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白羊沟位于北京的昌平区流村镇西北部,全长12公里。正当北京疫情严峻之时,老同学没有忍住选择了这条不出京的路线,70多公里一个小时就能到,我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大不了打道回府呗!还好这里没有封路,沿着山路两边的沟壑就是主要景点可以随时停车。野景空旷,山野空气清新,远离都市,"新冦病毒HN一19”我料你也没那么聪明呢!</p> <p>行进多半路程时,看到前方腾空而起的高架桥和远山的召唤,脚下是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让我这颗忐忑不安的小心脏,稍稍有了一丝安慰。</p> <p>进到白羊沟这个"雲水瑶”的名子,立即吸引了我们,旁边歇脚的骑行大哥说“里边什么也没有,没看到它的大门都坏了吗?”可我们还是走了进去,果然是一处废弃的景区,不但没见着一滴水,连宽阔的路面上也堆积了许多被雨水冲刷滚落的碎石,一片荒凉,空有其名。</p> <p>终于我们来到了大山深处长着奇花异草,植被繁茂的宽阔地段。坐在草丛中,微风习习,鲜花摇曳,远望山峦叠障,真是无比惬意呀!此时的我更觉当下来之不易,仿佛空气更清新,画面更壮美,因为它是老同学努着胆子争取来的一次逃脱枷锁的勇敢行动,我们得胜了,这一天我们没有庸懒地宅在家里。</p> <p>说起行车中的盘山路,这里有几个弯道是180度的死弯,是拼车技的地方,没有点娴熟本事还真不好开呢。老同学说"红井路的盘山路是壮美,而白羊沟的盘山路才有几分高难险呐。</p> <p>这张是我站在路边台阶上居高临下拍的,是不是更好看呢!</p> <p>我们选择先兜上一圈,然而越往上走就觉着路两边好像真的没有水源了,正好路过一个村庄,带着红袖箍的老乡们早已严阵以待,象防鬼子进村似地防着京城来人,让我们调头,我们听话地原路返回,找寻着有水的地方。随时停车是野外游的一大幸事,哪里车多哪里就有好玩的地方,我们杵着登山杖开始了艰险的攀爬运动,看这几处生了锈的铁梯子,以岩石做依托,没有它们还真爬不到有水的地方呢!</p> <p>终于找到了刻着"泉穴"有山泉直泻的小瀑布的地方了。哗啦啦的流水之音,直入心田涌遍全身!</p> <p>我兴奋地拿起手机拍照,并在老同学的纵容下象个笨猴子一样爬到瀑布流经的大岩石上探个究竟。</p> <p>我站在这个岩石的水窝窝上,只能容下一双脚的面积,冒险拍下了这段视频。</p> <p>其实这张照片是老同学抢拍的,我为了自己能在岩石上站住脚,一手紧握手机,一只手在水窝窝中奋力舀水呢?拍了上面的小视频我容易吗?</p> <p>我惊奇地发现对面巨石上一个年青的爸爸正全情灌注搀扶着他的不到一岁的小Baby蹒跚学步。我抓拍了他们精彩瞬间,感叹年青爸爸的冒险精神,这么陡峭的石路他们是怎么带着孩子下来的呢?</p> <p>看着这两个捂口罩的年青人站的地方,就能想象到这段沟壑巨石的地势险峻,我和老同学两个"60后”居然就在他们当中。我们虽然走的步数不多,但老同学手机记载的攀爬是6层楼高度啊!</p> <p>不由心生感触,让我想起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小诗:</p><p>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p><p>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p><p>后两句有点点像此时的情景。</p> <p>我们小心翼翼地手握登山杖,攀上爬下,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寻找和享受山泉瀑布的景色,和着东坡先生的小诗斗胆写上两句:</p><p>疫情袭京路又清,妄为大胆两人行,</p><p>哪管荦确没有路,同爱山水曳杖声。</p><p>就是此时此刻我想要表述的心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