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相见一千年

西江月2016

<p>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p><p>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有情人共度端午节,我只祈愿,能与你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相见一千年。</p> <p>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苏轼59岁)的端午佳节,已经是苏轼被贬惠州第二年,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苏轼为一直悉心照料自己的侍妾朝云所作此词,表达自己愿与之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的愿望。</p> <p>朝云陪侍苏轼二十多年,苏轼在精神与情感上,与朝云的默契最深,朝云懂苏老夫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深爱朝云的“精神知音”。</p> <p>据说苏轼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夏雨》就是在邂逅朝云的宴会上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表面看是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情感真挚。</p> <p>“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p><p>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p><p>《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p><p>自古民间过端午有很多习俗,不由得想起千年前苏轼为精神知己朝云写的《浣溪沙·端午》的款款深情!</p><p><br></p><p><br></p> <p>【情说感话2019】</p><p> 端午话诗词</p><p><br></p><p>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p>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