烈的英灵呼喊:再也不能让法西斯玷污人世间美丽的土地山川!</b></p><p><b>  画作人景合一的创作,将主题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古人绘画,有诗画相通之说;今人绘画,人景相通也!</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史实与艺术相融而塑造的历史伟人</b></p><p><b>  画作所刻画的孙立人、史迪威、廖耀湘这3位人物都是两次入缅抗战,发挥了重大领导作用和决策作用的典型人物。画作对这3位英雄人物富于个性神态的刻画,则是画作极为成功之处。画作不仅只是塑造了几位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画作所塑造的人物,生动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所有抗日英烈在与侵略者生死搏斗中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伟大精神,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历史意义。</b></p><p><b>  表现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必须使史实与艺术塑造相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强调艺术塑造要有历史的真实基础,同时还必须理解,这样的融合,充满生命力的现实的素材融入艺术家的艺术构思之中,人物才是鲜活的,才具有个性,才具有生命力。《缅北之巅》的3位人物,都是在史实与艺术相融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显得真实伟大而又不失激战之后的常人之态。</b></p><p><b>  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年轻时,好学上进,读了清华土木建筑,又到美国继续读建筑,后又上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投笔从戎,回国在军界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淞沪抗战、武汉保卫战,受过伤,立过功,可谓是一位为国为民、敢于征战的爱国军人。</b></p><p><b>  1942年4月,他所率领的新编38师编入新组建的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中国远征军遭受挫折的第一次赴缅作战中,他也立下了震惊世界的功勋。4月17日,驻缅英军7000人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孙立人奉命率部星夜驰援,解除了英军之围。孙立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战绩轰动全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著名的战例。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b></p><p><b>  画作中激战之后的孙立人,头戴钢盔,身穿美式军装,双手紧握望远镜,两腿叉开,两脚坚立于黑色的土地之上,显露出一幅威武神态,但画家写实的笔触,又同时表现出了他有些疲倦的神态,他是战将,但也是人啊。也许是战火刚刚开始散去,将军面部还留有硝烟的痕迹,但仍然遮不住充满胜利愿望的自信与自尊。从将军粗黑彪悍的双眉、直挺的高鼻,观者不易看清的有倦意的眼神,仍然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冷静与果敢,在战争中的敏锐与大胆;高高的个头,则给人一种胜利者高大魁梧的感觉。看到这一形象,我不禁想起资料上所写到的场景:在撤向印度途中,遭遇到日军的阻击,孙立人端起冲锋枪,呐喊着,率领士兵冲锋陷阵。画中人物对胜利坚信的神态,又使我想到,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9月7日,将军率军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23军投降;抗战8年,与日寇搏杀8年的孙立人将军,那时的英雄本色该是如何?</b></p><p><b>  望着孙立人将军画像,心中涌起无限崇敬之意。耳边仿佛回响起他在战时所创作的一首战歌《知识青年从军歌》。歌中唱道:“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这或许就是他在那时高远的志向吧。整个形象的塑造,仿佛是战地写生,是史与画的融合,逼真生动。</b></p><p><b>  画中所塑造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湖南邵阳人,也是中国远征军的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年轻时从军报国,黄埔6期毕业后,又以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1936年毕业回国。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均有贡献。1939年9月,率军发起昆仑关战役,夺占昆仑,被誉为抗战英雄。</b></p><p><b>  1942年2月,廖耀湘率中国远征军新编22师赴缅甸作战。入缅不久,就取得了斯瓦河阻击战的胜利。1942年3月30日晚,廖耀湘奉命率新22师在斯瓦河阻滞敌人,以便中国远征军集结准备下个战役。廖将军在南北两岸成功地构筑了梯形阵地,巧妙配置火力,日军久攻不下,增加大量兵力,仍未达目的,迟滞半月之久。廖耀湘率部胜利完成阻滞任务。抗战结束时,廖耀湘将军率新6军奔赴南京,参加了中国战区受降大典后,又主持了南京地区的日军签降仪式。这是经过8年与日寇血肉相拼的廖耀湘将军毕生的荣耀。</b></p><p><b>  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画家着力刻画出了他在激战之后的安稳坚定、善于思考的神态。他双手掐腰,两腿坚挺地站在黝黑的蒙着炮火烟灰的土地上,绿色的军装上残留着灰黑色的硝烟,那是他在一年多的反攻作战中留下的光荣的痕迹;也许经过连续的激战他也乏累了,站在那里稍有歇息,但仍透过眼镜凝视前方,也许他在构思滇西的作战,把日寇从大西南彻底赶出去。将军沉静而有韬略的形象,给观者留下了难以逝去的印象。</b></p><p><br></p><p><b></b></p> <p><b>  三人之中站在中间的是史迪威。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受美国军方、美国政府派遣,多次在中国任职,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国情也十分了解。二战时期,他是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在缅北与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是中国远征军的战友,也是中国人民可靠的朋友。</b></p><p><b>  画家一如塑造孙立人、廖耀湘的形象一样,对史迪威在缅北之巅与日军激战大获全胜之后的形象做了生动逼真地个性化刻画,不但展示出他的个性,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在缅北与中国将士们同生共死、与日本法西斯强盗决战的英雄气概。</b></p><p><b>  画中的史迪威,一身普通的美国军装,显出普通一兵般的简朴,虽然那时他是中将高官。画作中的史迪威稍有左转侧身,突显身体右部膀臂,右手提一支汤姆逊枪。这一描绘,彰显出虽然其时史迪威已年过六旬,但老人并没有因为长年累月的战斗、战役,被疲劳打倒,仍保持着一幅随时上战场的姿态。史迪威是个性格直率、耿直的老将军。画家对老人眼神的细微刻画,使观者透过眼镜,即可看到他倔强的性格。</b></p><p><b>  事实如此。在中国长年的工作中,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中国高级将领中存在的敷衍推诿、“吃空饷”那一套作风深恶痛绝。相反,对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中国士兵评价很高,将他们称为“我的孩子们”,而士兵们则亲昵地称他为“乔大叔”。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史迪威拒绝乘坐飞机到昆明,而是率领中美将士还有传教士、记者近百人,徒步220公里进入印度。他要与将士们同甘苦、共患难。</b></p><p><b>  他不赞同蒋介石的许多有关抗战问题的主张和意见,认为中国军队、中国政府许多问题的错误根源都在于蒋介石。他得罪了蒋介石。1944年8月在缅北战事胜利结束时,在蒋介石的坚持下,他被调回美国。蒋介石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他拒绝了,带走了自己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刀和锻炼身体的哑铃。罗斯福授予他最高军衔四星上将。</b></p><p><b>  画作把史迪威和与他同为缅北战役中流砥柱的孙立人、廖耀湘的形象共同彰显于高高的缅北之巅,富有深刻的含义。画作的这一设计,不仅显示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性,显示出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同时也讴歌了史迪威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的贡献。</b></p><p><b>  画作的这一构思——史迪威激战之后,不顾疲劳与战友高高站立于缅北之巅,遥望战场,也折射出他是真诚地全力地参与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之中。作为蒋介石的中国战区参谋长,他不但关心对日作战计划,而且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他徒步进入印度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美国政府建议,反攻缅北,建立中国驻印军兰姆伽训练营,为远征军提供新装备。</b></p><p><b>  谋求美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也是史迪威所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与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联手,1944年7月和8月两度向延安派出美军观察组进行考察,谋求合作的可能。合作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史迪威在离开中国时写给朱德的告别信中表示,由于不能“与你和你所发展的优良部队”在一起,而“非常失望”。</b></p><p><b>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史迪威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在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重庆市委将当年嘉陵江畔史迪威寓所修葺一新,史迪威将军纪念馆重新开馆,馆内陈列着这位老兵的生平事迹。这也是中美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深厚友谊的象征。</b></p><p><br></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期盼有更多表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重大题材作品问世</b></p><p><b>  缅北之战,是20世纪中国与盟国联手合作、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役,中国远征军将士以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战歌,建立了一座座可赞可叹的抗战丰碑,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缅北之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是赢得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人民高度赞扬的伟大战役。陈坚先生的油画大作,对这场伟大战役的艺术表现,是一曲饱含缅怀激情,对保卫国土、捍卫民族尊严而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的英雄颂歌,是对爱好和平、反对法西斯,世界人民真诚合作、紧密团结、共同维护当代世界和平发展主流趋势的期盼。艺术是时代的号角,作品表达了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鼓舞了当代中华同胞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盼望着有更多的表现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好作品问世!</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宋美龄在国会》</b></p><p><b>画面规格:190cm×167cm </b></p><p><b>创作时间:2014年9月</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1943年为了取得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更多支持和同情 ,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特使,于该年二月访问美国。她成为美国罗斯福总统夫人的贵宾,在白宫住了十一天。她高雅的风度和言谈,赢得了罗斯福夫妇的尊敬。在此期间完成了对美国募款的任务,并于二月十八日在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随后,宋美龄又去美国各地发表演说,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总计有超过25万人听过她的演说。</b></p><p><b>  1943年宋美龄再次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b></p><p><br></p><p><b></b></p> <p><b>  油画描绘的是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她在美国国会发表名为《战争无法让中国屈膝》的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演说的中国人。演说时宋美龄身穿一件黑色长旗袍,胸前别着中国空军的徽章。端庄古典的气质和纯正的美式英语,征服了国会议员和听众们。</b></p><p><br></p><p><b></b></p> <p><b>  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演说里,宋美龄一直在讲故事。她以故事的形式向美国的人们讲述一段弱者反抗但绝不认输的事实。这一段故事,说的便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她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日寇的残忍,以一种当事人的视角,却绝对不自怨自艾的视角。她的言谈举止和纯正发音,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她的信服力。</b></p><p><b> 这段演讲,当时通过收音机传播到了美国的各个地方。在演说完毕之时,国会所有的议员都站起来为她鼓掌,鼓掌声长达五分钟。</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1943·开罗》</b></p><p><b>画面规格:150cm×190cm</b></p><p><b>创作时间:2014年</b></p><p><b> 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1943年1月,美、英两国声明放弃在华不平等条约各项特权,在华盛顿与重庆分别签订“新约”,有关国家皆与之仿效,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不平等条约到此基本废除。</b></p><p><b> 1943年11月,蒋介石飞赴埃及首都开罗,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认定东北和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  </b></p><p><b> 1943年11月,宋美龄随蒋介石出席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穿梭于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之间,充分显示了外交才干。由于蒋介石不会说英文,居中翻译协调的工作全部由宋美龄负责,罗斯福事后说:“我对蒋先生的印象十分模糊,现在想想,我对蒋先生的认识,几乎全部是透过他的夫人。”事后,邱吉尔对罗斯福说:“这位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但是丘吉尔对中国的态度十分恶劣,他在美国向全世界广播演说,建议战后由英、美、俄总揽一切,完全将中国摈弃在外。这让宋美龄十分气愤,她曾在与蒋介石的电报中提到:“这个事情有答复的必要,以免丘吉尔以为我们是可以欺负的,而加紧排挤我们国家的工作。”</b></p><p><b> 根据蒋介石日记的记载,在整个开罗会议上,宋美龄对丘吉尔多次妙语嘲讽。</b></p><p><b> 1943年11月,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参加英、美、中三国首脑会晤的开罗会议,她和丘吉尔不可避免地会面了。两人有了一段经典对话。丘吉尔问宋美龄:“委员长夫人,在你印象里,我是一个很坏的老头子吧?”宋美龄没有回答是或不是,而是把皮球踢给丘吉尔本人:“请问你自己怎么看?”丘吉尔说:“我自己认为我不是个坏人。”宋美龄闻言回答:“那就好。”</b></p><p><b> 蒋介石将这段对话记在了日记里,认为这段对话体现了宋美龄的外交智慧,既不违反外交礼仪,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b></p><p><br></p><p><b></b></p> <p><b>   中美英首脑抵达开罗的第二天,会议便进入了有关中国问题的讨论。会议涉及中国战场的议题有三项:一是关于协调中美英三国在对日作战中的共同军事行动;二是战后日本的处置问题;三是三国首脑和参谋长就一些具体军事问题进行的协商。在会谈时,中美双方同意,在抗战胜利后,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琉球群岛由中美双方共管。对于香港,罗斯福建议由中国在战后收回,然后将港岛与九龙半岛合并宣布为自由港。但后来由于英国的极力反对,香港回归的计划最终搁浅。</b></p><p><b> 开罗会议结束后,罗斯福与丘吉尔飞赴伊朗首都德黑兰,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会晤。11月30日,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将开罗会议的内容告诉斯大林,并就《开罗宣言》中有关日本归还其占领的中国领土一事,询问斯大林的意见。斯大林表示,“完全”赞成“宣言及全部内容”。12月1日,白宫将《开罗宣言》向各国新闻界公布。至此,《开罗宣言》正式发表。</b></p><p><br></p><p><b></b></p> <p><b>  2020年1月5日,原江苏省军区独立一师的战友们相约,从上海、安徽、浙江等地专程前往南京,相聚于南京大行宫附近的江苏省美术馆,祝贺战友陈坚参与的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圆满成功,并参观陈坚的系列油画作品。 </b></p><p><b> 恭逢展览盛事,战友们满心喜悦,在美术馆大厅内的宣传展板前合影留念。</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对着作品,介绍每一幅油画的创作背景和立意构思细节。</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和杨娌娅陪同战友们,仔细参观两个大厅里展出的陈坚油画作品。</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战友们说,近五十年来,陈坚在油画艺术上的追求和勤奋,结出了累累硕果。但是,他谦逊低调,话语不多,默默耕耘,从不炫耀。只有和战友们在一起,他的开心才溢于言表。一个下午,他为大家介绍了将近三个小时。</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来自上海、温州、淮北等地,和在南京的部分战友,与陈坚杨娌娅夫妇合影于大幅油画《红地毯述》前。</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和来自上海广播电视总局的战友梁军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陈坚与上海战友梁军、温州战友邵曳戎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南京战友朱敏(左1),上海战友梁军(后中),温州战友邵曳戎(右1)与陈坚杨娌娅夫妇在油画《红地毯述》前面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在江苏省美术馆的两个大展厅里,展出陈坚的油画作品分三大系列。陈坚对每一幅作品都娓娓道来,战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为陈坚创作态度的严谨,作品意蕴的深刻而感动,也对陈坚的作品有了更深的共鸣和领悟。</b></p><p><br></p><p><b></b></p> <p><b>  战友们看画展,对画面中的我军装备最有发言权。特别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各种单兵装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长达十年的各个阶段中,单兵作战的武器系统及军装,就更换了好几次。</b></p><p><br></p><p><b></b></p> <p><b>  陈坚战友《解放军报》著名资深编审陈大鹏大校留言:</b></p><p><b> 陈坚是中国最专著于军事题材油画的杰出画家,五十年的坚守,矢志不渝,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伟人形象,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争瞬间,你是人民的画家军队的画家。你为繁荣中国美术的画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战友为你骄傲为你点赞! </b></p><p><b>老牛梁军 回复 :说得好啊!</b></p><p><br></p><p><b></b></p> <p><b>陈坚战友张友海留言:</b></p><p><b> 陈坚作品庄重,大器,历史感强,部队生活气息浓,谌称军旅油画家第一!为有这样有才华的战友而骄傲!</b></p><p><b>老牛梁军回复:兄台说得好!</b></p><p><br></p><p><b></b></p> <p><b>陈坚战友清泉留言:</b></p><p><b> 为在一个部队工作,同时期的战友点赞!👍👍👍🌹🌹🌹一幅幅反映部队生活的鮮活画面,激动人心,鼓舞斗志,永远难忘!</b></p><p><br></p><p><b></b></p> <p><b>  战友梁军在他参观展览的美篇中写道:“陈坚成为南京军区专业创作员以来,四十余年中除了出差,平时生活极为规律,每天按时休息,清早起床,一日主要时间都在画室工作,数十年奋斗不辍。如今硕果累累,荣誉加身,但是仍然精进不懈,抱着对历史、对军事、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还在不断构思、创作新的作品。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使命,唯有如此,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荣誉。”</b></p><p><br></p><p><b></b></p> <p><b>陈坚战友傅伟留言:</b></p><p><b> 这次能在江苏省最高规格的艺术殿堂欣赏到陈坚老师的个人画展,甚感荣幸!得知还有些战友专程从外地赶来观看陈老师的画展,也甚为感动!陈坚老师是解放军中德艺双馨、屈指可数的大画家,几十年来,凭着勤奋努力,成就了他夺目光彩的艺术人生,为我们老部队有这么一位杰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b></p><p><br></p><p><b></b></p> <p><b>陈坚战友203留言:</b></p><p><b> 陈坚曾经是我们江苏独一师高炮营三连的战士,在连隊时间不长。师首长发现陈坚有绘画天赋,调师电影隊工作,后经名师指导,自身苦学深研,逐成今日画界大家。他在军中成长,故佳作以军中题材而闻名,是军人中的杰出人材。作为曾经的战友,为他取得的光辉业绩而喝彩,称赞。👍👍👍 </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出击之前》</b></p><p><b>画面规格:146cmX97cm</b></p><p><b>创作时间:2001年</b></p><p><b> 战友梁军在美篇中写道:“仔细看看这幅画的地面描绘,怎么有个地漏样的装置?陈坚介绍说,这里有个小秘密,2001年创作这幅画的时候,航空母舰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还是一个梦。但是,陈坚心如铁坚,他坚信中国未来一定会有航母!于是,他把地面画成了甲板,还画了一个地桩扣,用于在甲板上固定飞机。12年后,航空母舰辽宁号下水了,18年后,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服役了。陈坚对中国海军的贡献,很超前哦!”</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战友山岭留言:</b></p><p><b> 以前曾听梁军战友夸赞过陈坚画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参观。喜获这次陈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画展,说啥也不能放过。便急忙买了火车票按时赶到南京,并约了南京战友画家和部分爱好者一同参观。系统参观战友画展还是第一次,真是大开眼界,十分震撼,受益匪浅!我们很幸运赶上这次难得的机会,这得感谢梁军战友的信息和安排。为陈坚战友而骄傲!🙏🙏🙏 </b></p><p><b>点赞!</b></p><p><b>老牛梁军 回复 :🙏🙏🙏🌹🌹🌹山岭兄好!</b></p><p><b>老牛梁军 回复 :战友情深!🙏🙏🙏🌹🌹🌹</b></p><p><br></p><p><b></b></p> <p><b>  这是陈坚油画展的第三系列,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中心,在北京和香港举办的纪念活动而创作的。</b></p><p><br></p><p><b></b></p> <p><b>  这组系列里描绘的,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的著名将领,及重要会议和重点人物。与第一组系列中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和将帅们的作品,及第二组系列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和士兵的作品,共同组成了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画面。</b></p><p><br></p><p><b></b></p> <p><b>  战友梁军说,陈坚在展板上和在画册中使用的近影,都是在南京军区大院里的画室门口拍摄的照片。军队改革后,东部战区成立,但是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的牌子还在。留下和使用这个照片,就是对曾经哺育和培养了画家的,原南京军区的深深情结。</b></p><p><br></p><p><b></b></p> <p><b>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作品展览,为参展的美术家们制作了作品画册。陈坚向毎位战友赠送画册,并签名题字留念。</b></p><p><br></p><p><b></b></p> <p><b>  2019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 — 陈坚油画展画册。</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战友梁军在他的美篇中讲述画册中陈坚年轻时的照片:“这照片一身戎装,肩扛班用机枪的陈坚,那时候瘦瘦小小的陈坚,看上去也雄赳赳的吧。一张很有趣的照片!电影放映员,我们的武器是电影放映设备和影片,哪里需要扛枪呢?哈哈,那个时代里,到了军队里,有条件的话,谁不想拍几张扛枪骑马的照片啊!在师部机关,这个条件方便,拍好了自己在暗房里捣鼓放大。</b></p><p><b>陈坚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师电影队办公室和宿舍旁的一堵墙边。陈坚背后的墙下部,有个水泥砌就的自来水池,墙的另一边,也有个自来水池。这堵墙的两边,是我们电影队放映员们每天练一项独门功夫的场地。咋回事儿?从电影队到墙那边的开水房去打开水,正常的通道要走大概300米路,从大院里司令部政治部内院的门口走,要绕一圈才走到。可是我们打开水,从来不走这条路。怎么走呢?两手抓8个竹壳热水瓶,走到离开自来水池七八步路以外,然后以冲刺速度跑到水池边一跃而上,踏着池边蹬过墙跳到另一侧,踏着那边的水池边,跳到地面,然后走十来步就到了开水房。打好水回来,8个水瓶满满的分量很重,也有危险,不能奔跑,就老老实实走,慢慢登上水池翻过墙,从墙下水池上走下来。这样天天练,瘦小伙子们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都很好,看上去文绉绉的放映员们,其实还是很有胆量很有气势的么!可是也有碰鼻子的时候。有一次某兄弟拎着水瓶翻过墙下去,正好碰到路过的大个子李副师长,被狠狠滴熊了一顿。从此以后,谁要是准备翻墙,就必须先从墙上的格子洞洞里向那边观察一下,不看到首长才敢上,否则就耐心等等。要是首长在那边不走,就不过去,口渴没水喝也只好忍忍。呵呵,“翻墙”这个活儿,四十五年前俺们就玩转了,而且还是“实体墙”!</b></p><p><br></p><p><b></b></p> <p><b>  这是1974年陈坚从部队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与中央美术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合影照片。第一排左3是陈坚,第一排右3是靳尚谊老师,第二排右1是潘世勋老师,第二排右2是韦奇美老师,第二排右3是林岗老师,第二排右4是候一民老师,第二排右5是古元老师,第三排左1是艾中信老师。</b></p><p><br></p><p><b></b></p> <p><b>  这是陈坚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时的任课教授,著名油画家候一民先生2016年为学生陈坚的题字,印在陈坚画册的扉页中。</b></p><p><b>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先生,作为陈坚197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时的任课教授,在接受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采访时,对于学生陈坚的评价:“陈坚学习的时期非常特殊,在“文革”后期,属于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都是各个部门保送来的,那时是美院办的第一期工农兵学员进修班,学习期是两年时间。他们这一届因为是刚开始,学习环境并不太好,1974年到1976年“文革”还没有结東,所以没有在学校上课,主要在工厂和农村,我还有侯一民和潘世勋,后来还有林岗,这几位老师一起教课,先去的地方是首钢,在那儿一边劳动一边画点写生。条件和学校里是不一样的,工人下班后业余时间摆模特,学生现场写生,还要一起参加炼钢的劳动,跟恢复高考以后正规化的学习完全是两回事了。后来又到天津郊区农村里住了好几个月,在那里画团部的战士,短期的写生。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和陈坚一起学习的大概有五六个人,陈坚是班上成绩好的,他的素描造型能力很强。他在部队里也画画,有过锻炼,创作能力也比较强,经过这些学习后提高得很快,他个人的素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b></p><p><br></p><p><br></p> <p><b>  战友们在画册里找到了陈坚创作于1973年的油画《在红旗下成长·我为祖国守大桥》,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早在1972年,陈坚就创作了套色木刻,同是保卫南京长江大桥题材的作品《夜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那些年里,陈坚还是军队基层的战士。</b></p><p><br></p><p><b></b></p> <p><b>陈坚版画:《夜巡》(与马以光、曹修德合作)</b></p><p><b>画面规格:49.7cmX74cm</b></p><p><b>创作时间:1972年</b></p><p><b>入选1972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美术作品展览”</b></p><p><b>中国美术馆收藏</b></p><p><b>江苏省美术馆收藏</b></p><p><br></p><p><b></b></p> <p><b>陈坚宣传画:《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与陈其合作)</b></p><p><b>创作时间:1977年</b></p><p><b>入选197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b></p><p><b> 在战友的手机里,竟然还有陈坚上世纪七十年代画的宣传画照片,这幅画的原作都不知道在哪里了。</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淮海大战》(与陈其、赵光涛、魏楚予合作)</b></p><p><b>画面规格:180cmX400cm</b></p><p><b>创作时间:1977年</b></p><p><b>荣获1983年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b></p><p><b>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罗荣桓同志在长征途中》</b></p><p><b>画面规格:100cmX135cm</b></p><p><b>创作时间:1980年</b></p><p><b>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陈毅同志》(与陈其合作)</b></p><p><b>画面规格:170cmX90cm</b></p><p><b>创作时间:1980年</b></p><p><b>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毛泽东和抗大教员谈话》</b></p><p><b>画面规格:210cmX300cm</b></p><p><b>创作时间:1993年10月</b></p><p><b>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史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邓小平政委在南京二野军大讲话》</b></p><p><b>画面规格:315cmX215cm</b></p><p><b>创作时间:1993年10月</b></p><p><b>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史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共和曙光》</b></p><p><b>创作时间:1996年</b></p><p><b>荣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展览”银奖</b></p><p><b>新加坡姚美良艺术基金会收藏</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跨向大上海》</b></p><p><b>画面规格:220cmX650cm</b></p><p><b>创作时间:1997年</b></p><p><b>荣获1998年第三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b></p><p><b>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攻克娘子关》</b></p><p><b>画面规格:500cm×220cm</b></p><p><b>创作时间:1997年 </b></p><p><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攻占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b></p><p><b>画面规格:220cmX500cm</b></p><p><b>创作时间:1997年</b></p><p><b>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罢工前夜—1925年在商务印书馆的陈云同志》 </b></p><p><b>画面规格:500cm×220cm </b></p><p><b>创作时间:2000年</b></p><p><b>上海青浦陈云同志故居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邱少云》</b></p><p><b>画面规格:150cmX100cm</b></p><p><b>创作时间:2001年</b></p><p><b>1997年第一稿《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水粉画)由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印制,作为全军统一悬挂的六位英模画像之一。</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张弓搭箭》</b></p><p><b>画面规格:97cmX127cm</b></p><p><b>创作时间:2001年</b></p><p><b>江苏省文联现代美术馆收藏</b></p><p><br></p><p><b></b></p> <p><b>陈坚油画:《棉花坡战役》</b></p><p><b>画面规格:120cmX140cm</b></p><p><b>创作时间:2006</b></p><p><b>四川仪陇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收藏陈列</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陈坚油画:《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b></p><p><b>画面规格:220cmX500cm</b></p><p><b>创作时间:2013年9月</b></p><p><b>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收藏陈列</b></p><p><br></p><p><b></b></p> <p><b>  在南京中央饭店,为各地来宁参观展览的战友接风。陈坚和战友们兴趣盎然的回忆往事,老部队老战友永远是几十年不变的老话题。</b></p><p><br></p><p><b></b></p> <p><b>  参观陈坚油画作品展览的活动结束后,陈坚杨娌娅夫妇在南京著名的中央饭店,设晚宴招待战友们。在当年民国的名人们觥筹交错的大酒店里,战友们欢声笑语,交流得非常深入和开心。</b></p><p><b> 陈坚(前左3)杨娌娅(后左4),与来自温州的邵曳戎(后左1)、上海的梁军(后左2)、南京的朱敏(后左3)、淮北的张玉岭(前左2)、南京的程和建(后右2)、金荣芝(前右1),和原独立一师司令部警侦连的战友们,大家一起合影留念。</b></p><p><br></p><p><b></b></p> <p><b>  2020年1月7日,原南京军区司令部张副参谋长参观陈坚油画作品展览。</b></p><p><br></p><p><b></b></p> <p><b>  拍摄油画《毛泽东》,表达对老一辈革命领袖的崇敬。</b></p><p><br></p><p><b></b></p> <p><b>  张副参谋长既是军事专家,又是资深摄影爱好者,出版有上海世博会夜间摄影作品集。</b></p><p><br></p><p><b></b></p> <p><b>  作为陈坚的朋友,张副参谋长对作品中的军事训练,和战场武器系统都有其独到的见解。</b></p><p><br></p><p><b></b></p> <p><b>我们在陈坚油画《红地毯述》作品前合影。</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在油画《1949年春·进驻南京总统府》前面,这都是我军的著名将领,江苏人民熟悉的前辈军事家。</b></p><p><br></p><p></p> <p><b>  在油画《蜕》前面,讨论现在军队排连干部的年轻化,90后基本上都已经担起重任了。</b></p><p><br></p><p><b></b></p> <p><b>  张藩老将军已经仙逝,老兵不死,只是又踏上征程。</b></p><p><br></p><p><b></b></p> <p><b>  抗洪抢险救灾一直都是军队支援地方建设的任务,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刻不容缓。只是1991年在堤坝上的打桩固坝作业,已经由现在的机械化施工代替了。</b></p><p><br></p><p><b></b></p> <p><b>  在油画《灼热的高地》前面,讨论在野外训练时,人像在侧逆光和顶光下的表现。</b></p><p><br></p><p><b></b></p> <p><b>  对油画《博》中的情景很熟悉,他们都间接参加了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军人在战场上抢救战友的集体行动,都是在团队精神感召下进行的。</b></p><p><br></p><p><b></b></p> <p><b>  油画《大路旁》里面的坦克,是国产62式轻型坦克。实际上就是缩小版的59式主战坦克,减薄装甲、缩小炮管、降低发动机功率,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进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和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b></p><p><b> 1972年—1981年间,仅小批量生产装备于中国陆军。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就使用了62式轻型坦克进行作战。</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油画《士兵日记系列·X日》 反映部队在进行两栖登陆演练,士兵们正乘坐在两栖攻击舰上的瞬间。</b></p><p><br></p><p><b></b></p> <p><b>  油画《凯旋》里面的小战士站立着的坦克,就是当时装备陆军各部队的62式轻型坦克,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带,机动灵活性强。</b></p><p><br></p><p><b></b></p> <p><b>  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铁甲勇士》驾驶的是国产62式轻型坦克,是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设计研制的。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车体前方左侧,车体中段是战斗舱,其上有炮塔,车体后部为动力-传动舱,发动机横向布置。炮塔为铸造炮塔,共有4名乘员,携带炮弹最大基数为34发。</b></p><p><br></p><p><b></b></p> <p><b>  这是陈坚画册里的一组油画写生作品,是1984年在坦克部队体验生活时所作。有一幅是钻进了坦克炮塔里面画的,在两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作油画,确实很艰苦,但却是难得的生活体验。</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这是陈坚1984年在坦克训练基地的一组写生作品,当时我军装备的大部分是国产第一代轻型坦克,即62式轻型坦克。</b></p><p><b> 1958年,针对59式中型坦克难以适应我国南方丘陵山地情况,我国开始在59式基础上自行研制轻型坦克,并于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b></p><p><b> 1984年写生作品中的坦克,与30年后我军装备的新型三代主战坦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b></p><p><br></p><p><b></b></p> <p><b>  油画《士兵日记系列·五号公路》里的坦克,就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b></p><p><b> 99式主战坦克,又称99式,工程代号WZ-123,网络上流传的98式坦克实际就是99式坦克的样车9910型,99式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与96式主战坦克相比,其制造成本与性能更高,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b></p><p><br></p><p><b></b></p> <p><b>  油画《我是一个兵系列·静静的山口》画面中,值勤的战士前面是99式主战坦克。1999年12月,中国陆军99A主战坦克入列,火力射程为2千米外击毁M1A2。</b></p><p><b> 战士身后是90式装甲指挥车, 90式装甲车是我国采用最新技术自行研制的改进车型,已在我军服役多年。它是由匀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侧面形状低矮,易于隐蔽。正面为尖锐的楔形,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与国外较为优秀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相比,90式载员多、速度快、行程远,机动性能优异,同时其装甲防护力和火力也不逊于对手,因此从整体性能来讲它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p><p><b> 该型输送车还具备两栖作战能力,车辆在浮渡时只需展开车体前部的挡水板,即可下水,车辆通过履带划水前进。车身后部有7个射击孔,车载步兵可通过射击孔对外射击,7个射击孔处均配有顶置式潜望镜。输送车还配备烟幕弹发射器,采用集体式核生化防护系统,具有较为优异的防护性。</b></p><p><b> 前部装甲板厚度达20毫米,具有良好的防弹性能。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右前侧,完全由装甲覆盖,动力装置与车体内部其他部分之间由隔音阻热的隔板相隔离。强劲的动力系统和有效、可靠的行走装置,使90式装甲输送车可以在各种恶劣的地形条件下行动自如。</b></p><p><br></p><p><b></b></p> <p><b>  油画《震撼的大地》这是表现1984年的坦克训练场,当时坦克驾驶员驾驶着国产62式轻型坦克。在开舱驾驶的情况下,坦克车流过来就象睛天霹雳,尘土飞扬。人坐在坦克里面就象与钢铁碰撞,后面的坦克跟随着前车,就象在尘埃中行进。驾驶员出车后,只有用风镜遮挡的眼睛是原来的皮肤,其他部位都是尘土。现在新型坦克的驾驶条件,应该比以前要好很多了。</b></p><p><br></p><p><b></b></p> <p><b>  1939年日本和苏联之间的“诺门罕战役”爆发,苏军BT-7快速坦克以强悍火力和优越机动性成为战场主角,并引起日军关注。在对缴获的BT-7坦克进行彻底研究后,日军深刻体会到自己当前装备的坦克与苏军存在的巨大差距,决定对已装备的坦克进行改进,并研制新型坦克,在研制新型坦克的目录中就有九八式轻战原型车。</b></p><p><br></p><p><b></b></p> <p><b>  他们从军事装备上讨论,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T-34系列坦克8万多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装76.2毫米坦克炮的T-34/76坦克,和安装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坦克。</b></p><p><br></p><p><b></b></p> <p><b>  朱可夫站在坦克的尾部,炮塔转动以后尾部的面积可以站立多人。这是后置发动机,苏联设计的 T-34坦克带有倾斜装甲,这种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b></p><p><br></p><p><b></b></p> <p><b>  为“硬骨头六连”的英雄自豪,他气贯长虹的挺立在天地之间。</b></p><p><br></p><p><b></b></p> <p><b>  为远征军的战将们感动,他们是抵御法西斯战争的民族脊梁和盟友。</b></p><p><br></p><p><b></b></p> <p><b>  陈坚认为自己是军事美术家,以肩负探索和发展军事题材美术创作为己任。为时代军人画像、为时代军人立传、为时代军人铸魂,这是他进行军事美术创作的永恒主题!</b></p><p><br></p><p><b></b></p> <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