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去,憧憬未来。</p><p class="ql-block"> 家族兴旺,照片记载。</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爷爷和奶奶,爷爷叫李秉权、奶奶叫李黄氏(满族),他们在解放前就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虽然没见过他们,但听父辈们说过他们的一些事,讲给大家也是一种思念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听说爷爷老家在山东掖县,(现在的莱州) 闯关东时太爷爷挑着担子,前面挑着爷爷后面挑着爷爷的妹妹到了辽宁铁岭。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爷爷干过许多苦力活,后来在商家做学徒干了几十年。由于人綠好,肯干,不怕吃苦,在当时动荡的年代集累了资金,在铁岭县城置了自已的家业。在县城也算得上开明商人,由于人品好,走在大街上无论男女老少都同他打招呼。</p><p class="ql-block"> 我们亲奶奶(满族)是续弦,大奶奶病故后,爷爷才娶的我们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据说爷爷和奶奶的年令相差20岁。年岁虽然有差距,但他们感情很深,从来没吵过架红过脸。爷爷管外事,奶奶管理家中的一切事物,听说奶奶设了许多规矩,比如像包饺子的小事奶奶都有规定,按满族的规矩饺子的边不能捏出褶来,奶奶的规定我们一直沿续到现在,各家包饺子还是这个习惯呢。 </p><p class="ql-block"> 爷爷大约1943年病故,奶奶因思念爷爷过度,于1945年不到五十岁就故去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常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处事要外圆内方,我们的爷爷也是这样要求自已的,在五十岁前后戒了烟和酒,我们的爷爷是一个意力很强的人。</p><p class="ql-block"> 像勤俭置家,不浪费的美得我们各家也都传承照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奶奶生了一个姑娘,就是我们的大姑。</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亲奶奶先生了一个姑娘,后来又生了四个小子。</p><p class="ql-block"> 老李家的6个孩子,就像一棵大树的六个支叉,都按自已的轨迹发展壮大。我们的家族就从这6个孩子开始壮大兴旺起来。</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大姑和姑夫的照片资料,暂时空缺,只知道大姑夫姓肖,做电料生意的,有4个孩子,老大女儿肖文波、老二肖文良、老三肖文斌、老四女儿肖文瑛,都大学毕业,等以后有大姑和姑夫的资料再补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岩保存的现有唯一一张有大姑家的大表姐肖文波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左一是大表姐肖文波。</p> <p class="ql-block"> 大姑家大女儿,肖文波夫妇。</p> <p class="ql-block"> 大姑家的老二肖文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姑家的老三肖文斌。</p><p class="ql-block"> 那是他的两个女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姑的小女儿肖文瑛。</p> <p> 这是二姑李静云和二姑夫李文海。</p><p> 二姑三个孩子李存仁、李存义、李丽。</p> <p> 李丽 : 我母亲在解放初期,做家庭主妇是很正常的,但她非常想走出锅台转的圈子,一直没能如愿。</p><p> 即便如此在家一样是个非常完美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吃苦,坚韧,善良,慈爱不愿孩子们受一点点苦,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当时因为参加外调工作,配了辆自行车,由于刚学会骑,妈妈就不放心,每天到我下班时间,就看她在马路边等我,那时,还没有理解,现在想起来满眼全是泪。</p><p> 母爱👄 全凝聚在那一刻,我们又为他们做了多少?没有假如了,有的是愧疚…… </p><p> 困难时期为了我们能吃饱想尽一切办法,粗粮細做,玉米面面条,高粮米为了出数,擀成面等等。</p><p> 做为二姐的她,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她的几个弟弟,总让我们写信因为贪玩不想写,就硕说有什么事吗?没看写啥,想想多不懂事!</p><p> 记得文化大革命时,写了好几封信发齐齐哈尔也不回音,妈妈有些着急,知道那时大舅被打成走资派担心,后来大舅带着孙子李伟到沈阳,在我家吃饭时说到他的经历现在想想精心动魄,要不是大舅机智也可能丧命。</p><p> ( 李刚 : “我父亲常对我说,他小时候二姑经常领他玩,有好吃的都给他。长大后每次到二姑家也总是给他做好吃的。从小到大二姑对他特别好。")</p><p> 李丽 : 在来说说父亲,写了一手好字 ,我们谁都没有这两下子,当时单位办什么画展,需要配字,我爸用那个最小的墨笔书写的,太漂亮了。</p><p> 父亲还参与单位编写地方志工作,总之父亲是很有文采的。 </p><p> 我大哥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工作一直是勤勤恳恳做到了离了他有困难的情况.比如那次父亲有病住院,需要人护理,大哥请假,单位领导就和哥商量,老李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单位出倆日去护理,你就别请假了。可看在单位的重要。</p> <p> 李丽 : 我爷爷和我姥爷都是闯关东过来的,两家是邻居,而且都有怀揣着梦想的人,因此不谋而合,想联手做生意,盖瓦房,风声水起,说干就干,盖起了数一数二的房子,两家联姻成了亲家,因此有了我爸和我妈的故事!</p><p> 姥爷是个精明强干的人,所以他的儿女们成人后也都是社会精英为国家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p><p> 爷爷去世的早,理想没能对限,后来姥爷自己承担起了建设家园的重任。</p><p> 我父亲在长春读完了财会学院的课程,去了银行工作,以养活一家老小。</p><p> 49年父亲在沈阳重新参加工作,市五金公司物价科,当时的五金电料都得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又忙又繁索。</p><p> 父亲一生勤勤恳恳工作,年年季季先进工作者,家离单位比较远,每天走来走去,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早退,直到70岁才从岗位上退下来!</p><p> 父亲还爱好京剧,业余时间他们有个京剧小团体,礼拜天或者晚上出去演出。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把唱戏那行头都拿回家,我还往头上带过凤冠霞帔,觉得很好玩。</p><p> 父亲是打那个京鼓的,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p><p> 父亲得过两次大病,一次脑膜炎,一次发高烧不退,下了病危通知书了,都逢凶化吉,也是医疗先进的结果,过去由于医疗不过关,我有个姐姐和妹妹先后都故去,要是在现在都不可能发生!</p><p> 在说说母亲,16岁嫁给了父亲,她曾经也上过学,国高毕业,按我妈的话说,就饭吃了,旧社会女人嫁人后就相夫教子,不工作,所以她一直做家务,在居委会有时做些义务工作。</p><p> 那时做家务很辛苦的,每天给我们做饭洗衣还做衣服,做鞋,到冬天,冷,早晨都是妈妈第一个起来,给我们生好炉子暖暖呼呼的我们才起来,母爱是伟大的,直到我有了孩子才亲身体会了妈妈的辛苦和不易。</p><p> 大跃进那年妈妈积极响应号召走出家门工作了,我记得是刷子厂都是猪棕呛人,在加上家里人都忙着上班,回来都吃不上饭,就不让妈妈去了,所以母亲一直后悔没有老保,老时身体不好肺气肿,也和生活环境有关。</p><p> 母亲最大的功劳是把孙子带大,大哥的儿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和我差9岁,所以我父母都得了孙子濟了,都是他给送医院看病。</p><p> 我有俩个哥哥,大哥开始在百货公司,长年在上海住在,为了找对象回来,找到我嫂子,支援工业去了黎明厂,军工厂才有了老舅在文化大革命时在他们厂支左,在这里说一下,我大哥和老舅一般大,是同学,老舅参军在公主岭,后来在沈阳,那时到星期日他就到我家来穿着军装老帅气了,我妈就做好吃的,和他二姐夫喝点小酒,老舅妈到沈阳探亲都来我们家住过,那时李岩才4.5岁,老舅住在飞机场不远的招待所,我们还一起去看飞机✈️ 。</p><p> 老舅在黎明厂支左时,我大哥还骄傲了一阵子呢?大哥在厂子车间调度室管生产计划的,工作都是任劳任怨没的说。</p><p> 二哥变压器厂工人,只埋头干活,不抬头看路。 </p> <p> 李丽 : 这是我们六二年照的全家福,</p><p>前排左边 妈,爸,我,抱着的是我大哥的儿子。</p><p> 二排左边二哥二嫂,大嫂大哥。我家三个孩子,大哥李存仁、二哥李存义、还有李丽。</p> <p> 李丽 : 我妈同孙子的合影。</p> <p> 李丽 : 这个是大哥一家老小。</p><p> 前排:左边大哥,中父亲,右大嫂,</p><p> 后排:左姑爷,闺女,儿媳儿子,抱着是我爸的重孙子。</p> <p> 李丽 : 大哥全家。</p> <p> 李丽 : 我同大哥。</p> <p> 李丽 : 这张是我大哥最后一个生日。</p> <p> 李丽 :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p> <p> 李丽 : 我和二哥二嫂,大嫂,侄儿,侄女。</p> <p> 李丽 : 我和女儿。</p> <p> 李丽 : 我们全家今年的全家福。</p><p> 我们家从我爸和我妈算起共22人,四世同堂。</p> <p> 李丽 : 李丽 的生活和工作照。</p> <p> 李丽同李伟从小到大。</p><p> ( 以上都是李丽提供的照片和文字。)</p> <p> 这是兄弟四人72年在北京的合影。</p><p> 四兄弟三个兄弟从事医务工作。一个是部队干部。</p><p> 可能因为我父亲学医以后,带动了二叔和三叔也走上了从医之路。老叔如果不是参军的话,我想也会走上医学之路。</p><p> 我父亲是外科大夫,满大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务作。曾经参加过天津市派出的抗美援朝医疗队,56年从天津第四医院调到东北齐齐哈尔机床𠂆职工医院,72年又调到青海西宁(三线)重型机床𠂆职工医院,一直任技术院长工作,始终为一线工人服务。</p><p> 二叔李春福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一直从事医疗工作。是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p><p> 曾经参加过邢台地震救援医疗队工作。 </p><p> 曾经在毛泽东主席生病期间参加了医疗团,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当时是保密的,家人也不知道,只知道出差工作,一两个月回家一趟,一直到主席逝世,在电视和报纸上見到李春福的名字,才知道他在主席身边工作。)</p><p> 三叔李春林沈阳医学院毕业,任医科大学外科主任,教授。</p><p> 曾参加援助也门医疗队,在也门工作了三年。</p><p> 老叔李春富在北京上中学时就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入伍后在空军部队,一直搞技术工作,是一名技术干部。</p><p> 隨部队转战祖国的东南西北各地,住守过首都北京、东北的沈阳、公主岭、祖国的南大门福州、西北的青海海晏县国家第一个原子弹生产基地。(现在已对外开放)为保卫祖国做出了自已的贡献。</p><p> 转业后任国营企业的工会主席。</p> <p> 这是兄弟三人在阳沈合影。</p> <p> 哥两好,兄弟情深。</p> <p> 三兄弟再聚首。</p> <p> 二叔二嬸、三叔三嬸、老叔老嬸聚一次不容易。</p><p> </p> <p> 这是我父亲李日菲和母亲王杏云的合影。</p><p> 家中三个孩子李栋、李宝珠、李刚。</p> <p> 这是我父亲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的照片。</p> <p> 59年国庆李栋全家和宝珠来齐齐哈尔的全家合影。</p><p> 李宝珠和李刚在天津同大哥全家的合影。</p><p> 大哥李栋和嫂子沈克岑与三个孩子 (儿时) 的合影。</p><p> (此图李杰制作)</p> <p> 宝珠姐和我与父母的合影。</p> <p> 李栋一家人。</p> <p> 李宝珠和狄景龙。</p> <p> 李宝珠狄景龙同三个孩子。</p> <p> 从小到大的三兄妹。</p> <p> 宝珠姐收到姑娘的生日祝福,你看笑的多灿烂。</p> <p> 大哥李栋同嫂子沈克岑来石家庄看望母亲。</p> <p> 80年前后父亲和母亲在石家庄家门口草坪上合影。</p> <p> 这是李刚全家。</p><p> 从爷爷到我父亲,再到现在已经有五代人了,人员发展到大约有34人。</p> <p> 这是李伟(天津)去铁岭的照片。</p> <p> 李伟(天津)一家人。</p> <p> 五四年前后我父亲带宝珠和我到北京同宝珍、李英、宝琦在天安门前合影。</p> <p> 86年7月三叔带李宁和李岩到石家庄同大家的合影。</p> <p> 70年代我父亲领我到北京,与二叔、老叔和李英、李江的合影。</p> <p> 这是二叔李春福和二嬸王文华的合影。 家中三个孩子,李宝珍、李英、李宝琦。</p> <p> 这是二叔上大学时的照片。</p><p> 听我父亲说二叔专研好学,大学毕业后,在当时动荡的年代,自已能专心在家看书学习,积累知识,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p> <p> 二叔全家合影。</p> <p> 姐、弟、妹三人。</p> <p> 二叔、二嬸、宝珍、宝琦同老叔和李岩合影。</p> <p> 二叔、二嬸、李英、宝琦在北京同三叔合影。</p> <p> 这是我父亲在北京同二叔全家的合影。</p> <p> 这是二嬸和宝琦的合影。</p> <p> 这是二叔 6.26 医疗队赴甘肃时的留影。 </p> <p> 看,九十多岁的二叔身体还很健壮。</p><p> 这与宝珍、李英、宝琦三人对二叔精心照顾分不开的。</p><p> 让我们在此谢谢你们!辛苦了。</p> <p> 二叔家四世同堂。</p><p> 看,快乐幸福的一家人!</p><p> 到目前全家共计15人。</p> <p> 李英和李芳,两位石油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现在过着幸福的退休生活。</p> <p> 2016年8月李欣开车带二叔、宝珍、李英、宝琪到石家庄。</p><p> 这是在饭店的合影。</p><p> </p> <p> 照片是李欣提供。</p> <p> 这是三叔李春林和三嬸王文会。</p> <p> 李伟(沈阳) : 我爸出国支援也门前全家照。大女孩是李伟(我),小孩是妹妹李宁(大约66年左右)。</p> <p> 三叔年青时时代的照片。</p> <p> 李伟(沈阳) : 这是我爸在也门医疗队工作的照,他是骨科医生,但在那国家他眼科手术也做通过给病人做白内章手术,使病人从见光明,看见中国领袖像了。</p><p> 当时的也门上至总统,下到老百姓对我爸特别好,打仗时士兵冒死也护送他去往诊,做手术!</p><p> 当时苏联医生问我爸是哪科医生咋啥手术都做的好呢?我爸手基本工好,因此啥手术都不怕,还有妇科手术还有接生他做的不计其数。</p><p> 三年要回国时他们总统不让回,中国大使馆说得回家看夫人孩子他说可以在这给他选,后来说回家看老人才勉强可以的!</p><p> 后来总统特意来中国感谢,给带来金的勋章感谢信,让国家收到档案馆!</p><p> 当时李先念还接见我爸了!咱们也没留照片!</p><p> 我爸这三年冒着生命危险,往诊路上炸弹横飞,救治无数伤员!很辛苦能活着回来!</p> <p> 三嬸各时期的照片。</p> <p> 李伟(沈阳) : 这是我妈上大学还有毕业后从事眼科医生专业的照片。</p><p> 她在中国医大眼科教研室,要做临床手术和出门诊工作,还要带教学每年她都是优秀教师!</p><p> 上大课要200多学生在阶梯教室!她理论很扎实!</p><p> 我家邻居小孩出生就是一眼先天青光眼,都是医大一院职工,让我妈给这男娃才几个月就做手术了!</p><p> 这男孩手术的特别好,现在他都从医大工作退休了,手术眼一点合并症都没有,对眼压对健康眼有非常好,我们常见面他自己也说不是王姨做我这眼不知如何,好眼又咋样都是大问号!</p> <p> 李伟(沈阳) : 我爸妈都是教授主任医师。</p> <p> 李伟(沈阳) : 李春林、李栋哥小学一起学习。</p><p> ( 李刚 : 听我父亲说过他最为骄傲的是在中、小学开家长会时他是父兄代表,在班上李春林第一、李栋第二,历年如此。我父亲说三叔从小就聪明还努力,咱家人多没有学习地方,他就领李栋到小仓房里看书学习,所以考第一也是必然的。)</p> <p> 李伟 (沈阳) : 二大爷站在高处,眺望自己孩时的生活地方,连想很多。</p><p> 看着爷爷被太爷爷挑着,前边是他,后边是他妹妹闯关东到铁岭,给人家当伙计到创下大业,让儿子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是不是感触太深了!</p> <p> 李伟(沈阳) : 是二大爷从主席身边回家后,来沈又到铁岭老家,后面是咱爷爷创建的一大片大小商店的店铺,是原样,还没拆迁(现这一片地己成铁岭市政府办公大楼,非常大气的地点)。</p> <p> 李伟(沈阳) : 是二大爷在铁岭与市长和副市长们在一起合影。铁岭市领导晏请二大爷。</p><p> (宝珍 : 听说铁岭县志上记载的名人录有李春福和李春林二人的名字。)</p> <p> 李伟(沈阳) : 是二大爷和我姥姥的合影。</p> <p> 李伟(沈阳) : 这张是我姥和我爸带我的照片!</p><p> 姥在咱家立大功,帮照顾我和妹妹才使爸妈能安心工作。</p> <p> 这是李江九十年代在沈阳的留影。</p> <p> 李伟(沈阳)</p> <p> 李伟(沈阳) : 这是我在医科大学念书的小照片,毕业后当几年眼科医生去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留学,最后取得这个大学的眼科医学博士学位。</p><p> 我妹妹出国了,家里老人得有照顾的,我回来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工作,进级到主任医师教授级!</p> <p> 李伟(沈阳) : 这是我们一家三口,海洋小时候和爸妈的合影!</p><p> 我们家到目前共11人。</p> <p> 李伟(沈阳) : 李伟、李宁同海洋的两个孩子在一起。(以上照片是李伟和女儿海洋提供的。)</p> <p> 李伟 : 这是李宁和她儿子王海伊。</p> <p> 老叔李春富同老嬸胡兰英合影。</p><p> 家中三个孩子李岩、李涛、李江。</p> <p> 幸福的晚年。</p> <p> 老叔各时期的单人照。</p> <p> 老嬸16岁时来北京的照片。</p> <p> 老叔同战友们的合影。</p> <p> 二姑同老叔一家合影。</p> <p> 李宁同李岩、李涛、李江儿时的照片。</p> <p> 儿时的姐弟三人。</p> <p> 李岩 : 结婚时的全家福。我们家到目前共计11人。</p> <p> 宝珍、宝琦、李欣参加李岩婚礼后的合影。</p> <p> 李岩 : 二大爷、三大爷来看爸妈。</p> <p> 李岩 : 我爸妈87年去看二大爷。</p> <p> 李涛的家照。</p> <p> 2018年二叔带宝珍、李英、宝琦到老叔家看望拜年!</p> <p> 2018年2月李刚、玉兰从石家庄、李杰、李忱从天津到北京看望老叔老嬸並给他们拜年。宝琦是我们的带路人,在此向她表示感谢!</p> <p> 这是1995年夏天李伟(天津)录制的。太珍贵了,以前都没见过。谢谢李伟的提供。</p> <p> 2018年2月李刚、玉兰、李杰、李忱给老叔老嬸拜年时的录像。</p> <p> 看,奶奶包饺子的方法还在延续。</p> <p> 我们的父辈们以前没有合影,今天用照片给他们合一张。</p><p> 从父辈到我们现在(5个家庭、大姑家没联糸上不计在内)人口发展到93人。</p><p> 其中从事医务工作的15人。</p><p> 我们的<家族兴旺>′美篇能顺利的制作完成,是大家积极支持的结果。美篇中的照片和视频都来自各自家庭,凑到一起才能制作完成的。照片和视频有的还来自海外,有的珍藏了多年,都十分珍贵。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p><p> 通过“家族兴旺”的制作,大家对我们家族的起源、对父辈们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各家也增加了联系。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让我们能早日相聚。</p><p> 最后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幸福!</p> <p> 总筹划、联糸人 : 李宝珍</p><p> 照片和文字提供人: 李丽、李伟、李岩、 海洋、李欣等</p><p> 像册制作人 : 李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