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劈柴 做饭

一草一木

<p> 端午节是除了春节之外,最有孩提记忆的传统节日。在节日还没到的前几天,大人们便开始张罗,除了集体的要准备的赛龙舟外,家家户户要悬挂菖蒲、艾草,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洒雄黄酒、菖蒲酒,自制皮咸蛋、粽子和蒿子粑粑。好不热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仪式感贼足。</p><p> 70后的我, 孩提时更具吃货潜质,印象最深的,除了跟着大人看龙舟、包粽子,念念不忘的更是蒿菜粑粑的清糯香味。</p> <p>肉馅松软糯香。</p> <p>端午悬挂菖蒲、艾草,驱除瘟疫。</p> <p>百舸争流</p> <p>  今年端午,大人们都古稀之年,当年做粑粑揉和搓捏的精神头己不复存在,市场上的粑粑又好象总少点味道。粑粑是做不成了,直接摘菜、劈柴、烧火、做饭。</p> <p>茄子</p> <p>豆角</p> <p>摘黄瓜</p> <p> 主菜牛楠,劈好柴,锅底生火,依次热油、入料爆香,爆炒后大火炖煮,再退柴火慢炖,炖牛腩前前后后花了三个小时。</p> <p>  没有八大碗,父母们总觉少些什么,兄弟们一顿忙活,菜具开餐,一家人尝着这自产新鲜的蔬菜,品着劲道的炖牛肉。因疫情,今年县里暂停了赛龙舟活动,大家的话题便扯到了过去,端午节赛龙舟那个队最厉害,那个划船的小子水性最好,抢的鸭子最多,谁做的粑粑最香,老街上用植物染液浸染做成的腊染,谁家做的自然纯净最漂亮,谁家的狮头扎的最雄邦!</p><p> 谈笑间,天马行空突然惊觉,我们这一代也许就是失落传承的第一代,虽然现在政府授予这样那样的非遗传承人,但象从前那样家家户户包粽子,劈柴生火做饭的群演景象,因现代的快节奏,己由专业化、商业化所替代。连80后都开始感慨,怀念外婆或是爷爷奶奶做粽子的味道。</p> <p>  而70后的我们在传承失落中努力挣扎,为了父母花了几个小时做成一道道可囗饭菜,慰藉当年他们的激情也好,或是为了了表一下孝心,都是为了延续老人们习惯了的那一点点的仪式感。可00后的下一代们却不认帐,面对大餐,手机游戏是他们香喷喷的粑粑,电脑手提是他们最可口的晚餐。喝着酒,我不禁想:今后没有了龙舟,粽子,蒿菜粑粑的端午节还算不算是端午节。</p> <p>  今天微信里收到朋友们发来用粽子做的美图或文案祝福,精美而又温馨。渐渐理解,网络时代,再忙再累也抽空的一声问候,不必活在仪式里,珍重存乎在心,一个键盘的敲动,这也许是一种新的传承!</p><p> 一粽尝来千古事,百桡划出四时情。端午节,祝福您吉祥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