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尊敬的各位家长,您们好!</p><p> 首先衷心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端午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p> <p>端午放假时间:</p> <p> 2020年6月25日—2020年6月27日,放假期间网课停课。</p> <p>网课复课时间:</p> <p> 2020年6月28日(周日)网课恢复正常。补周五的课。</p> <p>安全注意事项:</p><p>(一)饮食安全</p><p>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要注意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让孩子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p><p> 2.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p><p> 3.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p><p> 4.不吃陌生人递送的食物及饮品。</p> <p>(二)玩水用电用火安全</p><p> 1.注意安全,不到坑塘附近玩耍,防止溺水。</p><p>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p><p>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p><p>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p><p> 5.不携带火种,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p><p> 6.大人不在身边时,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p><p> 7.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p> <p>(三)必要的急救电话</p><p>1.火警电话(119)</p><p>2.盗警电话(110)</p><p>3.伤病急救电话(120)</p><p>4.交通事故电话(122)</p><p>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获取紧急救助。</p> <p>(四)其他“亲子”事项:</p><p> 1.不聚集、不聚餐、保持社交距离、按要求戴口罩。</p><p> 2.教育并督促您的孩子安排合理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端午节由来</p> <p>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p> <p> 民俗活动</p> <p> 赛龙舟</p> <p>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 <p> 端午食粽</p> <p>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p> <p> 佩香囊</p> <p>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p> <p> 悬艾草</p> <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p> <p> 衷心祝福各位家长:端午节快乐,全家幸福美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