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酒美清尊共

微蓝微澜

<p>爸爸一大早就念叨,如今难以买到雄黄了。</p><p>我问:难道还要喝雄黄酒?</p><p>妈妈说:泡雄黄酒要在端午节午时呢。那时可不许出去啊,别遇见小白小青去避难。</p><p>一家人就嘻嘻的笑闹着。</p><p>小的时候,家里是要泡雄黄酒的,并不拿来喝,而是在端午之正午,用雄黄,烈酒,大蒜泡上,这样的酒存着不坏,时间越久,颜色越发红艳。徽州的风俗, 家里备用一点,是给孩子涂抹的。</p><p>端午之日,给孩子额头抹上“王”字,手臂上涂抹,可以辟邪气,驱蚊虫。</p><p>平日里,蚊虫叮咬,红肿脓疱,涂上久泡的雄黄酒,立刻消肿止痒。</p><p>我好像都忘记了小时候的顽皮,摆出一副不太相信的模样,爸爸着急了,声音提高几分贝,说起他的小时候。爸爸说,他小的时候特别贪玩,有一次夏日里,光着膀子在草丛里抓鸟,没发现那个草丛里全是毛毛虫,钻出来的时候,身上已是一片狼藉,被毛毛虫的毒液叮咬了一身的红肿,痛苦不堪,赶回家里,奶奶赶快拿出端午炮制的雄黄酒为他全身涂抹,一个时辰以后,红肿就消退了,他从此就特别相信这个酒。</p><p>雄黄是可以驱蛇虫的,这些我们当然相信。不然砒霜也不会从雄黄和雌黄里提炼啊。</p><p>家乡一代代的老人们,不知道这些没关系,但一定会知道,泡一些药酒来为子孙们止痛止痒。就像深山僻壤的老人,也许不知道端午节汨罗秭归的屈原,不知道曹娥背父的孝心,但会悠悠的对你说起,端午这一天啊,白娘子受了难了。按照传统的说法,端午节是所有妖魔鬼怪避之不及的时候,如果哪个妖精忘了这个节气,胆敢继续混入人间,那么在艾草和药酒的作用下,它们就会不知不觉地现出原形,从而被人们识破。</p><p>可是人们本性就是爱着善良,向往着爱情的,一代代的人们,都是对着这个小白妖精扼腕叹息,心生怜悯。</p><p><br></p><p>端午,门户上是要插艾蒿菖蒲的,几支一捆,绿叶上还带着水珠,鲜嫩的被人们插在门户上,窗台边,满屋都是清新的香味。</p><p>我特别喜欢闻艾蒿的味道,仿佛带着野外的风雨,一些辛辣的,微苦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p><p>艾蒿,我们家乡话习惯称之为艾叶。艾蒿作为野草,在春天的乡野随处可见,而它在民间传统中的影响力也许要高过其他很多野生植物,乡村僻野的老人们,也许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但是会知道,把艾草煮汤沐浴,给孩子洗澡,杀菌止痒,不生痱子。徽州女人坐月子的时候,会在房间里熏艾香,还要煮一大桶艾草水,用来干蒸身子,活血杀菌祛湿,通络驱寒吧,具体说来,药理终究是不懂的,但这风俗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了。</p><p>若揉碎一片艾蒿叶的味道,无论喜欢还是厌恶,一定是让人难忘的。</p><p>徽州的风俗,艾草在两个节日最为重要。一为清明,二为端午。</p><p>清明的时候,当它还刚长出嫩叶的时候,家乡的女人就会挎上篮筐,满山遍野地采寻。嫩叶采回来之后,加一点水,揉碎成汁。把糯米或者粳米蒸熟,捏打成团,再和艾蒿汁糅合在一起,经过无数次捶打,搓成一块块绿色的小团。或蒸或炸,或者碾成皮,包裹着酸菜、咸肉丁、春笋丝,五香豆干末儿,捏成大饺子状或者巴掌大的圆饼儿蒸熟,那种散发着野地里春天的清香,会把我内心深处的馋虫勾起。这种山野美味,徽州人称之为野艾粿或清明粿。</p><p>而在端午的时候,艾草已经长成一米高左右了,人们就会摘取粗壮茂盛的,每家每户的高悬着,辟邪驱蛇虫蚊蝇。放置半个月以后,这些艾草干枯了,老人家们会把干艾叶收集起来,捆好,束之高阁。家里亲戚如有坐月子的,就会来讨用。孩子感冒了,拿来煎汤,放红糖,热热的一晚喝下去,冒汗睡一觉,基本就好了。在老人们的眼里,端午的艾草就是宝。</p><p>我们今天用菖蒲和艾蒿来熬汤沐浴、结扎成束挂在门廊之上,或许已不再考虑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难以割舍我们与传统、与土地的羇绊。</p><p><br></p><p>徽州的端午,我记得是要捂香的!</p><p>那些年代悠久的院落,木门窗,端午那日,就会袅袅娜娜的飘起一缕缕的青烟,闻之馨香。那时的人家,每到端午,都会从药店里买回白芷,一片片的很干燥,切好的,用一张白纸包成四四方方的药包儿,拿回家来,端午日一早,就用陶罐或者瓷盆装满,在最下面一层点燃,青烟四起时,再用更多的白芷严实的盖上,留着火种,任由青烟弥漫,这样的房屋,一进门,就是神清气爽。说来也怪,点过白芷熏香以后,一个夏季里,蚊蝇虫蚁顿觉很少。徽州的古时,大多是木质结构的老屋,易生虫蚁,这些燃起的青烟会充满各处的缝隙。</p><p>最主要的是,这些青烟的香味特别的好闻!</p><p><br></p><p>妈妈说,小时候,她会早早吃好中饭,口袋里装满炒蚕豆,趴在新安江的栏杆边,等着看赛龙舟。那时,鞭炮震天,锣鼓齐鸣,热闹非凡。这几天一直大雨,妈妈说,这是为赛龙舟蓄水呢,可惜也有很多年没看见竞渡赛龙舟了。</p><p>妈妈说,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到端午,外婆家都要送来新衣服和香囊。香囊要用五彩丝线一缕缕的缠绕,里面包一个独头大蒜,或者先用碎布缝成一个小布袋,内装中草药的香料,再用五彩丝线密密实实的缠绕,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家有小孩子过第一个端午节的时候,外婆还会送银手镯和金锁片,用红线缠绕好,给孩子带上。当然,这要看家庭条件的了。我小的时候,每年都会收到外婆和奶奶亲手做的香囊,非常的精美华丽。后来妈妈也会给我做,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就不会这些了。</p><p>妈妈说,端午节要吃粽子,煮熟的蒜,咸鸭蛋黄。要吃绿豆糕。更讲究的,是要吃五黄的。江南民间在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由来已久。不少人都知道端午要吃“五黄”,“五黄”一般指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可是为什么要吃,我就不知道了。</p><p>妈妈说,现在的日子比之以往,充裕丰盛,每一天都可以当作节日一样的过,寒暑节日,天南地北,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年节的味儿也就淡了很多。比之以前过着端午风俗儿的繁忙,现在的节日却又少了很多的欢乐。</p><p><br></p><p>记忆中那氤氲的青烟夹着药香绕梁而上的时候,吟咏着《诗经》中的几句懵懂情话,又有几个在外的游子不起思乡之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