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宿松裱纸,又叫裱心纸、土纸和黄裱纸,主要产于宿松县柳坪乡、北浴乡和陈汉乡。据史料记载明初,宿松居民大都是从江西移民而来,当时,江西有很多地方都生产裱纸,到了明朝中期,宿松柳坪、北浴、陈汉一带还有许多人到江西各纸坊做伙计,因而学会了裱纸生产技术。这些人回来后,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办起了自己的裱纸生产作坊。随后,宿松山区的大部分地方,都相继办起了这样的作坊,就此开始了宿松的裱纸生产,也开创了宿松裱纸这一民间手工业技术的起源。并渐渐发展成为宿松最具影响的民间手工业技术生产之一,到现在已有400年的历史。</p> <p>竹海</p> <p>依山傍水建作坊</p> <p>宿松生产裱纸主要有制麻,锻〈碾〉麻、打浆、捞纸、炕〈晒〉纸、包装打捆等工序,生产的设备主要有麻窑、水堰、水礁、、火炕、竹篾等特点,宿松裱纸用途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清明、祭祀、祭祖、烧香、庙宇上香、另可搓制作成一条条吸食黄烟所用的火捻子,还可用于初学毛笔字者临摹字帖所用。</p> <p>柳坪乡</p> <p>劈竹</p> <p>捞麻</p> <p>北浴乡</p> <p>踩浆</p> <p>捞纸</p> <p>叠纸</p> <p>陈汉乡</p> <p>凉纸</p> <p>走出大山卖纸</p> <p>如今,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受机械化生产的影响,以及年青的一辈不愿学习,裱纸制作技艺无从传授,导制无人传承。</p> <p>北浴廖河村制作裱纸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