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解放军第一数字化炮兵师</p><p class="ql-block">原广州军区下辖的马坝炮师就是赫赫有名的炮兵第一师(现已改编为炮兵旅),前身是延安炮校,下属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四八年组建炮一师,参加了平津战役,以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在解放军预备炮兵序列里,是名符其实的老大哥,号称“天下第一师。”是一支具有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成立于战火硝烟的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番号是:“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毛泽东选集》上就有她的大名。1949年1月,更名的番号;“炮兵第一师”。</p><p class="ql-block"> 自炮一师成立以来,她参加了围困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转战辽沈、平津、攻克太原、南下战衡宝、解放海南岛,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参加了1—5次战役,老秃山、上甘岭等战斗,威震敌胆。战功卓著,著名的志愿军战歌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就出自我师26团五连指导员“麻扶摇”之手。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参加了夺取同登、奇袭高平、勇战复和、炮击谅山,坚守法卡山等战斗,炮勇神奇,英雄辈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南征的炮兵一师。威武!<br><br>刘国民刘粤花的老爸进军湖南途中用一月津贴照的像。所操用的大炮为缴获的国民党军的,在解放太原战斗中立了战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炮兵之路
1948年5月在赤峰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又称热河炮兵旅),隶属于冀察热辽军区。
1948年11月25日热河炮兵旅机关和直属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指挥所,辖炮兵1、2、4团,共编8628人,隶属于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
1949年1月11日在天津桐柏镇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1师,辖1、2、3团。<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炮一师二十七团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四团第一任团长朱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老黎叔叔~燕玲姐的爸爸。小时候,感觉大老黎叔叔好高大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优秀的军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多么英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看我们的父辈情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的父亲。大约五十年代未,在廿七团三营七连一排任排长。<br> 这张照片是郑州尹叔叔保存下来的。我们家都没有。2015年尹叔家姐姐传过来。非常感谢!顺祝尹叔健康长寿!</font></h3> <h3>战斗在南疆。</h3> <h3>27团二营教导员彭正兴(彭晓宏的父亲)</h3><h3>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荣立三等功。<br></h3> <h3><font color="#010101">自由自在的童年~钱萍</font></h3> <h3>1976年3月11日二十七团时景芳家在广州照的全家福。</h3> <h3><font color="#010101">刘力颖的父母</font></h3> <h3>彭晓宏的父母亲</h3> <h3><font color="#010101">贾老师(王京红、王广红的母亲,前面一位),曾老师。两位长辈是群里许多发小的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前坐右边第一是胡萍胡杰妈,第二位是赵勇妈,第三位是丽华妈,第四位是好象是彭红妈但她家孩子小我不确定,上排占立左边第一位慧敏兆华妈,第二位</font>卞允富卞允强妈<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三</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位</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是</span>宋显<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斌</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妈,</span>第四位最高的妈妈叫范俊爰</h3><h3><font color="#010101"><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纯纯的发小!有光头哥、刘粤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发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京红和卢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钱萍、黎燕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许世友将军在炮一师。与炮一师子弟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京红的伙伴们。有你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爱萍的姐姐,李丽,国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吴老师,是与我母亲在一起的幼儿园的老师。东北人。父亲是烈士。母亲不在后,孤身一人从东北来到父亲的部队。后去了长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大哥的知青留影。1973年,所有刚毕业的部队子弟按军区要求无一例外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接受贪下中农的再教育"。<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3年底,18岁的大哥花县一中高中毕业,与炮一师子弟一起到了广州市国营黄金围农场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里辛勤劳作了五个春秋。其间,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当上了生产队长。大哥在农场与魏爱民哥在一起。注:魏惠丽的哥哥(当时刚满16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军兄的伙伴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曾老师~是廿七团子弟群中许多人的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京红。确实像尊敬的贾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潘志雄大哥。群里所有发小的老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聚会长白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聚会花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相聚2016。中间一位老人是曾老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间男士是宋显斌大哥。左手位刘丽华大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流溪河上通往永明学校的小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我们曾经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血脉相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发小王勇与启蒙老师永明小学曾老师。<br> 王勇,1964年出生,英语专业教授,博士,曾在美国Bowling Green 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现当代小说和西方文学理论。主要讲授美国小说、当代西方文论等研究生课程和口译等本科生课程。在《当代外国文学》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教育部社科项目一项,编写等著作、教材数部。获山东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学能手”等称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廿七团永明小学校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相聚花县2016</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漁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山沟里的军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勇2016年重回翁源新江漁溪的家。<br></font></h3> <h3>刘国民大哥与父亲在一起。</h3> <h3>2020年3月3日,大头民哥、粤华姐的父亲刘叔94岁生日。</h3><h3>祝刘叔身体健康!顺心如意!</h3><h3>也祝民哥安康幸福!</h3> <h3>坐着的老人是王京红,王广红的爸爸王叔叔和我小的时候的班主任张老师。</h3><h3>这是王京红,王广红一家人去看张老师的时候拍的照片。</h3> <h3>我小学1、2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h3> <h3><font color="#010101">赵勇的父亲。每一枚军功章,都闪烁着我们父辈崇高理想的光芒!记录着父辈军人生涯的历史!</font></h3> <h3><br></h3><h3>炮一师老师长和他的女儿。</h3><h3>刘占荣,原湖南省军区司令员。</h3><div>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div><div>1935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div><div>1936年5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div><div>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干事、师宣传队宣传员、连队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学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解放军炮兵第一师师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炮兵政治委员,陆军第41军副军长。</div><div>1980年2月21日至1983年5月14日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div><div>1983年5月14日任湖南省军区顾问。</div><div>1947年由四野野司授予“战斗英雄”称号。</div><div>1984年离职休养。</div><div>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div><div>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div><div>1957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div><div>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div><div>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代表大会代表。[1]</div> <h3><font color="#010101">廿七团老团长~丹辉。<br>今年己96高龄。祝老人家健康长寿!<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廿七团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四团团长朱光将军</font></h3> <h3>刘孝庭,山东老乡刘红卫的父亲。转业前是军务股长。也是1978年下半年转业的。和我父亲是一批转业的。</h3> <h3>2019年2月8号,去淄博看望廿七团原副团长李明道,八十九岁。精神矍铄,神采奕奕。</h3> <p class="ql-block">1979年对越作战被授予”英雄炮一连"连长张克林(左),指导员张进连(右)与战时营长邓栋梧44年后聚首。战时部队是炮一师27团一营,原驻广东翁源县新江镇53805部队。2023.07.12拍于湖南宁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