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漫步】姚志忠散文专辑

健康就是福

<h3>“中国文学之乡”山乡作家</h3></br><h3>        ——姚志忠散文欣赏</h3></br><h3> <h3>        姚志忠,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br></br></h3></br><h3>——————————————————————</h3></br><h3> <h3>                         塬上苜蓿地(外五篇)​</h3></br><h3>        望长空阴霾,雁阵声声凄哀。每当秋风使劲的吹过那座红土梁,独自徘徊在那块熟悉的苜蓿地,凉风掠过我思念的每一根神经,有很多事不由自主的浮现于脑际无法删除,却引人哀伤。我习惯的去塬上漫步,想捡回童年丢失的梦,想拾坠童年忘却的记忆。时光留住那些过往的经历,满山遍野紫色的苜蓿花大肆夸张,争相怒放,那双三角脚板踩出来的童话连同乡野小曲飘荡在我的耳际,却留下一串串的孤独。</h3></br><h3>        清贫如洗,饥肠辘辘的童年,光着脚丫跟在奶奶后边听奶奶哼着无字小曲,丈量着通往山塬苜蓿地的小径上。为了温饱奶奶用和自己的脚形相似却又比脚大十几倍的铁锨一掀一掀垦出并种植了山塬上那块紫花苜蓿,苜蓿是可再生草根植物,在野菜中属上品,即使现在的城里人也不乏视为餐桌列队一份。而那些年代却不是为了尝鲜,只为填饱肚子。奶奶的一双三角小脚丈量了整个饥饿时代,走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自给小路,那条路在每一个最需要接济的时候都留下我和奶奶身影,也收藏了奶奶饥荒年代饥饿的故事。记得每一次奶奶都要给我讲什么样的苜蓿不老不嫩不高不低最好吃,太老了煮不烂,太嫩了又会引起浮肿,太高的没营养,太低的光合不够肚子胀······一家人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就靠这块苜蓿支撑着。因此,奶奶看着苜蓿嫩芽顶开春光,我也期盼新绿的希望,苦难与幸福在大地的胸膛瞬间交织,破土而出的那点绿意仿佛使山塬顿时托起无私壮美的脊梁,激动地泪水、饥饿的痛苦、幸福的向往在塬上蔓延。每天,奶奶都缀着我的小手费力的徘徊在那条通往山塬苜蓿地的蚯蚓般弯曲的羊肠小道上,奶奶老了,苜蓿也老了。奶奶说苜蓿花少了就要把苜蓿重新种植一下,来年会很鲜嫩,一家人的生计就有个添补,人,总要想法子活下去,活下去就要想法子。来年的新苜蓿扬着蓝紫相间的花,蜂蝶穿梭,香气扑鼻,我和奶奶望着小鸟、蜻蜓、花蝶回到久别重逢的盛宴,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涟漪。</h3></br><h3>        上帝的镰刀把苜蓿和奶奶一起收割了,奶奶长眠于那块苜蓿地的正中央,奔走于寂寞与孤独的黑色睡眠中。我此刻看到了从诞生到死亡,看到了岁月的花言巧语,看到上苍空旷的大浩劫,看到了那些苜蓿花意味深长的悲哀。羊群归栏,雁阵哀鸣,奶奶就是一个象形文字,一生用朴实谱写着没有思想的思想,为诠释秋天的内容,把自己毫不犹豫地种进土壤去,奶奶的痛苦与幸福在塬上蔓延,慢慢地别人把她忘记在时光淹没的往事里。但奶奶掘垦种草、以求生存的油灯照亮了整个山塬,点燃远古的话题,打碎一个时代的疲惫和宁静,敲击山塬的风奏响死亡般的合唱是奶奶谱写的高高在上的墓志铭。</h3></br><h3>        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清明节,我总是要去奶奶的墓前静静地、静静地、默默地、默默地······空旷的山塬上,所有的灵魂在大野漂泊,飞翔;望着干净的云朵,徐徐的思念飘落,遥望天堂的门庭,感念离去的背影,在迟迟间凝问遥远的距离,看着零乱的艾草又开始挣扎新绿,奶奶,被岁月如此般无情的收割去了。山塬空空旷旷,唯天空澄明净亮,我漂泊在秋天的山塬上,满目凄婉,凛冽的午夜响彻我思念的诗篇,但陈酿的语言被悲痛深深窖藏。风,悲怆的啸叫,缕历悲哀的伤痛随着撕心裂肺的嚎叫划破秋天的帷幕,让啼听者泪如秋雨,拥抱一种久违的恩情,如水晶玻璃般透明的脉管下,一丝阴云都会引起我澎湃的悲戚,无限感念顿穿时光的碎片,一个细小的情节悲伤得满脸泪流。坡上绿色正在绽放,黯淡与明媚交织流失的时光,轻轻落在滚烫的心上,纯洁我的心灵。洪荒的寒冷在飘呼的山风中蔓延,岁月的河床在山塬上行走,大地荒芜得像一首空洞虚无的诗。坐在奶奶的身边就是坐在慈祥的身边,奶奶思想的药剂是我的贫穷故事更加丰满,那些被秋雨淋湿的季节,被秋雨打湿的记忆,一并沐浴在雨季的哭泣中,泪水在童年的故事中流淌,悲壮的燃烧,所有的故事降临在故乡的山塬上。覆盖四野的群山像一匹马在嘶鸣,您的臂膀,您的田园,您的夕阳,您的气息和芳香,山塬沉醉于您的陈酒雄黄,我读懂了您灵魂中的哀怨和忧伤,孤独和向往,在重山之中射出光芒万丈。我真想掘地三尺挖出一大串的童话和故事伴我而行。</h3></br><h3>        今夜,我在城市的角落,思念塬上孤独的奶奶,思念和着忧伤使劲的挤出钢筋混泥土的夹缝,声嘶力竭地阅读奶奶灵魂中曲折的哀怨和悲怆、无奈和坚强,我含泪的目光把一束哀伤深深地种在山塬上。</h3></br><h3>故乡情</h3></br><h3>        故乡,不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写满诱惑的情节,是一种无法逃避的思念,是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愫,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缠绵与孤单,是一份夜深人静时的牵挂,是一生刻骨铭心的永恒眷恋······</h3></br><h3>        一曲离殇,奏响游子的心音,醉梦中,泪眼朦胧。孩提时总向往外面的世界,远方的精彩,城市的繁华,长大后,背起父辈们饱满的笑容和沉甸甸的期望远走他乡,踏上耐人寻味的孤独和惆怅。眼含热泪,挥手作别,丝丝眷念,深埋心底,风雨兼程,黯然伤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童年顽皮的历程记忆犹新不肯沧桑,梦中丝丝缕缕的炊烟升腾起故乡无数袅袅纯真记忆。清瘦的小河,安详的村落,无垠的天际,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弯曲的小路,牧归的羊群,驼背的父亲构成故乡贫瘠而富有诗意的轮廓。每当想起故乡,我的眼里总是蓄满晶莹的液体,恰似一习凉风掠过荒原,颇感凄凉。无法躲避孤独的亲睐,也无法摆脱寂寞的追随,更难以驱遣萦绕心头的思念,肆无忌惮的泪抛向枕边注入故乡的血管,无时不刻叩响我日夜眷恋的心弦,任凭孤独与思念在深夜如决提般泛滥蔓延。“望穿故乡水,梦中几时回,苍天雨霏霏,为我把泪垂”。远离我的故乡,身后留下一串串的感叹,远离我的亲娘,我的内心无比的空虚。走出家乡后的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迷迷、茫茫,只剩下残碎的记忆拼凑起来的童话。“睁眼难见枕边泪,方知遗梦在他乡”,岁月沧桑了故乡的容颜,扰乱了我的清梦,无比思念我心中一尘不染的天堂。  “梦里依稀见故园”,那里有我无忧的童年,青色的暗恋,有老黄牛般憨厚的父老乡亲,有跑调的歌谣里散发出汗水的幽香,勤劳的旋律,带着爱的絮语,曾经给予的温暖,有我心底最纯真的记忆,有我心爱的姑娘脸上美丽动人的酒窝。身处异乡,心系故土,我不敢轻易的把曾经的往事遗失,也不敢把无忧的故事丢弃,更不敢把你谆谆的教导忘记,没有你陪伴的日子,感伤是避不开的话题,不肯与你分离,是无法抑制刻骨铭心的眷忆。故乡在我的心里,故乡在我的文字里,久违而枯萎的亲情之树和牵挂故乡的藤曼滋养我文字的养分,切切游子意,浓浓故乡情,故乡依旧,我心依旧!</h3></br><h3>        年头岁末,归心似箭,想起童年,想起家园,想起娘亲,想起过年,时间过得极其缓慢,我在默默的孤单,我的家乡在默默的孤单。叶落絮飞,仰望星空,思念无依,故乡那自然的真实、宁静、淳朴似一盏摇曳的灯影召唤着游子的心。“凭栏远眺望故园,回首寂叹何日还”,冲出钢筋混泥土的牢笼,只顾风雨兼程,恨不得告别虚伪的城市瞬间一头扎进久违的故园。腊月的风吹乱了一年的思念,深冬的雪淋湿着归途的路,行人稀少的乡间小路变得熙熙攘攘,匆忙的脚步书写着对你的眷恋。凛冽的寒风无法阻挡归乡的脚步,此刻,袅袅炊烟萦绕心头,无数的乡音故事梦中徘徊,虽然固守着嘴角的微笑,嬗变着眼角的泪水,但我寂寞的窗棂,凌乱的思绪,飘逸的遐思,心灵的空间,潮湿的诗行充满对你无限的思念。“泪潇云涯处,逸笔寸断心”,空旷寂静里遥望天宇孤单的明月想起故乡,虽然沟壑纵横,尘土飞扬,山峦叠嶂,绵延起伏,但那里有生我养我坚守清贫的亲娘,虽居他乡怎敢把你遗忘,虽身处繁华怎及我贫瘠的故乡?我阅读你倾泻爱意的目光,炽热了我的眼眶如同镜框将你的素描装潢。举一杯明月,品味故乡的清醇,遥望岁月的路,寻慰心灵的港湾,唯有我的家乡是一座洗涤灵魂的殿堂。告别昔日的繁华,踏上宁静的归途,淡淡的雾,细细的雨,柔柔的风,蓝蓝的天,还有村东头的老井,村西头的磨坊,树上的喜鹊窝,树下的大碾盘,门前的老黄狗,后院的老黄牛······谱写着一首原汁原味优美的乡村合奏曲。黄昏与晚霞,炊烟与暮霭来自故乡的方向,故乡的风越过山野村庄似母亲编制的梦轻柔的抚摸着游子的心。飞速的车轮倒提一串串岁月回首人生似烟如云,漏斗的风挑筛出一堆堆伤人的往事失落哀叹,黄昏的雨飘零出一行行乡情诗句凄楚哀婉,唯故乡是抚慰心灵伤口的良剂。聆听你温馨温情温柔的呼唤,轻盈的脚步踏上归乡的路,沉重的思念翻滚着,缕缕忧伤升腾着,漫漫的山路延伸着......唯有思乡不曾闲!</h3></br><h3>        乡情,是一汪秋波荡漾的湖水,是一曲悠扬动听的牧歌,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古韵,是一坛清醇幽香的陈酿,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是一则遥远绵长的童话......忘却故乡就是背叛!</h3></br><h3> 【首发于西吉县《葫芦河》期刊2017年第3期】 </h3></br><h3> <h3>                       老房子和老花猫</h3></br><h3>        自从离开那间破旧的老屋,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淡淡思乡。这次回家,专门去光顾那已经被我们遗忘了许久的老房子,“卷帘推户寂无人”满目凄沧之感油然而生。</h3></br><h3>        走近老屋,不由使人想起童年,想起过去,想起扯不断往事。炊烟掀翻了落日,黄昏洒满凄凉的角落,初秋凉风凭栏倚,廊亭台上忆往昔。脚步慢慢变沉,渐渐迟缓,喁喁独锺,跚跚难行。</h3></br><h3>        走进老屋,唯有老花猫半睁半闭的眼睛费力的亲切的沧桑的凄婉的望着我,身上的毛脱落得稀稀疏疏,斑斑点点,残颜难堪。我不由眼睛湿了,自言自语地说“只有你不离不弃的坚守在这里,因为你知道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它似乎知道我在说什么,仿佛感慨万分,慢慢地抬起头,“喵、喵”的朝我呼叫问候。你是哪个上房爬树如箭穿梭,忠于职守粮护食不遭鼠患的大花猫吗?你是哪个被我偷吃了祭品替我挨打受罚的大花猫吗?你是那个等我放学回家跳在我肩膀上串上串下逗我开心的大花猫吗?你还是一但闯了祸就偷偷冲进我的被窝里战战襟襟躲藏的大花猫吗?你是哪个上蹿下跳虎虎生威,眼里寒光四射的大花猫吗?你就是那个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小猫尽最职尽责的母亲大花猫吗……我看得出它遇故的惊讶表情,久逢知己的欣喜之情。它拼命地想站起来,好几次都没成功,但眼睛里放射出来的那丝光是如此的亲切,如此的真诚,如此的无奈,如此的令我痛彻心扉!我抱起它,它把头枕进我的怀抱,很吃力的蹭着我,好像诉说着:拂去岁月的尘埃,那段幽怨哀伤和惆怅---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相依相伴,不弃不离的小猫走了,但你回来了。墙上褪色的奖状、开裂的门缝、脱落的墙皮、虫蛀的屋檐、不由无限愁绪生心尖!落叶纷纷飘落的秋尾带着一股凄凉的感觉。慢慢地闭上眼睛,清晰地听到到破旧的房子里奶奶哼出的无字小曲在悠悠回荡,看到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被寒风吹乱的灰发和手中忙碌的针线,闻到父亲烟熏火燎的罐罐茶和浓浓的旱烟味。</h3></br><h3>        走出老屋,风扫落叶,寒气袭人,挑一肩残秋,扯一缕乡愁,挽一碧眷恋,织一倾牵念,回首再回首。看见大花猫失去光泽的眼里饱含深情的望着我,我能读懂它的心思。仿佛在说:我一直等着你的回来,你见证了一切,我沉淀了岁月。皓空无月星相伴,走吧,别回头,向前走!</h3></br><h3>我含着眼泪,不敢回头,径直的走了!</h3></br><h3> 【首发于西吉县《葫芦河》期刊2017年第3期】 </h3></br><h3> <h3>                         重走长征路</h3></br><h3>         长征,中国历史上书写壮举的一笔,长征,世界史上描绘奇迹的一幕,长征,人类解放史上创造神话的一刻,长征,在历经千难万险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光芒种子......</h3></br><h3>        重温长征历史,漫漫征途、不朽传奇,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艰难万险化作的不朽神奇,峥嵘岁月化作的澎湃诗篇,生命之躯写就的英雄史诗,烈火与鲜血洗礼的铿锵丰碑,但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的光辉篇章。试问,在从井冈出生,从遵义走出来的这支队伍,穿着草鞋,披着蓑衣,饥不裹腹,安无片席,前有豺狼虎豹挡道,后有匪军百万追剿,空有敌机轮番轰炸,四面重兵围追堵截之下如何画圆了二万五千里的征程?长征路上,撼天动地泣鬼神;长征途中,浩气长存天地哀。80年前的红军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承受灭顶之灾的屠剿,浴血奋战、突破重重围堵、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光辉岁月是最权威地回答。</h3></br><h3>浓缩二万五千里,每走一步就留下一段佳话,每走一段就有一个故事。最让红军坚信胜利保障的就是他们是属于人民的队伍,为人民谋利益,视人民为亲人,走的是人民战线。正是这样一支来自于人民当中纯洁的人民军队才有可能完成让世界不能相信,让反动派不敢相信,让战争史上无法相信的人民战争的胜利。撼山河惊天地,粉碎了五次重兵围剿,抛头颅洒热血,突破了四道封锁线无所不能的伟大壮举。</h3></br><h3> 我是一个出生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家住在红军宿过营的旧址,工作在红军途经的纪念地,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在这里,红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翻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野菜,经受围剿的艰难险阻,这其中有革命先烈的顽强意志,更离不开红军为人民利益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和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紧密相依的长征精神。</h3></br><h3>        宁夏西吉县是长征精神的主要承载地。听祖辈们讲,红军到此,露宿村外,依墙而居,不扰民生,不伤民风。尤其尊重当地回族风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热情为群众打扫卫生,挑水劈柴,送医送药,救苦济贫,问饥慰寒。红军战士关心、爱护群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回汉群众由衷地称红军为“仁义之师”。</h3></br><h3>         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在80年前的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会师在将台堡并驻扎单家集,广大回汉人民在与红军短暂的接触过程中,认识到红军是人民自己的队伍,普天下劳苦大众的队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之情,情浓谊深;军民一家之亲,亲密无间。红军所到之处,老百姓深感属于自己的队伍是多么的可亲可敬,可佩可点。送子参军为荣,劝郎入伍为誉,家家笑迎亲人,人人含泪话别。长征会师屯驻单家集,毛泽东主席被迎进清真寺,并在寺内北厢房和阿訇屈膝面叙,亲切交谈,了解当地回族民情,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当晚,住宿在清真寺隔壁的一贫困农户家中。毛主席与当地阿訇“单家集夜话”的故事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一段不朽的佳话。</h3></br><h3>        只有人民的军队才能认识到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正是这样一支具有铁的纪律,钢的信念,金子般大无畏牺牲精神的人民队伍,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援下不断壮大,不断成长,走向成熟,走向胜利。“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伟大领袖对人民战争的豪迈来自于这种军民团结,来自于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伟大胸襟,就是对长征精神和宁夏精神最好的诠释。红军三大主力将台堡胜利会师结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程碑意义,标志着长征从这里走向胜利,革命从这里走向新的开始。</h3></br><h3>        革命事业的薪火世代相传,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而今,将台堡、单家集被列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长征精神的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把六盘山层峦叠嶂的风景和长征生动感人的故事融为一体,感知着长征路上红军用信念与理想在茫茫苍穹间树立起的一笔顶天立地的惊叹号,就像亲身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沉重而又壮烈,激动而又豪迈......</h3></br><h3>千言万语话长征,牢记军民鱼水情。</h3></br><h3>【获西吉县首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h3></br><h3>                        流泪的母亲节</h3></br><h3>        今天是母亲节,这一天确属一个伟大的日子,感恩的节日。在这个世上没有比母亲十月怀胎生儿育女,含辛茹苦养子成人,任劳任怨抚子成才,青灯夜陪望子成龙更为感人的事儿了。乌鸦反哺,懂得孝母,羔羊跪乳,知恩返报。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h3></br><h3>我今天本想写一篇文字,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字,因为今天是母亲节,然而,提笔千斤重,落笔悲伤痛,好多关于多灾多难的母亲的话题悬浮脑际,油然而生。首先想到的是在那些漫天战火、遍地狼烟,饱受战争蹂躏,已经徘徊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她的田园生活已变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成百上千数万计的母亲们背着自己的孩子逃离暴力威胁与战争恐惧。逃难中的难民母亲们和国内流离失所的临时家园里的母亲们,因战火失去儿子的母亲们……她们多么渴望一个和平的母亲节,也多么渴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平的童年。然而,从他们的眼中我们读不到任何希望和寄托,只能解读到战争埋下的仇恨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h3></br><h3>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等国的难民母亲,也许忘记了今天是她们的节日。她们也是母亲,她们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摩苏尔、大马士革的母亲在自己的节日里只记录下了饥饿、空袭和内战所带来的恐惧。战争摧毁了她们的家园,在那里的母亲们没有一点安全感,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煎熬,正在经历战火的摧残,也正在饱受饥饿之苦。悲戚戚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饥饿和疾病从自己手中夺取了生命,从心底挖去自己的希望。刀割般的痛彻心扉,无可奈何地痛哭流涕,难道这就是他们的母亲节?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原本属于她们兴高采烈地的日子。面临的这场战乱危机远远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全球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另一个世界母亲的故事。可悲啊,一场不知道要死多少平民,多少母亲悲惨的战争!又有多少母亲面临家破人亡,夫离子散!</h3></br><h3>        我记得我曾今看过这么一篇纪实故事,大概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好像是真实的南京大屠杀的时候,那些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人民血流成河,尸横堆成了一座小山 ,在那顶端有一个婴孩因为肚子饿而哇哇啼哭,而他的母亲则身中数刀倒在一旁,因为听到了孩子的啼哭声醒来了,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爬到了孩子的身边给孩子喂奶,想像一下那个画面,真让人觉得很痛心啊。这个故事一直在深深的震撼着我,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本能的伟大,也让我想到了一个和平年代的母亲节意义所在,亦是我在感恩的日子里对天下所有母亲深怀的敬意,更是我不得不深夜起来写下这篇零乱的文字。</h3></br><h3>        和平的母亲节,是多少仁人志士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封建枷锁中解救出来的,是多少爱好和平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从不讲和平的刽子手手中夺回来的,是多少母亲用牺牲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换回来的……没有伟大母亲就没有伟大的平等文明,没有伟大的母亲的牺牲就没有伟大的母亲节,没有伟大的母亲就没有伟大的和平,没有伟大的母亲就没有人类伟大的社会进步……</h3></br><h3>        在这个感恩的节日,谨以此文为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致以最纯高的敬意,也愿战火纷飞中的母亲早日脱离苦海,因为这个节日也属于伟大的你们!</h3></br><h3> <h3>                               墓地随想</h3></br><h3>        走过墓地,站在坟头放眼远望,凝目沉思,圆圆的土堆,凄凄的艾草,清晰地影像,淡淡的黄土味儿,幽幽的银光斜照在冰凉的石碑上,散发着诡异的气息,却又觉一种危险四伏之感,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感觉。看着深埋在漆黑地下的这灰色世界,真想帮他们从坟墓里爬出来,然而,默默地告诉自己请别打扰他们的安静。繁华逝去,花落成冢;一座坟墓就是一个故事,这世界上深埋了多少形形色色的故事。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途经无数的站口,耗磨待废,直到 最后的一抹残阳落下,余热散尽,终于通达到这深邃宁静,安然祥和,与世无争,和谐永恒,需要用宁静去体味宁静的世界。</h3></br><h3>        坟墓肯定是阴森恐怖的,传说中对于鬼神的崇拜和畏惧使人们对其敬而远之。为什么一提到墓地就非要想到恐怖呢?为什么把死去的人渐渐抽象成云雾、尘埃,悬浮在梦境之外,游离于深夜的空茫中、黑暗中,来无影去无踪,一切幻化成可怕的念头都会一股脑的涌上心头。难道就没有怀念、铭记、感恩、功德、缅怀、思考?当时间扫落荒芜的思想,将尘土顽石堆成一座坟墓,聆听凄凉的风声伴随着远处传来寂寞地低语,仿佛吟唱着那首古老的童谣,为这里沉眠的逝者悲哀。我们每一个人活着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死了就是一座无名的坟。坟墓终结着生命的真实和生命的诚挚,坟墓只是尘埃落定的一个符号。没人愿去,但没有理由不去,也没有理由拒绝,更没有理由逃避。活着的时候用宽阔的心胸去掩埋自己的悲愤,用包容的姿态埋葬自己的仇恨,用豁达的胸襟封闭自己的委屈,用乐观的情怀面对每一滴泪水,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命的每一束阳光,用进取的思想完成每一份属于自己的职责;最终,也要在别人的眷念中哭泣中留恋中从容地离去,慢慢蒸发般的消融。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内疚,更不要因为我们有意无意伤害过的人,而后再在他们的坟墓之前捶胸哀泣,莫要借别人的灵堂哭自己的过错哀伤,更莫要去借别人的离开而发泄自己的内疚。岁月流逝,坟墓只不过是在历经无数次风浪,摆脱无数股激流,寻找无数个渡口之后,一个彻底歇息的彼岸。懒惰的青春,颓废的年华,不健全的人格,虚伪奸诈欺凌横霸的品行,不和谐的家庭不是坟墓,而是比坟墓更糟更可怕的东西,是提前掘造并把自己送了进去。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行动和信条为自己修建着一座不同的坟墓,有的人树立了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人;有的人对地位和特权的喜爱陪伴着走完人生之路,贪婪会把他送向坟墓;有的人因为年轻,只幻想明天,从不想坟墓,积累着无数个浪费了的明天给自己砌坟墓,最终让重叠的明天送进坟墓;有的人不想着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但求凡事磊落、问心无愧,默默无闻的被人们送入坟墓;有的人埋葬了狼藉的青春,碌碌无为的走进坟墓;有的人燃起传说中的希望,努力点亮生命中的火焰,却常常在只在自己的墓道旁磕头碰壁,伤痕累累,抱憾终身走向坟墓;有的人坠世以来好逸恶劳,终日无所事事,如行尸走肉枉活一世,稀里糊涂的躺进了坟墓;有的人活在世上人情世故不问,油盐酱醋不进,不仁不义无法无天,乃至五毒俱全,被法制伦理和诅咒扔进坟墓;有的人活着就已经埋进坟墓...... </h3></br><h3>        如果理解了坟墓,坟墓就如一道明媚的忧伤能把我们从黑暗的深渊拽出来,而且会告戒我们很多道理,不是哭泣不是忧伤不是气绥不是逃避,而是鼓足勇气好好地活着。人,来到这个世界,世上就多了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世上就多了一座坟,来去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太考验人了。从摇篮到坟墓,生命,需要努力,活着,就得奋斗;每一个人活一生就是生活与世界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断句,一个符号,一个词语。有的人一生用褒义词为自己造句,有的人在别人走过墓地时用上一连串的贬义词,有的人会在寂寞中昏昏噩噩寻找一座坟墓就像穿一件衣服一样只是为了包裹自己,而有的人则会用生命的针线为自己的衣服绣锦。一座坟墓,是否隔绝了两个时代?没有。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阅读着前辈的墓志铭而书写着自己的墓志铭,只有写好我们的墓志铭才能留下让后人们去阅读、参考、效仿、纪念的东西。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说“坟墓是每个人的归宿”,是啊。坟墓,冷冷的监视着,锁住了我们的一生。活着就不该浪费生命,因为将来地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一旦进了坟墓,就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搅你了。把成功写在墓碑上,不求豪华,但求朴素,不奢高贵,但愿安静。有一天,这一段漫长的生命旅途将终结在我的坟墓中,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埋藏着我的过去,只求平平淡淡,朴朴素素,不撰英明,但留清白,即不须高歌赞誉,也不遭世人唾嗤,惟有我孤独的灵魂茫然的在荒塬游荡,夜空回响。</h3></br><h3>        大树荫蔽,山风起寒木,凄风哀鸣,野雀乱秋榛。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站在安静的地墓都会一直安静不下来!</h3></br><h3> <h3>        作者简介:姚志忠,男,汉族,教师,宁夏西吉县人。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h3></br><h3>————————————————————</h3></br><h3>hulyhe•huanghe•helanshan</h3></br><h3>葫芦河流进黄河流上贺兰山</h3></br><h3>编辑:尤屹峰</h3></br><h3>      ————欢迎点评  欢迎转发————</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JtE9_xa00OC_0_eXjCcs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