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旅美日记②

老马的那片草地

<p><br></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上接“十八年前的访美日记①”)</span></p><p><br></p><p><b>2002.10.18 </b></p><p><b>宿洛杉矶DAYS INN旅馆</b></p><p><br></p><p> 今天继续返洛杉矶市,没有多少活动安排。早八点从拉市出发,九点多钟到达伦敦桥。对于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古老文明可炫耀。而这座伦敦桥却是一个再生的,移植的古物。据说这桥始建于12、13世纪相交的年代。</p><p> 原来伦敦有三座这类的石桥,由于交通的发展,这座石桥要废弃。美国的一个石油大亨知道后,萌生了把它买回美国的念头。于是他在1968年以246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座12万吨重的古董,然后把这座桥大卸1万多块,运回美国。之后在这座小镇的一条人工河上拼装复原,工程历时三年,耗资无数。最终使之成为远近知名的一景。</p><p> 小镇有水,再有了这桥,真的多了很多灵气,也使人有了一点淡淡的思古之幽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两张照片来自网络</span></p> <p>  河岸边是一溜两层古雅别致的商店,也有快餐店,我们坐在露天的桌椅上,要了一杯热茶,消灭了昨天剩下的披萨饼。</p><p> 中午一点多钟来到华人开的“中国小店”吃中式自选快餐,每份七元。</p><p> 下午到一个看上去不大,走进去却是几十家商店相连的商业区去购物。导游给每人发了一本各个商店的优惠券,但是转了转,没花一个“美刀勒”。</p><p> 这三天我们途经了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又回到加利福尼亚州,跑了不少的路。导游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在车上开始收小费。三天下来,每人十五美元,这些钱归导游和司机两人所得。晚七点返回洛杉矶旅馆。</p><p> H刚给的六个人300元饭钱花了260元。H刚说,那应该是十顿饭的餐费。我们花超支了。 </p><p> 2002.10.18 10:30</p><p><br></p><p><br></p> <p><b>2002.10.19 </b></p><p><b>宿佛莱斯诺市TRAVELODGE旅馆</b></p><p><br></p><p> 今天继续另一个三天两夜游。</p><p> 上一个是从洛杉矶出发向东北走。今天是向西北走,一直到旧金山。</p><p> 上午7:10分从旅馆出发,集合各路游客后8:30启程。车还是昨天的车,游客换了一批,少数游客是昨天和我们一起同行的。路线基本是沿着西海岸前行,很长一段时间走的是一号公路。</p><p> 美国的公路是这样排序的:南北走向的是单号,从西向东排列。东西走向的是双号,由北向南排列。我们走的这条公路紧临西海岸,所以排序第一,是一号公路。</p><p> 这条太平洋海岸公路,是国家地理杂志所评选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海洋与陆地的绝美碰撞,在这条道路上一览无余。</p> <p>  公路与海岸时近时远,经常能见到房车停在岸边,见到钓鱼的和与海亲近的人。如果是夏季,景色会更好,游人也会更多。在这条公路上有一个设施被人津津乐道,在道路右侧,大约每隔四五百米就有一处无线求助报警装置。金属杆上是太阳能电池,只要你拿起电话,公路管理员就知道你求助的地点。</p><p><br></p><p> 十一点前后到“丹麦村”,“丹麦村”是一个旅游小镇,这个名字是人们的习惯称呼,真正的地名没弄明白。小镇不大,但风格迥异,全是丹麦式的建筑。好像小城就是为旅游而建,因为除一家又一家的小商店、食品店、餐馆而外,好像没有发现居民区、机关、工厂、学校等。</p> <p>  在美国数天没有见到邮局,“丹麦城”里有一家邮局,估计主要也是为旅游服务。我和莉各买了几张小镇风光的明信片,实寄给朋友和孩子。明信片也不便宜,50美分一张。邮资另付70美分。</p><p> 在一家餐馆里吃美式炒饭。葆要了一杯丹麦啤酒,品了品,味道一般。三美元一杯,合人民币二十五元,在国内可以买十瓶。唉,出门在外,两种货币一换算,就觉得怎么花都不合适,什么时候我们的收入可以达到不必计较汇率的对比呢?</p><p><br></p><p> 下午两点到赫氏古堡。古堡坐落在内华达山脉的一处山岗上,在这里可以远眺大海。</p><p> 老赫斯特是一位有成就的矿业工程师,开发金矿发了家,他买下了这里的大片土地,其中一小部分作为狩猎和露营之用。威廉·兰道夫·赫斯特(1863-1951)是老赫斯特的儿子,他最后成为美国最大的出版和媒体大亨。拥有26家报纸,13家全国性刊物,8家广播电台及其它媒体事业。他还监制了大批新闻片和几乎100部故事片。</p><p> 1919年赫斯特和年轻的建筑师茱莉娅开始断断续续在这里建造房屋,其设计之精美,用料之考究,都令参观者深深地叹服。地中海特色、西班牙风格、墨西哥样式,私家城堡极尽了豪华、精美的大成。城堡建成后,赫斯特将他多年搜藏的世界各地的油画、雕像、挂毯、瓷器、家具等陈列在这里。</p> <p>  1957年,在赫斯特去世六年后,赫斯特的公司将古堡捐给了加州政府。</p><p> 参观古堡的门票14美元,需预先购买。H刚没有给我们预购,于是我们选择了观看介绍古堡的电影。电影票每张六美元,是超大银幕,全视野电影。电影拍摄讲究,是一种客观叙述式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穿插历史资料的一部片子。在国内也看过360度全景式的电影,但与这次所看电影的震撼力、亲临感、立体效果相差甚远。尤其是在事件的原发地看与此密切相关的电影,给人一种认同,亲切,贴近的感觉。</p><p> 在游客休息区我们参观了面积不算大的博物馆,里面用图片与实物介绍了赫斯特的一生。休息区除影院外还设有书店、商场、食品亭等设施。</p> <p>  今天的前半程基本是沿西海岸行进,后半程转向加州中部,这一带基本是农牧、养殖业。沿途是起伏的山地,由于已是秋末,黄多绿少,但仍然可以看到整齐的、一垄垄的矮株葡萄和缓坡地上放养的数量不多的牛群。</p><p> 晚八点在佛莱斯诺市吃晚餐,是汉堡包。佛莱斯诺是加州第六大城市,产业以农业为主。我们住的酒店是travelodge,这应该是一家汽车旅馆。旅馆是走廊在外的几栋两层楼房,汽车就可以停在楼下。服务前台在一所独立的厅里。旅馆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但客房宽敞,是这些天所住过的最好的房间。房间墙壁和地板都是轻体材料,走路能感觉出来。旅馆前的广告牌上标示着的房价是34.59美元。</p><p> 明晨四点半起床,赴旧金山。</p><p> 晚 9:30</p><p><br></p><p><br></p> <p><b>2002.10.20</b></p><p><b>宿旧金山CROWNE PLAZA旅馆</b></p><p><br></p><p> 晨4:30起床,5:30上车出发,第一站是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置在内华达山脉的中段。</p><p> 天没有亮,游客们上车后接着睡觉。一个小时后,窗外逐渐亮了起来,但见汽车行驶在曲折的山路上,两侧山峦起伏,树木葱郁。在曙光初照山巅的时候,我们停车在山间的停车场。车外温度有些冷,我们先下车远眺这一段的山中景色,顺着景点提示牌和导游的指引,我们看到了船长石等山石景色。</p> <p>  美国也讲牵强附会,按照一个似与不似的模样起一个名字,其实名字与实景相差甚远。</p><p> 再往沟谷里去,是公园的餐饮休息区。我们先经过一个旅馆营业大厅,那是办手续的地方,而旅馆是散落在附近的小木屋,年头都不短了,条件也不算好,但据说价格不低,还要预定。为什么不多盖些好的旅馆呢?原来是政府为保护山林的自然生态环境,严格限制旅馆的开发。餐厅很大,我们昨天在丹麦城买了面包和饼干作为今天的早点。餐厅里有较大的微波炉,我们将面包加热,自己取了纸杯,在饮料机中接了饮料,便堂而皇之的吃了起来。像我们这样的不速食客,不知是因为忙,餐厅没有看见?还是餐厅就提供这样的服务?我想人家可能是睁一眼闭一眼吧。这样的食客多了,老板非得关门不可。</p><p> 饭后,我们呼吸着山林里的新鲜空气,到周围去走走看看。巨大挺拔的杉树该有好几百年了吧?在我们的东北林区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保护的极好。进山时导游就说:这里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都属国家所有,游客请不要从这里带走一石一叶。这里的自然环境被发现也就是百年左右,除有限度的旅游开发外,林木,石材一直没有动。大树死亡了,就倒在林间,旁边又长出小树来,生生不息就是这样进行的。</p> <p>  这里的景色最美在四五月,那时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完,而山下已经山花烂漫。群山汇集的雪水跌宕成壮观美丽的“新娘面纱”等多处瀑布。还有机会再来吗?眼下虽然没有山花,没有“新娘面纱”,没有充裕的时间,我们已经知足了。</p> <p>  岩壁上有攀岩的人。约塞米蒂山谷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峭壁直立,有几百米高。最著名的埃尔卡皮坦峭壁上下垂直1098米,是攀岩者的天堂。现在天气凉了,人也少多了。听说从山下攀到山顶要几天的工夫,晚上要把自己绑在山壁的皱褶里过夜。去年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攀到了山顶,年轻时他就多次在这里攀岩,到山顶也就用四五天。</p> <p>  在这里下车一共就几十分钟的时间,又得上车前行了。午饭吃麦当劳,六人23.54元。去旧金山的路上经过一个很大的风力发电场,连绵数公里,发电机大约有几百台,可能是因为没有风,巨大的叶片都没有转动。</p><p> 进旧金山之前在一个简陋的农贸商店休息,有些游客买了些这里自产的葡萄、苹果。</p><p><br></p><p> 下午到旧金山。先过旧金山大桥,这座桥原来是一座两层的铁路公路桥,铁路在这里逐渐萎缩退出,后来全部改为公路桥,出旧金山走下层,进旧金山走上层。在桥上就可以眺望见魔鬼岛等几个久已闻名的小岛。远看海雾迷蒙,半隐半现。</p> <p>  车停在渔人港码头,这里原来是旅游观光区和居住区混在一起,后来为了发展旅游,居民逐渐迁出了这里。39号码头是港口著名的景点,码头的栈桥全被商家所占领,店铺相邻,游人摩肩。我们逆时针浏览栈桥,左面是商店,右面是跳板和大海。有卖彩色海沙的,带着香味,买一个小瓶子,你自己选不同的颜色去装。</p> <p>  34号码头原来也是泊船的,旧金山大地震时许多海狮涌到了这里,后来船退出了,把码头让位给海狮,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海狮的家园,几百头海狮躺卧在宽大的浮板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成为码头的一个景观。</p><p> 本可以每人花14美元去乘一小时的船,在海上穿越金门大桥,观赏旧金山全景,但是为了节约看美国,我们还是放弃了。</p><p> 在街上漫步也是很有趣的,有许多买艺的、买东西的、算命的把大街作为他们施展才艺的场所。最吸引人的是几个黑人,每人都穿着风衣,把全身上下、皮肤道具都喷涂成银色,手里拿着银色的纸杯,站在一个权当做雕塑台的箱子上,作不同的雕塑状。那功夫却也不是一天两天练就,不动时一动不动,造型很棒。当有人走近,或要一起照相时,他便向你做一个姿势,伸出手中的纸杯,希望你能放一些钱进去。其中一个手中还有一根皮管,上挂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大约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喷漆工,时不时、冷不丁地就呲出一股气来,吓你一跳。街头也有跳霹雳舞的青年,一边切磋,一边表演,周围聚集了很多的观众。这是下午,傍晚也许更热闹。</p> <p>  四点钟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五点钟车到金门大桥停车场。就在我们来到之前不久,一片弥天大雾从海上涌来,几十米外就很难看到东西,想一睹金门大桥的风姿是没有希望了。</p><p> 晚在旧金山华人餐馆吃合餐,八个人合坐一桌,每人付餐费八元。酒店在旧金山机场附近,叫CROWNE PLAZA,全部新装修过,感觉很好,但是绝对禁止吸烟。我们住在这家酒店的404室。</p><p><br></p><p><br></p> <p><b>2002.10.21 </b></p><p><b>宿洛杉矶DAYS INN旅馆</b></p><p><br></p><p> 5:45起床,6:30上车,到旧金山城内去乘缆车浏览花街。</p><p> 旧金山原有八条缆车线路,因地震,都受到了损坏。由于旧金山交通已很发达,市政当局本想放弃修复,但在市民的要求下,政府修复了三条。这三条缆车实际已成为活着的文物。旧金山缆车的不同之处,是缆绳在地下。据说在全世界独此一份。缆车的车厢和开行方式都很古老,我们大约游览了一条线路的全程,车票2元。</p> <p>  旧金山市区里有许多小山包,山包上已经全是楼房了,缆车就是为上坡方便而修建的。现在比缆车更方便的是汽车,但路却极陡。</p><p> 我们参观的那条路坡度大约有四十度,像一个大滑梯。没有在这样的路上开车的经验,是不敢轻易去握方向盘的。为了安全,减少事故,山上一些有地位的居民向政府建议,将一些山上的路由直路改为之字形曲折的路。政府接受了建议,于是,山上有了s型的路。</p><p> 这条路直线距离大约不到三百米,而坡道上却有十几道弯,据说是世界上最弯曲的城市街道。</p><p> 修了弯道,市民们又在弯道的空档处广植花草,季节不同,花卉品种也不同。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新的景观,被人们称为九曲花街。这条街是单行道,车子只能向下行驶。</p><p> 我们乘坐的缆车停在花街顶端的车站,我们下了车,顺坡而下,巡览花街。</p> <p>  由于已是晚秋,多数花草已经凋零,少数依然挣扎着开放。导游说:现在种的是清一色的绣球,而原来种的是五彩缤纷的各种花,比现在的品种要好看得多。</p><p> 有一个人很有商业眼光,拍了许多花街的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出售,赚了不少的钱。</p><p><br></p><p> 旧金山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城市几次几乎被毁。现在的高楼不多,层高有限制。很多都是三五层的楼房,可能是木结构,外墙的木板材料是可以确定的。旧金山有一项制度,楼房每年都要粉刷一次,因此,城市看上去干净漂亮。</p><p> 旧金山是华人聚居较多的城市,中国城也比较大,置身其中,仿佛像在香港某老城区,中国式的店铺,中国式的招牌,让人不觉陌生。</p><p> 早饭后一路返回洛城,下午五点抵达旅店。 </p><p> 写完于晚 10:00</p><p><br></p><p><br></p> <p><b>2002.10.22</b></p><p><b>宿洛杉矶DAYS INN旅馆</b></p><p><br></p><p> 昨天约好了,今早去拜见洛杉矶行政长官。</p><p> 九点到达洛杉矶行政大楼,乘电梯上楼,来到长官办公的那层,工作人员把我们领到会议室,叫我们稍作等待。与我们办公楼截然不同的是,走廊里上上下下挂满了照片,大都是行政长官各类活动的记录,也有与各类名人政要的合影,如与朱镕基的合影就在其中。除照片外还有一些装在像框里的纪念品,像奖章一类的东西。</p><p> 会议室里有长桌,十几把皮椅。墙的一端挂着两幅中国画,地上也放着两幅,看落款是当地华人送的,已经没有地方再挂了。墙的另一端是洛杉矶的市徽,地上立着两面旗,一面是美国国旗,另一面也许是市旗?</p><p> 长官来了,大家寒暄握手。W兰和我们一起参加会见,她过去就与M克认识,所以见面也就轻松了许多。他给了我们每人一张名片,一面是汉字,一面是英文。名片上的职务是:大洛杉矶行政长官。人们习惯的称他为M克。M克1989年第一次去内蒙古,到如今已经去过八次了,在他的努力下,洛杉矶与内蒙古建立了友好关系。M克的妻子是大连人,因此也可以说,他是中国的女婿。</p><p> 我们与他相约,在他方便的时候为他做一个电视节目,他满口答应:可以,一定可以。结束见面时他送了我们每人一份证书,上面分别打印着我们的名字,是洛杉矶政府的友好证书。分手前我们一一合影,整个见面过程官方的摄影官都一直在场拍照。</p> <p>  上午十点有一个市政厅的会,M克邀请我们参加。会场分台上台下,台上有十几排桌椅,排列方向不同。台下是720个蓝色的座椅。</p><p> 开会了,台下也就是三、四十人,台上有二十人左右。先全体起立,向上帝祷告,然后向国旗宣誓。会议好像没有大的主题,但很有趣。有对社区工作积极分子的表彰,发奖状,发言,合影。有人收留了无人收养的小狗,也得到了表扬,并把小狗抱给行政长官,行政长官与之亲吻合影。</p><p> 我们的到访也成了会议的一项内容,M克介绍说,中国某电视台的记者来洛杉矶如何如何,荟也就势走上台去,接过了迈克颁赠的证书,同时给麦克回赠了礼品。在台上荟即兴发言,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同时欢迎有更多的美国朋友到我们的家乡去做客。W兰在台上同声翻译,效果非常好。</p><p> 会场里有一名警察,始终面带微笑为会场服务。台下第一排正中的一些座位当时已有人落座,他很客气地把他们请到其他座位上,让我们坐在了那里,因为我们是客人。开会时,受表彰的家人或朋友要拍照片,他把他们请到台上去,叫他们在台上照。并压低阻挡视线的话筒。葆摄像时,他也示意你完全可以到台上来拍。这些小小的细节,令我对政府的工作作风产生了许多联想……。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警察的武装带上,佩挂着12件警具,和气中带着威严。</p><p> 会议还在继续,我们悄悄退出了会场。在前厅我们蓦然发现,两台大显示屏正在实播会议,并且是会议发言人的特写镜头,可我们在会场并没有发现摄像机。葆说,他发现会场有七台摄像机,都是遥控的。</p> <p>  女士们还想去购物,于是再去那家华人开的免税店。在这里给本部门的男同事们每人买了一件T恤,给女同事每人买了一套香水,回去的时候算是我们美国之行的礼物。</p><p> 中午在三和腊肉烧吃中国餐。下午逛一个大“贸”,英语不知如何拼写,就是商场。单看这个“贸”的外观并不觉得大,但里面实在很大,以至出门后如何也确认不了哪一个门是当初进商场的门。这个“贸”的物价对第三世界的我们来说,样样价格都高。大家空手而出。</p><p> H刚介绍说,我们可以到一家仓储式的会员制商场去看看,那里价格便宜。商场确实很大,小到糖果,大到汽车轮胎、机械都有,我们几人各自选择了一些巧克力和糖果,用H刚的会员卡打折结账。</p><p> 在商场旁边的快餐亭露天吃披萨,晚上已经很凉了,但披萨的味道真的很好。。</p><p> 明天到好莱坞的环球影城去玩。 </p><p> 晚11:05 </p><p> </p><p> </p><p><br></p> <p><b>2002.10.23 </b></p><p><b>宿洛杉矶DAYS INN旅馆 </b></p><p><br></p><p> 上午十点到环球影城。在电视节目里经常见到这里的一些情景,但是在几尺大的屏幕上是难以有切身体验的。</p> <p>  影城很大,玩儿的项目很多。有了去迪斯尼的经验,我们想这次尽量多玩儿一些项目。 </p><p> 先要了一张中文导游图,按图索骥,这图咱能看得懂。</p><p> 影城依照地形分上下两个区域,大型景点有十多个,还有一条乘车观览的线 路。 </p> <p>  走进埃及古墓,不死的妖魔、令人恐惧的声音和灯光让雪和莉前后拉着葆不敢松手。在一个破旧的“码头”上,上演了一场非常刺激的真人打斗,烟火和各种效果非常逼真,水浪常常把观众弄湿。</p> <p>  最刺激的是泛舟丛林之河,在史前时代探险,身后有恐龙追赶,猛然间,船从80多米的高处顺着水流几乎垂直落下,有惊无险。</p> <p>  总之,多数项目都充满了刺激、逼真、惊险等特性。一天玩儿得很开心,晚上H刚开车来接我们,路上堵车,比约定的时间来晚了。</p><p> 他和K德联系上了,约K德晚上一同吃饭。晚饭后K德和我们一同到旅馆叙旧。这是在美国的最后一个晚上了,明天就要回国了。 </p><p> 10.23 24:00</p><p><br></p><p><br></p> <p><b>2002.10.24—25 </b></p><p><b>东航MU583飞机上 / 北京中关村酒店 </b></p><p><br></p><p> 今天是告别美国的日子,初来的新鲜感已经渐渐退去,这里再好也是人家的地方,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窝里去,真的也有些想家了。</p><p> 十点多到了机场,安检很顺利。虽然是9.11一周年不久,国内安检还要脱鞋,而美国却很痛快。</p><p> H刚早就说,不会有麻烦,人家恨不得一脚把你踹得远远的。在候机厅等了很长时间,空姐也坐在这里,等自己的飞机,因为上飞机的通道不会很早就开门。</p><p> 没有事,坐在这里再品味一些有感觉的小事——</p><p> 手机:好像没有见到什么人腰带上别着手机,脖子上挂着手机。见到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的,见到不少打公用电话的,却极少见到有人在街上哇哩哇啦的拿着手机打电话。美国手机很便宜,其实你不选牌子,只要办了入网手续,就送你手机。H刚他们的手机都很陈旧,一点也不时尚,好像他们也不追求品牌与时尚。 </p><p> 汽车:汽车是每个人的必备工具。因为城市大,路远,没有汽车是不可想象的。况且绝大多数道路并没有设置自行车专道。汽车品牌很多,日本车省油,美国车结实,新车过剩,旧车便宜,加长轿车太豪华,大货车太多太猛,售车市场一片又一片,但里面见不到几个买车的人。</p><p> 警察:美国的警匪片多,以为到处都是警察,其实很难见到警察。在美国半个月,见过的警察超不过十个。刚到美国,在洛杉矶机场外,见到一个黑人女子,开车给一个黑人警察送饭,两人很友善,是夫妻吧?这是见到的第一个警察。在圣地亚哥,黄昏时分,有两个黑人女警察,在以舞蹈的姿势指挥交通,交通警察只见到这么一次。其他还零星见到几个,印象最深的就是洛杉矶市政厅的那个。饭店、游乐场、商场都没有见到警察。</p><p> 绿化:建筑物周围都有自己的绿化。草地、花草、树木都搞得很美,有个性、有特色。但是几乎没有见到绿化工人和管理人员。</p><p> 停车场:大型的停车场有人管理,有人收费。商场前、饭店前等多数停车场并不收费。不像我们这里,自行车、汽车你一停就有人上来收费。</p><p> 包装:在到过的商场里,发现商品的包装并不精美高档。比如一件衬衣,没有国内的高级纸盒作包装。其他商品也是这样。</p><p> 钱币:从一美元到一百美元,纸币都是一个颜色、几乎一样大小,不看那个阿拉伯数字,不好区分是多少钱。元以下好像就没有纸币了。硬币上没有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币值,刚接触硬币不知道是几分几角,况且一角的比五分的小,而一分的是铜质,其它的是铝及钢的合金。就这几点不方便,我觉得应该向我们学习。但美国辅币流通大,许多价格都有角和分。</p><p> 公交和出租车:在这个几乎人人有车的国家里,出租车却成了凤毛麟角。只是在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见到出租和公交车,在拉斯维加斯见到公交车站。在去洛杉矶机场的路上见到一个城铁车站。</p><p> 旅馆:旅馆里不配备牙膏、牙刷、梳子,也没有拖鞋。</p><p> 小费:服务业一般都收小费,餐馆基本是餐费的十分之一,旅馆我们每天留下一美元,可能有些偏少。</p><p> 温度:美国的温度执行的是华氏标准,街上的显示牌、电视广告上报告的60多少度,因为没有概念,换算不过来……</p><p><br></p><p> 下午1:45飞机起飞,机舱空座依然不少。返程的航线好像是沿着美国的西海岸,经阿拉斯加、白令海进入东半球的。我坐在机舱左舷,航向西北,左舷对着下午的太阳,阳光超强,舱壁都晒得滚热。</p><p> 空姐关闭了所有的舷窗,以供旅客安宁地休息。一路上坐的极为疲劳,也睡不着觉。推开一点窗板向外看,是覆盖着白雪的山脉。</p><p> 北京时间12月25日下午4:45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其时是洛杉矶时间12月25日凌晨1:45。如果依照太阳时来计算,起飞是下午1:59,降落是下午4:45,飞机在一直向着太阳在追赶时间。实际飞行时间12个小时。</p><p> 我们一行在机场分手,丁和我要留在北京一天,去看各自的女儿。北京正下着小雨。 </p><p> 北京时间2002.10.25 晚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8年本文作者在美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