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八一建军节如期而至,象往年一样,微信换上军装头像,每到这个时刻,都会勾起我的思绪,想起那绿色的军营,想起久别的战友,想起曾穿过的绿军装!</p><p class="ql-block"> 今天,虽然我们已脱下戎装,但“军魂精神”早已印记脑海,扎根心中。人生成长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军营,军旅岁月锻炼了我们,军营里镌刻着我们的无悔人生……</p><p class="ql-block"> 值此“八一”到来之际, 我制作了《浪漫夕阳》美篇,以此种方式回顾军旅生涯,怀念战友情深……送给正在看微信的你。祝“八一”建军节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盛日卷走最后一丝暑气,天空消弥最后一丝明媚,晚风吹来了盛日的余晖,落幕之际,夕阳缓至,落红将天地点燃,潮起潮落里,流淌着曾经的誓言,如今我们虽然 已是风霜满面,而岁月留下的却是 七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上 篇:《 军营往事 》</b></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六医院</p> <p> 我离开部队已有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已不再年轻,但心仍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也始终保留着对解放军这所革命熔炉深厚的情结。在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怀念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八六医院四病区部分医护人员合影</p> <p>四病区战友办公楼前留个影</p> <p>动物实验室战友合影</p> <p>八六医院动物实验室,正在做动物实验。</p> <p>八六医院骨科专家邵宣主任和医生们一起看X光片</p> <p>86医院图书馆,医护人员都喜欢在那里看书学习。</p> <p>病理科医生带实习生看病理切片</p> <p>我在教大家唱歌</p> <p> 七十年代,八六医院每个科室都分有“自留地”种蔬菜,收获后交给食堂算是自给自足吧!图中:五官科护士高波在给菜地浇水。</p> <p>放映组长张远红、朱卫忠给大家放电影</p> <p> 七十年代,八六医院内种植很多中草药,其中有曼陀罗花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醉心花、醉仙桃等。白曼陀罗花——麻醉。谭萍、孙燕华正在采摘曼陀罗花。</p> <p>胡毅萍,抱着箩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你看,她笑得多甜!</p> <p>左➡️右:任芝君、张丹、吴永寿(分部宣传科干事)</p> <p> 73年参加分部文艺汇演,我和侯凡凡(院士)、李建芬、李凌妮四人演出独幕话剧,剧中我扮演小战士。</p> <p>1974年在消化科实习时,我参加了她们的节目排练演出。</p> <p> “温暖的太阳照到了雪上,雅鲁藏布江水金光闪闪……”熟悉的旋律在耳边萦绕,感人的“洗衣歌”又浮现在眼前……</p> <p>分部文艺汇演,我和侯凡凡演出的快板剧,剧中我扮演一个年轻护士。</p> <p>文艺汇演结束。八六医院、医训队全体演员合影留念。</p> <p>国庆节联欢晚会开场节目,技术9级以上干部大合唱《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6年9月30日,八六医院国庆节联欢晚会上,我和战友表演男女声二重唱,演唱的曲目是电影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婚誓》、《敖包相会》。</span></p> <p> 不负韶华,我们的青春绽放军营……这段生活,虽然已成为往事,但它是一种难忘的梦境,是一种留香与守望,是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更是那痴醉于心的军旅深情!</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下 篇:《 共度夕阳 》</b></p> <p> 夕阳落下的暮色总是带着一种诗意的浪漫,让人在留恋感叹之中唏嘘不已。暮色下的天空总是美丽的,远处天际一片云霞点缀着黄昏,斜阳的余晖返照着山光水色,彼此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面……</p> <p> 岁月无痕转眼即逝,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些老兵,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的,分别快迈入古稀、耄耋之年。在人生道路上,余生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我们要投入地恣意地去活,让自己航行得更远!</p><p><br></p><p><br></p> <p>人生如梦几十年,</p><p>尝遍酸甜苦辣咸。</p><p>只要留得康宁在,</p><p>夕阳俏丽映红天。</p> <p>2016年7月31日八六医院南京战友庆八一活动留影</p> <p>2017年7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战友参加八六医院建军九十周年座谈会,会后全体合影留念。</p> <p>参观院史馆和邓诗超院长合影</p> <p>战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多开心!</p> <p> 2017年7月29日,当年的放映组长张远红战友从北京赶来,参加八六医院建军九十周年座谈会。老战友分别40年,有说不完的话语,叙不完的友情……</p> <p>2017年9月24日,北京战友王义军、刘苏君两口“回娘家”请我们小聚。</p> <p>2018年5月回部队看望八六医院四病区老战友</p> <p>小朱来南京,我们在夫子庙南京大牌档聚餐,瞧,朱卫忠“小夫妻”俩多恩爱!</p> <p>深圳战友来南京,同游“西津渡”。</p> <p>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古时西津渡为临江渡口,风景峻秀,李白、王安石、苏轼、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著名诗篇。如今渡口的功能逐渐淡化,但是古代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保存,西津渡古街、英国领事馆旧址、五十三坡、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超岸寺、宗教古迹等。</p> <p>2018年11月,北京、南京、徐州、无锡、昆山老战友相聚昆山</p> <p>2018年11月战友一行来到革命圣地—沙家浜</p> <p>“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p><p>挺然屹立傲苍穹。 </p><p>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p><p>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p><p>烈日喷炎晒不死, </p><p>严寒冰雪郁郁葱葱……”《十八棵青松》的曲调一直在耳边回荡,遥想当年“江抗”的革命经典史诗,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田,常熟——沙家浜的名字在岁月中升腾,在历史长河中名闻遐迩。</p> <p> 江南的11月秋风吹过,正是品尝大闸蟹的季节,阳澄湖大闸蟹唐代时就作为贡品进京。今天我们来到阳澄湖怎么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品尝这个美味佳肴!</p> <p>深圳、南京战友专程赶到扬州看望老战友。</p> <p>铁竹伟,68年兵,曾在八六医院任宣传干事。后调北京《解放军报》记者,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p><p> 著有传记文学《霜重色愈浓》、《廖承志传》、《穿过硝烟的握手》(合作)、《农民企业家》(合作),大型纪录片撰稿《周恩来》,艺术专题片撰稿《百年恩来》(20集),纪录片撰稿《雨花魂》等。</p><p>《霜重色愈浓》获《昆仑》优秀作品奖并被评为全国第四届中学生最喜欢的作品,长篇纪实文学《红军浪漫曲》获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一等奖和建军60周年优秀作品奖,艺术专题片撰稿《百年恩来》(已录制播出)获1998年优秀纪实电视片金鹰奖,《廖承志传》获1999年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授予的传记文学成就奖。</p> <p>左➡️右:铁竹伟、谭萍</p> <p>2019年11月8日,北京、上海、昆山等地战友来南京,前往牛首山同赏晚秋景色。</p> <p>2019年11月20日,分部球队战友董海从北京来南京和老队友相聚。</p> <p> 老门东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居住过。</p><p>老门东早在三国时期,此处就有民居聚落出现。到了明朝,这里是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清末以后,门东、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开设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德云社、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一类民俗工艺,推出多种南京地区传统美食小吃。 </p><p>外地战友来南京一定要去看看,很有特色哦!</p> <p>什么叫“落井下石”见识了吧!哈……</p> <p>登中华门城堡</p> <p>游《瞻园》</p><p>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p> <p>虽然时光还在</p><p>刻画着我们的年轮,</p><p>斑驳着我们的记忆,</p><p>稀疏着我们的发际,</p><p>可我们的心永远不老,</p><p>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p><p>时光不老我们永远不散!</p> <p> 2019年11月6日,来自各地战友汇聚南京中央饭店,几十年,战友久别重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p> <p>《如梦令》</p><p>战友数载共处,</p><p>多少臻情回顾。</p><p>荏苒几春秋,</p><p>昔日芳华重悟。</p><p>回顾,回顾,似水流年飞度 。</p> <p> 1977年八六医院庆祝建军五十周年文艺晚会剧照。四十年后战友相聚,基本原班人马,再现当年舞蹈表演造型。</p> <p> 八六医院放映组朱卫忠战友身手不凡、舞姿优美,参加了舞蹈表演,看上边剧照你能辨认出哪一个是他?</p> <p>老 年树木已参天,</p><p>年 半秋实硕果甜。</p><p>生 活美景有千万,</p><p>活 动匆忙半悠闲。</p><p>如 你静心脱红尘,</p><p>此 处便是天外天。</p><p>可 享闲暇三杯酒,</p><p>好 茶细品心安然。</p> <p>赵丹宇,68年兵,转业在北京工作。退休后参加了北京小白花越剧团。现在不光担任团长,也是台柱子,主演了多部戏曲节目,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甚至跨出国门展演,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p> <p>倪授云军医,从部队退休后,读老年大学,学习水墨画。</p> <p>雪染青丝眼见花,赏花散步休闲茶。</p><p>童心未泯老更俏,太极热舞练瑜伽。</p><p>波墨飘香写人生,琴棋歌咏作书画。</p><p>觥筹交错会战友,快乐逍遥醉晚霞。</p> <p>任文勇,71年兵,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参加球队训练,代表医院、后勤参加军区比赛,转业退休后还不忘打球。乒乓球运动对她来说不光是爱好,也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身体!</p> <p>沙萍,67年3月入伍。她最擅长的是舞蹈,在部队经常参加宣传队。退休后,十多年一直在舞蹈班跳舞,从她的舞姿就可以看出她的舞蹈功底,谁能猜出她的年龄?说出来,你们一定不会相信!</p> <p>“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我们的浪漫夕阳在这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虽然时光如梭,人生旅途短暂,我们阻止不了岁月的流逝,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生活,我们要把日子过的每分每秒都精彩,在快乐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一生都在不断地升华!</p> <p> 一抹暖阳,斜织出这缤纷万物,一束余晖,诠释着生命的凋零,稍纵即逝,却印下了最后的美丽,那落日余光惨淡,却也极为凝重地为生命添上了最后绚烂的一笔!虽然我们青春已逝,美丽化作云烟,只要我们拥有一份甜蜜的爱,就会舞动出浪漫无限……</p> <p class="ql-block">制作/文字/风景图片摄影:王秋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