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景点 济南大明湖公园 历下亭——海右此亭古

蒋祖钧

<h1>作者:醉墨楼 2011-08-19</h1> <h1>▲石碑上的“历下亭”为乾隆手书;廊门左右门边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何绍基书<br><br> 我所在城市的大明湖里有个小岛,方圆约4160平方米。岛上有个亭,名曰历下亭。岛无名,亭却有名。这个“名”一字双义,既是名称的名,又是名气的名。这么说,岛就太没面子了,没有名气倒也罢,连个名称都没有,以至于岛名被亭名取代,一说印象中的这个岛就叫这个亭,从没听说有人叫什么岛的。唉!没法子呀,谁叫它上面有这么个亭来着。 <br><br> 历下亭位于千佛山下,千佛山古称历山,此亭向南,与历山相对,故有其名。<br><br> 历下亭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占了千佛山的什么光,而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相关。我们登岛后要进一道门,门的两旁门框上有一副对联:“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br><br> 据史料记载,历下亭始建于北魏,迄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不谓不古。这座古亭曾是名人雅士聚会流连之地,历经数代历史变迁,留下了许多故事遗迹为后人缅怀、传诵。历下亭也因杜甫的一首诗而名扬天下。<br><br>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圣杜甫漫游齐鲁大地,来到时称齐州的济南。北海(今青州市)太守李邕闻讯赶到齐州,设宴款待杜甫,并邀请济南名士做陪。李邕比杜甫大33岁,与杜为忘年交。一个是德高望重的书法家,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二人相互倾慕,在长安时便有很深的交往。这次异地相见,欢悦之情溢于言表。酒宴间,客人多有咏作,杜甫即席吟成"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br>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br>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br>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br>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br>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br>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br>  <br><br> 随着诗人的千古佳句的流传,历下亭也广为人知了。后人有联语咏赞李、杜欢宴赋诗事曰:<br><br> 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此亭,千年入诗人歌咏。<br><br> 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昨,试问济南过客,谁能继名士风流。<br><br> 缘于杜甫的诗作,历下亭为后世名士以至帝王所仰重。我们登岛后一眼就可以看到,在这组建筑的东侧,横卧着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历下亭”三个醒目的大字,那是乾隆皇帝的手书。廊门的左边,是御碑亭,亭内的“大明湖诗碑”也是乾隆皇帝手书。<br></h1> <h1>▲历下亭。横匾上“历下亭”三个大字是乾隆写的。</h1> <h1>▲御碑亭。亭内“大明湖诗碑”的碑文为乾隆所书。</h1> <h1>▲以上三幅图片是古柳。此树树本直径约一米。柳树木质松软,易枯朽,寿命较短。但此树树龄估计达160岁以上,实属罕见。底部用巨石装点支撑,刻有寿字,可作艺术品欣赏。树干内已枯朽,孰料奇迹出现,上有新枝生发,枝叶迎风婆娑,蔚为奇观。注明:上三幅中间一幅树干上何绍基所书对联,是我从门边上剪下来贴上去的。</h1> <h1>▲名士轩。位于历下亭北面。门柱楹联为郭沫若题写:“杨柳春风万方极乐,美渠秋月一片大明”。联语精妙传神,尽显明湖风光特色,字迹潇洒活脱,堪称笔意双绝。名士轩厅内西墙上嵌有李邕、杜甫石刻画像,刻工精细、栩栩如生。轩内东壁嵌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历下亭诗碑"。</h1> <h1>▲蔚兰轩。两边立柱楹联为欧阳中石所书。</h1> <h1>▲长廊。</h1> <h1>▲历下亭一侧。</h1> <h1>▲乘船上岛,船后荡起浪花<br><br></h1><h1><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4n5p1tq?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更多景点故事请点击这里</a></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