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骄阳七月,党旗鲜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阳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织与寺头乡黍地村党支部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结对联建活动。</p><p> 在这次活动中,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宏源和黍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培东分别介绍了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联建工作情况,并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p><p> 上午八时许,两个支部60多名共产党员身着一样的红色结对服装,徒步来到阳北革命纪念馆,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仔细参观了大院内一尊尊逼真的革命纪念雕塑和一幅幅纪念壁画;人们缓缓步入展览大厅,一边详细参观悬挂在四壁墙上的图片展,一边聆听工作人员的耐心解读。由此,广大党员们对阳北老区人民的革命奋斗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新时代建设美丽家乡的信心和决心。走出展览大厅,两个支部的党员们还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拳头,在黍地村支部书记刘培东的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同时面向摄像机,进行了联建以来的第一次合影留念;两个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之间,相互留下了永恒的镜头。</p><p> 随后,党员们在黍地村支部活动室召开了庆祝建党99周年联建生活会,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黍地村支部书记刘培东首先介绍了村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阳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宏源和同志们亲密交谈,互动不断,并作了题为“同心共筑战斗堡垒、联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讲话,他谈笑风生,热情洋溢,赢得与会者阵阵掌声。其讲话主要围绕三方面内容进行: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结对联建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发挥双方优势,促进共同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抓住联建契机,提升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说,我生长在芦苇河畔,也是半个黍地人,这些年,黍地村在支、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去年十一月以来开展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我们一“联”就是三年,这是阳城县委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一种探索,也是给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联”好、干好,做实。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村里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厕所革命。高标准农田建设1632亩,其中增施有机肥1232亩,桔杆还田1232亩,高效节水灌溉650亩,硬化田间道路2546米,建设素土路4000米,总投资180万元。厕所革命预计投资71万元,完成户厕改造60座,力争达到97座,同时铺设管网1840米,并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使全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p><p> 他说,我们两个支部联建具有三大优势:即地理资源优势、主管优势和人才优势。黍地村交通条件便利,土地资源丰富,有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我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管单位,负责党在农村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并承担着“三农”工作重大项目的实施,同时,本局农业产业发展人才众多,他们懂农业、爱农村、更爱农民,而且经验丰富,思路开阔,技术精湛,是农村经济发展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要因地因人制宜,充分利用多年积湛的传统优势和华北最大制丝企业——禹珈豪缫丝厂在本村落地生根的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和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增收致富打好坚实的基础。</p><p>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次联建,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生活共过、队伍共管、难题共解”,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互帮互助,真抓实干,奋力拼搏,敢干干成,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p><p> </p><p> 县城机关支部与农村支部结对共建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风向标,它一定会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绽放出巨大的光芒!</p> <p>(下图为阳北革命纪念馆)</p> <p>(党员们在纪念馆院内参观)</p> <p>(纪念馆院内雕塑)</p> <p>(党员们在展览厅内参观图片并聆听解说员讲解)</p> <p>(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宏源和黍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培东一行人在展览馆大厅内参观并亲切交谈)</p> <p>(展览大厅革命图片展)</p> <p>(联建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p> <p>(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宏源同黍地村老书记王克芳亲切交谈并握手)</p> <p>(农业农村局各股站长表态发言)</p> <p>(联建支部召开生活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