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沿革

【湖湘之子】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文章编辑:凯歌平安而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图文策划:雩江十六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美图出镜: 将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美文音乐:网络在线歌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时 间:2020/06/27</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贺晋年(1910.10.1~2003.05.11),男,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贺家湾人,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正大军区职待遇)。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3年5月11日7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b></p> <p>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成立时间是1948年11月,它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该纵队是由冀察热辽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p><p> 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北地区的地方部队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9旅。1946年7月晋察冀军区第9旅改称晋察冀军区独立第5旅。9月,在冀东、辽西地区的部分地方部队合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第17旅。这两个旅分别在热辽和冀察(今河北省西北部)地区冀察热辽这区领导下,发动群众,保卫和开辟根据地,先后进行了宁城、赵川等战斗。</p><p>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5月,为配合东北夏季攻势,第5、第17旅参加了热河(旧省名,辖今河北东北部及辽宁西部)夏季作战。7月至10月中旬,第17、第5旅分别改称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第2师;同时以热东、辽西地区部分地方部队合编成冀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10月下旬至1948年2月,为配合东北秋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3个独立师先后参加了热河秋季作战,并向东北部分铁路线出击。3月,在辽宁朝阳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司令员,杨春甫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该纵队下辖之第31、第32、第33师。全纵队3.1万余人。纵队编成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5至6月参加华北军区发起的冀热察战役,先后进行象鼻子山、隆化、昌黎等攻坚作战,配合华北野战军钳制国民党军对东北的增援。第31师副师长李荣顺在隆化攻坚战斗中牺牲。共产党员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舍身炸掉桥头堡,为部队扫除前进障碍,被追认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9月至11月初,参加辽沈战役,胜利完成攻占昌黎、切断北宁铁路和阻击锦西国民党军北援锦州的任务。</p><p>列编撤编</p><p>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1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周仁杰任副军长,杨春甫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廷一任参谋长。第31师改称第142师,欧致富任师长,谢镗忠任政治委员;第32师改称第143师,李光辉兼任师长,刘禄长任政治委员;第33师改称第144师,周仁杰兼任师长,钟文法任政治委员,同时冀察热辽独立第8师番号撤销,部队编入第144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61师,朝霞梅村任师长,钟辉任政治委员。全军5.5万余人,隶属东北野战军。</p><p>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先后攻克密云、石景山发电厂、门头沟煤矿区,扫清北平(今北京)西郊国民党据点,会同兄弟部队完成对北平的包围。4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6月,第161师调归江西军区建制。7月上、中旬,参加湘赣战役。7月下旬至8月该军单独进行赣南战役,仅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解放县城22座的伟大胜利,为野战军主力进军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9日,兼赣西南军区。其间,主力在赣西南、一部入粤北剿匪。</p><p>1950年12月,第143师改编为炮兵,另将原第38军第151师改为第143师调归该军建制。1952年3月,第142师改编为公安第11师,第143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第144师调归第21兵团。</p><p>1952年3月15日,第48军军部改为第21兵团兵团部,该军番号撤销。</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免责声明】图文无关,编辑撰写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供学习、交流、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之用,倘无商业利益之便利。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