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纪实报告文学《远方的江心沙》 杨德功

君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谨以此篇纪念奉献给赴江心沙农场53周年的战友们</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u>  本文以基本事实为题材,运用文学的手法回忆江心沙的青春岁月。由于文字较长,将内容分段在美篇上一一展示。文中照片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谅解。</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上山下乡对国家来说是一场劫难,大多知青的才华被这场运动湮没。但对知青个体却是认识社会的一次灵魂考验,意志会更坚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题字</p> <p class="ql-block">  江心沙,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远方! </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每次回到江心沙,我总一种情感上的冲动,久久不能释怀。那一草一木,一沟一壑,一桥一闸……留下了我们知青太多的时代烙印,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都将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跨世纪的话题。</p> <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个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地方,却使我一生都难以忘怀。地理遥远,心却很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江苏省海门江心沙农场,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五团。</p><p>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自策马去天涯,只为遇见一个她。</p><p class="ql-block"> 认识沈璐,是七十年代初。当时,我下放到江苏省海门江心沙农场五工区,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五团五连。</p><p class="ql-block"> 因为年轻,她显得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美目流盼、桃腮带笑、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p><p class="ql-block">  看着她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又让人不能不魂牵梦绕。</p><p class="ql-block">  与她交流,吐语如珠,银铃鸣翠,声音动听之极,竟会有妙语连珠之音调,加之美玉般俊极无俦的人品……</p> <p>  <b>  </b></p> <p><b>  (图为 沈璐)</b></p> <p>  也许,我对她的描述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情之深深,意之戚戚,非别人之感受。</p><p> 说起我与沈璐的相处,最好从我们知青下放的时候开始赘述。这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知青经历加以回忆。同时,我把过去几年写的“走进江心沙”知青文章揉进去,只有这样,我的知青生活内容才更为充实或许更加全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那一天是1970年03月16日的下午,一直受文革影响萧条沉寂的连云港市区突然热闹起来。</p><p> 一队队举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们,簇拥着胸带红花的男女知青向体育场涌去。</p><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时,宽大的体育场好像变得狭小了。近二十辆大客车停满跑道,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围满在客车两旁。</p><p> 每辆车都贴满红色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光荣。”“一颗红心,听党召唤””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p> <p>&nbsp;&nbsp;&nbsp;&nbsp;&nbsp; 送行的人群有知青的父母、兄弟姐妹、至爱亲朋,同窗好友。他们相互叮嘱着,依依不舍,直到汽车开动;有的泪流满面还在挥手告别。</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也夹杂其中,小学同学于少汉用自行车载着我的行李箱送我到体育场;送行的还有我的姐姐、邻居李沪英等。</p><p> 我以为我的母亲也能来送我,但是我翘首以盼,却始终没有母亲的身影。我突然想起,母亲在家给我整理行装时,偷偷地流泪。我恍然大悟,老人家实在不忍看到与儿子分别的痛苦场景,孩子好不容易巴扯大了,又亲手送到外地……</p><p> 不禁,我的眼泪也包在眼圈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生苦别离”,只有此刻你才会感到这几个字的份量。真是“野人怀土,小人怀乡”啊,这也是人性感情的最大体现。</p><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多熟悉的面孔,就此诀别,也许一辈子都不能见上一面。人生啊,就是如此残酷!</p> <p>  当我登上乘坐的五号车时,车内已经坐满了同窗学友。我们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最大也就二十来岁,从未离开过家,不知前路有多少坎坷。&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家的情绪波动很大,迷茫的、苦恼的居多;也有比较激动的,或许在憧憬着美好的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闯荡一番大有作为的事业。</p><p>&nbsp;&nbsp;&nbsp;&nbsp; 游龙一样的大客车承载上千名知青,缓缓地驶出市区,向南通农场方向进发。大家坐在车上,有的高谈阔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沉默寡言……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表现。不知前路是什么的心理,倒是一致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我好奇地在想,前方要去的农场一定不错。因为带队的是军垦农场的军人,而且地方领导也说,你们都是经过政治审核才批准去农场的,那里半军事化,还有枪支配备……</p><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  就这样,一路上胡思乱想,迷迷糊糊,也不知车子往哪儿开?整整一个夜晚车子也没停。</p><p> 渐渐地天亮了,阴沉沉的。车子更加颠簸,在我们眼前出现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没有庄稼,只有一片片芦苇在风中摇摆。偶尔经过一个个农庄也是低矮的茅屋,显得萧条冷落,没有一点生气!</p><p> 料峭三月寒气生,何况又在无边无际的原野。朦胧中我们看到有劳作的身影,他们都身披旧棉衣,挖地担泥,疏浚河道。车子越往前开,劳作的人越多。</p><p>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大亮,我们才看清这些劳动的人群都是一批批和我们年龄一样大的知青。</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知道南通农场到了。车上的人都沉寂下来,知道眼前的一切就是自己的将来。</p><p class="ql-block"> 突然,我听到一个女生的啜泣声。受其影响又有几个女生哭了起来。车内气氛压抑、沉闷,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汽车开上一条拦江大坝,颠簸得更加厉害。后来才听说,这个大坝的名字也有时代特色——立新大坝。</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那是1970年3月17日下午,连云港知青乘坐多辆汽车通过立新坝。当时的大坝刚刚建成,坎坷泥泞,有的车子还陷在泥坑,车上的人只好下车,一起把车推出。此时还有一部分人在坝上护堤,看到这人工刚刚筑起的拦江大坝,我们也深感工程巨大。幸运的是我们是坐车进场的,遗憾的是,我们连云港知青没有能参加这项有建场意义的大会战。以后看到记述立新坝建设的文章,更加了解大坝建设过程(前世今生)的复杂和艰辛。可以说,参加立新坝建设的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直面困苦,勇于向前的事迹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铭刻在江心沙的辉煌史册中。在江心沙建场周年之际,应该立碑记事、大书特书立新坝的重大意义,以示后人!</p><p class="ql-block"> 立新大坝1969年年底刚刚合拢,坝体还没有夯实,路面更是高洼不平。大约四公里的大坝,十多辆车开了有半个小时。过了大坝就是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五团,即“海门江心沙农场”。</p><p class="ql-block"> 进入农场,一路上看到在农田开挖沟渠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河道人山人海,充满大干水利的热潮。接着,车队又开了个近半个小时,到了一个叫场部(二十五团部)的地方。</p> <p>  江心沙农场的场部,就是两排平房。对面有几家小店铺,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建筑。偶尔听到几声学生的读书声,算是有一点生气。</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汽车还没到团部,锣鼓声就传来了。估计知青们已经到了,团部组织各连队接知青的人都在静等汽车的到来。</p><p>&nbsp;&nbsp;&nbsp;&nbsp;&nbsp; 坐着知青们的车队在团部机关前面宽旷地带顺势排开,有的知青们已经下来,有的还在车上。大家相互忙着往下搬箱子,递网袋,扔铺盖卷儿。团部的干部们也都出来了,帮助大家往下卸行李,你呼我叫,显得有些忙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从5号车下来,像旁观者似地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别的连队接知青的人也纷纷来了,广场里放了不少平板车、牛车,还有的连队赶来了马车,更奢侈的连队还开来了手扶拖拉机。&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车上下来的知青大约近300个,看样子女生的还不少,人群里发出来的都是女孩子的声音。有的女知青掏出手绢擦干脸上的泪痕,弹去衣服上的尘土,有的脚边护着自己的行李东张西望。更多的是知青站在一起,指手画脚,互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似乎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我看到,这些知青大都不满意农场的环境,情绪低落,眼光里透出无奈和失望。知青们都穿着灰、蓝衣服,还有的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这些都是文革时代年青人的标配。</p> <p>  这时,在知青队伍中来回穿梭的人还有农场女职工,一眼就可以看出。农村姑娘从小土里爬,泥里滚,繁重的劳动,生活的担子,使她们的骨架变大,皮肤变糙,腰粗体壮。看来,我们城里这些人到农村受受苦,不然就太不公平了。</p><p> 人啊,生于斯长于斯,自己又不能选择。干吗生在城里就应该细米白面,细皮嫩肉!生在农村就应该吃糠咽菜,灰头土脸。我们这些学生,来到农村锻炼锻炼也好,哪里水土不养人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 “各个连队的负责人注意了,现在你们抓紧按照分配的车号领走知青。”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一个大喇叭的声音。</p><p>&nbsp;&nbsp; &nbsp;&nbsp;</p> <p>  后来才知道喊话的人是团部副团长郭准。</p><p> 他左手提着喇叭,右手拿着一个崭新的本子,跨过这一堆那一堆的行李,在人群里跳来走去,招呼知青们按照连队点名集中后离开。</p><p> “五连的知青注意了,凡是我点到名的就到我这里集合!”点名的是一位身材粗壮的退伍军人,身穿没有领章帽徽的军服,黝黑的脸庞泛出红光,两只牯牛一样的眼睛,看人好像要蹦出来似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时,他挪动着厚厚的嘴唇,挨个点名。每喊一个名字,他嘴里的口水就像要流下来。</p><p> 原来接我们的这位复员军人就是五连连长张长林,还有三排的女排长、南京知青王翠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时点到名的有28人,其中男生10名,女生18名。我们不知道,这些名单是怎么打乱分配的,分在一个连队的人互相都不怎么认识。我好像只认识同校的王宝成、蔡玉珍、何銮霞、王宝珠、邵士珍和陈福华,其他都很陌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长林点完名后,把大家集中一起。这时不知从哪里过来一个牛车,停在我们面前。</p><p> 大家面面相觑,正在莫名其妙之际,张连长说:“好啦,每个人把自己的行李搬上牛车,跟着我们回连队”。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牛车拖行李、我们跟着步行回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在这里,有必要把28个连云港知青的名字记下来。</p><p> 他们是:王明皓、王明强、武心志、张家林、杨德功、王斌、柳祖友、金文年、王宝成、张明康、汪素珍、刘秀珍、韩玲芝、蔡玉珍、何銮霞、赵桂兰、徐慧、杨秀兰、柳桂珍、邵士珍、金文霞、陈福华、渐怀兰、纪祥花、万新华、曹秀英、王宝珠、朱秀兰。</p> <p>  (前排左起 <b>金文年 王宝成 王明浩 </b> 后排左起 <b>何銮霞 邵世珍 王 斌 杨德功</b>)</p><p>  正是春寒时节,走在去农场五连的泥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循着花香而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濛濛原野。只有田边那一颗颗萧条的小草花,泛着各色光彩随风摇曳,浪漫而又迷情,抑或在欢迎远道而来的新战友。可是,当时的我无法欣赏这田野小景,而是心事重重地接受命运的安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28个人就像“残兵败将”,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疲惫地跟着牛车往前走着,大家谁也没有说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比之下,三排长王翠烈就显得热情有加,也许又来了新战友,增加了新生力量。</p><p> 她是南京知青,扭动着结实的身体忙前忙外,张罗着给大家装行李,又和女生打招呼交流。也许是知青缘故,惺惺相惜,气氛融洽得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赶牛车的是五连的一位南通知青,名字叫张炜祖。他牵着牛车前行带路,我们跟在后面挪动着沉重的步履。</p><p> 已经一夜没有睡好觉,又没有吃什么东西,加之耳闻目睹的境况,大家谁都提不起精神,沿着泥泞大道一直向北走去。</p><p> 从场部到连队足有三里长,两旁的白桦树和槐树、杨树杂乱地生长在一起向前延伸。</p> <p>  渐渐地,我们走近一个防洪排涝的小桥闸。它高高地伫立在防洪堤上,远远就可以望见,无形之中成为五连的标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堤下就是五连,前面几排新建的砖瓦房算是知青宿舍,后面都是老职工的草棚住家。</p><p> 连队把我们10名男生安排在河东、仓库后面一排新盖的红砖房里,就是后来的武装排。没有床铺,大家就把自己带来的被褥铺在地面的稻草上。而18名女生却临时安排在连部门前的一个草棚仓库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我们男生安置好前去草棚内看望女生时,18名女生已经抱着一团,哭成泪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空气是凝固的,气氛是压抑的;我们知道,这时任何方式的安慰都是无力的!此情此景,我们的心情更加地沉重。&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 看来,到军垦农场做一名军人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前排左起 <b>万新华 邵世珍 徐 慧 陈福华 渐怀兰</b> 后排左起 <b>张家林 王 斌 王明浩 杨德功 王宝成 金文年</b>)</p><p> 还是男儿坚强,大家相互鼓励,不许掉泪!该吃就吃、该喝酒喝,人不能饿着。于是,我们男生10人来到食堂,到司务长赵红兵那里领了半个月的饭菜票。有的说,为什么不是领一个月的?赵红兵说,今天是3月17号,本月只有不到半月,只能领半个月的饭菜票。无奈,我们拿着自己带来的饭碗来到食堂。</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晚上食堂供应的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并没有因为我们生来乍到而伙食有所改善。但是,我们到农场后才知道主粮都是米和面,没有杂粮更没有家乡的山芋、高粱、玉米等粗粮。那个年代,城市的粮食供应都是细粮与粗粮搭配,而且粗粮比例更多一些。&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农场各个连队都没有管道自来水,食堂用的饮用水也是通过人工挖掘的渠道,引进长江水。那时的长江水没有污染,引过来就能食用。人们都说长江水养人,随着以后探亲回去,大家都说我们白了、胖了。嘿,看来长江水养人有一定道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江心沙的第一个夜晚,没有电灯,痛感孤寂。我们就趁着月色,一字排开,睡在稻草作垫的地铺上。为排除压抑感,不知是谁要求每人讲一个故事,不分长短。在讲故事前,通报一下自己的身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前排左起 <b>王宝成 王明浩 武心志 金文年 </b>后排左起 <b>万新华 徐 慧 渐怀兰 陈福华 刘秀珍</b>)</p><p>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当时,自己讲的什么故事,已经记不得了。但大家都是在故事的情节中进入梦乡的…… </p><p><br></p><p> 这是我到农场第一天的印象,刻骨铭心,难以忘怀。</p><p><br></p><p> 以后的道路各人都在知青的人生舞台上,彰显着自己的才华和另样的命运;演绎着不同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或张扬、或辉煌、或低沉、或闪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