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丰镇是革命老区,在琼崖工农红军二十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演丰地区人民群众始终跟着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为海南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演丰镇辖区内被海口市党史研究室认定并立标的革命遗址共有12个。 1936年5月底,中共琼崖特委根据第五次扩大会议决议,在苏民乡北排坡村成立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朱运泽任司令,王白伦任政委,由久经考验的骨干组成下辖七个支队,共有人数60多人。红军游击队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琼崖革命形势有了新的转折点,严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气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br> 1939年3月,为了打击侵琼日军的嚣张气焰,位于琼文公路干线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第三中队在罗牛桥设伏,日军两辆军车从文昌驶往海口,进入伏击阵地时,遭到我方伏击中队的猛烈打击,伤亡惨重,此战一举击毁日军军车1辆,俘获日军大佐1名,日军士兵20多人。 李爱春(1901—1927) 苏民爱国村人。1921年秋,考进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此时,与冯白驹等进步学生创办同志互助社,倡导进步思想。1924年考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预科。l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回到故乡,担任中国国民党琼山县党部主任委员(亦称党部书记长),以双重身份领导革命斗争。1926年2月任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6月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他利用国共合作的机会,积极开展工、农、青、妇等各界革命运动,注重培养革命骨干,9月亲自介绍冯白驹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下旬代表琼山县共产党组织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共广东区委会议。l927年1月,从广州参加会议回来传达中共党组织的紧急指示,对国民党右派分裂行为提出批评。4月琼崖府海地区发生“四·二二”事变时,由于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反动派当夜秘密逮捕,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于5月中旬被残忍杀害在府城北米铺村山坡上,年仅26岁。 1936年5月琼崖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在演丰乡锦山村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一是充实和健全特委领导核心,冯白驹继续当选特委书记,王白伦、黄魂任常委;二是成立全琼统一的武装斗争机关——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党组织和红军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徐天柄(1890—1930) 演丰昌城村人。青年时期与徐成章一起加入进步人士组织的励志社。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斗争。1917年考入江西南昌军校学习,1919年冬毕业回琼。1920年夏,参加陈继虞领导的民军,开展反对驻琼军阀李根源的斗争。1921年积极协助徐成章在海口创办《琼崖旬报》,任编辑。1922年上半年,与吴明、罗汉、鲁易、李实等人一起在海口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琼崖分团,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离琼赴穗,在孙中山领导的东征军中任步兵第二旅参谋长。1924年5月。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特别官佐,同时担任《新琼崖评论》编辑主任。1925年6月,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负责纠察工作。9月19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四团党代表。1926年下半兰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毕业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l929年化名吴青到马来亚组建中共南洋临委,任书记,负责领导马来亚、泰国、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的中共组织。1930年5月,第三国际东方局又派胡志明到马来亚成立马共中央,徐天柄当选为马共中央书记,不久被捕,英国殖民当局将徐天柄遣送回广东省汕头,在广州遭国民党当局杀害。 徐成章(1892—1928) 原名天宗, 中国装甲兵创建人之一,演丰昌城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琼崖中学(现海南中学前身)读书,宣统元年(1909年),加入琼山县演丰乡进步人士组织的励志社,秘密开展“反清”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海南支部。1913年参加组织琼崖讨袁护国军。l916年7月,龙济光来琼解散琼崖讨袁军,徐成章避居广州。1918年初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步兵科。l920年初从云南返琼,就任嘉积镇警察局长。同年上半年在海口与徐天炳、符节、冯平、王器民等人一起创办《琼崖旬报》,不久加入陈继虞组织领导的反袁军。l922年上半年,与罗汉、鲁易、李实、徐天柄等人在海口成立社会主义青琼崖分团。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初,到广州参加粤桂联军任支队参谋长。1924年初,与洪剑雄、杨善集、黄振士等组织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出版会刊《新琼崖评论》。5月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官佐。ll月任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中共广东区委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开赴广宁支援农民运动。接着任省港大罢工工人纠察队总教练,不久任纠察队委员会常务委员后任缉私卫商保卫团团长。1927年广州“四一五”事变时,被派往香港。后又奉命到海陆丰军中工作,协助彭湃领导海陆丰农民4000多人会同南昌起义队伍解放了揭阳县城,成立揭阳县工农临时政府。1O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员会委派回琼,担任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1928年2月4日,在攻打乐(会)万(宁)边界分界墟的战斗中,负重伤后在军寮村牺牲。 卜创港(又称福创港、北创港)登陆是解放军继儋州市白马井,文昌市赤水港铜鼓岭一带和澄迈县玉包港登陆成功之后,又在琼山县塔市乡卜创港再次成功登陆。解放军卜创港登陆旧址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委会的一片海防林前,靠近铺前大桥下,不远处是一片茫茫海滩。1950年3月31日晚10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127师组成的加强团,3733名官兵,乘着88艘帆船从徐闻县博赊港出发,预计抵达海口市塔市乡卜创港一带。为接应渡海加强团,冯白驹指示徐芳春和琼崖纵队第三总队副总队长刘荣、独立团副政治委员张发华组成接应指挥部,带领渡海先锋营、琼崖纵队第一团和独立团向登陆点附近的国民党驻军出其不意发起攻击,成功打乱敌人阵脚。这次渡海,船队遭到了敌舰多次拦截,4月1日凌晨4时,88艘小帆船面对敌军战舰无所畏惧,顽强作战,经过激烈战斗,加强团终于冲破国民党军的海上封锁,抵近塔市乡卜创港(也称福创港、北创港)一带海岸成功登陆,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合,随后一道冲破敌人的沿途阻截,成功转移到琼山县苏寻三,道崇、云龙一带根据地。 1927年8月下旬,中共琼山县第十一区区委书记曾德泽在琼山县率先组织农军100余人和800多名民众在演丰墟举行武装暴动,包围国民党塔市盐警队,很快攻克了盐警队,20多名盐警全部投降,活捉其头目,就地枪决,缴获20多支汉阳造步枪。<br><br><div>1930年12月某日,为了执行中共琼崖特委"夺取海口”的计划,琼崖工农红军三营到琼山东部打击敌人,拔除府海外围之敌据点。红三营成功打垮云龙民团后,随即组织进攻盘踞在塔市的国民党民团和盐警队。博罗、昌城两村的群众纷纷组织担架队、救护队、没收队支援红军作战,经过激战,盐警队被迫投降。红军缴获各种枪支90多支。</div> 1940年4月演丰迈元村建起海南最早的琼崖抗日独立大队兵工厂,为抗日救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2年12月,因汉奸出卖,兵工厂被日军破坏。 1933年4月,冯白驹等25人再次从母瑞山突围下山,保住了以冯白驹为首的琼崖党政领导核心,同年6月,琼崖特委在茂山村召开临时会议,冯白驹主持会议,会议确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尽快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分头到各地,寻找分散在各地的党员和红军战士,恢复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开展武装斗争。此次会议为组织革命力量,开创革命斗争新局面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推动了琼崖革命迅速发展。<br> 1934年下半年,刘秋菊等革命同志到谭康村开展革命工作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双方展开战斗,战斗中其他革命同志都英勇牺牲了,刘秋菊将他们身上的手榴弹手机在一起备用,到夜晚时,刘秋菊爬上屋内的神殿,掀开网面,上到屋顶,趁敌人不注意,将手榴弹成束地抛向敌群,接着双手抡起驳壳枪一阵射击,趁敌混乱,冲出包围,国民党军队不见刘秋菊踪影,便说她会飞,从此,刘秋菊“飞檐走壁”的英雄美名传扬四方。 1943年7月某日,中共党员、苏寻三乡妇救会主任黄秀仙和演丰乡青杭会副王任周成勋前往礼让村开展革命活动,途中被日军发现并追赶。她俩躲进红树林,沉入海泥中隐蔽。日军四处搜寻无果,便抓来附近长宁村老百姓几十人,威逼群众砍红树林寻找二人。在刀光剑影之下,群众毫无畏惧,坚决不从。日军恼怒准备行凶杀人,在这危急关头,为保护群众,两人从红树林中“嚯”地站起。黄秀仙双手叉腰,两眼狠瞪敌人,大喝道,“不准杀害百姓,共产党就在这里“。在场群众为之感动,纷纷上前拥住二人。日军诱逼黄秀仙供出我党政军活动情况,诱供不成,便用枪托击打她头部并放狼狗撕咬。面对敌人酷刑,黄秀仙宁死不屈,凛然地说,“共产党到处都有,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要从我嘴里捞出东西,是白日做梦”。最后英勇就义,时年仅30岁。 <h5>文章来源:演丰发布</h5><h5>图文提供:林亿妹</h5><h5>编辑排版:庄宇欣</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