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与源——闽台文化历史渊源

集美大学闽台文化工作坊

<p>  台湾问题一直是牵系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能激发民族情感的问题。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有紧张也有和缓,但无论处在怎样的历史情境中,台湾始终作为祖国无法分割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历史早有证明,台湾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最能体现出两岸蕴藏着的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情感,是我们探寻两岸关系以及发展的基石。</p><p><br></p><p> 探寻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文化关联,最先去研究的应是台湾与福建的关系。台湾与福建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又有着紧密的地缘以及血缘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闽台两地都曾经历过中原文化的同质化过程,中原文化通过移民向福建地区渗透,又通过移民深刻影响到了台湾地区。因此,闽台两地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文化区,是一个文化整体。从古至今对闽台地区文化发展的探寻,都必然会追溯到中原文化与闽台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将通过探寻闽台文化在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分析闽台文化中存在的密切联系,增进对两地文化的理解。</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span></p><p><br></p><p>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福建和台湾一水之隔,台湾岛位于福建东南,隔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如此相近甚至曾经相连接的地缘关系使得两地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p><p><br></p><p> 在远古时期,台湾岛与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使得海平面升高,相连部分沉入海底,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第四纪以来,全球性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多次引起台湾海峡海平面大幅度升降变化,台湾与福建先后出现四次相连、四次分离,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海平面升高,福建与台湾隔台湾海峡成今日之貌。</p><p><br></p><p> 1981年,福建地理学者林观得先生参加的一次于美国召开的学术报告时,根据台湾海峡地貌特征,提出了台湾海峡南部存在联系海峡两岸浅滩的“东山陆桥”的观点:“东山陆桥”在福建东山岛和澎湖列岛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浅滩。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第四纪期间,由于福建和台湾相同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数次明显下降,海退使台湾海峡几度成为陆地。“东山陆桥”横亘在海峡两岸之间,福建和台湾两地已无交通障碍,为海峡两岸古代人类和动物的迁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东山陆桥”成为远古时期台湾联系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的通途和纽带。这一观点的提出印证了闽台之间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p><p><br></p><p> 这种地缘关系为移民的产生以及闽台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前提。</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图为东山陆桥)</span></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移民与文化</span></p><p><br></p><p> 历史上,台湾在很长一段时期归属福建管辖,二者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元代在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之下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置台湾府,从此隶属福建管辖长达二百年之久。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改建行省。这样的历史关系促进了闽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福建与台湾之间的联系。台湾文化多由福建传播而来,历史上从福建到台湾迁徙了大量人口,这些离开故土迁徙至台湾的福建人把闽地文化移植到了台湾。因此,研究闽台文化离不开移民史的研究。</p><p><br></p><p> 考古资料显示,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从一些出土的化石可以发现,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与福建漳州等地文化属于同一性质。从文献记载来看,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率一万将士至“夷州岛”,他们在台湾的活动,被记录在当时人所写的《临海水土志》中,这也是世界上对于台湾岛最早的记载。</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东吴船队帮助当地居民开垦荒地)</span></p><p><br></p><p> 此后,隋炀帝派兵前往琉球,与当地居民发成冲突引发战争;战后一些台湾原住民被迁至福建地区。唐宋时期,闽南一带居民,为躲避战乱,许多人逃往台湾。如《台湾通史》所载:“历更五代,终极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不过,史书上有确切记载闽台移民最早应为宋代。宋人楼钥的《汪大猷行状》和周必大的《汪大猷神道碑》有明确记载汉人迁台的情况。</p><p><br></p><p>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福建泉州港兴起,两岸经济交往更加密切,有文献记载,当时台湾出现大量“宋钱”,说明台湾与大陆已开始“互市”,钱币在台湾地区流通。宋代将澎湖划给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从北宋时期的季节性驻军,至南宋时期的长期驻军,澎湖被纳入中原版权。直至元代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台湾正式开始政权建制,隶属福建管辖。</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古时泉州港盛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隋唐、宋元时期为避战乱而迁徙至台</span>湾的大批福建移民,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等传入台湾地区,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和闽台文化的交融。</p><p><br></p><p> 比如河洛文化在闽台地区的扩散。河洛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历史上,河洛地区的居民因多种原因迁至福建等沿海地区,又由福建向台湾迁徙,河洛文化随人口转迁传至台湾。台湾大多数人与中原人血脉相袭、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其表现如下:第一,族群同宗,血脉相连。陈、林、黄、郑四姓的根源均在中原河洛。第二,语言同系,文字相同。台湾方言“言多周秦之语,声含中原之音”。第三,礼仪同承,民俗相近。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习惯,都继承了河洛文化传统。第四,宗教同源,信仰相通。台湾的民间宗教信仰和神像虽直接来自闽、粤,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又是与河洛宗教文化一脉相承的。</p><p><br></p><p> 又比如客家文化的传播。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西晋灭亡后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大的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今天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人口超过1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地区。</p><p><br></p><p> 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认定“根在河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大演讲时提到:“在台湾,我们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们大多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福建省泉州市也有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遗迹。今天,台湾的新埔镇保留着大量客家文化建筑,东势镇为客家人居住地,客家话为日常语言,内埔乡天后宫、竹田乡忠义祠都是客家文化的留存。</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漳州土楼·客家文化标志)</span></p><p><br></p><p> 明清时期,随着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沿海居民纷纷冲破海禁,大陆汉族人民前往台湾逐渐形成高潮。1628 年,福建大旱,出现长期灾荒,郑芝龙经明政府允许,“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招募大批民众入台垦荒种植,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此后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主权,从大陆带去3万多名官兵眷属,以后郑经又带去六七千人,加上这时清政府实行“迁界”政策,沿海居民纷纷渡台避难,台湾汉族人口增加到12万人左右。</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郑成功收复台湾·年画)</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台湾的开发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越来越密集的人从福建移民到台湾。据清朝档案记载:1763年台湾人口已达666040人,而20年后的1782年又增加到912920人,平均每年增加1万多人。1811年,台湾人口更高达1901833人,30年间增加将近100万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人。而1840年又发展到25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2万人左右。1875 年福建大臣沈葆祯赴台处置海防事务,开始许多方面的改革事务,于厦门这些地方建立移民局,带来许多大陆移民赴台谋生,使得台湾的建设速度得以加快。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积极推进对台湾的开发,至光绪十二年(1885年)将台湾正是列为中国的一个独立的行省。建省后,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特别是新移民进行的荒地的开垦,使台湾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一个新型农业区域,向大陆提供了大量稻米和蔗糖,大陆也向台湾输送了大量日用品,双方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p><p><br></p><p> 清朝洋务运动时,台湾已得风气之先。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设立了邮电总局、机器局、煤务局,创立西式学堂,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使当时台湾成为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在清政府治理台湾的210年间,台湾封建形态的经济开发基本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开始萌芽。</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台湾巡抚刘铭传故居·安徽)</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清末甲午战争之后,至今天的一百年间,台湾与大陆多次分离。尤其1949年国民党统治崩溃,败退台湾,不只闽南地区,更有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人一拥而入,中原文化对台湾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台湾总体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纵观台湾所有的359个县市的文化组成,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生产,还是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台闽地区地方文化特色简介》等书中所记:大同区有孔庙、保安宫、霞海城隍庙等热闹的庙会活动;大安区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多元宗教文化并存;内湖区“元宵夜拜土地公”年年举办至今;瑞芳镇有福山宫等庙宇与独特的山海景观,街面繁荣被称为小上海......各类文化在台湾岛上相互融合,不断发展,展现出绚烂多彩的画面。</p><p><br></p><p> 值得指出的是,历史上台湾的移民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其中福建占有更大比重。清末成书的《安平县杂记》说,台湾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原住民占很小一部分,而在汉人中,“隶漳、泉籍者十分之七八,是曰闽籍。”又有1926年的一次人口调查显示,台湾的大陆移民中,福建、广东两省的移民超过了370万,占全部移民的98.7%。其中福建籍移民(特别是漳泉移民)又占83.1%。因此台湾先民和福建移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闽台文化关系的重要基础。</p><p><br></p><p> 了解台湾的移民史,才能了解台湾文化的性质和渊源,它是大陆文化,特别是闽南文化的移植和延伸。闽台之间的文化同根共祖,有很多共同性、一致性。</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明清时期福建向台湾移民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文化渊源</span></p><p><br></p><p> 闽台文化关系,在移民时期,主要表现为福建文化向台湾传播,且由于台湾汉族人口中福建占有的优势比重,台湾文化受福建的影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p><p>台湾的语言来源于福建,闽南话在台湾岛内被广泛使用。《台湾笔记》亦云:“土音惆啾,初莫能辨:呼内地人曰‘外江郎’、吃烟曰‘脚荤’、茶曰‘颠’、饭曰‘奔’、志路曰‘强’、土娟曰‘摘毛官’、玩耍曰‘铁拖’。”这些记录下来的语音资料,全是闽南话的译写,清代台湾使用闽南话是十分普遍的。</p><p><br></p><p> 台湾的风情民俗也与福建一脉相承。移民去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语言,也一并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丁绍仪《东流识略·习尚》中提到:“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饮食、祭祀、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殊异。”台湾许多地名直接由福建祖籍地移植而来,比如安平镇、东山乡、泉州厝、福安里等等。其节庆也与福建大体相同:除夕“围炉”、七月“普度”、冬至做“亚岁”、腊月十六称“尾牙”等等。所以《台湾省通志稿》说:“凡此岁时所载,皆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大概相似云。”</p><p><br></p><p> 台湾的民间信仰大多是由大陆传入的。妈祖信仰源于福建,其祖庙在莆田湄洲岛。随移民传入台湾之后,逐渐分布到全岛各地,成为共同的信仰。据1930年的一次调查,全台共有神庙3580座,其中妈祖庙335座,占第三位,此外还有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等,这些民间信仰大多源自福建。</p><p><br></p><p> 从以上几个侧面已基本可以看出,闽台文化在移民中逐渐形成的的渊源关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大甲妈祖绕境进香)</span></p><p><br></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族谱与文化认同</span></p><p><br></p><p> 其上也有提到,大陆迁徙至台湾的移民中,尤以福建人居多。1926年,日本驻台调查科撰写《台湾在籍汉族乡贯调查》显示,那时台湾约为 376 万人,而祖籍泉州的人数为 168 万。假使再算上漳州,兴化、龙岩和福州,如此一来闽人于台 湾为主要人口,现在,台湾人口 1900 多万,多于八成的人为祖籍福建。 </p><p><br></p><p> 而在历史上,血缘纽带往往会和文化纽带联结在一起,形成民族文化认同的思想观念。清代许多人在台湾定居之后,又返回大陆寻根问祖,接续谱系,出现了许多两岸族人共修族谱的事例。南安《蓬岛郭氏家谱》记载:郭腾蛟,字治角,徙居台湾苗栗县。“光绪十六年,我族三修谱牒,公亲率其子若侄,越重洋归来相视,并为其一派先灵填还冥库。......今家乘四修,其孙木火又能慷慨赞成,捐银二百元以助经费。可见公虽身在海外,而其水木本体之念,实相传勿替”。共同的血缘族系带来了深刻的文化认同,这样的思想代代相传,至今闽台亲缘关系复杂深厚,不可分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连战族谱)</span></p><p><br></p><p>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合百川细流,包罗万象,蓬勃发展。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中华炎黄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参考资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闽台文化的渊源与发展》,戴逸</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浅谈闽台关系的历史渊源》,邱建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闽台文化关系的形成极其历史作用》,杨彦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闽台文化探略》,何绵山</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文章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