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1军沿革

【湖湘之子】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b></p> 韩先楚将军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吴克华(1913—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1952年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1954年7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1957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1980年至1982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2月13日在广州逝世。</b></p> 吴克华将军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前身为鲁中军区和冀察热辽军区部队。属北部战区,军部驻地为辽宁省锦州市。</p><p>建国前</p><p>在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将由鲁中军区部队组成的山东军区第3师和警备第3旅派往东北沈阳、鞍山地区。此时由冀察热辽军区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李运昌部亦发展为第21、第23、第24旅。1946年1月,原山东军区第3师、警备第3旅和第21旅、第23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程世才被任命为司令员,罗舜初被任命为政治委员。辖有第7(原第3师)、第8(原第21旅)、第9旅(原警3旅和第23旅)。后来司令员一职先后由曾克林、韩先楚担任。</p><p>1948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军长为韩先楚,政治委员为罗舜初,辖第118、第119、第120共计3个师。</p><p>解放战争中,该纵队参与了第三次本溪保卫战与第四次临江保卫战,被中共誉为“旋风部队”。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亲自修改并批转了该纵队开展诉苦教育的经验报告,由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内掀起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被认为提高了解放军的战斗力。在辽沈战役进攻锦州的战斗中,所辖第7师第20团攻下城防要塞配水池,后由第19团和第8师23团首破锦州城墙。辽西会战中,所辖第21团、第19团第1营和第7师炮兵营在胡家窝棚歼灭国民革命军第9兵团(廖耀湘兵团)前进指挥所。1950年4月改编的第40军参与了占领海南岛的战役,所辖第118师为进攻海口的主力,第352团第1营后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渡海先锋营”的称号。</p><p>建国后</p><p>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第40军北上首批入朝参战。1950年10月25日晨,第118师与经过温井向北镇进攻的大韩民国国防军陆军第6师的一个加强步兵营遭遇,在两水洞地区由第118师首先发起突然进攻。在经过1小时的激战后,该加强步兵营覆没。第118师随即攻占了温井。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均将10月25日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p><p>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第40军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区抵抗了联合国军与南韩军队3个师及一个旅的进攻,第120师第360团第1连副班长曹庆功、第358团第3连班长王学凤和副班长刘维汉等在子弹打光后与敌方同归于尽,均被中共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p>1953年7月,第40军由朝鲜回国。</p><p>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所辖步兵第120师在震后参与了抗震救灾的一线工作,下属的第358团第1连后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连”称号。</p><p>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p><p>2016年,原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和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转隶北部战区陆军。</p><p>荣誉战功</p><p>曾担任过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和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的刘振华上将出自第40军,在第40军内曾任第118师师长,第40军政治委员。此外,在1985年-1992年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的张仲先中将亦出自该军。</p><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曾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有:</p><p>铁拳团 - 原步兵第118师第352团;</p><p>渡海先锋营 - 原步兵第118师第352团第1营。</p><p>解放战争中,该部参加了三保本溪,四保临江作战,赢得“旋风部队”的美誉。1947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修改和批转了该纵队开展诉苦教育的经验报告,由此在全军掀起了以诉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有力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在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战中,第7师20团以顽强的精神拿下了城防要塞配水池,尔后第19团和第8师23团首先突破锦州城墙。在辽西会战中,第21团、第19团1营和7师炮兵营在胡家窝棚歼灭廖耀湘兵团前进指挥所,为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二的新1军、新6军做出了贡献。1950年4月第40军又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第118师是解放海口的主力部队,第352团1营被授予“渡海先锋营”荣誉称号。</p><p>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第40军挥师北上,首批入朝参战,10月25日晨,第118师遭遇窜入温井向北镇进犯韩军第6师的一个加强步兵营,当该敌进至两水洞地区时,第118师突然发起攻击,经1小时激战,全歼敌人,并乘胜攻占温井,揭开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序幕。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在第四次战役中,该军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区顽强抗击了敌军3个师又一个旅的进攻,其中第120师360团1连副班长曹庆功、358团3连班长王学凤和副班长刘维汉等在子弹打光后与敌同归于尽,均被追记一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p><p>1953年7月40军从朝鲜回国后长期驻守辽宁锦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该军步兵第120师紧急开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第358团1连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悠久的部队之一,建制于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编成,隶属南部战区,军部驻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其中的一部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p><p>建国前</p><p>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发动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9月,第3军与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辖6个团,共7000余人。1939年秋,第5支队改称第5旅,为胶东地区主力部队,旅长吴克华,政委高锦纯。抗战胜利后,部队扩编为山东人民解放军第5、6师及部分独立团。</p><p>1945年10月,吴克华、彭嘉庆奉命率山东解放军第5、6师进入东北(原胶东军区其余部队后来发展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前身),11月被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和第3纵队,归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军区领导,担负剿匪、扩军和开辟根据地等任务。1946年2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彭嘉庆。[1]第4纵队成立后,参加三次保卫本溪作战,四保临江战役,东北夏季、秋季、冬季3次攻势作战。</p><p>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属东北野战军领导。塔山战役中,4纵死守塔山,伤亡过半,断绝东北的国民党军与其它援军的通道,直接决定了辽沈战役的结局。平津战役中,41军大部队路过果园,全军无一人上前偷吃一个苹果。</p><p>1948年11月,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归东北野战军建制。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12月,第41军参加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后,担负北平市的警备任务。</p><p>建国后</p><p>1951年,第41军进驻潮汕地区执行保卫海防的任务。</p><p>1979年,第41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p><p>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第41军奔赴第一线,在湖北、湖南等地参加抗洪抢险。</p><p>荣誉</p><p>辉煌战绩</p><p>1946年5月,发起鞍海战役,攻克鞍山、海城,歼国民党军第60军第184师大部,并迫使其师长潘朔端率师部及第552团起义。10月,进行新开岭战役,全歼国民党军嫡系、美式机械化装备的第52军第25师8900余人,首创东北民主联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1个整师的最佳战果,获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令嘉奖。</p><p>1948年9月,参加辽沈战役,歼敌6000余人,保证了锦州战役的胜利。战后,有20多名指战员荣获“毛泽东奖章”。</p><p>1949年9月,第41军参加衡宝战役,担负正面突击任务,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俘第7军少将副军长凌云上。11月,参加广西战役,先后攻克全州、兴安、桂林、灵川、荔浦、蒙山等县市,歼国民党军8600余人,俘第3兵团副司令官兼第7军军长李本一。</p><p>1950年2月,第41军奉命由广西容县地区开赴广东省淡水、高要、惠阳、黄岗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并先后解放了南澳岛、南鹏岛。</p><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经历主要战役、战斗440余次,解放县以上城市30余座,涌现出“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部队和鲍仁川、程远茂等一批英模人物。[1]</p><p>光荣称号</p><p>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曾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有:</p><p>塔山守备英雄团:第121师第361团(原东北野战军4纵10师28团)</p><p>塔山英雄团:第123师第367团(原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4团)</p><p>白台山英雄团:第123师第369团(原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5团)</p><p>英勇善战模范团:第121师第364团</p><p>穿插英雄连:第121师第361团第4连</p><p>爱民模范连:第121师第361团第4连</p><p>李向群班:第121师第361团第9连</p><p>英雄坦克营:装甲旅坦克3营</p><p>英雄坦克连:装甲旅坦克5连</p><p>主官</p><p>历任军长</p><p>吴克华(1949.03-1950.12)</p><p>田维扬(1950.12-1952.04)</p><p>刘转连(1953.03-1954.09)</p><p>王东保(1954.10-1957.10)</p><p>江燮元(1957.10-1965.08)</p><p>郝盛旺(1966.05-1968.07,代理)</p><p>王道全(1967.08-1968.11)</p><p>张序登(1968.11-1979.04)</p><p>张登芳(1979.04-1980.02)</p><p>毛余(1980.03-1983.05)</p><p>郭庆(1983.05-1986.08)</p><p>赵德芳(1986.08-1990.06)</p><p>龚谷成(1990.06-1993.12)</p><p>欧金谷(1993.12-1998.08)</p><p>李作成(1998.08-2002.11)</p><p>贾晓炜(2002.11-2010.04)</p><p>刘小午(2010.04-2013.06)</p><p>李桥铭(2013.06-2016.07)</p><p>黄铭(2016.07-</p><p>历任政委</p><p>莫文骅(1948.11-1949.04)</p><p>欧阳文(1949.04-1952.05)</p><p>李丙令(1952.05-1958.01)</p><p>谢明 (1958.01-1960.05)</p><p>孙正(1960.08-?,未到职)</p><p>江民风(1961-1965)</p><p>白相国(1965.01-1968.11)</p><p>阳震(1968.11-1969.11)</p><p>董乐民(1969.11-1973.12)</p><p>刘占荣(1976.01-1980.02)</p><p>张登芳(1980.02-1983.05)</p><p>王静波(1983.05-1988.04)</p><p>刘远节(1988.04-1994.03)</p><p>钟渭贤(1994.03-2001.03)</p><p>张汝成(2001.03-2005.07.26)</p><p>郑卫平(2005.07-2007.09)</p><p>陈平华(2007.09-2014.02)</p><p>刘嘉(2014.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