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像上任脉、膀胱、肝胆解读

中医艾灸理疗(洪燕)

<p>  很多人舌像,中间这条直线上舌苔分布不均匀,只看中间这条线。</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第二,中间这条直线,可能中央会凹陷,有的人偏向舌根,有的人偏向舌尖,偏向舌中央的比较多,这个时候你就能直观的看到出他任脉哪个点堵了,舌尖对应咽喉,舌根对应关元气海,这是我们整个任脉对应的区域。</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这个人舌中央苔很厚,两边不厚,或者舌尖很红,中央那条线上的中间苔很厚,说明上脘中脘下脘到神阙这一段堵的比较严重,而导致上焦心肺有热,一直到咽喉这个区域。</b></p><p> 这就是让我们怎样去看舌诊,要通哪里,刮哪里的一个顺序。</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比如舌中央苔很厚,舌根和舌尖都一般,说明中脘到神阙这一段堵得严重,要把这个区域和背对应的督脉和膀胱经过刮通。</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第二,舌中间与舌边缘的中间是膀胱经,和背是相通的,舌尖对应大椎这个区域,这样我们一下能看出膀胱经哪一段堵了,上焦中焦下焦看哪个点堵了找痛点,也可以灸痛点。</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第三,两边是肝胆,边缘红是肝胆湿热,中间高,边缘和中间的颜色不一样,说明肝胃不和。边缘舌质很白,有齿痕的话,还是属于脾胃虚弱,齿痕是脾胃虚弱导致她体内湿气重,所以有齿痕。而且肝血虚,肝血虚的人必然容易生内热。</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血虚会引起阴虚,阴虚会生内热,所以血虚的人容易生内热,像这样的我们要健脾养肝舒肝这种思想。</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健脾的穴,有背部、有腹部、有下肢。</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内热重的,腹部的穴位量少灸一点。</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容易出汗的,背部的穴位量少灸一点。</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内热的人尽量选脾经上的下肢穴位艾灸。</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柔肝,养肝:用曲泉10',尽量不要超过10',这个穴位很敏感。曲泉穴能柔肝养肝舒肝,就是曲泉能促进肝藏血的功能加深。</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太冲:只是行气活血,疏肝理气。</b></p><p> 在有的体系里把舌中间直线比成脊柱,也没有错,但从临床经验调理方案的思路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中当做任脉去看,更符合临床的一些应用,任脉和督脉本来就是对应的,这是老师的经验总结。</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为什么挑出了这张舌像,讲过舌中央的那一条裂缝,表示整个任脉,这个患者当时把舌头伸出,就问他了一句话,经常性的咽喉到食道有灼热感,不舒服烧痛感,所有在场的人都很惊讶。</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就是从舌像看到的,大家看他的苔是集中于中央,而且很湿很腻,不用说他任脉的整个气血运行是不畅的,这种人容易生热,所以他经常会出现咽喉到食道有灼热感不舒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