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鼓浪屿林公馆,即林祖密故居,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鼓新路67、69号。清乾隆年间,林祖密先祖从福建平和移居台湾雾峰定居垦殖。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林祖密随其父林朝栋举家内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林祖密在鼓浪屿今址购屋定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进行了翻建。翻建后的府第,取名"宫保第"(因其祖父官赠清太子太保,故而得名);后林祖密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曾授陆军少军衔,后人又称之为"将军府"。</p> <p> 林祖密(1878——1925),字资铿,号季商,台湾人,祖籍福建平和。其先祖林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移居台湾漳化;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再迁居台中雾峰。其祖父林文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卒赠太子太保;其父林朝栋在中法战争(1883——1885年)间,因抗击侵台法军及开拓台湾有功,钦加二品顶戴,赐穿黄马卦,统领全台营务。林祖密童年时随父于军旅。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翌年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时年18岁的林祖密随父林朝栋举家内渡。不久,奉父命回台管理家产,其间曾秘密支持台胞抗日复土运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其父林朝栋去世,林祖密毅然放弃台湾产业,回厦迁居鼓浪屿;同时向日本驻厦领事馆提出退出日籍,恢复了中国国籍。民国四年(191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同年底袁世凯企图窃国称帝,林祖密便召集漳、泉革命党人于鼓浪屿寓所组织秘密机构,积极进行反袁斗争。之后,始终坚定追随孙中山先生,在闽南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先后被委任为陆军闽南革命军司令、授陆军少将衔(1918年)、汕头警备司令(1919年)、大元帅府参军兼侍从武官(1921年)等职。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林祖密被其拘禁;不久获救回闽,应时任福建省长林森之敦请出任省府水利局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入闽,林祖密去职返鼓浪屿。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遭驻漳的北洋军阀李厚基旧部师长张毅逮捕并杀害,年仅48岁。</p> <p> 该建筑由两栋主、附英式洋楼组成,均为两层,砖石木结构,总面宽42米、总进深27米,庭院长7米,占地面积678平方米。主楼坐东朝西,平面呈"甲″字形,三面围栏,面阔22米、进深10米、高10.15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建筑上下层均有连拱的回廊,屋顶为四坡顶,上铺红色板瓦;主楼前后设有宽敞的花园。附楼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20米、进深6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屋顶为双坡顶,上铺红色板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