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讲人:张甜甜,阜南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管理员,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中级咨询师。曾获得阜南县心理健康优质课一等奖,市级优秀心理健康教师。</p> <p><br></p><p>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阜南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微课堂。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张老师。中考,高考在即。我们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为孩子考试助力。那么以下几点是我们家长需要注意和做到的。</p><p>一、如何定义考试成功?</p><p>二、你家孩子是哪类考生?</p><p>三、谁是孩子考试最大的敌人?</p><p>四、考试焦虑的症状有哪些?</p><p>五、孩子为何如此焦虑?</p><p>六、迎考在即,如何助力不添乱?</p><p>七、考生最烦家长的几句话。</p><p>一、如何定义考试成功?</p><p>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望自己的孩子中考,高考成功,那么如何定义这个成功。就是孩子考到自己高三,初三那一年,最好的成绩,我们需要知道,孩子曾经获得一次,就说明他是有那个能力的。而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孩子最后考出来的成绩和他最好的一次差了一大截,这个就是不太成功的。</p><p>二、你家孩子是哪类考生?</p><p>1、高目标:最好的学校,把父母的目标定为自己的目标,高竞争感不代表高竞争力,焦虑越多,欲速则不达。</p><p>2、无目标:成绩不好。</p><p>3、低目标:假装无能,故意说给父母听,你不要指望我。说明父母要求高。</p><p>4、死目标:固定那一所学校,女生较多。</p><p>三、谁是孩子考试最大的敌人?</p><p>如果把中考、高考当成一场战役来打,你觉得最大的敌人是谁?</p><p>如果你觉得孩子只要最后好好复习就行了,那你就错了。最大的敌人不是孩子不自觉学习,最大的敌人是焦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参加的这场考试是全民关注的,幼儿园的家长都知道高考是那一天,这对于孩子们来说,犹如泰山压顶。其次,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把应试教育搞到极致,都是三天一大考,五天一小考,还要上墙,如果我们的工作被按天来量化,我们一定会发脾气的,但孩子们的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还有就是同伴,两个玩的很好的同学,成绩不好的这次反而超过了对方20分,那他们的友谊小船,可能就要翻了。这是孩子压力来源的三座大山,无法避免,但最后一座大山,家庭,你可以选择压或者不压。孩子的压力大,焦虑感就重,竞争力变弱,我们说在现行的形势之下,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妈妈的心态。为什么说妈妈而不说爸爸,因为9个焦虑的妈妈才会有1个焦虑的爸爸。</p><p>四、考生焦虑的症状有哪些?</p><p>如果孩子不能投入学习,烦躁,玩手机,你会怎么想?</p><p>哎,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不要再拖了,快点了。</p><p>这就错了。你没有看出孩子的焦虑。如果因为纠纷,找你麻烦的人就在门口,你还能安心的做事吗?你肯定会说我先出去看看,再回来。这就是焦虑反应,因为对未来的担心,我们不能做眼前的事。孩子可能还会有身体反应,胃痛,上厕所,失眠。而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看出孩子的焦虑,安慰他:“孩子,你状态不太好,你有点紧张,不能投入,你太重视这次考试了”。让孩子记住他最好的成绩,而不是提醒他你上次数学才考那么点分,不行啊。</p><p>五、孩子为何如此焦虑?</p><p>很多孩子的学习动力不是内源性的,而是外在的,老师、家长满意,同学羡慕,这个是很脆弱的。</p><p>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他们从小都是玩玩具长大,缺少和小伙伴一起玩的群体活动,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现实事务的处理能力没有得到训练。</p><p>深层次的原因是害怕失败,现在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评五角星,很多孩子如果比赛输了,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非要赢了才行。家长处处与别人比较,孩子就会知道我不能输给人家,很怕失败。</p><p>最后最多的是怕父母失望,我们家长常说“我给你补英语花了多少钱,我给你报美术花了多少钱”。孩子发现父母都已做到,而自己如果做不到,无颜面对父母。外面的压力三分,不如父母的一分,我们孩子的压力已经很大,我们家长不要再成为孩子的压力源。如果家长做梦孩子都在考试,时常想象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自己要请多少人吃饭等,那你就是考前焦虑的家长,自己要做好调整,避免虚荣心。我们很多家长,你问他别人孩子的优点,他立刻都能说出来,而问自己的孩子,他要想很久。攀比让我们不能客观地看一个孩子。而我们人就是这样,选对了路就是天才。</p><p>六.迎考在即,家长如何助力不添乱?</p><p>1、给孩子一个笑脸,孩子是妈妈怀胎十月,从一个细胞慢慢变成一个孩子。孩子和母亲是脐带一剪断,潜意识连一起。孩子看到妈妈板着脸,就认为妈妈在担心自己考试。孩子就会紧张,我如果考不好,怎么办?</p><p>2、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p><p>有的家长不允许全家穿鞋子,只能穿袜子,因为有声音怕影响孩子复习;不让爷爷奶奶看电视等。不要这样,维持常态。</p><p>3.不要给不良暗示</p><p>人在压力大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受不良的暗示。比如一个孩子问王老师,我能不能考华师大,王老师说,可以啊,努力努力,完全可以。然后孩子又去问刘老师,我能不能考华师大,刘老师说,不行啊,你还差一大截呢。那这个孩子肯定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自己最好的成绩,而不是反复唠叨你看人家都是多努力的复习,你这样肯定不行。</p><p>4.临考前两天</p><p>最忌讳的是;1.从早到晚做试卷,避免脑力损耗。</p><p>2.避免坏情绪传递,如果心情不好,就做个深呼吸再回家。</p><p>5.考试三日</p><p>孩子考试前一夜,睡不着,妈妈告诉孩子,今夜,所有学生都是睡不着的。考试当天,早上七分饱,避免10点钟犯困,中午十分饱,让孩子安心午睡,孩子前一夜没睡好,上午又累,一定会睡的很香,下午脑子很清醒。其次,绝不讨论考试题目,考一科过一科。</p><p>如果孩子哭着说:“妈,我有好几题做错了,我今年不行了,我明天不去考试了,明年再考”。</p><p>那我们家长可以说:“你不要慌,我打电话问问相关的监考老师,专家”。然后出去兜一圈,告诉孩子,你还是很棒的,很多孩子好多题没做出来,今年考试相当难。</p><p>七.考生最烦家长的几句话</p><p>1、你比谁都聪明,就是不努力</p><p>2、我们都是为你好</p><p>3、跟学习无关的活动,不要参加</p><p>4、为什么别人做得到,你做不到</p><p>5、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p><p>6、家里的事,你都不要管,只好好学习</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