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思考

小瑜儿

<p>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发挥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区域活动有效开展,提升教师环境创设与指导能力,云阳一幼小班组围绕各班特色重点区域开展了小组把脉、现场观摩、话题研讨等多轮教研活动,使区域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舞台!</p><p><br></p> 区域把脉定方向 <p>  为了更好的资源共享以及平行班的共同学习,主题区域调整前,年级组的老师们聚到一起,对每个班级重点打造区域进行了总体把脉:大区域中‘ 区中区’的合理创设、材料增添、教师指导三大块进行了班级现状的调整和改造的设想,老师们各抒己见,将自己的困惑、思考、想法与同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确定了小一班美工区、小二班益智区、小三班读写区的调整方向与具体做法。</p> 现场观摩展新颜 <p>  6月10日小班三个班分别展示了美工区、益智区、读写区的环境创设情况。</p><p> 观摩活动前,各班老师将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进行了预设与思考,确定了活动开展的目标、同主题不同表现形式、同材料不同主题的活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供观摩的老师参考。</p><p> 观摩活动现场,老师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到现场观摩中,在讨论、分享中将各班的亮点和发现的问题等一一记录。</p> 教研研讨提深度 <p>  现场观摩结束后,围绕小班组的重点区域环境创设,在小班年级组长朱瑜老师的主持下一幼全体老师们又开展了一次题为“主题背景下区域环境的创设与思考”的教研活动。小班三个班的老师针对自己班级主题区域环境打造进行了亮点与不足的分享讨论,并用案例式的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详细的介绍与阐述。</p> 小一班:让美工区走进自然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冯丽丽老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b>我班一开始的美工区在班级最后面的靠墙位置,两边都是材料柜,孩子们在其中觉得束手束脚,取放材料很不方便。为了保障整个操作环境的轻松和谐,于是我班进行了美工区的重新改造。</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改造前</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u>1.位置与空间</u></i></b></p><p> 美工区的选点最好是靠窗台、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取、换水,更重要的是采光好,利于保护幼儿视力,有条件的教室内还要考虑其空间位置有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活动,区内除了设置工具、材料柜外,应保留有一定位置供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u>2.材料投放</u></i></b></p><p> 之前投放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材料,如:剪刀,画纸,油画棒,固体胶,卡纸还有一些颗粒材料等基本材料,可能是不够吸引孩子,所以每次玩区角时,进美工区的孩子们就直接选择了最简单的绘画。现在为了更加吸引孩子们,培养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试着在原来的基础上,投放了更丰富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如:各种大小木片、树枝、石头、贝壳、松果等。孩子们可以用它们进行自由摆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美感,还有发动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些食物种子来做手工粘贴,捡树叶做粘贴画,用毛草来编织各种手工作品等等。</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u>3.利用和指导</u></i></b></p><p> 在主题《越来越棒的我》中,我们利用美工区现有的材料进行作品创造。如:用树枝、毛茛、大头照片制做了快乐的我。还用了一些废旧材料如:报纸、纸板、皮筋等做了各种造型的面具。</p><p><br></p> <p>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班级的美工创意空间成为了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乐园。给幼儿创造愉快、轻松的氛围,让他们能在自由的游戏中学习和创作,从而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发展自我,让每一个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情感,施展才能,得到促进和发展。</p> 小二班:智趣乐园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张敏凤老师:</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b>小班这次区域设计结合每个班的特色,区别于小1班(剪纸班)的美工区和小3班(绘本班)的读写区,我班结合主题“越来越棒的我”,重点关注的是益智区,创设了“智趣乐园”这个区域。通过这学期对幼儿区域活动的的观察发现,男孩子对建构类玩具如积木、插塑类玩具感兴趣,女孩对娃娃家类比较有兴趣,我班益智区中数学类玩具比较单一,操作性不强、幼儿不太感兴趣.</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改造前</b></p> <p>1.<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空间和位置</i></b></p><p>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指出创设益智区需要设置在教室里的安静区域,在窗户附近,因为很多探究获得需要自然光线;提供存放材料的桌子、架子、椅子,便于幼儿操作;材料提供吸引人、材料放在便于儿童取放的位置等,应注意为他们提供可触可感的体验等等。</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改造后</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2.材料的投放</i></b></p><p>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中指出益智玩具的类型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型:能自我修正由结构性的玩具,开放性玩具,搜集来的东西,以及能合作游戏的玩具。</p><p> (1)针对班级足球班特色,家长带来了“桌上对决足球机、 桌面双人对战互动桌球场”深受男孩子嘛的青睐。收集了一些大小不一的足球,孩子们可以比较足球的大小、观察足球的外形、颜色、五边形图案等,孩子们玩的很有兴趣。</p> <p>  (2)针对数学类玩具单一、操作性不强,尽量做到让操作材料立起来,立体化等,让玩具一目了然,吸引孩子来玩。</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3.师幼互动与指导</i></b></p><p> (1)老师利用塑料板、积木等自己动手做了一些辅助材料如有小红旗的排序板、大小标记、骰子等(孩子利用排序板,从小红旗的方向将积木从短到长从高到矮排序);</p> <p>  (2)师生共同收集了树叶、雨花石、瓶盖、松果、小葫芦等自然物。小班数学认知有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排序认知,还有毛球、吸管、瓶盖、纽扣等废物利用的一些物品。孩子利用老师做的排序板进行大小、长短等排序游戏。</p> <p>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中关于益智区环境创设及幼儿能力发展中指出:</p><p> 1.社会性情绪发展方面:学习与他人合作,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就会发展出自信</p><p> 2.身体动作方面: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小肌肉技巧等就获得了发展</p><p> 3..认知发展:用形状板拼出图形、数数、排序、配对、分类等技巧获得增长</p><p> 4.语言发展:玩的时候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他们的阅读技巧(如从左到右)视觉辨识力以及把类似的东西归在一起的能力,都能获得发展。</p><p> 在理论的基础上切实地落实到益智区的不断优化中,也相信通过实践和思考孩子们的能力会有所提升,让益智区真正成为孩子的智趣乐园。</p> 小三班:读写区的改造之旅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朱瑜老师:</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b>小三班作为绘本特色班,重点打造的区域是读写区,并且结合现在实施的主题《越来越棒的我》进行与主题相关的创设和布置。</p><p> 首先针对之前班级读写区的状况作了一个大致的分析:</p><p> 1.环境创设方面:整体环境不够优美,空间小,氛围单调,只有阅读区.</p><p> 2.书籍投放方面:区域内投放的绘本没有经过孩子和老师的选择,多而杂乱。</p><p> 3.材料投放方面:除了绘本之外没有其他的辅助材料或操作材料。</p><p> 4.师幼互动方面:教师介入孩子的阅读、观察,指导停留于浅层次,教师不能真正融入到孩子的阅读之中,孩子不喜欢阅读,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不够专注。</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改造前</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改造后</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1. 整体环境创设方面:</i></b></p><p>(1) 空间调整:现在的读写区与娃娃家相互融合,设立在教室的后半部分打开后活动室门直接和娃娃家连在一起,创设了更大活动空间。</p><p><br></p> <p>(2) 阅读区内环境温馨、舒适,增设了柔软的地毯、帐篷、沙发等,充分利用空间,添置了立体书架和挂式书袋,既美观了环境又方便幼儿的取放。</p><p> </p> <p><br></p><p> (3) 增设了书写桌和表演区,粉蓝相间的颜色赢得了孩子的喜欢。</p><p> (4) 增设了私密区:我们利用一个小小的移动帐篷来实现孩子自主自由的私密空间,给他们的规则就是在阅读区范围内只要你想待的地方都可以架起帐篷一个人待会!这也符合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这一要求。</p><p><br></p> <p>  (5)增设了墙面布置:规则、每周推荐、阅读小脚印、亲子阅读单等等。让孩子一目了然的就能看到自己的阅读轨迹,激发他们想加入阅读区的欲望。</p><p> (6)增设了图书医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对于修补图书孩子们还是有一定难度,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修补的意识,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图书医院”,让孩子们知道,只要书本破了,我们就可以把图书放进这个简易的盒子里,然后找时间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一起来修补,为以后孩子的修补能力打好基础。</p><p><br></p><p><br></p><p><br></p> <p><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2.材料的投放</i></p><p> (1)听:我们增添了无线耳机、点读机、手机等电子产品,根据《越来越棒的我》这个主题,录制了故事《情绪小怪兽去上学》、《妈妈真的很生气》几个孩子们在日常中感兴趣的故事,让孩子自由的能够看着绘本进行倾听。点读机里有个复述的功能,孩子们也乐意跟着点读机一起唱歌。很长一段时间一早来的孩子都去抢着玩。</p><p> </p> <p>(2)说:结合主题,我们将主题墙上的调查表张贴在靠近阅读区的位置,让孩子在阅读区内自由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增设了“我做你猜”小型电台,利用表情卡进行表演,符合孩子当前的兴趣并和主题相关联,不仅孩子愿意说了,也在表演中明白表情的秘密。在区域里还增设了一些玩偶、手偶和图片,这些都可以供孩子们去表演和说的,并且可以跟娃娃家相互融合,进行表演。</p><p><br></p> <p>  (3)写: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于是我们在读写区为幼儿创设了大型的可以反复擦拭的白板、小型的涂鸦板、笔、纸、树枝、沙子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3.亲子阅读延伸</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 </i></b>读写区开设了两大全新的功能,一是“绘本漂流”活动,二是睡前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所以依托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尝试将这两项活动合并一起开展,根据主题为孩子们制定了图书漂流的书单并且制作成表格发放进群里,做好绘本漂流登记表和亲子阅读读书卡,提倡28天读书养成记,通过这些措施,班上孩子们在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上都有了提升。</p> <p>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我们小班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不断提高,使区域活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让区域活动开展得更好,让主题课程实施落实到位,从而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其中的快乐。</p> 亮点与不足梳理中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唐玉娣老师:</b>小一班美工区材料丰富,布置美观,材料的收纳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用卷的方式又省空间又便于拿放。小二班根据足球特色创设益智区很新颖,把平时学习的让孩子在区域里得到巩固。小三班的读书漂流很有意义,值得推荐.</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吴疆老师:</b>小班各班区域创设各有特色,小一班美工区利用自然物创设区域,既环保又富有情趣。小二班智趣乐园结合班级特色打造足球游戏,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也能感受足球的魅力。小三班创设的听、说、读、写站在幼儿角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富有童趣、灵动、温馨、高效的区域。</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印丽萍园长:</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班组老师结合主题背景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开动了脑筋,为幼儿创设了材料丰富、环境优美、内容充实的美工区、益智区和读写区。 建议:1.区域为幼儿的活动服务,一定要让孩子们能够在区域里自由、自在、自主、创新的活动。2.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学习,利用此次契机,把班级其他区域也进行思考和创设。</span></p> 活动总结时 <p>  通过多轮的实践与调整,班级的区域能够在理念与行动中不断践行游戏化建设的精神,使孩子在区域活动中不断收获。</p><p> 不只是这次重点打造的区域,推广到其他游戏区,老师也应不断更新观念、落实行动,在实践中要实现从“低头看材料”到“抬头看幼儿”的转变、从“不假思索”到“不断调整”的转变、从“表层互动”到“深度交流”的转变。</p>

创设

幼儿

孩子

区域

美工

材料

主题

活动

益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