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时光不老

白文菊

<p>  2月15日,因为疫情全国封城,妈妈因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生病住院。</p><p> 如今,6个多月过去了,我由最初的充满希望,到现在的几乎无力承受。我的那个曾经那么干净利索、强势的妈妈,如今就像几岁的孩子。</p><p> 而我的父亲,半年前,也因为腰间盘突出,需要推着助行器才能行走。</p><p> 我无法承受父母同时生病,就像凋谢的花朵那样,在我面前一点点地枯萎,我眼睁睁地看着花瓣落下,却无能为力。</p><p> 经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情绪疏导,我的眼泪仿佛泄洪的闸门,每天都要默默流泪。每当看着父母沉默寡言,了无生趣的样子,我的心仿佛撕裂一般,我的那个玉树临风的父亲和善良利落的妈妈再也找不回来了啊😭</p><p> 我在医院24小时陪护妈妈3个多月后,给妈妈请了陪护,离开医院。因为儿子还有一个月高考,需要我支持。每天中午去医院给妈妈送饭,看着她眼泪汪汪不想让我离开的样子,真想把自己分成几瓣。我多么希望自己能穿越痛苦,却束手无策,陷在情绪里,无法自拔。我深深地明白,这个走出来,谁也帮不了我,上帝不能,菩萨也不能!</p><p> 写到这里,幡然醒悟。我的父母在我的内在画像里,已经定了型,无法改变了,可这是真的吗?</p> <p>  我一直发愿,要写家族故事。今天,与爸爸商量,由他回忆,我来录音、整理文字。爸爸答应了。</p><p> 今天,爸爸在回忆奶奶时,几次失声痛哭。3岁半的女儿问我,“姥爷为什么哭啊?”我说“姥爷想他的妈妈了。”爸爸说,“你奶奶可能了!”我从来不知道,在爸爸的内在画像里,奶奶是这样的形象。 </p><p> 奶奶没有文化,一个字都不会写,但聪慧豁达。在我的记忆中,所有的长辈们对爷爷奶奶说话,从来都是毕恭毕敬,不会大声的。爸爸说,不是不敢,是舍不得。</p><p> 选择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是希望爸爸有个事干,激发他对生活的热情。</p><p> 不曾想,写到这里,看到自己可以穿越痛苦的一个出口,就是奶奶在爸爸心目中的形象。</p><p> 假以时日,儿子姑娘面对困难,我希望他们怎样面对?像我现在这样哭吗?为了儿子姑娘,我也不能一直这样吧?我希望,孩子们心目中的我,也像爸爸提起奶奶那样,充满了自豪。“我妈当年那么痛苦,都能快乐面对!”</p><p> 我看到自己面对痛苦,不愿面对、不允许自己哭的模式,因为哭意味着自己无能。从现在起,允许自己哭。面对爸爸推着助行器,心生欢喜,“他还能走啊!”同时,与爸爸一起完成《白氏家族故事》,每天录制10分钟左右“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发到家庭群里。</p><p> 至于妈妈,儿子高考完那天,就把妈妈接回家了。医生说,妈妈的治疗黄金期是3个月到一年。可是,妈妈现在不愿呆在医院配合治疗,那些治疗还有意义吗?亲人的陪伴与医生的治疗,哪个更重要?考虑很久之后,我选择了前者。</p> <p>  去年深秋,我带父母去北京参加一个老年养生团。在那里,跟老师们学了许多关于疾病的疗法,比如次感元技术、情绪梳理等等。在养生团,亲自见证那些老人短短7天创造的奇迹。也许,我也能在妈妈家再次创造生命奇迹。</p><p> 我的第一个奇迹:严重腰间盘突出,44岁生二胎。</p><p> 第二个奇迹,妈妈脑出血,几乎所有医生断言,妈妈可能会卧床。我坚定地相信并对医生说,妈妈一定会站起来的。</p><p> 如今,妈妈虽然走路不稳,但如我所愿。医生说,这是他们脑外科的第二个奇迹。</p><p> 妈妈在脑外科住院第8天,我开始每天早晨带妈妈,和病房的其他病人做15分钟的“晨起床操”后,每天至少2次康复训练,简单的康复方法,我懂得一些。后来,康复科主任会诊,又教我一些动作,难度加大了一点。疫情后期,康复科可以接收病人时,医生说,因为我前期的康复铺垫,妈妈恢复的很好,几乎没有耽误病情。病房的其他病人,也因我的正能量,每天心生欢喜。</p><p> 除此之外,每天给妈妈读经《普贤行愿品》二遍,妹妹在家抄经。我和妹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那段时间,确实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改善我们的心态。</p><p> 妈妈住院后,我没有告诉任何亲朋好友。等疫情结束,亲朋好友来探望时,妈妈已经能走路了。表妹赞叹我的承受能力,其实不是我坚强,是我怕自己面对亲人的关怀会崩溃,是逃避。</p><p> 我还每天用彩笔画妈妈的脑部图,在出血部位写正能量的语言,这在心理学上叫“能量流柱图”。</p><p> 做这些的时候,我不知道对妈妈的病情有多大帮助,但我知道,如果不做这些,我不知道,我还能干点啥。</p><p> 我的第三个奇迹,独自一人,把行走不便的父母,从遥远的新疆带到北京参加“站起来走出去养生团”一个月,并平安带回新疆。</p><p> 第四个奇迹,是关于爱人的。在他的信念价值观里,上门女婿是奇耻大辱。如今,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妈妈家,照顾我的爸爸妈妈,与上门女婿有什么不同?对爱人除了感激还是感激。</p> <p>  其实,妈妈患高血压多年,我特别担心妈妈的病情加重,我也认可老祖宗说的“病由心造”。所以,近几年除了带父母外出旅游,还带着父母四处奔波,参加独山子妇联组织的每月一次的“慈孝家园沙龙”、去乌鲁木齐、北京参加各种与调节心态有关的“养生团”。然而,该来的躲不过,尽管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爸爸妈妈还是生病了,用我不愿意接受的方式。也许,这是我和父母共同的劫。</p><p> 佛说,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放下,不是放弃,既然如此,一个个地过吧!</p><p> 未来的日子,我穿越的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最大的财富,也是我的孩子记录的奶奶的故事。写到这里,充满喜悦。也许,面对课题,穿越痛苦,是我对家族最大的贡献。</p><p> 无比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感恩所有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们,真诚地对你们道声谢🙏</p> <p>后记:</p><p> 前几天,我因为妈妈在家也不愿锻炼身体咨询康复科主任。主任说,妈妈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所以,许多病人家属要么自己抑郁,要么请陪护照顾,而在我看来,这等同放弃。</p><p>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穿越自己的痛苦,又能启动病人的内驱力自主锻炼,过更好的生活?</p><p> 据报载,中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而现有脑卒中患者高达700多万。</p><p> 我能不能把一部分,与我有缘的病人家属连在一起,抱团取暖的同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p><p> 所以,我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并建立微信群“阳光洒在父母身上”。</p><p> 如果,你有我这样的经历并已穿越,请你联系我。也许,你对父母的陪伴,对我们有所启发。如果你正在经历我前期的故事,请你联系我,也许,我的所作所为,能够陪你度过艰难。如果,你的父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请你联系我,因为你们的幸福,能够滋养我们。如果,你是康复治疗师,也请你联系我,我坚定地相信,一群人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人。</p><p> 祈愿天下父母,寿享天年、无疾而终。同时,遇见更好的自己。</p><p> 如果看到,麻烦转发,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