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父亲,【原创】,制作/陈再中、陈怡,摄影/陈再中、刘向东、陈怡,音乐/古琴曲:《离骚》

怡然

<p>我们99岁的老父亲端午节前夜(6月24日23点45分)追随他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驾仙鹤而去。父亲,我们心目中的巨星平静而安详地陨落了。愿父亲在屈原夫子的带领下,很快和“鼠”妹妹(我们的母亲)再携手同游。</p> <p>  父亲备课总是那样认真严谨。但凡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他总要找来不同工具书,只到经过反复比对多方求证后,方才踏实放心地写进教案。 父亲的教案和论文稿,一摞一摞整齐码放在他的书桌和书架上,每一页都是用工整的欧楷一笔不苟书写的。父亲敬业精神是深入骨髓的,字如其人,在父亲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p> <p>66岁才离休的父亲又全情投入到《中华大典》编纂工作中。《中华大典》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这项工作从开始起就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中华大典》为国家重点古籍整理项目。编纂《中华大典》,学术性强,工作量浩繁,工程十分艰巨。</p> <p>父亲担任《中华大典》清文学部副主编。</p> <p>历经14载严寒酷暑,父亲圆满完成所承担的编纂任务。</p> <p>  因教学、编写教材、学术研究、承担全国教育学会会长的工作和编撰《中华大典》所需,读万卷书,老父亲做到了。而行万里路,领略锦绣神州,寻访先哲圣贤行踪的,是老父亲最想达成的心愿。我们带着老父亲开启览游五湖四海天下风景模式。</p><p><br></p><p>父母在众子女孙辈们簇拥下在江西婺源李坑合影。</p> <p>南巡广东、澳门与香港。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p> <p>观瞻白鹿洞书院,与朱熹理学家神交</p> <p> 清明时节,不避突如其来风雨雷电,义无反顾敦促我们驱车前往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寻根祭祖。</p> <p>经屈原、昭君故里,上神农顶观云卷云舒;进大九湖观日出日落。</p> <p>与朋友相约,我们携95岁高龄的老父亲,说走就走,驱车向着远方的深山、远方的广西巴马进发。5天往返车程3000多公里。</p> <p>黄州赤壁即东坡赤壁,宋代著名文学家大诗人苏轼被贬于此,苏轼为了排解心中烦闷,时常流连于此的山水,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因而声名远播。</p> <p>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学生们深知老先生对苏子诗词歌赋情有独钟,驾车相拥相伴至此。师生们流连忘返于二赋堂、睡仙亭、问鹤亭、坡仙亭等处,共同学习研讨苏子的诗词歌赋。</p> <p>在二赋堂,老父亲拾回当年在讲台上课的风采,逐字逐句讲解前、后赤壁赋,讲到精典之处,神采飞扬达到了忘我的境界。</p> <p>与我们家族的老人们到梅园赏梅</p> <p>至亲为老父亲90大寿欢聚一堂</p> <p>游览【天下祖庭】五祖寺</p> <p>  又一个清明时节,深入丹江口库区,当亲眼目睹国家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他欣喜不已。</p> <p>  </p> <p><br></p><p><br></p><p> “ 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登顶泰山”是老爸的心愿,我们携94岁的老父亲和82岁的姑妈(老爸的妹妹)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p> <p>丙申年端午,后官湖湿地探寻“知音源”。</p> <p>学生带老父亲郊游</p> <p>最美不过夕阳红</p> <p>感谢🙏🙏🙏🙏老爸的学生们,持续六载为老父亲创排充满浓厚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和真执敬师情宜的精彩节目,为家父祝寿。</p> <p>老父亲,共和国的见证人,在2019年国庆节来临之际,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此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组织感谢亲朋好友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