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印记——三进藏之川藏中线D14》

虚静(请勿送花)

<p>2020.6.28</p><p>路线:通宵乡——无名垭口(海拔4610)——仿佛亚青寺(海拔3930)——路边藏民家(海拔3910)</p><p>里程:90公里(总行程970公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夜的星很亮很亮,亮到照见人性最久远、最纯真的善,透过不能自己、已经模糊的双眼,回放着今天的一幕幕。</p><p>&nbsp;&nbsp;&nbsp;&nbsp;&nbsp; 昨天看到李哥用心的点评“@虚静,文字写的真好,读来亲切感人,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上,平静的你就在我身边,你聊着我听着,字里行间没有一点炫耀色彩的语言,这点是常人做不到的。谢谢你,让我每天都看到,我从来没有看到的美景,谢谢你让我的心,跟着你静化升华,谢谢你让我跟你去旅行。”,李哥能从我的简单记录中有这样同频的理解,其实是给了我另一种力量和动力,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骑行是一种修行,无论走多远,看过多少风景,都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浮夸,我个人认为终极意义是无刻意中寻找那个本真的自己。</p><p>&nbsp;&nbsp;&nbsp;&nbsp; 通宵乡的清晨是湿润的,清爽养目的,有些微凉,可是我并没有添加衣服,因为一起步就是翻山越岭的慢摇节奏,几个S弯下来,眼前、身旁、身后升腾着的仙气,让骑行变的腾云驾雾般恍惚,目极所见,似被遗失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安静。这样的风景使爬山分散了一些疲累,十八公里海拔升高一千,用时五个多小时,由于垭口仅有两个风番,路又窄,往前似乎还是爬坡的路,也没理会,骑到前面看到领队和其他骑友坐在路边吃路餐,才知道垭口已经过了,垭口风有点大,不暖和,简单吃点东西下山,路况不错,没几个弯道便看到了友谊大草原的风光,这个季节花已经不多了,但还是给人不一样的旷远感觉,快两点钟到达友谊乡,没有饭馆,找到乡政府,有工作人员带我们到旁边的卫生院,给我们做了面条汤,并检查了我们的健康码,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顺着石子路走,不要上水泥路,那都是通到各村的道路,非常感谢友谊乡年轻的工作人员。下午到亚青寺卡点前,一路的碎石起伏路,三十多公里像坐了无数的过山车,颠簸的五脏六腑就像做了一个深度机打按摩,终于到了柏油路了,却被警察👮拦截,告知因疫情,亚青寺路段封闭管理,很多的不允许,最后我们被警车🚓护送出亚青寺路段,亚青寺只能是一个远远的轮廓存储在脑海中了,留宿亚青寺的愿望泡了汤,与去年在五台山偶遇的亚青寺绒作上师擦肩而过,是更大的遗憾。出了另一个卡点,已经快晚上八点了,警察👮告知离下一个镇还有近二十公里,我们只能快马加鞭的赶路了, 离镇还有七、八公里的时候,天也快黑了,路边一户藏民家的男主人拦住了我们,比划着说能住宿,结果就这么与纯朴不期而遇了,这是一个有六个孩子的藏族人家,语言根本不能沟通,男主人打电话给一个能讲汉话的朋友,帮助沟通,晚饭做好已经快十点了,热乎乎牦牛肉面条,牦牛奶,好暖和啊。</p><p> 饭后主人安排我们住宿在有火炉的屋子里,要不是棋子哥去放车子的房子里拿自己的铺盖,我们真的还以为他们有其他房间可以住,原来三个孩子们睡的屋子是没盖好的房子,地上铺的厚纸板,另外三个孩子睡的地方是露着缝隙的木板地,我们知道这些怎么能睡安稳,我和仙女跑过去抱过来小一点孩子,又跑到楼上把其他三个孩子叫回屋子里,最后,藏民家的八口人,和我们五人挤在一起睡了一个不眠之夜。我的心一阵阵被翻腾着、感动着,心灵再一次被纯朴的藏族人家洗涤。</p><p> 夜很静,很黑,但异常温暖。</p> <p>可爱的通宵乡的小牛</p> <p>垭口的小湖泊</p> <p>下山的石子路</p> <p>友谊大草原</p> <p>友谊大草原</p> <p>友谊乡的工作人员</p> <p>告别友谊乡卫生院的年轻工作人员</p> <p>弹坑路,像坐过山车🎢</p> <p>河与路</p> <p>是花还是草</p> <p>牦牛们列队接受我的检阅😂</p> <p>你们好,扎西德勒</p> <p>九曲十八弯</p> <p>我喜欢拍经幡</p> <p>进入亚青寺路段前的风景</p> <p>太远了,拍的不理想</p> <p>已经过了亚青寺路段</p> <p>试试回拍远远的亚青寺</p> <p>棋子哥发现孩子们要睡觉的地方,我们怎么能忍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