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为此我结合六年级下《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内容,特别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操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形式多样的学习,为我们的孩子开阔了广阔的天空,更为他们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在数学这片蔚蓝的天空里,他们会自由地翱翔,不断地汲取新鲜的知识,实践应用再实践再应用,反复锤炼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把数学作为一门有用的学科。</p> <p> 活动一:实验操作,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p><p>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借助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公式得出的,如果只是单凭记忆,这一公式虽然看着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是往往学生在实际计算当中会忽略掉乘1/3,从而造成错误。只有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p> <p> 活动二:切一切,拼一拼。</p><p> 将圆柱体以不同的形式的切或拼会得到不同的图形。圆柱沿半径切成若干个小扇形,然后再进行拼组可以转化成一个与之体积相等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的半径,高就是圆柱的高。</p> <p> 如果将圆柱横切会多出两个面,多出来的面其实是两个底面积。</p> <p> 如果将圆柱沿直径竖切,多出的两个面是两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直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p> <p> 活动三:争做小老师</p><p> 我们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只有自己讲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了。</p> <p> 活动四:用思维导图梳理总结</p><p> 学完这一单元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转化为自己的东西。</p> <p> 我们常说一句话,做着做着就会了,错着错着就对了,其实数学学习最大的价值不是记住了多少条定理,学会了多少个公式,而是在不断的出错犯错的过程中及时的分析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除了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思考与探索的能力。相信通过这些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孩子不断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综合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