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明的父亲——薛宝钗之父

不苦.🌈

了解薛父 <p>  薛宝钗的父亲并没有出现在书中,因为薛宝钗还没进贾府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那他是个什么人呢?薛宝钗的父亲,名不详,小说称之为紫薇舍人薛公,领内务府帑(nú)银,户部挂名的皇商。</p><p> 薛宝钗良好的教育和父亲息息相关。薛宝钗的父亲并没有出现在书中,因为薛宝钗还没进贾府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虽出身大家族,可惜王家从来不重视对女儿的教育。她的父亲不同于古代重男轻女的封建家长,薛父极为看重薛宝钗。第四回言道:<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b>薛父对薛宝钗悉心教导,让她读书识字,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这为薛宝钗打下了坚实的文学修养。后来薛蟠纨绔子弟习气越重,老是聚众玩耍,斗鸡喝酒,骄横跋扈,仗势欺人。不学无术,终日只知道游山玩水。薛父对薛蟠深感失望,更是将家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薛宝钗身上。</p> <p>  薛父政治眼光毒辣,他一眼就看出皇室选秀的弯弯绕绕,以及家族能从里面获取的利益。所以他更坚定了将薛宝钗送进宫中,<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参赞之职。”</b>最终能像贾元春那样庇护家族。就算没有被选入宫中,也能将女儿培育成德才兼备的淑女。从这里可看出薛父为人识时务实,坚持教育为本眼光深远。果然后来薛宝钗成了一个受到众人喜爱的封建淑女,德才兼备,待人客气有礼,自带大家风范。可以说,薛宝钗最终能成长为德、工、言、貌兼备的典范型淑女,薛父功不可没。</p> <p>  宝钗父亲让她幼时读书识字就可见为人有远见,而且也是诗书之家。他在世时候也是做的皇商,一应经济世事也必是通晓的。看文中有这样的描写<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b>作为皇商,宝钗的父亲也有很好的政治靠山,那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第十三回薛蟠说做棺材的樯木<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b>可以想象当日他和这个亲王老千岁关系很密切,这个亲王自然是他最好的政治靠山。说明他在世的时候打点的家族生意还是很到位的,也曾让这个家庭富足鼎盛过。第四十二回宝钗说:<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b>可见她祖父也是诗酒之人,品性也是不俗的。她的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必然也是少不了的,所以培养的日后宝钗无不通晓。这也是一个文能题诗,也可当家经济的男人。</p> 如果我是《红楼梦》薛宝钗的父亲 <p>  如果我是薛父,我会同样的重视宝钗和薛蟠,不会让薛姨妈的溺爱造成薛蟠骄横跋扈,仗势欺人,不学无术,终日只知道游山玩水。大可以不要家族的兴起,身为皇商,就只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照顾自己家的生意,得空了就带着薛姨妈和孩子们去游山玩水,增长见识,与他们一起学习、看书,培养他们的能力。更不会在宝钗小的时候就决定让她走“进宫为妃”这条路。在自己的能力下,让孩子们无忧无虑、选择自己的人生。</p> <p>高三一班 朱夏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