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五彩绳等,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民俗 迎端午”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p> <p>活动一:感知端午</p><p> 老师们结合多媒体课件、儿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增进幼儿对端午传统文化的了解。</p> 活动二:浓情端午 特别的食品——粽子<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叶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挂念,红红的大枣表想念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好开心 <p>端午民俗活动:【缠粽子】</p><p>缠好的粽子一起来秀一下吧!</p> 端午民俗活动:【花馍馍】 端午民俗活动:【做香包】<div>端午节戴香包,可以祛邪祈福。香包,又称为香囊、香袋、荷包等,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端午节香包选用的中草药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之功能,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起到了避邪驱瘟的作用。<br></div> 端午民俗活动:【手工制作展示】 <p>端午民俗活动:【系彩绳】</p><p>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p> 活动三:乐享端午 <p>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感知端午、乐享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这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他们用心配合、用心努力,让我们老师感到很欣慰。家长还充分发挥个人资源,为我们的节日添加了更多的温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孩子和家长们对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也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民俗的兴趣,更好的发掘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提前度过了一个愉快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