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0多米的望江东路(实际上的望江路)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而言是一张金名片。码头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如上海的十六铺码头经济圈。温州当然不例外,温州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水路交通是温州连通世界的最重要方式,西边麻行码头通往上海公平路码头,东边安澜码头通往台州、乐清、永嘉等地……故望江路当时的繁华自不在话下!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温州人,把望江路消费更是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于是便有了叫板上海外滩的底气,望江路一度被称为“温州的外滩”。</p> <p>85年建成13层楼房,名称“东瓯大厦”,是当时温州的第一高楼,落成当天,温州万人空巷,争相来看。据说瓯北戴草帽农民抬头看时,草帽都掉下来,故有“小心你的帽子”一说。后来看的人多了,干脆把这楼叫作“13层”,渐渐的竟然忘了它的本名“东瓯大厦”。现在是一座酒店啦!</p> <p>海悦名邸酒店</p> <p>沿街大都是5层,极少7层楼。一楼店面,二楼以上居住,也是温州惯用的租赁方式。</p> <p>然而,随着码头的萧条,特定时代产生的经济方式也不可避免的退出历史舞台。加上房龄老化,大都是c、d级危房,在省内多处发生危房倒塌亡人事故后,都关了。</p> <p>由于南侧是温州历史文化街区“朔门古街”,所以私人改造难度极大。</p> <p>19年,温州启动望江东路下穿工程,对街区居民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谁家门上有这个字,就意味着产生了一枚“土豪”。</p> <p>两棵125年的大榕树东移,拉开了下穿工程的序幕!</p> <p>望江亭</p> <p>露天修脚</p> <p>大榕树,是望江路的标识。</p> <p>少数还在开门营业的一家音响设备和影像店,温州鼓词这里还能有卖,古董级!不知道盒带还有没有卖……</p> <p>这个站,坐公交的看不到年轻人。</p> <p>这家音像店,我貌似至少在20年前就看到有开……</p> <p>破房</p> <p>长了树的空房</p> <p>长了野草的店面</p> <p>没牌照的僵尸车</p> <p>积水坑洼的路面……无不在提请着政府,及早改造……</p> <p>这,大概给以后改造的建筑风格作了铺垫吧?</p> <p>可是,这老手艺人又该如何面对现实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