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千古第一

志轩风闻

众所周知,我国史书内容非常奇怪,很少提及能工巧匠和商界大贾,全是王侯将相和才子佳人的故事。但要说到才子佳人,当然免不了争个高低,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人争高低那是自古没消停过,堪称一场超持久的无血战争。<br><div><br></div><div><br></div>拿唐朝诗人们来说,初唐时就评出“王杨卢骆”,别号“初唐四杰”。完事儿排第二的杨炯还非常不乐意,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前半句敷衍一下,后半句直译就是“我才是第一”。<br><div><br></div><div><br></div>这也能说明人们一直都特别热衷排个“文坛次序”,唐朝时还常举办各类“赛诗会”。武则天时举行的一次,得胜者为宋之问;唐玄宗时的一次,得胜者则是边塞诗人岑参。不过当我们谈论谁最厉害时,很少会将他俩放入竞争行列。<br><div><br></div><div><br></div>《旧唐书》中还吹吴筠为第一,晚唐诗人薛能更是自吹小能手,号称第一,看到这两个名字相信大家脑中只有三个字:这谁啊?<br><div><br></div><div><br></div>毕竟在中国,一直以来“第一人”这个名号长期都是被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垄断的。虽说在不同时期偶有争论,但经历时间检验后,“李杜”依然屹立不倒。以至于讨论谁是唐朝最厉害的诗人时,实际上是在讨论“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更是第一”。<br><br> <br>唐文宗就是个李白吹,曾把他列为“诗绝”;而元稹则是杜甫吹,说李白就知道写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质量“诚亦差肩于子美矣”;韩愈不以为然,在《调张籍》中写:“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认为他俩地位接近。<br><div><br></div><div><br></div>不过到了北宋,形势则一波逆转。欧阳修和宋祁编《新唐书》就推崇杜甫,说他的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王安石更是见到杜甫画像就泪流满面,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br><div><br></div><div><br></div>此外,苏东坡还批评过李白。说他晚年时稀里糊涂一脚踏进永王的叛军阵营。杜甫则没有这个政治不正确的问题,他忠君爱国又关心民间疾苦简直就是诗人楷模。<br><br> <p>不同时代对于两者都有基于不同时代气质的评价,宋朝时虽然“千家注杜”蔚为壮观,到了明朝时,李白又被顶了上来。在高棅《唐诗品汇》中,所列七类诗体,均以李白为正宗,杜甫则往后稍稍,仅为五类大家。</p> 看来这个审美斗争依然会持续下去,比如在今天,则变成了“他俩一样伟大”。铺垫说了这么多,本篇主要聊一聊我心中的诗文千古第一: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说到古代文坛诗文千古第一,每个人见解肯定都不一样,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这里表达的纯粹是个人喜好和观点,不喜勿喷,不喜勿喷。)<br><div><br></div><div><br></div>王勃,字子安,被称为诗杰。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畴,福畴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ul><li> <b>少有才名</b></li></ul><p><br></p><p>《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王勃生于儒学世家,六岁就能写文作诗,文笔潇洒,言辞豪迈,被当时父辈认为是王氏家族的天才。王勃九岁那年,正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学识满溢,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诸多错误,令许多老少文人学者目瞪口呆,惊为天人。当时有个父亲的同乡,甚为质疑,后来特地到王家见过这个孩子后,感叹说,此子前途无量,必超王氏先人。照现在的说法,这完全就是学霸,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啊。</p><p><br></p><p><br></p><p>十二岁至十四岁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可见王勃不仅是神童是才子还兼通医理,关键还是少年。十四岁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十五岁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十六岁上《宸游东岳颂》,接着应制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当时是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来的第一个,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p><p><br></p><p><br></p><ul><li><b> 名扬天下</b></li></ul><p><b></b></p><p>公元665年,十六岁的王勃彻底名扬天下,坐在龙椅上的唐高宗李治,默读了一篇文章,叫《乾元殿颂》,后来觉得不过瘾,又让皇甫常伯在大殿上朗读了一遍。唐高宗得知作者是才16岁的王勃,当着满朝文武夸赞王勃乃我大唐的奇才,奇才,奇才。是的,连续说了三遍奇才。从此王勃名声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并且王勃排在首位。</p><p><br></p><p><br></p><p>在长安期间,好友要去四川上任,送别时,王勃写下了大名鼎鼎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这首五言律诗,是王勃存世影响最大的诗作,可谓家喻户晓,小朋友们都会背诵。我去西安玩的时候还特意去乾陵看了看什么是“城阙”,其实唐代的陵墓是值得一看的,那里仍可依稀感受到盛世大唐的点滴风华。</p><p><br></p><p><br></p><p>十几岁的王勃就站在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但是站得越高就越要谨慎,因为一步踏空,就会摔得头破血流。</p><p><br></p><p><br></p><ul><li> <b>时运不济</b></li></ul><p><br></p><p>这样的一个未及弱冠的世家少年,若是再会做官懂政治,当真就前途不可限量了。可惜,少年才子嘛,未免目下无尘,恃才傲物,于是就有了斗鸡檄文事件。说起这个就要提一提则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这两个小屁孩当时只有12岁和11岁没事就喜欢玩什么斗鸡,当时王勃为沛王府修撰,拗不过小屁孩所请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没想到这篇“檄文”被斗鸡爱好者们疯狂的转发分享,这篇游戏之作被有心人呈给了唐高宗。王勃以为只是闹着玩,却不曾想到,他触碰到了帝王家最敏感的神经。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当皇帝的,玄武门之变。唐高宗看完“檄文”后,怒骂王勃为歪才,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把才华全部浪费在歪门邪道上,于是就把王勃逐出了长安。</p><p><br></p><p><br></p><p>被逐之后的王勃远赴巴蜀游历,三年后671年秋冬,二十二岁的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为他在虢(guó)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这里就发生了使他政治生涯终结的事件。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很多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注意注意,这里说的这个曹达,和当年他在长安跟随习医的曹元有没有什么关系呢?王勃脑子进水了?怕走漏风声放跑不就行了 ,为什么非要杀死?陷害啊,绝壁是陷害!</p><p><br></p><p><br></p><p>总之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彻底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而且这件事情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他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p> <p><br></p><ul><li><b>横绝千古</b></li></ul><p><br></p><p>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没有接受。在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就是在这段时间,过南昌时,正好是重阳节,滕王阁刚好重修竣工,都督闫伯屿做了个局。邀请王勃参加宴会,此时王勃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巅峰到光芒万丈,力透千古。</p><p><br></p><p><br></p><p>宴会之上,酒过三巡,闫都督热情号召才俊们为本次诗会做序一篇,在座的众人都心知肚明,都督的女婿早就提前写好了一篇稿子,打算在诗会上一鸣惊人,于是大家都装傻充愣,推迟不写。不料王勃同学高声大喊“拿笔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闫都督自然是一百个不高兴。于是,借故更衣离席,坐在账后暗自思量,这是哪门子的诗坛天王啊?这分明就是个愣头青嘛!气不过的都督,吩咐手下去盯着,看看那小子写了些什么?是不是比我们家女婿强。</p><p><br></p><p><br></p><p>过了一会手下来报,他写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不以为然,不过是些老生常谈,也没什么才华嘛。</p><p><br></p><p><br></p><p>过了一会手下又报,他写了“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p><p><br></p><p><br></p><p>手下一句一句的报,都督的表情也变得愈加复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每一句都是精彩绝伦的风景大片,而且还都是动态的!闫都督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一篇千古奇文即将横空出世,于是就跑出去见证历史。</p><p><br></p><p><br></p><p>当看到王勃因感时伤怀写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闫都督已经完全忘记了女婿的存在,忍不住的直拍大腿“天才啊,天才”。</p><p><br></p><p><br></p><p>然而王勃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笔锋一转,志存高远。“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看得都督连连点头,“嗯嗯嗯,这碗鸡汤我干了”。</p><p><br></p><p><br></p><p>这篇一蹴而就的古今第一骈文震得众人七晕八素。音律,对仗,辞藻,用典,已然把汉字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有景有事,寓情于理,一篇序文,写尽所有。它既是一篇令人惊叹的千古佳作,更是一篇让人背到头痛的奇文,那些曾经背诵过它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很久以前看《王勃之死》这部电影的时候,记得王勃当时写《滕王阁诗》的时候最后一句特意留个伏笔,很是有趣。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这部电影)</p><p><br></p><ul><li><b>英年早逝</b></li></ul><p><br></p><p>公元676年,王勃于探望父亲的归途中,渡海不幸身亡,一篇横绝千古的《滕王阁序》,仿佛耗尽了王勃一生的时运。</p><p><br></p><p><br></p><p>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唐高宗读到此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记录至此,心头怆然,以头抢地涕泪交流也不过一句,天妒英才,岂止单单是一句可惜啊!</p><p><br></p><p><br></p><p>王勃的《滕王阁序》素有千古第一骈文之名,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代表了中国骈文的最高成就。曾有人问如何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作品,殊不知《滕王阁序》这样的雄构不是写出来的,那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生生夺得的一段天地造化,所以《滕王阁序》一落笔满座皆惊,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神迹。</p><p><br></p><p><br></p><p>王勃一生高产,目前诗存世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存世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等等。</p><p><br></p><p><br></p><p>有人曾这样评价:王勃胼文的成就远胜诗作,以意为文,对景抒怀,气象高华、神韵灵动,《滕王阁序》就不说了,如《春思赋》《彩莲赋》,都可拿来一读。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如《感兴奉送王少府序》中“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缓带,拟贮鸣琴,衣袖阀裁,用安书卷。”;又如《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中“况乎泣穷途于白首,白首非临别之秋;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越是长篇越是精彩。</p><p><br></p><p><br></p><p>初读王子安,年幼无知,满篇皆是晦涩难懂,戚戚置书台上,神游太虚。六载春秋东逝。再读王子安,满目欣赏,措辞三分里七分骨,道是花梨夏雨,华丽成章。十载年华流水。再品王子安,惊为天人,谓乎前无古后无来,天珠碎玉落盘,不外镝仙。如今半踏而立,细想王子安,满怀唏嘘,红颜薄命天妒英才,沧海桑田百年,物是人非。若是能多活几寻,怕是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就只能对月自斟对影三人了。</p><p><br></p><p><br></p><p>于我,除了赞叹唏嘘,也就只能说天道循环,损有余补不足,既承载了盛世才华,便也只能天不假年。</p><p><br></p><p><br></p><p><br></p> 查看更多好文,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志轩风闻公众号,每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