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想 夏 夜

春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夏天的夜晚对于七十年代我们那些孩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热闹、欢乐,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季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的住房条件普遍侠窄拥挤,兄弟姊妹多,和父母同住一屋是普遍现象,三代同住一起也很常见。别说单独的居室,就连想和兄弟分床住,拥有个单独的床睡都是件奢侈的事情。生活条件更是落后,一把扇子几乎是驱暑的唯一家什,谁家能拥有一台电风扇那绝对是邻里中的富户,冰箱彩电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是不可想象的神话。所以,到了暑热难耐的晚上,人们便自然的像候鸟一样拥向大街消夏纳凉,睡大街也成了每年夏夜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灯刚亮,各院儿的孩子们每人拿着一领凉席拥向了喧嚣的大街。除了院门、路口,沿马路的人行道几乎铺满了大小不一的各色凉席。一眼望去浩浩荡荡,不见尽头。这支露宿街头的大军中也包括大人和老人,受老城市传统影响,鲜见女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孩儿们兴奋地、在排着长长的凉席间欢蹦跳跃,大人们仨仨俩俩围坐闲喷,老人独处一旁,摇摆着手中扇子的同时观望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和驰过的车辆。那种场面和阵势可谓是开封独特的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灯下,一堆堆儿打扑克牌的人,花样繁多,形式搞笑,输者被罚额上贴纸条、或被罚粘高鼻、顶鞋、顶砖、翻跟斗,更有甚者被罚喝凉水。我隔壁院有囗苦水井,水冰凉,水质还不算太坏,打捅水放在打牌者旁边,输者被罚一大水舀井拌凉,常见那些连续输者喝的伸脖子瞪眼儿直打咯,喝到肚胀满蹲不下时,只好站立着继续打牌,一付宁死不服的可笑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打牌者的周围,除观牌助阵者还有孩子和妇女在其中围绕穿行着,手里拿个瓶子在捕捉路灯下飞舞的昆虫以便喂家养的小鸡。孩子们疯跑撒欢的吵闹声、灯下打牌男人的争执声、呼喊孩子回家妇女的叫骂声、某处传来的口琴声,以及路上行人和车辆过往的嘈杂声,汇成一股混浊杂乱的交响乐,在古城的天空弥漫扩散。在这夏夜的街头,老亲故旧,街坊邻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宛然一个庞大的家族在为自己的节日庆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院门往南有一个合作理发铺,门前的一片空地是我们院孩子的领地,店的旁边有棵大槐树,因白天有树阴所以树下路面不热,树下那片儿是孩子们争抢的风水宝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打闹玩耍最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我父亲的《水浒传》讲的好,大人小孩儿都爱听,故事讲的形象、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尤其是武松正直刚强、侠肝義胆的英雄气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再就是我院里的一位常在外跑的长辈,他见多识广,我们一帮孩子也爱听他讲故事,他口齿利落,绘声绘色,颇有说书人的风范。他故事中的人物净是些杀富济贫,飞檐走壁的侠盗高手,穿着阔气,吃住常往来与馆子和高级旅店,手段高明,身边漂亮女人常伴。现在还记得他形容故事里一漂亮女人的一段:此女长地是人见不走,鸟见不飞,狗见不咬,驴见不踢,那真是风华正茂,百里挑一。哈哈哈哈,而且说这段儿时嘴皮子贼溜。故事里的意境是我们那些生长在贫穷年代的孩子们所憧憬和向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下面这段故事,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但那确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夜时分,路人散去,行人稀少,人们大都进入梦乡,而那些进城卖瓜果的老农因离家路远,往返不易,此时就着架子车下已睡熟,比我稍大些的孩子们便开始了夜间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我比他们小,嫌我“挂蛋"不让跟,只有坐守看摊儿了,待他们"收获"满载而归时,看到他们肩上背着扎结着裤口的、两裤管水果真是兴奋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极度贫穷的岁月,没办法。所谓饥寒起盗心嘛,且也是偶尔为之。吃好玩足折腾了大半夜,待该睡时己近凌晨,一觉睡到日头照屁股,收拾起铺盖回家继续睡。有的是很长的暑假,有的是大把的童年时光,任尔消磨。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童年生活和那些夏夜里的童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