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释怀-深秋伴我吴越行(四)

HTR

<p>  苏州,古称姑苏,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春秋时期,曾称雄过中原的吴国就建都于苏州。历史上,姑苏城曾上演过众多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如"专诸刺王","卧薪尝胆"以及众多与伍子胥和吴王夫差有关的故事。</p><p> 苏州古城对于我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因企业技术改造之事两度来苏州,其中一次竟在苏州呆了一个多星期(等待购置的设备)。因而,那次就基本将城内的著名景点看了个够。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虎丘山,寒山寺,胥门都去过。也逛过当时的也是全国最早的步行街~观前街。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不过,我的感觉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在当时苏州城内我们逛了许多地方,还真没看到一条水巷。即使号称历史文化街区的平江路当时路边的小河也是干枯的。</p><p> 我第一次来苏州是先坐火车到杭州,然后,从杭州坐大巴到苏州。当时是90年代初。当大巴车经过苏州下辖的吴江县(当时还是县)盛泽镇时,看到镇街道上挂了好几副横幅,分别为庆祝某某厂销售额过亿。看了这几副横幅后,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我的固有观念中,镇办(乡镇)企业都是一些作坊式企业,小打小闹。如今,这里的镇办企业的销售总额竟然过亿。而我所服务的企业是一家中型央企,拥有近3000名员工,近几年的年销售额却一直徘徊在3000万左右。一家中型央企的规模竟然当不了一家乡镇企业,试想,心灵的震撼有多大。</p><p> 后来到苏州铸造机械厂,我专门就苏州乡镇企业之生产规模咨询过该厂人员。该企业有一名业务员告诉我们说,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撑起了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大半边天。他非常自豪地说,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城市里排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它远超许多省会城市,如,南京,武汉,沈阳和广州(现在广州和深圳的GDP总量超过了苏州,但人均GDP,广州仍然低于苏州)。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就超过云南全省工农业总值。他还说,苏南(苏锡常)地区创造了好几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市(地级市)~苏州市;全国第一县(含县级市)~无锡县(当时无锡县没改市更未改区);全国第一镇~苏州市吴江县盛泽镇;全国第一村~无锡市江阴县华西村。当我问及长三角与珠三角各自优势时,这小子竟然很轻蔑地说,"珠三角的优势是国家政策和走私,咱们长三角的优势是充足的技术人才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说实在的,我当时觉得这小子太狂。后来,我又去过苏南的好几个县,如无锡的江阴,苏州的张家港,常熟,看到沿途公路边是一个接一个的中外合资厂。看到此情景,我这才逐步对那小子的说法有了些认同。自那以后我比较关注苏南地区的有关信息。那些年,媒体每年搞百强县评比,我发现苏南3市(苏锡常)下辖的所有县竟然无一例外都进入百强,而且都名列前20位。广东能进入前20强的只有南海和顺德。百强县的头把交椅几乎由无锡和苏州下辖各县轮流坐庄,外省只有南海和顺德享受过此殊荣。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块风水宝地,以不同的发展模式,领跑了中国发展40年</p><p> 苏州是我此番吴越自由行的第四站。11月27日由扬州乘大巴到苏州,下榻在一家城市连锁酒店。酒店位置很好,距离历史文化街区平江路不足百米,去拙政园和狮子林步行不要一刻钟。时隔近30年后,我再一次来到苏州。一到苏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老城区保护得很好,基本维持原貌。老城区内基本看不到耸立入云的高楼,而且,水巷也出来了,有了古城兼水城的感觉。</p><p> </p> <p>一、夜游同里古镇</p><p> 中午到的苏州,午餐后颇感有点疲倦,于是一觉睡到了下午4点。起床后稍作调整就出了门。原打算坐地铁1号线去木渎古镇,从驻地需要步行一段路,然后坐地铁2号线再转地铁1号线。当我看见列车进站时,发现它的终点站是同里,于是改变计划,直接坐2号线去同里古镇。出站时,我看了一下时间,地铁行驶了近1个小时。从同里地铁站出口,又乘坐公交,走了4-5个站,才到同里古镇入口牌楼处。这时,时间已经接近下午6点,古镇入口值守人员已经撤离,夜场不收门票。</p><p> 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其余五个是苏州的周庄和甪直,浙江嘉兴的乌镇和西塘,浙江湖州的南浔)。同里古镇的名号不如周庄、乌镇和西塘响亮,但超过甪直,应该和南浔不分伯仲。</p> <p>古镇入口处大道</p> <p>古镇入口处门楼</p> <p>古镇作为影视拍摄基地标识。</p> <p>站在市河桥上拍的夜景。带上了三脚架,用上了B门和快门线,总感觉效果不佳,应该拍摄功夫不到家吧!</p> <p>  同里古镇夜景</p> <p>同里古镇夜景</p> <p>同里古镇街景</p> <p>考虑到回去先要坐一段公交,担心公交夜间发车少,因而8点左右就匆匆回赶,这样包括吃晚饭,在同里古镇仅仅待了2个小时。看来,晚上去是失误了,没看到什么,难怪夜间不收门票,这个情况与后来去过的乌镇差别很大。</p> <p>二、穷游周庄古镇</p><p> 周庄古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其名号早已如雷贯耳,是此番苏州行必去的景点。从同里回到酒店,就去酒店附近一家旅游代办点办理了周庄一日游。代办小哥告诉我,100元一个人,早晨8点来车在酒店门口接人。我交完费用,准备走了,小哥叫住我,说你俩都过了60岁,只收80元一个,退还了我40元。此时,我心里在琢磨,费用这么低,莫非是购物团。第二天,旅游大巴如期在酒店附近接了我们,一辆30多坐的大巴车只坐了14人,七对老年夫妇。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大巴还没出苏州城,就在一家丝绸博物馆逗留了1个半小时。我们是不论导游和营业员怎样诱导,反正就是不出手。我大致看了一下,真正出手的也没有几个。如此一折腾,到达周庄后,已接近12点了。导游带着我们转了几个景点,什么【沈厅】,【万山冢】,【张厅】等后,宣布自由用餐,自由活动,下午2.45在码头集合,坐3点的船,到对岸停车场上车回家。我看了一下表,只有两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于是在这2个小时内,抓紧在镇上瞎转,走弓字形路,见桥就过。镇上游人甚多,万头攒动。有时拍个照还得招呼一下游人。</p> <p>【中国第一水乡】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喔。</p> <p>游人川流不息的街景。</p> <p>久负盛名的双桥。只是游人太多,多次变换拍摄角度,还是未能拍出两个桥洞。</p> <p>  因在【古镇采风】一文中侧重介绍过周庄,在此也就不赘述了。</p> <p>  三、 环游护城河</p><p> 苏州古城与历史小说所描述的城池完全吻合。高大宽阔的城墙,雄壮威严的城楼,阴森幽静的城门,环绕四周的护城河。这些古城的元素在苏州应有尽有。</p><p> 抵达苏州的第三天,我们又在网上报了一个一日游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从耦园码头上船(大船)。游船延东外护城河南下,过相门,拐向南外护城河,过蛇门,在城墙西南角的盘门下船,游览盘门三景,自由午饭后再上船,拐向西外护城河。过胥门,在山塘街下船,游览历史文化街区七里山塘。然后,再乘小船走山塘河到虎丘,游览虎丘山,然后自由返回。如此一来,不仅游览了三个景点(盘门景区,山塘街和虎丘山),还几乎环游了整个苏州古城外护城河(东南西3面都游到,只缺北面),一睹古城风貌,领略运河风采。感觉这个一日游路线安排不错,价格也合理。导游也很热情,一路讲解不停,还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拍照,而且,她单反拍照水平还真不错,一路为我们两口拍了不少合影。</p> <p>此城门是一座水门,不算正儿八经的城门。</p> <p>这个是相门,是游船见到的第一座城门。这个城门可威武雄壮喔。</p> <p>完整无损的城墙,将古城团团围住,真正体现了古城风采啊。</p> <p>又是一座水门</p> <p>导游未介绍该城门,经查百度,并结合游船行走路线,该城门应该是蛇门。</p> <p>远处遥看蛇门。</p> <p>前面是南园桥,南园路正是穿此桥跨过南外护城河。</p> <p>游船穿过苏州第一座现代化廊桥~人民桥。苏州城正中南北走向的人民路经由此桥跨过护城河。</p> <p>前面就是久负盛名的盘门。游船在此靠岸,停留2个小时,游览盘门三景景区。。</p> <p>一座三拱石桥。</p> <p>沿岸风光</p> <p>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胥门吗?当年伍子胥苦苦规劝吴王夫差,要他警惕越国,防止它卷土重来。而夫差不听忠言,仍然我行我素,还赐伍子胥自裁。伍子胥在临死时,要求将他的头颅悬挂于城门,他要看着越国军队进城。果然,在伍子胥死后不久,经过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越王勾践带着越国军队攻入苏州,吴王夫差自杀身亡,曾称霸中原的吴国灭亡了,从此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之中。</p> <p>沿岸风光</p> <p>四、兴游盘门三景。</p><p> 盘门三景景区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它由城墙外运河(外护城河)上的吴门桥、城墙上的水陆两用门盘门和城墙内的珠光塔组成。这三景均为古迹,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盘门三景之一,盘门(陆地门)。</p> <p>吴门桥下</p> <p>背后就是盘门三景之一【吴门桥】。吴门桥始建于北宋年代,后修建于清代。吴门桥的修建,结束了往日出盘门后需要摆渡才能到达运河对岸的历史。</p> <p>盘门是苏州现有城门中保存最好的古城门。现存的盘门是元代在原址上重建的,距今已近700年了。它由水门和陆门构成,它结构复杂,平时和战时功能相结合,堪称古代建筑艺术一绝,真令人叹为观止。</p> <p>盘门景区门外</p> <p>盘门陆地城门</p> <p>盘门三景之一,珠光塔。它也是建于北宋年代。</p> <p>景区综合景色还真不错。</p> <p>吴门桥。看到如此高大的石拱桥,难道不应该为我国古代造桥艺术而拍手称道吗?</p> <p>盘门的水门。城内的各条水巷都要通过各个水门汇聚到运河。</p> <p>五、七里山塘一瞥</p><p> 苏州古城西护城河外有一条缓缓流入护城河的山塘河。山塘河很窄狭,与其说是河还不如说是沟。沿河有条古老的街道,名曰【山塘街】,又称七里山塘,可能是街长7华里而得名吧!窄狭的巷道,青石铺路,街道两旁一到两层的中式小楼,哎啊,古风古色的历史街道。由于,导游只给了我们45分钟的游览时间,整天山塘街可能还未走到一半,就匆匆返回,就算山塘街,咱们到此一游吧!</p> <p>山塘河,确实就像一条沟。</p> <p>六、重上虎丘山</p><p> 第一次上虎丘山是走上去的,这次只能坐游览车上山喔。年龄不饶人啊!</p> <p>声名远扬的虎丘塔。拍摄距离太近,只能用仰拍,总算拍下了它的全貌。</p> <p>吴中第一山的名号还算响亮喔。</p> <p>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剑池。</p> <p>虎丘剑池留个影,几日奔波慰生平。</p> <p>热心的导游为我们在虎丘塔前拍了一个照。</p> <p>七、又览拙政园和留园</p><p> 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都是国家5A级景点,双双同时入列中华四大名园。另外两个分别是北京的颐和园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拙政园和留园同为江南人工园林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这些园林都是集假山、奇石、楼台、亭阁、小桥和水池于一体,外加树木花草点缀于其中,用以表达各种人文和自然景观。其中,又以形状各异的石头或堆叠或独立来造型各种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可以这样说,看江南园林艺术主要是看石头造型艺术。江南园林艺术风格这次旅游已经在南京总统府后花园和扬州个园多有领略。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非拙政园和留园莫属了。</p><p> 30年前逛拙政园和留园时,因条件所限,没有留下任何影像。因为,没有拍照任务,所以也就是草草溜一圈就走了。此次重游,逛起来就仔细多了,相机咔嚓咔嚓拍过不停。</p><p><br></p> <p>拙政园可以说是怪石林立,数不胜数。</p> <p>楼台亭榭是江南园林的必备元素。</p> <p>楼台亭阁,配备树木花草,将拙政园打扮得秀丽无比。在其中游览颇感身心愉悦。</p> <p>拙政园怪石堆叠出来的动物造型。你看像不像一直直立的大熊猫。</p> <p>留园景色</p> <p>留园内的怪石,面对此怪石,有一种似乎相识之感。喔,原来,有点类似于扬州个园的鱼骨石。</p> <p>八、再访寒山寺</p><p> 寒山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它的香火应远不如五岳及普陀、峨眉和武夷的寺庙的香火旺盛,即,它在佛教领域的知名度应远不如他们响亮。然而,寒山寺在人文、地理及旅游诸多领域的知名度丝毫也不逊色于它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为何,啊!又是名人,名篇和名诗效应。正如崔颢的【黄鹤楼】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造就了两楼中华名楼之美称;也类似于杜牧的【夜泊秦淮】诗推出了中华第一名河;也宛若陆游的【钗头凤】词成就了沈园今古奇园名号。唐朝诗人张继,在诗仙诗圣倍出的唐代应该属于默默无闻之辈,他流传下来的诗篇也微乎其微,没有几篇,然而,他就是一首【枫桥夜泊】诗,经千古流传,让在佛教领域名气并不大的寒山寺的名号不胫而走,传遍四方,似乎中华第一名寺的桂冠也非它莫属。说实在的,我对于佛教文化是不屑一顾的,在以往旅游途中,凡是寺庙我都很少进去,更别说顶礼膜拜啦。再访寒山寺,也是冲着枫桥夜泊名篇而来。寒山寺,30年前曾造访,此番也算故地重游吧!</p> <p>寒山寺</p> <p>【夜泊枫桥】诗石碑</p> <p>苏州停留了四天。四天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张。几乎是马不停蹄,连续奔波。原打算还去苏州新区金鸡湖看看,结果一下来,没有时间了。只能忍痛割爱离开。再见了,姑苏城,今生可能再无机会一睹你的新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