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怀念

桑桑

<p>  得知,拟续编《尊师篇》的消息。</p><p> 作为 66届高三、三班的一名最普通的学生。以日前所写的一美篇,深深表达 对尊敬的班主任,于长盈老师的怀念之情。</p><p><br></p><p> ⋯⋯⋯⋯⋯⋯⋯⋯</p> <p>  拜读了【实验老三届】的"尊师篇",心潮涌动。仿佛进入了时空的隧道,又回到了生龙活虎的青春时代。</p><p>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在我面前不断的放大⋯⋯。</p><p> 这就是我尊敬的 高中的班主任,于长盈老师。</p> <p> 2001年初,一个寒风凛冽,令人瑟瑟发抖的清晨。</p><p>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三班的同学们,含泪送走了自己 如兄长 如朋友一样,呵护自己成长的班主任 于长盈老师⋯⋯</p><p> 未曾料想,平时身体尚好,且刚刚退休的老师,却被突然袭来的疾病 夺去了生命!</p><p> 更令人痛彻心扉的是,老师的夫人,伉俪情深的黎宝贞老师,痛失亲人,悲痛欲绝,在当年的八月,也因突发心脏病,不幸离开了人世。</p><p> 二位老师的骤然离世,是学生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p> <p>  多年来,老师的音容相貌 不时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p><p> 无奈,学生文笔欠佳,又沒有合适的平台 加以表达。学生只能把对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埋藏在自己的心中。</p><p> 转瞬间,学生也迈入了古稀之年。</p><p>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p><p> 也许,来日并不方长⋯⋯</p><p> 尽管,学生太普通。不能象有傲人佳绩的同学那样,给老师增添光彩。</p><p> 学生只想把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化为文字。来纪念这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p> <p>  1962年,一位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英姿勃发的年轻人 ,迈入了实验中学的大门。</p><p> 这就是后来一直担任,66届高三、三班班主任的于长盈老师。</p><p> 如果没记错的话,老师是36年生人,农家子弟。中专毕业后,边工作边自学,考取了北师大这所名牌大学。</p><p> 要知道,那个年代能考取大学的 可谓是凤毛鳞角,何况还是通过自学考入了名校!</p><p> 尽管老师谦虑低调,从不夸耀自己。但是他求学的经历,确实让人佩服不已。</p><p> </p> <p>  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都是比较"强势"的。</p><p> 于老师则不同,甚至有些少言寡语。他总是默默地 呵护着他的每一学生。</p><p> 从沒见过老师发火,或者批评 训斥过某个学生。</p><p> 但是,他却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令学生发自内心由衷的折服,征服了每个同学的心。</p> <p>  63年 ,曾经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的我,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感觉到了一种逐渐增大的无形压力。</p><p> 学习上的压力还好,可以努力,可以奋斗⋯⋯。</p><p> 但是,在当年往往以"家庭出身"为判断标准的氛围中,却常常感到手足无措。</p><p> 与出生于响噹噹的革命家庭的同学相比,出生于有瑕疵的普通家庭的我,就象白天鹅中的丑小鸭。自惭形秽的心理阴影,不时出现在心灵深处⋯⋯。</p><p> 尽管, 班级中,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 性格等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p><p> 可是,于老师从不厚此薄彼,对班级里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p><p> 可以说,正是老师这种公正 良好的教育,给了我一个宽松成长环境。使我增强了</p><p>自信,才能有勇气,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p> <p>  老师知识广博,功底深厚。课堂上深入浅出,没有任何"花架子"。通俗讲,就是,"全是干货!"</p><p> 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每节课后所留的几道参考题,水平确实不一般!紧扣教材,难易适中,引人入胜。解题 往往会变成一种享受,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感觉涌上心间!</p><p> 当年,晩餐后,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散步 回到教室,我就迫不及待地演算起老师留下的习题⋯⋯。</p><p> 过了些许时间,于老师就会毎天照常不变,悄悄地走进教室,来到同学们身旁。</p><p> 经常是,老师伏下身去,和学生共同演算 讨论 研究⋯⋯</p><p> 那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真是惬意极了。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那些温馨的画面,仍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p> <p>  六六年,我们毕业的前夕,也是文化大革即将开始的前奏。有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p><p> 我们毕业生,也在填写各种表格。</p><p> 还记得,政审表格十分详尽。好像至少要填写祖宗三代。逝去未曾谋面的人 也要填写死亡原因…… 总之,政审非常严格!还包括去学生所居住的居民组去调查。</p><p> 一天,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了。于老师去我家家访。当时,可能因为我的父母都不在家,家中只有我和年迈的姥姥,我就沒有回避。</p><p> 记得,当时 于老师先是鼓励了我一番。后来委婉地告诉我:我的政审档案中有一份 关于我父亲写的在"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哲学辩论中,同意扬献珍的"合二而一"论的文章。意思是让我尽力补救,减少对自己的负面影响……</p><p> 家长发表讨论文章,竟放入学生的政审档案中。按现在的观点是匪夷所思的!现在的青少年,甚至于一些中年人,更不可理解。</p><p> 但是,这却是那个年代真实发生的事,而且后果很严重!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升学 命运……</p><p> 后来,我又写了多少次检查,和对家庭的批判认识,我现在己经记不清了。</p><p> ⋯⋯⋯⋯⋯⋯</p><p> 虽然,现在对杨献珍及他的"合二为一"的观点,已经有了正确的评价。</p><p> 而我父亲也以离休干部的身份,九十多岁的高龄离开人世。</p><p> 但是,当年发生的这件事,对于一个心灵脆弱的中学生的伤害,是不容置疑的!</p><p> 后来,虽然随着高考的取消,和后来发生的变化。当年的高考档案,已经不那么生死攸关了⋯⋯</p><p> 然而,在那个特殊年代,老师不怕受到牵连,关心 爱护学生的一片真情,却使我永生难忘!</p> <p>  六八年九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当时,我弟弟只有十六岁,读初二。家里希望:我们姐弟俩下乡在一起,也算有个照应。</p><p> 究竟谁跟谁走呢?当然,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集体!</p><p> 我母亲犹豫不决,就去请教于老师。</p><p> 于老师客观 耐心地分析了各种利害关系,认为,我随弟弟下乡比较好。</p><p> 正是听从了于老师的建议,我才能以公社知青中,唯一的高中生的优势,被顺利地推荐选送⋯⋯。</p><p> 于老师 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时看似少言寡语。但是他却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关注着每一个学生。</p><p> 当他的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受到伤害时。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不一定是"锦上添花"却注定是"雪中送炭"。</p> <p>  七十年代初,具体日子记不清了。我从母亲那里得知,于老师家有了宝宝。</p><p> 真为老师感到高兴!因为老师夫妻二人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孩子。曾经多次咨询过我的母亲(妇产科医生)。所以,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的妈妈。</p><p> 真想为老师家的宝贝做点什么!</p><p> 我特意学习,设计了一个新的花样,因为手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力,终于织好了一双小袜子。</p><p> 我带着自认为还满意的 微不足道的"礼物",兴冲冲去了老师家。记得,当时老师还住在实验中学老宿舍的平房中。</p><p> 一进门,我就傻眼了!宝宝的脚胖嘟嘟的,我织的袜子根本用不上!</p><p> 黎老师赶忙过来安慰我,说可以用。並与于老师的妹妹(科研所的科研人员) 一同探究补救方法⋯⋯</p><p> 后来,好像是用上了,不过是在袜底剪了一刀!</p><p> 于老师一家人就是这样,总是那么谦虚,平易近人。</p><p> 虽然是师生关系,然而 相处之中 更象兄长,象知心的朋友。学生感觉不到任何压力,十分舒服。</p> <p>  高中三年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里极端思潮泛滥。</p><p> 那时候,经常讲的就是"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一切非"革命化"的东西都被唾弃!</p><p> 不知 照相是不是也属于"封 资 修"?总之,与老师合影的照片,一张也沒有见到。</p><p> 好在回城后,几位热心的同学组织 赞助了几次聚会。才留下了师生珍贵的合影照片,算是弥补了过去的遗憾!</p><p> 真的应该好好感谢这几位热心的同学们!</p> <h3>  这是在老教学楼前的合影。</h3> <h3>  大约是九十年代初的合影</h3> <p>  这是在校园内的合影。注意到于老师身边是曾经教过我们语文课的方祖良老师。</p><p> 不久前,方老师曾写过一篇怀念于老师的文章。可谓,情深意重,感人至深!</p> <p>  可以准确地说,这是89年,建校四十年校庆的合影。</p><p> 于老师两侧的分别是教我们化学的梁玉忱老师,和吳明祥老师(我初中的数学老师)。</p><p> 记得那年,于老师搬进了建在校园里的新居。</p><p> 校庆当天,我们班的同学一块儿去参观老师的新居。</p><p> 大家多年未见,都有说不完的话。反到是于老师和黎老师忙前忙后,招待这些毫无顾忌,谈笑风生的学生们⋯⋯。</p><p> 那种师生融和 温馨和谐的气氛,至今还常常浮现在眼前。</p> <p>  不论是去学校农㘯,还是去郊外的农村,每年都要下乡劳动,是实验中学的光荣传统。</p><p> 我自认为,与同学相比,体力比较好,干活儿不吃力,有点儿小骄傲。</p><p> 一次去农㘯铲地,我挨着于老师。心:想"老师文文弱弱的,我一定能超过他!"</p><p> 可是没有料到,老师㧱着锄头 一改往日的斯文,左右开弓,上下翻飞。所到之处,小草纷纷倒下⋯ 看的我真是,眼花缭乱,目瞪口呆!</p><p> 那时我才知道,老师不但学识丰富,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啊!</p><p> 可能是因为老师出生于农家,与农村 农民在一种天然的感情。我们班同学,也在老师影响下,延续了这种美徳。</p><p> 照片上这位年长者,就是我校的老校工 一 郭大爷。</p><p> 每次同学聚会,都会尽量邀请 这位,为学校服务了一辈子的老人参加。</p> <p>  注意到,这张照片与前张所照时间不同,说明是两次不同的活动。</p><p> 郭大爷 从小给地主扛长活。沒有自己的家庭,以校为家。把学校师生视作自己的亲人。</p><p> 于老师和我们高三、三班的同学,也都把孤寡老人视作自己的长辈。每次班有活动,都尽可能地邀请他老人家参加。</p><p> 所以,班级合影中,经常有郭大爷的身影。</p> <p>  多年来,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老师无数次地帮助我,我却从未给老师做过什么⋯⋯。</p><p> 我女儿高考前夕,我曾去于老师处,讨要实验中学的数学模拟试卷。</p><p> 记得,于老师不但给我准备了好几套试卷,还热情地给我讲解重点题的知识点。</p><p> 可惜,我虽然也身为数学教师,但教授的都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不需要深度探讨。知识严重退化,不能和高中时期同日而语。</p><p> 所以,虽有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我仍然一头雾水…… 真是辜负了老师的一片苦心!</p><p> 老师对业务的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p><p> 想起,当年老师上课时,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是,越是细品,越觉得妙不可言⋯⋯。</p><p> 尤其是,不论你提出多么复杂刁钻的问题,于老师都能一语 准确击中要害。令学生佩服不已。</p><p> 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是完全做不到的!</p> <p>  大约是95年春节期间,我最后一次去了于老师家。</p><p> 当时只有二位老师在家。二位老师对我的到来,十分高兴。</p><p> 黎老师象家人一样,邀我和她一起做飯……</p><p> 如果学生能在节日 亲手给老师做一桌盛宴,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p><p> 可是,因为我生活能力差,厨艺不佳,怕露怯 就沒敢答应。借故推辞 溜走了。</p><p> 现在想想,真是很内疚!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去老师家,拜见二位恩师。</p><p> 而且,再也没有以后了……</p> <p>  "实验老三届 "校庆集锦的尊师篇中,见到了那么多熟悉的老师的身影……</p><p> 尤其是,看到高三、一班 的班主任穆老师与同学们的合影。沒有嫉妒 恨,羡慕却是油然而生!</p><p> 穆老师与我的班主任于老师应该是同龄人,是唯一健在的66届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祝福穆老师健康幸福!</p><p> 值得欣慰的是,在辽宁省实验中学 建校七十年的纪册上,看到了老师的名字。</p><p> 老师已被评为,数学特级教师。这是对老师一生勤勤恳恳工作的肯定。</p><p> ⋯⋯⋯⋯⋯⋯</p><p> 如今,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p><p> 但是,老师陪伴我们走过的那些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p><p> 我们永远怀念敬爱的 ,象兄长 象朋友一样的于长盈老师。</p><p> </p><p><br></p><p><br></p> <p>  作者 桑碧 辽宁省实验中学 六六届 高三三班学生。</p><p> 1968年下乡于昌图县 金家公社。</p><p> 1971年 入沈阳第一教师学校 学习。</p><p> 2001年 于沈阳汽车工程学校退休。</p> <p>  应《实验老三届编辑部》的统一要求,将同学们 读此文的感受(在群里发的),收集在附录中。</p><p> 以下是附录的内容。</p><p> (篇幅较长 不能截图者,釆用复制 粘贴)</p><p><br></p><p><br></p><p><br></p><p><br></p><p> 附录</p> <p>  高二四班 王淑娴同学写道:</p><p> 读了桑碧的美篇很感动,引起强烈的共鸣。我也因家庭出身问题迟迟不能入团,文革中被欺负,下乡怕继续被欺负跟十一中的弟弟一起下乡,后因青年点中又有人要拿家庭出身欺负我,无奈逼着我走了一条崎岖的人生路一一嫁给贫下中农,改变出身,远离欺负我的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条走的很艰难,但结果还不错。</p><p>校庆时就想见见你、周有溶和桑碧,但只见到了你。看了桑碧的美篇很想和她说几句话,把她的联系方式给我好吗?</p> <p>  李雅琴为高三三班同学</p> <p>  石恒利为高一四班同学</p> <p>  老阿斗为高二四和高三三班同学(跳级)孙金玉</p> <p>  史轮为高二四班同学</p> <p>  谢谢同学们的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