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杨梅红遍天,江南梅雨寄情思

石润居

<p><b>前言</b></p><p><br></p><p>"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夏至前后,通过浓柳、日出、阵雨等景物和歌声的描写,来表达一对恋人情思的一首诗。</p><p><br></p><p>今年的江南夏至,也如诗中描绘的景色那样如期而至,东边还是日出,西边却是暴雨如柱。近一个月来的梅雨季节总是让人感觉一阵闷热,一会艳阳高照,人的心情心境总是难以平静。这也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杨梅,回味杨梅的独特味道和杨梅的传奇故事。</p> <p><b>一、杨梅的今生今世</b></p><p><br></p><p>进入六月以来,家乡的亲朋好友告知荸荠杨梅已熟,让我抽时间回家乡吃仙梅、喝杨梅酒。鉴于表哥刚好到榕城办事,专门采了两大篮子第一茬的荸荠杨梅送过来已品尝,所以我就等到六月中旬,家乡最具特色的东魁杨梅上市时,我独自一人驾车从千里之外北上返回仙乡摘梅、品梅和运梅送好友。</p><p><br></p><p>这也是十几年来的习惯性做法,是对家乡杨梅的情有独钟,以致每年的这个时候,身边的一些好友总会问东魁杨梅什么时候能吃上,就是前几天我发的一组杨梅图片,一位好友在评论区还留言说,去年的6月23日几波人在我老家采杨梅和喝多杨梅酒的情景。能把一年前的日子记得如此清楚,让我觉得惊叹。</p><p><br></p><p>今年一到老家,从下高速公络收费站出口,我发现往年路两旁密密麻麻的卖杨梅场景却不见了,只有二三个摊主放着少量的杨梅,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原来今年东魁品种是一梅难求。在县里举办一年一度的杨梅节时,央视网进行了专门现场直播,还请了一名网红薇娅到本地直播,让仙居杨梅更是火上加火,现如今形成当地年轻人是人人网上卖杨,老长些的家人个个上山采梅收梅,再按不同的规格品质进行分类包装,用冷链、冰鲜等技术,通过航空和直达车等销往包括西藏、新疆等全国各地。路途近的当天即可到达客户的餐桌前,远的第二天便可到达,万里他乡宾客同样能享受这人间的美味。</p><p><br></p><p>所以满路上运送杨梅的冷链车和亲自过来采摘的私家车,穿梭在仙乡的大街小巷和城乡山野上,平日里冷清的街道,在杨梅季节里却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这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杨梅作为夏日里的时令水果,由于其果无外核和无外皮,贮存运输也非常不易,过去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时,也只在当地销售和享用,加上上市周期短,果甜中偏酸性,好多人也怕酸而不受欢迎。现如今在科技的改良作用下,让梅保质期延长,果树通过嫁接,使其果形大,味甜而不酸,如今的杨梅特别是东魁品种成为杨梅中的"劳斯莱斯",深受客户的喜爱,当然价格也不便宜。</p><p><br></p><p>杨梅已成为仙乡的金字招牌,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做广告搞推广,下至家家户户用网络进行直销,让杨梅成为夏至前后的明星水果。</p><p><br></p><p>杨梅在我国南方一带早已广泛种植,就其品质和知名度数江浙一带最出名,正如人们常说的"世界杨梅出中国,中国杨梅在浙江,浙江杨梅数仙居"。可想而知仙居杨梅的品牌影响力有多大了。</p> <p>据介绍,浙江黄岩是东魁杨梅的始祖地。东魁杨梅系黄岩本地杨梅实生变异而成,原称东岙巨梅,最早发现于黄岩东岙,其果形奇大且品质优良,被命名为“东魁杨梅”。但东魁杨梅的规范化产业化种植推广却在隔壁的仙居县,以致仙居东魁杨梅和慈溪的荸荠黑梅名扬天下。</p><p><br></p><p>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水,造就了仙居东魁杨梅因色美、味甜、个大、核小而闻名。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而且成熟期早。果实外形美观、果大汁多、风味独特。平均单果重21克,最大达54克。东魁杨梅已成为仙居的一张名片和市场的"宠儿"。</p><p><br></p><p>杨梅具有消暑生津、利尿健脾、解渴止咳、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医疗保健功能。富有蛋白质、糖、果酸、钙、铁、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水果中的珍品。</p> <p><b>二、杨梅的前世前缘</b></p><p><br></p><p>据史料记载和科考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古人就有采食野生杨梅的历史,西汉时期就有杨梅的文字记录。从陆贾《南越纪行》:“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中,可知在距今2200多年前的汉代即已有人工栽培的杨梅。</p><p><br></p><p>仙居栽培杨梅有1000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前的古杨梅树如今依然生长在仙居的土地上。</p><p><br></p><p>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形如水杨,而味似梅”,故称杨梅。这就是杨梅的名称的正常由来。</p><p><br></p><p>但在民间,杨梅的来历却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有吴三桂引清兵掳掠中原砍野杨梅树,后当地人重新嫁接说;有少数民族一对轻年男女,为反对土司的强娶而出逃,以杨梅为媒结为百年恩爱夫妻的动人故事说;有风把天堂上下凡的杨树和梅树之花吹到了一起,结成了杨梅之说……</p><p><br></p><p>我更喜欢杨梅的另外两个版本传说。正如杨梅有红与白两种果之分,特别是白杨梅更为稀有一样,这一红一白的唯美传说更有诗情画意。</p> <p>故事一: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落魄的杨柳帅小伙,贺知章说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其意是说这小伙是个花样美男,也很有才华,诗词双绝,这样的男人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当然都是很吃香的。结果就害桃花犯了花痴,把梨花哭成个梨花带雨,但他却啥也不管,故意把自己弄成风一样的男子,"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p><p><br></p><p>就在这个时候他邂逅了梅花,这个从冬天走出来,冷若冰霜的女子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兴奋点,他觉得自己看到了女神,他沉浸在她的幽香里,他把每天的情思写在柳絮里,让风帮着传递。</p><p><br></p><p>一开始杨柳是没多少自信的,在梅花的孤傲,冰洁面前甚而是自卑的,当然梅花家的高墙大院才是主要原因,但越这样他就越要追她,他在心里构思了无数的求爱方案,差点都弄的一夜白头了(柳絮是白色的就是这个原因)。</p><p><br></p><p>成功来的很突然,杨柳这种从春天带来的温暖气息同样撩拨起了梅花冷傲外表下的热情,恋爱中的女人是盲目的,孤傲的梅花也不能例外,梅花不顾蓝颜知己松,竹的苦劝(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 她知道杨柳很花心,但那又如何,有爱就够了,她认为青春里谁不错几回,改了就好,她毅然决然就和杨柳走到了一起,生生的把松树气成了刺猬(松针就是这么来的),竹子也被气得在自己身上不断画圈(竹节就这样来的)。</p> <p>张扬的爱情玩玩就好,当真就输了。没多久他们就有了杨梅,你说七年之痒也好,你说本性难易也罢,杨柳开始一如既往的多情,流莺开始在杨柳身上乱串,他千丝万缕的枝条,他缤纷乱舞的柳絮都在告诉梅花他是春天的男人,他耐不了寂寞,他受不了苦寒。</p><p><br></p><p>梅花虽然做错了选择,但她还是梅花,她不会迁就,她决然的回到冬天,"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p><p><br></p><p>梅花走后,杨柳经常会呆在水边,任杨花掉落水中变成无根的浮萍,苏东坡说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杨柳的还是梅花的?</p><p><br></p><p>杨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她的童年是细小而苦涩的,她恨父亲的随波逐流,到处留情,也恨母亲的寂寞坚忍,孤芳自赏,她在怨天忧人中哭了整整一个雨季(<b>这就是梅雨的由来</b>),然后在盛夏某一天的早晨她突然就娇艳了起来,她要让自己幸福,她要尽情绽放,她要所有人为她夺目。她做到了,她红了,红的疯狂,红的发紫,她成了水果中的极品,和她父亲纠缠不清的梨桃只能仰望她了。只是她的心永远是酸的……这就是酸酸甜甜的仙梅的传说。</p> <p><b>故事二:</b>相传二千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带着西施一路来到牟山湖旁湖西岙。范蠡觉得此地山岙纵深,人烟稀少,山上有果树,山下有清湖,是个安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在湖西岙暂时住了下来。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牙,涩得麻舌。西施吃得皱眉捧心,苦不堪言,而范蠡则心痛如焚。</p><p><br></p><p>可怜这位满腹经纶名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的摇着一颗颗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血。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血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和西施的美丽感动了上苍,西施的泪珠和范蠡的鲜血把野果一下子变得白里透红,变成了西山白杨梅。</p> <p><b>三、杨梅与文人墨客</b></p><p><br></p><p>俗语说“枇杷好吃娘(核)成堆,杨梅好吃树难栽”。杨梅作为江南一带最具代表的夏季水果,自然少不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讴歌与赞美。</p><p><br></p><p>诗仙李白在《梁园吟》诗中描述了五月之时"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的场景。宋代晁补之在《诉衷情·同前》词中"忽忆杨梅正熟。下山南畔,画舸笙歌逐"的感慨。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评曰:“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p><p><br></p><p>唐朝宋之问的"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诗句,说明了杨梅显明的季节特点。宋代诗人平可正赞美杨梅的诗句:“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枝深。”更是明了直白而又形象生动。</p><p><br></p><p>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诗云:“绿荫翳翳[yì]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珠。”生动地描绘了古越之地杨梅丰熟之时的迷人景象,以及品尝杨梅时的心境和场景盛况。</p> <p>美食家李渔对杨梅更是情有独钟,在《杨梅赋》开篇即说:“南方珍果,首推杨梅。 ”在家乡被染瘟疫,郎中原本告知不能食杨梅,但李渔为了解馋,反其道而行,逼夫人买来送到病床前吃。杨梅入口便觉满胸郁结消散、五脏六腑心通气顺。李渔接连几天大快朵颐之余,身体居然也很快痊愈。其实杨梅确为一味良药,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p><p><br></p><p>经过这场大病后,李渔以此为证,认定杨梅为“生平爱食之物”。在七绝《杨梅》中也写道:“性嗜酸甜似小儿,杨家有果最相宜。红肌生粟初圆白,紫晕含浆烂熟时。醉色染成馋客面,馀涎流出美人脂。太真何事无分别,同姓相指宠荔枝。 ”诗中既表白了他喜食杨梅,且细腻地描述了杨梅成熟时的形状、颜色和品尝杨梅感受,让人垂涎三尺。</p><p><br></p><p>仙居与杨梅不仅仅是一种水果的地理标志,更是深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之中。在仙居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做仙居人”。“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p> <p><b>四、杨梅与酒</b></p><p><br></p><p>杨梅虽然好吃,但季节短又不易储存,曾经是喜爱杨梅古代人心中的一桩心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除了品尝新鲜杨梅之外,杨梅及其附属产品杨梅罐头、杨梅果汁、杨梅果醋、杨梅调味酱和杨梅蜜饯等深度开发,特别是杨梅与高度白酒结合成的杨梅酒,让杨梅重新扬眉吐气。</p><p><br></p><p>在杨梅产区,家家户户都会用当地的米烧酒来浸泡新鲜杨梅,三四个月后便可饮用。杨梅酒的酒精度一般在30度左右,其色浅红,泡的时间久了会显得深红,味道绵柔甘甜,是夏天招待客人的美酒。</p><p><br></p><p>由于此酒味道甘甜,口感好,饮者会在不知不觉中醉倒,特别是北方人来到南方,初见到这样的美酒,不知杨梅酒的后劲之大,将其当作一般的红酒来喝,往往会喝多出洋相而败下阵来。</p> <p>杨梅除了泡酒,近几年,在仙乡又将其酿造成"杨梅烧",也就是用杨梅烧制成白酒。具体制法就是将新鲜杨梅与白糖按照10:1的比例,一层杨梅一层白糖置于坛子中,再密封,经过三个月发酵后,通过传统的蒸馏技术,便可得到高度的烈性杨梅烧。让杨梅再次脱胎换骨。</p><p><br></p><p>杨梅及其附属产品的不断丰富,一方面延长了杨梅的生命力,让爱梅之人可以四季品尝;一方面也打消了果农靠天吃饭和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滞销影响。一颗杨梅富了一方百姓,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p> <p>总之,杨梅是夏日里游子味蕾的一份美好记忆。杨梅熟时,也是仙乡母亲盼望在外子女早归的日子。游子们实在归不了乡,亲人们寄来一篮当地新鲜杨梅解解馋,更是寄来一份思念和牵挂,过去也许是酸酸甜甜,现在倒是甜如蜜。</p><p><br></p><p><b>远方的友人,在炎炎夏日吃上一颗仙乡仙梅,一定能满足您对一颗杨梅的所有想象和浓浓情宜。</b></p> <p>(文/原创 图/原创+网络)<a href="https://www.meipian.cn/2zogqrr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尝一碗临海糟羹,忆一段烽火岁月</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9eerf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白居易的一首诗颠覆了古今人们对一种喜爱名花的看法</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x8i5qy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暮春福鼎白茶香如故</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