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家教课堂(第22期):孩子肥胖,家长该怎么办?

全域德育

<b><font color="#167efb">点击播放键可以观看视频</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主讲者:武汉市江夏区安山小学 陶建斌</font></b></div>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点击播放键即可收听音频</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朗读者:武汉市江夏区藏龙中学 何思维</b></p> <font color="#ff8a00">来自山东的小伙王浩楠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胖”,体重曾经达到668斤。此恐怖的体重为浩楠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走两步都喘,行动起来爱出汗,睡觉鼾声不断……2018年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时,王浩楠在山东大学接受了手术,切除了五分之四的胃。术后,王浩楠办了一张健身卡,开启了自己的减肥之路,一年间成功瘦下400多斤,成为了一段励志故事。</font><br>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肥胖孩子。俗话说“一胖生百病”,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影响身心,威胁生命,从而直接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因此,孩子肥胖应该引起我们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和警惕!<br>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体重是否超标了呢?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计算人体肥胖程度的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具体可以参照下表。<br> 2016年,第十三届国际肥胖症学会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约2.68亿5—17岁超重儿童青少年,其中9100万为肥胖症。多么庞大的一组数字啊!这到底有哪些原因造成孩子肥胖呢?<br>  <font color="#ed2308"><b>一、育儿观念片面。</b></font>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所以不断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亦或是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吃得不好,每天晚上或周末时间,都会给孩子做一堆大鱼大肉,来给孩子补充营养,只要孩子想吃,从来不限制。在这种“不能让下一代挨饿”“能吃是福”的育儿观念的支配下,给孩子过高的营养压力,造成营养学上的种种“伤害”,从而导致孩子肥胖。<br> <b><font color="#ed2308"> 二、饮食习惯不良。</font></b>儿童青少年的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喜欢吃口感较好的食物,如肉类、甜点、饮料、油炸食品等高卡路里食物,而较少摄入蔬菜、水果、谷物等高纤维食物。当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日常消耗时,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另外还有许多孩子喜欢“暴饮暴食”“狼吞虎咽”,进食了大量食物,这也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br> <b><font color="#ed2308"> 三、心理应激因素。</font></b>有研究表明,家庭生活压力、学校生活、同伴关系和两性关系等慢性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可使儿童青少年肥胖症患者的BMI增加。儿童青少年尚未形成稳定健全的人格系统,较成年人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等心理问题。因此,当遭遇到周围人的嘲笑和排斥以及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时,超重或肥胖症青少年就容易出现行为异常,产生自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他们常常通过过度饮食来排解负面情绪,从而使肥胖症越来越严重。<br> <b><font color="#ed2308"> 四、缺乏足够运动。</font></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得人口居住密度不断提高,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使儿童青少年的活动范围严重缩小。各种代步工具的盛行也使得儿童青少年“迈开腿”的机会不断减少。加上高强度的升学压力、家长对体能锻炼观念的缺失,均造成孩子体育锻炼时间减少,从而促成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发展。<br><br><div> 那么家长朋友们该如何帮助肥胖孩子减轻体重呢?<br> <font color="#167efb"><b>首先,思想上要认识并重视。</b></font>家长们要认识肥胖对孩子身体的危害性,在思想上要重视肥胖,尽早发现,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多方面的干预,不能任其发展。<br> <b><font color="#167efb"> 其次,饮食上要合理并控制。</font></b>一是了解减少肥胖的基本膳食营养知识。如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限制精细主食摄入,多吃糙米、燕麦、玉米等,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增加氨基酸的吸收,又可饱腹;如限制食盐摄入,保证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每日4杯-6杯水,以清理脂肪。二是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适当采用“少食多餐,化整为零”的方法,不偏食,进食量要适中,吃饭要细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同时,还应做到睡前不饮食,晚上不宵夜。<br> <b><font color="#167efb">第三,运动上要科学并坚持。</font></b>对于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一定要加强运动锻炼。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应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登山、爬楼梯、跳绳、踢毽子等。每天运动40至60分钟,每周坚持运动5天,才会有较好的减肥效果。一般坚持运动2至3个月,肥胖度就会有所下降。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这样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又可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由于孩子肥胖,运动起来容易累,导致容易放弃,所以家长先给孩子定好目标,如:第一天跑30分钟,第二天跑32分钟,第三天跑35分钟,一步一步进步,带动孩子运动,共同参与,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多坚持,提高孩子锻炼的自信心与意志力。<br> <font color="#167efb"><b> 第四,心理上要及时调节。</b></font>对于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肥胖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及时给与肯定的评价,激励其产生自信心、自觉性,使之保持健康的心态,增强其减肥的意志力。<br> <b><font color="#167efb">最后,数据上要定期监测。</font></b>家长们可以定期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计算一下自家的孩子肥胖情况,从而及时进行饮食调整、加强运动等干预措施。<br></div> <p>知识小百科:</p><p> 肥胖人群严重超标,专家呼吁设立5·11为“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那个“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面对中国高达2亿的体重超标人群,这无疑是喊出了我们的心声。</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策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武汉市江夏区安山小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江夏区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联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江夏区中小学“青年班主任工作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