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分享小记</p><p class="ql-block"> 千古忠魂寄端午,万世遗韵念离骚! 闲暇时光翻看三年前旧作,恍若隔世,即便仓惶凌乱如斯,也总有一些美好,值得分享纪念。愿瘟君永遁,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半年多不曾远足了。前段时间看到驴友转帖,端午狼道穿越,怦然心动,这可是向往已久的线路,太诱惑了,权衡再三,还是报了名。想来这样的线路,去的人应该不多,努力给自己找找去的理由吧。</p><p class="ql-block"> 狼道位于伏牛山东麓的小华山,鲁山县四棵树乡,和南阳交界,那里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峭壁林立,怪石嶙峋,山道蜿蜒,崎岖难行,有数条驴行线路,狼道是近年来驴友开辟的一条新线,从小华山一侧峡谷进入,上山下山,自小华山另一侧峡谷出来,全程约12公里,线路绕壁立千仞,沟深壑险,野性十足。</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十余人,十点出发,下午便早早到达目的地,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名却很大气——分水岭村,有专门接待驴友的简陋农家客栈,把“驴旗子”挂满院墙,彰显自家的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 住下后看天色尚早,出店家顺路而上,不多远,就看到南阳界的路标,心里一阵激动,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来,南阳诸葛庐!名相诸葛孔明的修身之地,魏晋时期已有香火,唐朝以来更是名闻遐迩,天下尽知了,“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曾经看过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笔力遒劲,隐隐有杀伐之音,铁马冰河……光看见这路标,已有了朝圣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 走到路牌下,几块石碑映入眼帘,楚长城遗址,哇塞!这可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了,抬头欲探究竟,见山高无路,草深林密,只得作罢。想当年秦一统天下,拆除了楚长城,几千年之后,却还有遗迹在此。今天是端午节,当年秦国破楚,屈原悲愤交集,投身泊罗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给我们留下了端午粽子,而屈原自己,“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p><p class="ql-block"> 回来询问村人,均不知所以然,坐拥古迹,居先贤之所而不自知,这小山村够奢侈的了。</p> <p> 晚饭后领队拿出一叠免责协议书来,看都没看,签字,既来之则安之,洗洗睡觉。</p> <p> 早起出发,刚进山,大山便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穿过溪流时,前面一个刚湿了脚,后面一个便一个踉跄,如果不是手疾眼快抱住了一颗小树,肯定湿身啦。</p> <p> 俗语云天下驴友是一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我相识,共一段行程,该是数百年的缘分吧,不是说“百年修的同船渡”么,你为我揪一次心,我给你伸一次援手,该有前世一百零一次的邂逅吧!</p> <p> 山路曲折陡峭,时隐时现,好在跟在向导后面,不用探路,盘旋而上,没多远就到了第一个用绳的地方,须绕过一个悬崖拐角,然后直上。</p> <p> 这是个大坡,一整块硕大的岩石,高约六十余米,中间有个窄窄的阶台,上下大约六七十度,岩壁光滑,和一个兄弟近前试了下,手脚都没有着力处,可有了绳子就不一样啦,一个个健步如飞,好几个人觉得不过瘾,又来回走了两趟。</p> <p> 他们甚至在岩壁上一试身手,演起了武打片。</p> <p> 这个石隙宽不过四十公分,边缘悬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回的人肚皮摩擦,石面光滑!想过去必须全身趴平,匍匐前进。我看着他们一个个狼狈通过,想另辟蹊径,看看下临悬崖数十米,向上壁立数丈,可见人生在世,有时候想过去就得当一回爬虫。</p> <p> 这是个悬崖拐角,虽然只有三米左右,但崖陡临渊,石壁光洁,自己通过还行,看着别人通过还是捏一把汗。</p> <p> 小伙果然,果然不同凡响,我们在瀑布上崖小憩,崖下半米有一小平台,宽不盈尺,他偏偏要去那儿歇会儿。</p><p> 其实有赞叹就会有吐槽,“仰天大笑出门去”,还是低眉顺目回家来,生活是折腾还是苟且,或者兼而有之,不是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呢,这世间本不容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吧。</p><p><br></p> <p> 途中惊现美猴王</p> <p> 这美女内功了得,看把小伙伤的,晚上没有半斤酒缓不过来喽。</p> <p> 这个下绳段在瀑布边上,大约二十五米,超过85度,几近垂直,抓住绳子向下走两步才能看见崖下全貌,自己下很自如,可看着前面岳岳下的时候,手心都冒汗了。</p> <p> 一路欢笑,大家心无旁骛,努力做好同一件事,鼓励,互助,所谓“无兄弟不攀登”,不知不觉间我们接近了终点,再回顾一下队友们的风采吧。</p> <p> 掬一把清泉,撒一片水花,许一个愿望,让这清凉的泉水洗去疲惫,淘尽2020年的一路风尘吧。</p> <p class="ql-block"> 乔治-马洛里有一句名言:“因为山就在那儿”。每一座山都不一样,但都有着父亲般的胸怀,包容一切,我们欣赏他的美,接受他的馈赠,同时也时刻对他保持敬畏,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出狼道,带回产生的垃圾,留下欢笑,留下我们携手走过的印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