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鹤顶山说起

卡酷

<p>《我的军旅生涯》</p> <p>战友马春明回忆在鹤顶山</p><p>守疆土卫国防的艰苦岁月</p> <p>鹤顶山位于浙江苍南县矾山镇内,原名福鼎山。鹤顶山高1003米,为苍南第一高峰。山上怪石嶙峋,花草茂盛,奇峰异石,想象万千,登高远眺,云海茫茫直达海天之际,游目骋怀,邻近城乡尽收眼底。</p> <p>浙江 苍南 鹤顶山 地理位置</p> <p>战友马春明曾在此战斗生活多年</p> <p>鹤顶山原貌。</p> <p>鹤顶山</p> <p>马春明:</p><p>部队的艰苦生活</p><p><br></p><p>我当兵在鹤顶山是1978年一1984年,从提干上山到结婚生子下山,度过了漫长的七年时光。在山上,冬天早上出操眉毛结霜,下雪天去底层饭堂吃饭时要走几十个台阶,台阶冰霜覆盖,很滑,官兵们在皮靴上绕上几圈草绳防滑,仍常有滑倒滚下几十米的情况发生,手上拿着的碗筷被摔出几十米乃至几百米外,为防止一路摔倒滚下山去,部队在饭堂旁台阶正前方用钢筋混凝土浇铸了一堵墙,挡住从几十米高的台阶一路摔滚下来的人。夏天台风来袭,窗户关上第一层玻璃窗,再关上第二层木板窗,再用石头顶住木板窗。风大雨大出不了门,连上厕所也去不了,报纸包着的粪便放室内臭气熏天,有人试图开门扔掉,结果仍被暴风扬到自己身上。最难熬的是大雾,常常十天半个月不见太阳,被子可拧出水,此时,我的卫生室便多了胃肠炎,腰腿痛,抑郁症患者,官兵们也因见不到阳光的压抑,情绪会失控,会发点小脾气,此时大家也都能理解,一笑而过。</p><p>今天网上看到了鹤顶山,阳光灿烂,鲜花盛开,似旅游胜地一般,如常年生活在此山上,就是我描述的这个样,山上七整年军旅生活,风,雨,雪,霜给我留下抹不去的印象。</p> <p>马春明:</p><p>守疆土 献青春</p><p><br></p><p>鹤顶山,高千米,</p><p>浙江头,福建尾,</p><p>向东南,面大海,</p><p>气候差,多变异:</p><p>狂风至,石头滾,</p><p>拔大树,掀屋顶;</p><p>妖雾至,蔽天日,</p><p>似细雨,湿透衣;</p><p>大雪至,如鹅毛,</p><p>裹银装,似珠峰;</p><p>下台阶,如滑梯,</p><p>不小心,滚下去,</p><p>皮肉绽,碗筷飞;</p><p>霜降至,如下雪,</p><p>眉结霜,须结冰;</p><p>暴雨至,如天漏,</p><p>拍门窗,似敲门。</p><p>战士们,为祖国,</p><p>固长城,守疆土,</p><p>顶狂风,降妖雾,</p><p>抗严寒,战雨雪,</p><p>日复日,年复年,</p><p>环境差,多疾患:</p><p>腰腿痛,关节炎,</p><p>风湿病,脊柱炎,</p><p>胃溃疡,胃肠炎,</p><p>胃下垂,胃穿孔,</p><p>胃窦炎,咽喉炎,</p><p>咽喉痛,气管炎,</p><p>胸膜炎,兰尾炎……</p><p>百病缠,意志坚,</p><p>捐身躯,献青春,</p><p>卫国防,赤子心。</p> <p>马春明:</p><p>因山上太艰苦,相恋相爱,结婚生子,探亲度假,我终没让她上过此山,如今山上陆海空三军只剩下我们海军仍在坚守,但值班室和主要值勤官兵已搬至山下。</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鹤顶山:</p><p class="ql-block">现在,浙江 苍南 鹤顶山上,伫立着风力发电场的35根风力发电机,犹如擎天巨柱,直插云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名山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鹤立群鸡神奇峰,日落日出云海中,月伴风车山摇动,春雨过后映山红。这是一位摄友写的。短短的四句诗,把鹤顶山“日出、云海、风车、映山红”的神韵,描述的唯妙唯俏。</p> <p>马春明:</p><p>一生与山有缘</p><p><br></p><p>浙江省瑞安市万松山海拔二百多米,在此接了二次新兵并完成了对新兵的训练任务。福建省莆田市九峰山海拔六百多米,在此度过二年多士兵生活。浙江省温州市鹤顶山,海拔一千多米,在此度过七年军旅生活。云南省腾冲市,高黎贡山,小区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在此养老。一生与山有缘,且越登越高。</p> <p>浙江 万松山</p> <p>万松山原貌</p> <p>福建 九峰山</p> <p>马春明:</p><p>  九峰山上溶入骨子里的</p><p> 军民鱼水情</p><p> 在九峰山驻防时,除了军人外有二类老百姓会来山上,一类是为部队运送给养的“挑妇”,部队的油,盐,酱,醋,材,米,蔬菜……全有她们肩挑背扛运上山,另一类是上山开山劈石的石匠。某日,一石匠凿子尖凿折弹飞,弹进自己腿部肌肉内,少量出血,石匠忍痛未就医。数天后,伤口化脓出血,红,肿,热,痛难忍才来就医,进行表面伤口清疮消毒,肌肉注射青霉素抗感染,嘱其每天来打针换药,结算药费仅几元钱,百姓却为难,表示身上没有钱,治病要紧,我帮其垫付,一连数日,不见该病人来,直至第五日,病人方来换药,揭开纱布,伤口已痊愈,(当时的百姓,缺医少药,发炎了就硬杠着,杠不住了服用些土霉素类药,青霉素压根从沒用过,无抗药性,故一针见效。(现青霉素肌肉注射几乎不用,偶用也是静滴,且用量扩大数倍至数十倍,其抗药性可见一斑)另因其家里穷付不起药费,故没有再来打针換药。</p><p> 数月后,午睡中有人敲门,疑有病人就诊,起床开门,见先前受伤就医的石匠挑了二萝筐新鲜荔枝,憨笑着说是自家树上採摘的,要求收下,以谢当初为其治病之恩。汇报部队值班首长,答复:不能收,向百姓解释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百姓听了两行热泪禁不住流了下来,说当初他受伤,是部队给治好了连医药费也帮他给垫付了,当时不是不付钱,是确实付不起钱,现在仍然付不起这笔医药费,想到自家树上的荔枝熟了送点来表示点心意,部队怎就不能收下?况且从早上到现在挑着走了整整半天才到山上驻地,值班首长了解情况后同意收下荔枝,听说部队同意收下他一路辛苦挑上山的荔枝,百姓破涕为笑,留下荔枝象小孩子一样欢快地走下山去。此事虽已过去了几十年,想起来就象昨天发生的一样。</p> <p>九峰山原貌</p> <p>马春明:</p><p>海军412医院。</p><p>1954年海军在宁波建立了一所疗养院,后称东海舰队412医院。我成家后从海军航空兵部队调入此院。</p><p><br></p><p>医院位于宁波东南的东钱湖湖畔。</p> <p>马春明:</p><p>我在412医院,先在心血管内二科工作,后在医院医务处担当行政医疗助理,主管医疗行政,海上医疗队,评残,首长看病安排等项工作,对医院比较了解。工字型四幢主病房为当年苏联人设计建造,病房宽廠明亮。医院托儿所就在我家边上,我儿子从小在这里是个顽皮大王。感谢百万大裁军,1988年医院里北京、上海的干部几乎全转业走了,孩子们得已回到大城市读书上学。我们的青春奉献在这所医院里,这里也是我终结军旅生活的地方,是我当兵环境最好的地方。这之前我在福建九峰山,浙江鹤顶山、万松山,那一段是我最艰苦的一段。海军412医院是我成家后的一段生活,这之前在海军东海舰队医训队学习一段,我和晓文都在此读过书,晓文数理化考试是舰队后勤第一。</p> <p>晓文战友</p> <p>原医院大门</p> <p>原门诊大楼的正面。是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回去拍摄的。</p> <p>原住院部大楼</p> <p>原宿舍楼</p> <p>忆往昔&nbsp; 峥嵘岁月历历在目</p><p>看今朝&nbsp; 幸福生活安享晚年</p><p>马春明和夫人俞文英两位战友</p><p>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旅居养老</p> <p>小镇露天餐饮</p> <p>一起旅居养老的朋友合影留念</p> <p>马春明:走到哪,友谊之花看到哪,锻炼身体也到哪。</p> <p>马春明:</p><p>晓文是7月的生日。小区物业每月给生日业主集体过生日。</p> <p>云南腾冲高黎贡山地理位置图</p> <p>腾冲高黎贡山风光</p> <p>高黎贡山被称为“世界自然博物馆”和“世界物种基因库”</p> <p>高黎贡山母亲 雕像</p> <p>腾冲 热海大滚锅</p> <p> 马春明: </p><p> 梦游军营</p><p>七月盛夏游故里,</p><p>芳华营里旧梦寻。</p><p>铁打营盘今犹在,</p><p>不见飒爽英姿影。</p><p>肃静病房映眼帘,</p><p>没了天使温柔音。</p><p>钱湖碧波奏乐曲,</p><p>唱不尽咱军旅情。</p><p><br></p><p> 卿见敏:</p><p> 奉合马老师</p><p>《梦游军营》</p><p>铁打营盘流水兵,</p><p>无悔青春去从军。</p><p>摸爬滚打当年事,</p><p>将士姐妹兄弟亲。</p><p>物是人非忆往昔,</p><p>斗转星移犹温馨。</p><p>人别难舍梦故地,</p><p>军旅生涯彰忠心。</p><p><br></p><p>魂牵梦萦军营里</p><p>英姿飒爽晓文影。</p><p>夫妻双双比翼飞,</p><p>幸福满满一世情。</p> <p>马春明:</p><p>三亚一别又一秋,</p><p>朝思暮想白了头,</p><p>悠悠白云阳光烈,</p><p>层层山雾身湿透。</p><p>三亚高黎轮流住,</p><p>江湖之事身外丢。</p><p>难忘大海共畅游,</p><p>沧海载谊万古流。</p> <p>感谢部队,感谢生活!</p> <p>伴乐:打靶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