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空间

阿孩原创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逼仄的空间</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劳健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儿时的我被小伙伴戏称为“内阁部长”,因为蜗居在一个集卧榻、书房、无线电兴趣工作间于一体的阁楼几平方米的逼仄空间里。这是装载我的文学家、科学家梦及许许多多、奇奇怪怪梦想的箩筐,也是我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的摇篮。当“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时,身处窘境,却视困难于无睹,只想埋头去拼出一番赢的天地;诸事不顺,焦头烂额时,会躺在这逼仄的空间疗伤;当浑身难受、胸闷气短,一种窒息的感觉袭来时,常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待时来运转,有了宽敞的空间做书房,自己一定会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就算做不到写出著作,也要学有所成,学以致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待我有了几千本藏书的书房,这里却成了我每日营营役役,终日电话铃声不绝于耳的商务办公室。嗅觉失调,辨析不出哪些是铜臭,哪些是书香,宽阔的空间容不下一张书桌,充斥书橱的书籍,成了装点一些文化氛围的道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月前,我们离开了曾居家避疫几个月的广州,到了奥克兰,结束了十四天的隔离后,终于逃离了隔离酒店房间,回到风景优美的儿子家中。我满以为可以褪去寂寥的倦意,从此气清神爽,文思泉涌。这半年来,我坚持平均一周在《美篇》发表两篇文章,沾沾自喜,踌躇满志。以为到了奥克兰,少了一些事务的羁绊,会有更多时间写更多的文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儿子一家子的日常,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太太则忙于家务。晴天,家居的前庭后院,草坪树下的双人木椅,阳伞下的餐桌椅,长短沙发茶几,是我读书、品茗、休闲的好去处,有时去露台看日出日落,看晨曦晚霞。在有风或有雨的天气,我在落地窗前,长长的吧台,后厅的饭桌或卧室的书桌,是我边品咖啡边凝神静思、搜刮枯肠写作之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发现,美景当前,当然可以触发许多有诗意的浮想联翩,但很多诱惑,则会扰乱我的凝神静思。如眺望蓝天白云下的海景,思绪就在海阔天空中自由翱翔,随天气转阴,天空一片迷蒙,我脑海中也是一片朦胧。有时,一阵秋风不徐不疾而至,高大茂密的灌木随风起舞,其动作气氛,像双手拿起鲜花左挥右举,喊着:"欢迎!欢迎!热烈双迎!"迎接贵客的人群。另一侧,一丛散尾葵在左右摇摆,像一群随意撒欢,忽左忽右地晃动笑脸的孩童。中间一棵茎干膨大,状如酒瓶的兰花,顶端中央长出浅褐色的、细碎长长的花穗,像一个卡通版圣诞老人的脸在轻点头微笑。环绕树茎长出的,飘逸下垂的鞣质纤细线状叶儿,像老人在捋动长长的胡须。树随风动,我的思绪也随之起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臻于化境的作家而言,可能即能入定,挥笔疾书,进入佳境。可对于凡心未泯的初学者而言,太多美好的东西诱惑,让人莫名兴奋,毒化了“灵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家这十天里,稍有闲暇,我很用功去寻找写作题材,无奈苦思冥想,一片茫然,终无头绪。回味半年来与读者交流的乐趣,竟叹江郎才尽,一阵懊恼袭上心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循迹寻找每次文思泉涌的经历,发觉一些怪现象。每次顺利成章的写作,几乎都不在优裕之所,而是发端在逼仄促狭的空间,如在高铁车厢和机舱座位或医院候诊室的座椅上。当有想好的题材,开始还有忐忑不安,当动笔时,有如进入文科考场,心无旁骛,努力写作,每每能顺利成篇。这次在隔离酒店的房间写作效果尤为明显,在只有二十多平米的房间内,两张宽宽的卧床和长长的书桌(被我堆放饮料食品用作饭桌),我的写作空间是一张仅能容身的躺椅。我委身在这仅有一平米的逼仄空间,以两天一篇的速度撰写了六篇美文。在拒绝外出、杜绝交往、百无聊赖的生活中,被失落寂寞禁锢的心灵获得了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成果大概来源于几十年持之以恒的不自觉“训练”。每天饮早茶时为解寂寥,在嘈杂环境下读报一两小时,坐长途火车无聊,在卧铺上躺躺坐坐,坐坐躺躺,十几小时连轴地看书,每天睡前也会在些闲书中读些短文,寻找睡意。因生意行当跨界和角色变换,知识跨度大,如由一个商业公司老板去当市场项目(房地产开发)的老总,由一个地方商会的会长去当全国的行业商会领头人,常常要在极短时间恶补某一科目的知识,而这些教科书往往是术语生涩,内容枯燥无味,平时连浏览一下都很难。形势所逼,我想到了一个急用先学的妙法,但凡需要学习某科知识,不是自己兴趣使然,而是工作所逼,又至少要全书通读一遍的科目,那就借一次出差之机,放弃飞机,换乘长时间的卧铺火车,一路颠簸,人到站,书也看完了。十几年前,我就是用这些方法读过房地产开发和策划的教科书。始觉,在逼仄空间,能让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去想一件事去做一件事,并带来平时不能做又做不到的高效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去过一个全国闻名迩遐的商界名媛的画室。在峰峦叠翠、湖光山色的山谷中,一个绿意盎然、嶙石飞瀑、碧池锦鲤的庭院,几百平方的私人画室掩映在一片枝干粗壮,叶儿翠色欲滴的楠竹林里,从画室的落地窗上可以抚摸到竹林和感触到竹子的温度。我感觉到作画场所与写作场所如此的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写作而言,优裕的环境固然有利酝酿和构想,但不一定有利于苦思冥想。促狭的空间可以安放身躯,灵感忽至,思绪也能张开翅膀在脑海自由翱翔。古人云:“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镜乎。”我想,人能心静如水,思绪也能明静如镜,就算在更促狭的空间,也能产生高效的创造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6月25日写于奥克兰</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