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香格里拉滇藏线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2020年5月17日,我们蕴酿以久的滇藏线之行,终于出发啦,我们一行八人乘坐成都至丽江的飞机到达丽江,开始了我们的滇藏之旅。</p> <p> 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丽江,到达当天,我们游览了美丽的丽江古城和丽江黑龙潭,在古城中信步游走,你可以慢慢地品味人生,有许多供游客歇息留宿的客栈,这些散落在街市中民居里的客栈,并不花枝招展地迎合你一一她恬静地守信在那里,任凭你走近她或者错过她。每个客栈们名字都好有特色,水云间,等一个人,一米阳光,推开客栈虚掩的门向内望去,里面别有洞天,参天的古树,清清的小溪,四合院的天井,好一派天然的景色。</p> <p> 古建筑,古街道,古石板,以及那流淌了近千年依然清澈见底的小桥流水,告诉人们,这的确是一座拥有千年古韵的美丽小城。但是,小桥流水两旁的一个接一个的现代化酒吧,却在告诉游客,这里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神秘小城。</p> <p> 国内名为“黑龙潭公园”的景区以丽江黑龙潭最为有名。丽江黑龙潭公园也叫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象山脚下,从丽江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是丽江重点推荐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黑龙潭公园里有一座五孔石拱桥,长虹卧波一般,将潭一分为二,玲珑俊美的一文亭、得月楼分别屹立内外潭心,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副对联。一副是毛泽东诗词句:</p><p>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p><p> 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p><p>另一副是郭老撰书的楹联:</p><p>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p><p>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p><p>全联仅三十字,却写出了丽江黑龙潭的神韵,书法遒劲而洒脱奔放,为公园增色不少。</p> <p> 酒店为我们提供的早餐</p> <p> 第二天,丽江的小胖师傅接上我们,开启了滇藏线之行,第一站,香格里拉虎跳峡。</p><p> 途中美景香格里拉长江第一湾。</p> <p>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p> <p> 香巴拉大峡谷拍照留念</p> <p> 哈巴雪山观景台,站在平台上,雪山的美景时隐时现,但周围的田园风光还是不错的。</p> <p> 香格里拉高山杜鹃花海风景区,敬业的摄影师为大家拍照留念。</p> <p> 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之称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p> <p>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p><p>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距香格里拉市城区22公里,总面积约1313平方千米。</p> <p> 路过香格里拉纳帕海,下车随拍了两张照片,留着回忆吧!</p> <p> 为巴拉格宗巴拉村做出巨大贡献的藏族“荣耀”斯那定珠:用自己的努力,守住了承诺,感动了你我,他就是康巴汉子斯那定珠,他倾尽了所有家产,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年轻时的梦想。修一条公路,为山里的乡亲们能走出大山,并用最后的成功坚守住了自己的承诺,他将自己的家乡走出封闭,走向世界,这一份难得的赤子之心会一直放在家乡人的心头。</p><p> 后来,当他的事迹慢慢传开之后,他感动了亿万的中国人。第五届“CCTV年度慈善人物”中,他光荣的站上了领奖台,接受亿万人的尊敬。</p><p><br></p> <p> 斯那定珠的旧居</p> <p> 巴拉格宗景区门口有一株干年菩提, 这株菩提树与巴拉格宗的山峦峭壁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山川有灵,必有外化,以征祥瑞,这株千年凤凰菩提树,就是巴拉格宗的象征与守望者</p><p> 这是一株树龄3000多年的菩提树。菩提树杆上半出一支“佛手”它穿越千年时光,在巴拉格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倚傍峭壁,栉风沐雨3000多年依旧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巴拉格宗的巴拉村.巴拉一词源于藏语音译,意为自巴塘迁徙而来的藏族村落。巴拉村坐落在香格里拉大峡谷中部的格宗雪山下海拔2900米的山腰上,沿岗曲河谷垂直而上700米左右的地方。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藏族汉子:巴那格宗倾其所有,奋斗了二十多年,打通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公路,他的事迹感动着所有人。</p> <p> 巴拉格宗通天峡栈道</p> <p>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藏族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在藏语的意思是,心中的太阳.香格里拉的美超乎想象,湛蓝的天空下,飞扬的五彩经幡妆点着神圣的寺院,纯朴虔诚的人民在这里生息劳作,这里是他们最美丽的家园。</p><p> </p> <p> 看见白塔就进入了香格里拉了,香格里拉最大的白塔。</p> <p> 香格里拉古城风貌</p> <p> 夜幕下的香格里拉</p> <p> 风景在路上,途中拍摄的白马雪山。</p> <p> 著名的景观,美丽的长江第一湾—— 金沙江大弯。云南省德钦县境内。</p><p> 站在金沙大湾的观景台上,欣赏着金沙大湾的美景。金沙江从远处的山谷缓缓而来,围着日锥峰画了一个倒写的物理学中的欧姆符“Ω”,给日锥峰戴了个紧箍咒。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藏芒康昌都盐井有一千多年的的历史,芒康昌都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p> <p> 盐井返回途中观景平台旁边的路标</p> <p> 没看到日照梅里雪山的真面目,观景平台的宣传照看一下吧!</p> <p> 观景平台友友们尽情狂欢</p> <p> 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此山自古以来受到藏民的崇拜,被列为臧区八大神山之一,也是云南的第一高峰。</p> <p> 我们入住的香格里拉格瓦坚家园酒店窗外就能看到梅里雪山。</p> <p> 德钦飞来寺处在滇藏公路沿线,从德钦县城出去8Km处,飞来寺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德钦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寺内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飞来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p> <p> </p><p> 离开了梅里雪山,穿越德贡公路碧罗雪山段,5月才开通的德贡公里碧罗雪山,两边的堆滿了厚厚的积雪。碧罗雪山从夏初到秋末积雪不化,即便盛夏。</p> <p> 看见一群年轻人在雪山上疯狂的摆拍留影,我们借上他们带的旗帜也疯狂了一次, 途中翻越高黎贡山,沿途一路美景尽收眼底。</p> <p> 穿越高黎贡山,沿途的景色美不胜收,高黎贡山一直都有着“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称,在这个地方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爬着这里布满了翠绿苔藓的树木上,感受着这里正在诉说的历史,回想着落叶和苔藓所掩埋的传说。</p> <p> 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村里约有60户人家,有藏、怒和傈僳族,要进入雾里村,需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昔日马帮进藏的必经之路, 始于汉兴于唐,现仅剩怒江段的茶马古道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条紧贴咆哮怒吼的恕江.在峡谷峭壁上开凿的古道.是进入雾里村的唯一通道。</p> <p> 村子里的60多户人家一直保留着怒族的传统建筑,他们非常纯朴,好客。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p><p> 每年春天是雾里村赏景的最佳季节,江水碧蓝,麦地青黄,漫山遍野的山花,若遇上有雾的天气,村子则在迷雾中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让人以为是来到了江南水乡。</p> <p> 秋那桶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地处丙中洛镇最北边,可能是我们去的时间不对,没有宣传的那么美好,我们在哪里吃了午饭,到村里走了一圈,随便拍了几张照片,留着以后慢慢地回忆吧!</p> <p> 云南和西藏交界处的界碑。</p><p>界碑这边是云南丙中洛镇,那边是西藏察隅县松塔村。</p> <p> 到丙中洛路过石门关,怒江石门关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 </p><p> 怒江石门关其实是一个峡口,两座绝壁直插入江中,如刀劈斧削的坚实大门,最窄处仅二十余米,怒江到了这里,江水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似的,所以称石门关</p> <p> 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和谐家园,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p><p><br></p> <p> 丙中洛,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怒江在这里连续转了两个大湾,江水由远处山谷慢慢的流淌下来,围着一座小山丘,流向下游。</p> <p> 第二湾</p> <p> 行程基本要走完了,还有四天就要回家了,5月24日我们走进了独龙江。</p><p> 独龙江地处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北与西藏接壤,西与缅甸毗邻,这片美丽的土地,地广人稀,景色迷人,有着“最后的秘境”之称。</p><p><br></p> <p> 独龙江纯真朴实的儿童。</p> <p><br></p><p> 妇女纹面,曾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不过现在,怒江独龙族纹面女的传统已经失传,到了独龙江一定要去看看巳经失传的纹面女,下面这位纹面女己是90多岁的高龄。</p> <p><br></p><p><br></p><p> 到独龙江当天下起了雨</p> <p> 当天晚上雨越下越大,伴随而来的是山体滑坡,泥石流,停水,停电停网络。</p> <p> 真没想到我们被困了十多天,我们这些被滞留的游客都没想到我们遇上了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当地的乡党委政府他们第一时间组织我们被困的游客到安全的地点,设立了救灾应急点,医疗服务点,让我们感觉到安心,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在这边远的边境小镇,救灾力度做得如此即时,如此到位,让我们深受很感动。这次的经历在我们一生当中都非常的难忘。</p> <p> 在滞留时间,每天快讯报道抢修公路的进展,图书也免费供游客借阅,独龙族愽物馆下午免费参观,在不下雨的情况下,晚餐后组织游客跳当地民族舞。</p> <p> 怒江州常委常务副州长柴万宏,贡山县委书记李义军亲临独龙江乡指导救灾工作,并看望滞留在独龙江的游客和独龙江群众。</p> <p> 由于当地卫生院的药品有限,云南消防战士,为给滞留在当地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游客送上药品,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走了三天,把药品送到乡政府,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人民的子弟兵辛勤付出让我们深深的感动,看到他们带泥的双腿,疲惫的身体,吃着一包方便面,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p> <p> </p><p> 滞留在独龙江期间随拍</p><p> 独龙江,地处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北与西藏接壤,西与缅甸毗邻,这片美丽的土地,地广人稀,景色迷人,有着“最后的秘境”之称,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沿袭着最古老的生活方式,延续着善良质朴的民风。</p><p> </p> <p> 独龙江普卡旺村,是个很神秘也很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苍翠的崇山峻岭,还流淌着着碧玉般的独龙江,除了有傈僳族、藏族外,还有着隐居于此的独龙族。</p> <p> 要离开独龙江了,与我们在患难之中认识的朋友合影留念。</p> <p> 9天9夜</p><p> 5月28日至6月5日,历时9天9夜,抢通79.138公里独龙江公路施工便道,清除209个灾毁点,可供单车道通行的临时便道。高黎贡山腹地时时处处体现出与高山争路,同时间抢路的可歌可泣公路抢险应急保通场景。</p> <p> 6月7日早晨9:00开始,共分5批撤离独龙江乡滞留人员,其中游客366人,游客车辆84辆,其他车辆63辆,撤离人员、车辆于当天下午全部安全返程。 </p> <p> 在当地政府,公安,及公路管理局的护送下,我们于当天下午顺利走出了独龙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路过了远征军回国渡口,拍下了出独龙江的第一张合影。</p> <p> 远征军回国渡口</p> <p> 要回家了,行程中的老姆登也应该去看看,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深爱世人”,字体鲜艳。</p> <p>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p> <p> 最后一天了,晚上9点过的返程飞机,白天我们抓紧时间到双廊古镇去看看,双廊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洱风光第一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p><p> 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p><p><br></p> <p> 双廊扬丽萍艺术馆</p> <p> 24天的香格里拉滇藏线圆滿的结束了,回来后一直难以忘怀大家在一起有过欢乐,有过迷茫的日子,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云南怒江州及贡山县独龙江乡政府对我们被困在里面的游客救灾力度,独龙江公路中断后,对游客安排的特别有序,解决了我们的食宿,使我们安心,感谢当地各部门为抢通公路所做的一切,感谢小胖师傅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过硬的开车技术及心理素质,感谢同行友友的一路陪伴共渡难关,相互依存,相互鼓励,走出了我们困境,这一切的一切都忘我难以忘怀,让我魂牵梦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