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74年12月,我们作为技术人员调入江钢。这是上海内迁的厂,号称十里钢城。从管理,技术人员到工人基本来自上海。企业管理全部按上海一套,生产规章制度严明。生活管理却很人性化。有哺乳室,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众多食堂。食物,菜品花色繁多,光早,晚点就有十几个花样,让人至今念念不忘。我在职工医院内科,这里科室齐全,责任分工明确。医护人员多来自上海,少数江西人。德诚在设计科,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我们是大学生中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因此在这里无论是业务水平,或生活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p><p>儿子两岁随我们到此,胖嘟嘟的好可愛。刚来时,我们住在靠近医院的西山岭生活区。某天他竟然一个人,偷偷跑去医院找妈妈。马路上常有大型渣包车,交通车往来。两岁的孩子一个人,多危险。幸好安然无恙。</p> <p>带儿子回昌,摄于八一公园,这小子手里还握着小手枪。到底是男孩,他的玩具全是各种枪,车,飞机,三轮车。</p> <p>77年德诚出差大连,海滨留影。他来信告知先到上海办事,然后回厂。</p> <p>儿子5个月时发现肛瘘,77年4岁半,在这里他享受了上海的医疗技术,给他作手术的施霖主任,原是上海新华医院儿外科医生。他的精湛手术,根治了困扰儿子4年的顽疾,真感激他。</p><p>德诚出差大连,又来到上海,正巧我送病人转院到上海,顺便带着儿子来与他会合。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外滩散步,悠闲自在。当年上海留影。</p><p><br></p> <p>沙发是上海邻居帮我们做的,儿子见拍照,赶紧挤到我们中间来。笑盈盈的一家三口。</p> <p>瞧,小家伙挺神气,也挺时尚吧。</p> <p>德诚常天南地北出差,尤其常去上海各大钢厂。所以家里吃,穿,用,基本都是德诚从上海买回来的。说起来是我管钱,实际上钱都是从他手上花出去的。凭心而论,他是先人后已。心很细,审美观挺不错,因此每次买回来的东西都很称心。此照,我带儿子摄于八一广场。</p> <p>79年医院送我到一附院进修一年,我在心血管内科待了半年。正巧省卫生厅,委托一附院举办首届胃镜学习班,我有幸参加,并以优异成绩结业。这期间德诚一人带孩子上班,上学,挺辛苦的。望着窗外枯枝败叶,秋风潇瑟,突然想家了。第二天便不辞而别,现在想来似乎无组织纪律,但当时却浑然不觉。此照是与来培训的胃镜室护士,摄于八一广场。</p> <p>回到医院我筹建了胃镜室,正好新门诊大楼落成,胃镜室在二楼占了两间,宽畅明亮,吊扇,暖气,一应俱全,真不错,我立即展开工作。</p><p>80年秋医院派我去厦门鼓浪屿,参加全国胃镜会议。踏上小岛,一阵淡淡的米兰花香扑鼻而来,这小小的琴岛真漂亮,兰天碧海,绿树掩映着红顶别墅,无汽车污染,真个是世外桃源。</p> <p>站在日光岩上欣赏琴岛美景。</p> <p>游览集美,参观了陈嘉庚的龟型墓。特别,唯一。</p> <p>81年我们搬到厂部生活区新房子。82年初夏,儿子10岁,,我带他上卢山。这小子晕车,上车吐,下车吃。可上山下坡跑得飞快,小孩精力真旺盛。</p><p>我们母子坐在这块悬空的石条上拍照,有点惊险啊!</p> <p>83年秋我俩都出差上海,便带上儿子。德诚在上海继续办事,我便带着孩子去苏州无锡玩。第一次见双层坐的列车,儿子坐在上层,竟和坐在我对面的陌生男子聊得热火朝天。这话多的毛病肯定是遗传父亲。</p><p>在苏州,游完景点天色已晚,我一时找不着行李寄存处和宾馆,他却大步走在前面带路,指认。方向感,记性挺好的,不错。</p><p>此照摄于无锡太湖边。</p> <p>游无锡张公洞,灵谷洞。导游说:天上的飞机见过,河里的轮船坐过,洞里面撑船没听过。我们尝试了洞里面撑船的新奇。</p> <p>德诚办完公事,我们来到杭州。在杭州待了四天,上午游林隐寺,平湖秋月,岳王庙,虎泡泉,雷峰塔等名胜。下午他给儿子补课,晚上湖边漫步,品西湖醋鱼,很愜意。</p><p>回厂后正期末考试,儿子仍旧第二名。这孩子总被老师罚站,告状。一支笔,一个橡皮擦,一根尺可以玩一节课,还常找周围同学说话,影响他人,我没少惩罚他。后来不告了,我问老师:他改了吗?回答:还那样。见他学习还好,就祘了。唉!积习难改。</p> <p>林中小憩,儿子给我们拍了一张。</p> <p>孩子兴致勃勃,竟学起小小武术队里的动作。那架式挺不错!</p> <p>德诚与设计科的同事们。</p> <p>这年成立冶金集团公司,赵云章厂长升任冶金厅长。听说要调人,我想去南昌了。首先当然是希望儿子多读书,上大学,其次南昌老同学,亲戚朋友也多些。可德诚却不这么想。他在此工作顺利,积极肯干,常常设计,画图至深夜1~2点,凌晨5~6点就随赵厂长下现场,年年先进,82年晋升电气工程师,这在全省老五届里也没有几个。且这里福利好,逢年过节发海鲜,水果。我们是省内最早用上液化气的,还免费为我们安装抽水马桶。所以,当厅人事处长找他谈话时,他竟然提出:要两夫妻一起调,要有房子。气死我了。三个月沒音讯,一天他在厂部大楼见赵厅长回来了,便提及此事。赵是上海人,实干家。因工作接触而熟悉,很欣赏他的能力和踏实工作态度。一个月后,84年初德诚便调入冶金厅。</p> <p>张德诚休息时回来,摄于家中,儿子也学爸爸打根领带。79年底买了电视机,80年买三洋录放机。先解决精神需要,后买洗衣机,解放劳动力。</p><p>儿子上初一了,一天放学回来兴奋地说:今天老师上课对同学们讲:要努力学习,象张晨爸爸一样上大学,当工程师,要不怎么能调去冶金厅?看来他很以父亲为骄傲。</p><p>我穿的第一条牛仔裤,有点小喇叭。是德诚出差厦门买的,30元。我们科主任说:太贵,可买条毛料裤了。但外科护士们却把我叫去,轮流试穿我的牛仔裤。欣赏,喜欢。这就是观念的不同。此照,85年摄于家中。</p> <p>德诚周末回来,摄于院门诊大楼前。</p><p>中午儿子突然来电话:妈妈!你下班带点药回来,爸爸病了。不一会儿子敲开值班房的门说:妈妈你开点药我带回去,他把药塞在汗背心里便走。突然有人大喊:关医生!快看你儿子呀!赶紧奔出,只见儿子象小猴子一样,骑在一辆高大的28自行车上飞驰出医院大门。吓得我一个下午提心吊胆。回到家才知他给爸爸吃了药后,和邻居小夏阿姨去游泳了。心中暗喜:这小子挺有责任心!</p><p>儿子平时会照小人书画将军,骑马,持刀。一天兴冲冲说:厂里要办画画班,我想报名!后来我问:报名了吗?他没精打采地说:他们不收小孩。当年也没想到要培养他的兴趣,给他请老师。放养,顺其自然。</p> <p>装模作样为儿子体检。</p><p>一天早晨上班,外科护士长对我说:关医生侬儿子闯祸啦!吓我一大跳。原来昨天中午儿子与同学玩,他在前面跑,后面追的同学一脚踏空摔断了手臂。他带着同学到医院外科诊治并拍片。可回到家竟一声不吭,真沉得住气。回家后我买些鸡蛋,奶粉去探望,道歉,并嘱咐儿子抄好笔记给同学。真不让人省心。</p><p>也有高兴的是:一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只见交通车站台上,一个小孩撑着积雪的大伞站在那。下车一看,原来是儿子来接我。顿时感动了我们院一车下班的人,心里暖洋洋的,在同事们一片赞揚声中,得意地搂着儿子回家啦!啦啦啦啦啦!🤗</p> <p>85年底,正值江钢最兴旺的二十周年庆,我调南柴职工医院。当我去组织部转关系时,正巧遇见当时厂长吴广团,他叫我先去报到,晚点转关系,因马上就加工资了。我是跨系统,有用吗?他说:有用,全国通用粮票。所以我到南柴医院报到时,院长说:哟,比我工资还高点嘛。去南柴人事科报到前,我告诉儿子第二天中午回来。结果傍晚才到家,儿子请教邻居做饭放多少水,并买了豆芽菜,感动得我直夸他。这意外惊喜,是不是:放养的儿子早当家?</p><p>恋恋不舍。在医院门口留影。舍不得的还有我的那些上海邻居们,他们男的教我儿子溜旱冰,借自行车给他学。女的带我儿子去游泳,帮我们织毛衣。总之我和他们相处甚欢,经常会想念她们。</p><p>调南昌,我们医院在厂部高招办了几桌欢送我,院长,书记,各科室主任及我们内科,除值班的人全来了,敬来敬去不知喝了多少黄酒。这样的欢送会,在我们院史无前例。有点困惑,我何德何能?邻居胡永柱说:你们医院对得起你。</p> <p>86年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在南昌。儿子正上初二,没几天就期末考试了。可他进店买吃的,书包挂在自行车上,出来书包竟不翼而飞。我真是又气又急,到处给他借书。这小偷干嘛偷书包呀!还好,刚到新学校期末考试第四名。</p><p>儿子还一直惦记着江钢的早晚点呢!抱怨厅食堂早歺太差,只有稀饭馒头包子。</p><p>摄于广场纪念碑前。</p> <p>广场当年主席台留影。</p> <p>回昌后立即看望我们第一个贵人朱翔,他大连人,十八岁高中毕业,随部队南下工作团来到南昌。文革下放前是省公安厅三处处长。我们毕业分配时,他是德诚单位书记,72年调任省政法委主任,与德诚很投缘,很谈得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调江钢时卡在宜春地区组织部,是他一封信顺利解决。</p> <p>在厅招待所住了一个月,我们搬进一栋旧式两层小楼,原是老厅长住的。三间房,厨房,卫生间都很大,我们很满足,换了一台大彩电。</p> <p>儿子给我们分蛋糕。</p> <p>赵厅长和夫人来看我们,他是我们第二个贵人,上海浦东人。是上海冶金局派遣支内的,一百零八将之一,是江西钢厂的开拓者,建设者,实干家。由于他对德诚工作能力的赏识,才得以顺利调入冶金厅。</p> <p>调入南柴医院后,曾在厂区医务室上班一个月。与熊婕有缘,在一起上了两个夜班,就成了一生的好朋友。她文静漂亮,很有亲和力,比我小十岁,十足的小妹妹。</p> <p>拿着爸爸的公文包作式子。上初三了,仍积习难改。坐位从前排移到后排,又从后排移到前面靠门口的一角。有一次周末上课他竟逃学,在地摊租小说到人民公园去看。班主任说: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知他哪有那么多话。唉!令我头痛!</p> <p>德诚在兵团宣传队两个最好的朋友:王兴胜和邱强华。</p> <p>冯世炜我们中学同学,德诚发小,他们两家是世交。</p> <p>康秋媛同学来昌,久别重逢特高兴,五位女同学八一广场留影。</p> <p>到南柴职工医院,我筹建胃镜室,扩大收治范围。</p><p>87年晋升主治医师。</p><p>88年参加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举办的心血管与肾脏病学习班。</p><p>年底任大内科付主任,主管住院部。</p><p>93年晋升付主任医师。</p><p>95年下半年任大内科主任。</p><p>南柴医院地处市中心,一,二附院就在附近。相比江钢医院,工作量和强度都大为减轻。开始尚不适应,渐渐的也习惯了,人,还是有堕性。</p> <p>学习班周末无课,游览越秀公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坐过山车,享受新鲜刺激。下来时只觉全身血液直冲头顶,我庆幸:幸好现在坐了,若年龄再大点决不能冒此险。</p><p>在五羊雕塑前留影。</p> <p>留影于厅办公大楼门口。</p> <p>秋游。</p> <p>88年搬入新房子,三室两厅,厨,卫都很大,尤其有个大阳台。医院同事说:比南柴厂长房子都大,当年确实如此。儿子上高中了,此照是庆祝搬入新居吧。我们家有个歺桌文化,吃饭时德诚总会讲些新闻,国家大事,或讲故事。讲得兴起甚至会拿起书来念,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儿子还以此写了一篇作文。江钢医院很多同事叫我关老爷,说我是百科全书。其实我是現炒現卖,都是在歺桌上从他那儿听来的。可惜这己成过去式,尤其是儿子上高中后,歺桌上总是训斥儿子。说重了儿子便不吃,回房间。他又去哄儿子出来吃饭,周而复始。小时候我管教多,他总护着儿子,甚至说要跟儿子平等。現在反过来,儿子大了要跟他平等,他却不干了。</p> <p>一家三口客厅留影。</p> <p>野坪,我大学时代的闺中蜜友。她生性开朗豪爽,天生的人气王。我较内向,不善交际,喜独处。不知怎么我们互相吸引,相识相知相惜。同上同下,如影随形,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记得前次见面我们初为人母,如今再聚首,已人到中年。她携丈夫,一双儿女来探访,令我大喜过望。我们终于又联系上了,以后再也不能失联!</p> <p>88年游黄山,从此开始了我,每年出游10天~半个月的快乐史。我们从后山坐览车上。黄山以山,石,松,云,奇,险著称,我上了天都峰,过鲤鱼脊背,然后从前山走下。下山脚步若仃,则双膝盖发抖。充分感受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滋味。回到家双腿贴满膏药,上楼都困难,原来快乐也要付出代价。</p> <p>兄弟四家第一次全部团聚在大哥家欢度春节。</p> <p>89年游张家界。此地象是围着景点环形向上走,渐渐地原来要仰视的景,变成了平视,俯视。看!我身后的风景。</p> <p>穿着苗族服装显摆一下。</p> <p>90年元宵节儿子十八岁生日,这次特别请了他几个要好同学,隆重庆祝他的成人礼,祝他生日快乐!</p><p>虽己上高中,老师还状告他上课看小说。唉!看来是遗传了我的基因。我中学也常上课看小说,尤其是上付课时。但我仍很生气,回家到处翻。结果找到一本笑傲江湖,从此我知道有个金庸,同时也迷上了武侠小说。想来有点好笑!</p> <p>90年医学院同学第一次年级聚会,请来了当年的年级主任宋美茵,华一先及赵老师。阔别二十多年再聚首。当年少男少女如今都迈入中年,但音容笑貌依旧,叙不尽的离情别绪。</p> <p>我们班女同学,相聚在医学院南院教学大楼前。遗憾的是野坪刚担任儿科主任,太忙没参加。</p> <p>91年儿子上大学了,我送他到合肥。</p><p>大学校园环境不错。母子留影。</p> <p>我在教学大楼前留影。</p> <p>儿子大学校园内雪景。此照很随意,好!</p><p>寒假回来买了一条红色黄花真丝方巾,送给我作生日礼物,让我爱不释手,保存至今。</p><p>来电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我才知原来有个母亲节。</p> <p>离开儿子后,我先到南京跟团一日游。傍晚游夫子庙,天色尚早夜市未开。只得找一飯店,二楼只我一个食客,5~6个女服务员在一边站着,匆匆飯毕。天色已晚,顾不上游览秦淮河,就去找康秋媛。几经转折询问,终于见到老同学,分外高兴。正巧她当晚班,事先没联系,能见到就很庆幸。</p><p>第二天乘车去烟台蓬莱。本以为是仙山琼阁,奇花异草。谁知只有一个蓬莱阁,以记念传说中的八仙过海,颇令我失望。</p> <p>离开篷莱到青岛,此时的青岛市容老旧,道路不平,只有栈桥附近的海边较好。在此第一次知道北方:也产水果,见识了红艳艳的硕大水蜜桃,黄桃,油桃等。花五块钱,买了一个热乎乎的大海蟹,真鲜美。</p><p>由此我乘海轮去上海再回昌。第一次乘海轮很兴奋,看到黄河与长江水交汇,清浊分界明显,长见识了。青岛海滩留影。</p> <p>医院组织游龙虎山,女同胞们个个笑得象朶花。</p> <p>92年我俩游深圳,国贸大厦留影。</p> <p>邀请高中班上三位华侨同学来深圳见面,她们文革结束后均移居香港。</p><p><br></p> <p>老朋友多年不见,分外亲切。</p> <p>游锦绣中华。</p> <p>从广州飞海口,欣赏海岛风光。</p> <p>来到三亚天涯海角。</p> <p>海边留影。</p> <p>好可爱的大龟背小龟。龟寿,和谐,吉祥!</p> <p>结束海南之旅,乘风破浪去广州,回南昌。</p> <p>93年除夕夜,摄于八一广场。儿子下半年就上大三了,小伙子长得比父亲都高。</p><p><br></p><p><br></p> <p>这年德诚买了第一部手机大哥大,很开心,摄影留念。</p> <p>93年护士节,邀请我参加同游九江石钟山。</p> <p>同事们回昌了,我留在九江,为的是见野坪。谁知她竟不在家,令我顿足。幸好她当天下午从南昌回来,见字条,赶到南湖宾馆与我相会。闺蜜相见,畅谈至凌晨。</p><p>九江周瑜点将台留影。</p> <p>93年秋我和邻居小李,开始了半个月行程的旅行:先游昆明,金庙,颠池,大观楼,云南民俗村,石林,蝴蝶泉。</p> <p>游乐山,观赏大佛。那佛,可真大!脚在江边,佛头已高出山顶。</p><p>夜宿峨嵋,凌晨三点被房东叫醒:上山啦!只得爬起。天很黑,只听见齐刷刷的脚步声。原来5~6人一排,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大队人马正往山上赶,我们立即跟上。天亮了,租了件军大衣,乘览车上金顶。上面风大,雾浓,很冷,拍照后便下山。经猴山,戏猴。累了,坐滑杆。同行小李胆小,坐上去又下来。我不恐高,任它上山下坡,我或赏美景,或闭目养神,怡然自得地享受。抬滑杆的老乡都叫她向我学习。</p> <p>到成都,首先去瞻仰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武候祠。</p><p>游青城山,山不高,满目青翠,凉风习习。记得金庸小说里除了峨嵋派,还有个青城派。</p> <p>杜甫草堂留影。来到此就想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于战乱,他在此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p> <p>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大家李冰父子杰作。千百年来造福三江人民,成就了天府之国成都。都江堰就是李冰父子,流芳千秋万代的纪念碑。</p> <p>从成都到重庆,真是山城。房屋依山一层层建,我想:住下方的位置不好,又脏又潮。马路皆上坡下坡,不见自行车。我们在朝天门码头早歺,然后乘江轮顺流而下。</p><p>来到岳阳,登岳阳楼。瞻仰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很崇敬范仲淹,不仅是诗人,文学家,且文能治国,武能安帮,真国之栋梁。</p> <p>与同行小李摄于江轮上,让我意外的是:怎么长江水是混浊的?</p> <p>顺流而下来到交通中心武汉。晚清名臣张之洞在此总督十九年。开矿,建练铁厂,兵工厂,织布厂,大办新式学堂,兴建铁路。革命者用汉阳造推翻了清王朝,解放军用汉阳造解放了中国大陆。因此说到武汉就会想起张之洞。</p><p>游览古琴台,汉正街,黄鹤楼,长江大桥。毛主席曾在此畅游长江,写下了(才飲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丽诗篇。</p><p>这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也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岀来半个月,今晚乘火车回家。</p><p>黄鹤楼留影。</p> <p>94年初德诚出差深圳,参观退役军舰驻足留影。</p> <p>德诚与他的同事好友们。前排右一,德诚称他是第三个贵人:吳立峰(他的上级)。在工作中相辅相成,为最佳搭档。而吳夫人则称他们俩是铁哥们。</p> <p>94年金秋我邀请科里一护士同游北京。曾记得66年全省大专院校去北京,坐了三天火车,我们医学院同学住在空字004部队。接见那天,我们队伍到天安门时,恰巧主席进去休息,大家不仃地高喊:我们要见毛主席!!听说是江西来的学生,主席出来与我们挥手致意。第二天嗓子疼,沙哑,脚痛,这才意识到昨天是踮起脚尖走过天安门的。28年掸指一挥间,告别了天真的学生时代,步入中年。</p> <p>我们住在冶金厅驻京办事处,游览了世界之窗,颐和园,北海,天坛。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突然儿子到访,令我惊喜。原来他利用国庆节假日来京与我相会,同游北京,故宫,长城。金秋的北京,晴空万里,兰天白云。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布置的流光溢彩,美丽非凡,不由得到处摄影留念。</p> <p>在故宫内,尝试穿清朝服装坐在大殿上的感觉。无感觉,好玩而已。</p> <p>登长城,爬好汉坡,对我来说是须要勇气和毅力的。无论上还是下,我都是拉着铁链助力,欣赏这无限风光,真不容易,可苦了我这两条腿。</p><p>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留下这辛苦而快乐的时刻。</p> <p>儿子返校后我们本想去北戴河,可买不到票。便去天津一日游,逛了劝业场,品尝了狗不理包子,买了天津大麻花。</p><p>第二天去承德避暑山庄,看到当年慈禧住的小暖阁,黑黑的,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床边就是门。简陋,不解。</p> <p>第三天游外八庙,同伴小章不高兴,怪我不和导游还价,人家说多少就多少,太亏。气得到了景点也不下车游览,我倒觉得她太亏。</p><p>这是仿布搭拉宫建造的庙宇,金碧辉煌。看!金光闪闪的琉璃瓦!在此驻足留影。</p><p>游棒槌山,说是:上了棒槌山,活到一百三。买了一枚纪念币🤗。</p><p>出来半个月,明天回家。</p> <p>95年春节除夕夜,一家人摄于八一广场。儿子今年夏天就要大学毕业了。</p> <p>95年夏,厂里组织我们到卢山疗养。此照摄于宋美玲寝宫。</p> <p>95年秋我们目的地是千岛湖,提前几天到达上海。我站在天桥上,欣赏外滩美景。</p> <p>离开上海,乘江轮到舟山群岛,与同伴在舟山海滩戏浪。</p> <p>紫竹林中留影,朝拜观世音菩萨。相传此地是观世音菩萨得道成佛之处。</p> <p>离开舟山来到宁波,流览市容,买了二盒孟丽君的越剧磁带。既己到此,我便上车去了奉化溪口。顾辆三轮车游了一遍:蒋母墓,蒋介石出生地,蒋介石故居:很小,尤其是蒋经国,读书和居住的二层小楼特小,简单。</p><p>接着来到绍兴,也是包辆三轮车,游:周恩来故居,鲁迅故居,沈园:墙上刻着陆游的诗(钗头凤):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p><p>最后来到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品尝:糟鱼,醉鸡,臭豆腐,等等。旁边的上海游客笑问:点咯许多,侬吃得了伐?</p><p>咸亨酒店留影。</p> <p>来到目的地千岛湖,这里其实就是新安江水库。在猴岛留影。</p> <p>95年我们科中医师小聂移民美国,倩姐邹主任组织大家郊游以示欢送。</p><p>邹之倩是我学姐,大内科主任,毕业于江医61级儿科系。她积极带领我们科与一附院合作,收治癌症病人。这年她退休后由我继任大内科主任。我们一见如故,三观相同,心意相通,很谈得来,堪称我的良师益友。所以即便均巳退休,依然相邀出游美国,云南。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姐妹。</p> <p>96年参观八大山人。记得前次来此,是我小学六年级13岁时,学校组织的。而如今却50了,真真光阴似箭!</p> <p>96年儿子第一次出差上海,给我买了一套套裙。此照摄于商场内。</p><p>工作后的儿子,每逢母亲节会送我一个大花兰。我发现:最早凋谢的是象征愛情的玫瑰花,而百合,康乃馨及剑兰则开放时间更长。</p><p><br></p> <p>96年金秋又与邻居小李同游:桂林,漓江,阳朔,象鼻山,溶洞。</p> <p>田园风光,好一派丰收景象。</p> <p>穿着儿子送给我的套裙,美滋滋的逛桂林。</p> <p>与舅妈,表兄,弟,妹们全家合影留念。上次见面还是69年在兵团时,时隔这么多年再相聚,不容易。看到舅妈儿孙满堂又孝顺,,苦尽甘来,真高兴。祝福她健康长寿,阖家安康。</p> <p>离开桂林来到北海,参观海洋水族馆。</p> <p>欣赏北海银滩宜人景色。</p> <p>摩托艇,救生衣,水上浮床。我穿着救生衣坐摩托艇在海上风驰电掣般转了一大圈,刺激!爬在浮床上随波逐流,愜意!</p> <p>享受阳光,沙滩,戏浪,童心未泯。哈哈哈🤗,真开心!</p> <p>我们从北海经湛江,到广州,再回家。此为广卅街头留影。</p> <p>96年我们第二次装修房子,开始只是想改造厨房,卫生间,最后干脆全面铺开。德诚常出差,无暇顾及,这次主要是儿子打理。也好,不用做飯和打扫卫生。和儿子就在院内小店吃,他不仃给我说笑话。一顿饭从头笑到尾,省事又开心。</p><p>此照是97年初,我们庆祝搬入装修后的新居。右下角的马,是儿子出差西安带回的唐三彩。</p><p><br></p> <p>两人在看电视呢?还是欣赏新换的大彩电?</p> <p>好一幅母子情深图!儿子小时调皮,总是我管教,惩罚,德诚常常护着他。中学后我没那么严厉,他反而与我更亲,母子关系更象朋友,这种感觉真好。我生气了,他便拉着我在客厅跳舞转两圈,说:妈妈,我是你儿子耶,你还生我的气呀!气便跑到爪哇国去了。</p> <p>小叔叔是我小姑婆的儿子,这次从美国回来特地前来探望。多年不见,分外高兴。特客厅留影。</p> <p>97年秋,一天突然有人找。出来一看,问:找我?什么事?不认识吗,我是张新元呀。哦!怎会不认识!几十年没见面,没想到而已。我们65年高中毕业,时隔32年,虽境遇不一,音容笑貌变化不大。这是春节前第一次,我班部分高中同学聚会留影。</p><p><br></p> <p>我们三位高中女同学合影。</p><p>至此,美篇暂告一段落,日后再续。</p> <p>此美篇表述了二十二年大致经历,如小溪潺潺流水,波澜不惊,平淡无奇。这就是和平时期,中国走向昌盛时代,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变迁。见照片忆当年,留待日后,闲来无事细细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