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本书最适合静谧的午后,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仔细去感受,去领略“文化”的魅力。这本书有一种天然的魔力,仿佛带着你身临其境的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穿越之旅。</p> <p>——023页</p><p> 先生用短小精悍的三十个字,诠释了何为文化。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传递,国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我最喜欢先生说的——集体人格。那,或许是万众一心,或许是怡然自乐。“文人论书,屠夫道猪。”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是文化的重要。</p><p><br></p><p>——030页</p><p> 题目很有趣——《门槛》。</p><p> 跨越文明的门槛的第一个标准,是看有没有青铜器。跨越门槛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有没有比较成型的制度。跨越门槛的第三个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创造文字。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并称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屈居第四。你有没有发现?只有中国没有“古”,因为中国是唯一将这些文明传承至今,将来也会绵延下去的国家。就如同,海浪来临时有些小鸟飞的很快,海鸥却飞的很慢,然而最后能穿过风浪的,还是它们。</p><p> 那么,中国文化有着怎样厚重的基石、清晰的脉络,它的长寿又有着怎样的基因密码,让它能一直传承至今,先生用650页的篇幅为我们娓娓道来。一张思维导图全书内容一目了然。</p> <p> 大海里面的鱼,是喝着海水长大的。我们中国人,是浸润着中国文化长大的。</p><p>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疆土辽阔,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伟大国家来说,文化自信起着重要支柱和精神基因的作用。</p><p>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了解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在教育中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为国家与社会培养真正热爱祖国的,烙印着中华文化厚重底色的青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