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亦余
图片/学生
那个特殊的年代,我赶上了最特殊的毕业分配。
一九六八年四月,我戴着红卫兵袖章,走进了七一学校三连一排的教室,来到了你们中间。担任班主任,教语文,开始了从事一生的教师生涯。
春光明媚,青春洋溢。那时的校园生活,学习毛主席著作,诵读毛泽东诗词。宣讲社论,学习英雄事迹。常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学习劳动相结合。为了备战备荒,我们来到了井陉深山里的胡家滩,深秋到来年春,半年的劳动生活,终生难忘。
大山深处,挖窑洞,开荒地,冻土震得满手伤痕。担土垫河滩菜地,挑水上山种核桃,重担压得双肩肿痛。漫山遍野的寻找、用手拾拣着牛粪。刚砌好的石屋墙上结着霜,垫上一地的草就是铺……那些日子,有辛劳,更有欢乐。欢歌笑语伴着潺潺溪水,在苍岩山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农民的淳朴,劳动的艰辛,深山凛冽的寒风,淬炼着青春,塑造着人格。山峰的坚韧、青松的顽强、幽谷的虚怀,融入血液中,成为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不要说你们没有进过大学,社会大学是最好的阅历;更不要说你们没有耀眼成就,国家强盛,离不开平凡岗位的滴滴汗水。你们青春无悔,终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