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圆诗

<p class="ql-block"> (1936.8.25—1989.5.20)</p>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的妈妈离开我们整整三十一年了。心地善良的妈妈、勤俭持家的妈妈、心灵手巧的妈妈、做和事佬的妈妈,带着对人间的眷恋和对家庭美好未来的憧憬,思着那大部分已成家而未立业的子女,念着她那不争气的身体,过早的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心地善良的妈妈,是一位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永远能记住别人好的人。妈妈有句口头禅就是:“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我小时候随父母教书住过许多村庄,在妈妈住过的地方,邻里邻居都能和睦相处。她喜欢帮助别人,与人交往中从不斤斤计较,所以当人们提到妈妈时就一个字: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勤俭持家的妈妈是一位会过日子的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吃糠咽菜、少穿没戴,孩子们的衣服换下来,洗干净用染色染一下,让人们感觉和新的一样。妈妈爱干净,我们姊妹穿得很整洁。吃得方面就是队里分下来的口粮,妈妈稠稀搭配,天天两稀一稠,吃糕时掺进了大量的谷黍糠,记得有一次我问妈妈:我们家多会儿能吃上邻居家那样金点金点的糕(邻居家有跟工粮掺得糠少一些,糠清晰可见),但妈妈从不叫苦,看着成长的品学兼优五个孩子,妈妈坚信孩子们长大后,日子会好过的。</span></p><p class="ql-block"> 心灵手巧的妈妈做着一手好针线活儿,当时有钱人家有缝纫机,但妈妈的手艺可与缝纫机媲美。记得小时候我五年级少先队中队长升至大队长,两杠要升到三杠,恰巧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我要妈妈连夜赶制一个三杠的大队长标志。妈妈一夜在油灯下用那巧手赶制出来和缝纫机做得是一模一样。五个孩子七口人的鞋、衣服都是妈妈一针一线做得结实又好看。妈妈的剪纸相当不错,过春节最惹眼的就是新窗花,有传统的十二属相,有与时俱进的忠于毛主席,民兵夜巡逻等窗花。每到腊月初八妈妈就开始生绿豆芽,妈妈生得绿豆芽又白又长,是春节吃得最多最好吃得一道菜。小时候觉得妈妈生绿豆芽需要二三十天,为什么那么长时间?长大后才知道了是我们家冬天室内温度低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做和事佬的妈妈,做人做事厚道宽容。妈妈认定一个道理、在家庭生活中不是个说理的地方。该让则让、能容则容,相反父亲是那种火急火燎的性格,妈妈形象的对父亲这种暴脾气称之谓起灯儿(火柴)火。爸爸和妈妈性格截然不同,所以他们是互补型夫妻。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有时候父亲捅了“炉子”,妈妈总是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给父亲开导宽心,使一些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大多数人是文盲的四五十年代。男子读书的甚少,女子读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妈妈毕业于许堡高级完全小学校(高二班),当时也算是一个文化人。承担着邻居和亲戚们来信的阅读、代写书信的一个角色。所以在街坊人们眼里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位好妈妈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勤恳、节俭、进取的精神!我为有这样一位好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妈妈儿子永远爱你!</p><p class="ql-block">儿泣!</p> 妈妈年轻时 妈妈年轻时俊俏模样(沙画) <p class="ql-block">  我的姥爷姥姥生育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那个极度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农村缺医少药,一场大病(当时叫伤寒)舅舅夭折。姥爷是下中农家庭,家有二三十亩薄田。属于那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型小农经济。妈妈生于1936.8.25(农历七月初九),排行老三从小天资聪颖,姥爷姥姥视妈妈为掌上明珠。由于姥爷有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女孩儿按男孩儿养,家里克勤克俭把妈妈送入学堂读书。当时班里只有两名女同学,在班里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阳高县许堡高级完全小学校高2班)</p> 许堡高级完全小学高2班毕业照 爸爸和妈妈结婚照(1953年) 时光倒流64年 <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全国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文化的人。像妈妈这样的“知识分子”比现在研究生找工作好找多了,干部、教师等职业随便。后来妈妈选择了和爸爸一样当教师。</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随父母居住过不少村庄。六周岁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爸爸妈妈正在阳高县西营村教书。记得妈妈工作非常辛苦早起晚睡,带着学生们的作业本回家,有时还带着个别同学来家给他们吃“偏饭”,记得有个小哥哥妈妈非常看好他,小哥哥勤学肯问在妈妈的辅导下学习一直很好,后来在全县小升初时直接考入大同市一中。妈妈批改作业之后还要备第二天的课,一直熬到午夜。由于妈妈的工作努力加勤奋,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困难时期学校也是食堂化管理,喝糊糊是需要计量的,大人一瓢、小孩再从瓢里挖出一勺子来。糊糊是精品再添满肚子就是其它代食品了,譬如说:苜蓿、榆皮、玉米轴面…… 喝糊糊那个香啊!喝得直到伸出舌头舔了碗才肯罢休。家里来亲戚客人妈妈只能在糊糊里再掺些水,妈妈个子大、食量大长期吃不饱缺乏营养,工作又累一度时间得了贫血症。</p><p class="ql-block"> 爸爸当时是西营小学校长,一位同学因为犯错误逃离学校有轻生的念头。当一老师把此事和孩子出逃的大概方向告诉了爸爸,老爸放下饭碗一路狂奔,在西营村到上庄村的一条小沟里追回了孩子。但因饭后运动剧烈胃部出了问题住进了医院。在选择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时,因各种原因选择了后者,爸爸就这样投亲到外地因病休养了。妈妈每个礼拜日回许堡看寄养在姥姥家大妹妹,三十多里的路程,都是迈着两条大长腿徒步而行。我一个人在西营家里独立生活,吃食堂、烧火炕、睡土窑…… 在事业、家庭二选一时,妈妈选择辞去了教师工作。在我一年级后学期和妈妈搬回许堡村,我们一家人团圆了。那段困难时期在我的一生记忆中真是刻骨铭心啊!</p> 妈妈抱着小妹 我爱妈妈所有的样子 <p class="ql-block">  温柔贤惠善良的妈妈,属于那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妈妈。妈妈生二弟时我已经八岁了,农村的孩子没有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二弟在上学前每天拿着家里烧火用的火铲在院里或院门口自己玩,每当回家就是一个泥孩子。妈妈从不生气,自己创作的儿歌唱给二弟听:“二虎儿出街耍土儿、磨烂袖口儿,硬补袖口儿、不舍得打我二虎儿。”农村人对孩子的昵称按照排行称呼,虎儿意思是长大有作为的意思吧?</p><p class="ql-block"> 妈妈是那种有的放矢之人,好钢用在刀刃上,该花得钱不吝啬。实际上那点儿可怜的资金,只能是顾头不顾尾了。待人接物处处要过得去,唯一的是和自己肚子过不去。妈妈常说:嘴是个簸箕,胳夹胳夹过去。下面小视频是非常珍贵兄妹五人幼儿时的照片。在那个特殊困难时期,居住在农村是没有照相馆的,每年在学生毕业期县照相馆摄影师下乡拍照。由于妈妈观念超前,在这个时候舍得花钱,大大方方为我们留下儿时的记忆!</p> 珍贵的兄妹幼儿视频 <p class="ql-block">  爸妈是当教师的,经常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富有哲理的语言鞭策我们兄妹的学习。但那个不堪回首黑白颠倒的畸形社会,本该受到尊重的得不到尊重。那些乌合之众掌权,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荒唐之事。古有科举制度,现有高考制度,只有那个社会才有凭爹、凭茧上大学的制度。当时人们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学会数理化,不如好爸爸。”当妈妈看到三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参军无望、升学无门、招工无路。日子再苦再累妈妈都能抗着,但听到谁家儿子招工、参军走了,谁家女儿推荐大学走了,那可是干着急心里苦啊!妈妈知道自己教育孩子们的人生哲理,在当下这个社会已经过期了。现在真是学会数理化不如个好爸爸的年代。妈妈生性要强,当看到谁家儿子当工人后娶了漂亮的媳妇,妈妈好羡慕人家觉得自己儿子是农民工,没有体面工作连个媳妇儿也找不下。一度时期谁家娶媳妇办喜事,妈妈不敢出门。怕村里那些婶子大娘问到妈妈,你家儿子找对象了没?妈妈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但妈妈坚信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懂事听话,总有雨过天晴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1976年当导师、领袖、舵手毛泽东去世之后,邓小平力挽狂澜,收拾那个乱摊子,终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破茧而出。1979年二弟考上大学,1980年我转为正式工,1982年三弟考上大学。整三年时间我们兄弟三人都端上了“铁饭碗”。</p> 姑嫂情 <p class="ql-block">  在妈妈病重这几年,我有幸从车间主任的岗位上调到厂部职能科室。由于工作原因有时可以搭个顺车,经常回村看看体弱多病的妈妈,也不用骑自行车回去了。 有时回去小住几天,给妈妈做饭,打扫家。妈妈总是表扬我说:细致入微就像个女孩子一样。第一次妈妈生病住进了阳高县医院,姑姑给于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非常感动。尤其当妈妈看到当时还未过门的三媳妇看望了她,她抑制不住那激动不已的心情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夫们精心的治疗和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下,妈妈很快康复出院,我找厂里的小车送回了妈妈。妈妈的心情甜滋滋的,觉得儿子出息了,逢有个串门的阿姨们就会说是儿子用小车送回来的。但妈妈因积劳成疾身体是每况愈下,体质越来越差了,平卧呼吸困难,只能是坐着睡觉,怀里抱着⼀个枕头。又一次妈妈住县医院了, 这次县医院大夫告诉我要有心里准备,我通知了外地工作的两个弟弟,我又回村专门接来父亲,妈妈这次没能挺过来与世长辞了,我们的好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我现在已近古稀之年,却始终改变不了对母亲的绵绵思念,为表思念之情,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怀念母亲》</p><p class="ql-block"> 仰首望星空,</p><p class="ql-block"> 思念慈母恩。</p><p class="ql-block"> 时隔三十春,</p><p class="ql-block"> 几时不揪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娘眠桑干畔,</p><p class="ql-block"> 子落天龙山。</p><p class="ql-block"> 千里两相望,</p><p class="ql-block"> 无时不泪涟。</p> <p class="ql-block">  妈妈您离开我们三十一年了,孩儿们从小在您优秀品质的熏陶下,没有忘记您要求我们怎样做人的谆谆教导,现在可以自豪的说:个个优秀!老爸年近九十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是位健康长寿老人。二弟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三弟是高级工程师,现在又投入二次创业,发挥自己的专长,是一位难得的技术人才。我由于历史等原因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打拼,从一名农民工成长到企业干部。现在除二弟、三弟在职外,我和两个妹妹均已退休。 现在您的7个孙子辈孩子,国际化、985、211工程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比比皆是。以此来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您的英年早逝永远是儿子心头痛,子欲养而亲不待!妈妈您放心,我们会加倍孝顺老父亲的,让老爸健康快乐的做一位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老爸鹤发童颜好精神</p><p class="ql-block"> 大哥古稀之年已临近</p><p class="ql-block"> 小妹年龄已过知天命</p><p class="ql-block"> 李家四世同堂好门庭</p><p class="ql-block"><br></p> 老爸和我们在一起 <p>   妈妈儿子有话想对您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