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right;">——记金慈实小2020上学期</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校本语文教研活动(七)</p><p><br></p> <p>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 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语文是一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有人说: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p><p> 本学期教研活动仍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按照“确定主题”——“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思议课”——“改进方案”的流程进行。秉承两个原则:一是减轻负担;二是改变形式。采取“分组打磨”—“统一录制”—“分散观看”—“撰写评课”的形式进行。各教研组按照方案认真打磨,今天,语文教研组的第一堂展示课在学校录播室开播了!为我们展示的五年级组精心打磨的课例——《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p> 确定主题 <p> 金慈实验小学在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后,确定了本学期语文课例研讨的内容为习作单元的教学。</p><p> 五年级组在教研组长秦静老师的带领下确定文本后,通过单元解读,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对文本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确定了授课内容为《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p><p> 本单元围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一主题,选取严监生临死前仍惦记两茎灯草的典型事例,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描述周围人的反应,让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达到单元语文要素: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p> 集体备课 <p> 确定授课内容后,教研组决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谢卫华老师执教。</p><p> 谢卫华老师首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接着各位语文老师针对谢老师的教案设计进行研讨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教研组的老师根据谢老师的说课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大家根据单元目标再次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不能等同其他单元的阅读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习作方法,学习习作方法,运用习作方法,谢老师根据教研组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再次进行了修改。</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德国科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磨课也如此。老师们你“摇”我“推”中不断唤醒,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升。</span></p> <p> 教师共同研读教材,共同修改教案,共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问题,集大家智慧,展个人风采。</p> 完美展示 <p> 直击课题,单刀直入,环环相扣的巧妙设疑如舒展精美画卷,徐徐展开,完美呈现……</p> <p> 松松的放,美美的学,轻轻的设疑,细细的研磨,大胆的取舍,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进入到文本的核心,以一种亲近的状态深入到教学的精髓。亲近学生,亲近文本,张弛有度,收放自如。</p><p> 谢卫华老师通过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故事概况。谢卫华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后请学生自由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p> <p> 谢卫华老师再次让学生默读,找出描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由学生自由汇报,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感悟,从而提炼出写作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学生提炼出写作方法后,谢老师相机引导运用习作方法,让学生练习说话,让知识得以巩固,从而形成能力!</p><p> 精彩的点拨,妙语连珠,字字珠玑,成就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厚重的基本功。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文本精细的分析,凝聚着教师的品格。步步推进,有条不紊,让课堂井然有序。从文本出发,梳理详尽,提纲挈领,归纳思想,重点突出。走的进文本,走的近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教师的风采!</p> <p> 谢卫华老师用一系列问题:他究竟什么放不下?他的家人是怎样揣测的?严监生是如何反应的?与学习指导相结合:想一想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让学生合作完成提示表格。逐步深入文中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吝啬。最后共同演绎人物——严监生。</p><p> 谢老师带着学生共同演绎沉郁顿挫;她用严谨书写严密精巧。不多的话语掷地有声,自由的赏析张弛有度。一句一顿,每一句都铿锵有力,真正教师的风范,为你点赞</p> <p> 相信学生的知识储备,相信学生的归纳能力,相信学生的情感表达,大胆设计课堂,不断刷新自我,挑战自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了自我。</p><p> 学生一想到严监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他伸出的两根手指,谢卫华老师抓住这一特性,让学生试着将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所写的文段中。 给出提示:________________:“妈,渴死我了!”让学生补充完整。随后加大难度,从他是一个书迷;发怒的老师;助人为乐的同学。三个主题中任选其一,用所学过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表现人物的特点。</p><p> 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想,静静地写,安静的语文课堂,沉下心来,伴着高雅的音乐,书写自己的内心。交流时,学生动若脱兔,思想撞击出火花,你写的我来评。如此的学生互评方式,让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p> 精彩议课 <p> 授课时,观摩学习的老师们认真而细致地听课、写课,课后互相评析、及时反思。使教研活动真正起到评教评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做到了每一次的教研都有成果、有效果,让老师们将课例中的所学用于以后自我教学中。</p> <p> 谢卫华老师严谨的逻辑思维,逐层深入的课堂设计,选择小的切入点,层层剖开,最后出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的大境界,循循善诱,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或读,或思,或研,或探,或交流,启迪了学生思维,厘清了学生思想,提升了学生价值观。流利的口语表达,平和谦卑的态度,睿智的课堂设计,严密的教学思想,奠定了这节课成功的基础,细微处切入,隐微处拓展,关照现实,关照灵魂,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更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习的关键。</p> <p> 本次五年级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从春到夏,历经了两个多月,五年级组的全体老师不厌其烦多次听课议课,对课堂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谢老师本人虚心求教,不断修改,反复实践,不仅使得课堂越来越精彩,同时也提炼出了“习作例文”单元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课堂效率开启了成功一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