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教材 优化教学设计——海南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王先云工作室集中培训

瑷萍

卷首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方的诗与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未停止过召唤前行的脚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天空的滚滚热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法阻挡我们参与培训学习的热情!</p> <p> 踏着灿烂的阳光,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于6月23日早上准时汇聚在美丽的海景学校。我们即将在这里一起参与一场期待已久的共学盛宴——海南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王先云工作室集中培训。</p> <p>  来自儋州的活泼开朗的陈开鸾老师是这次工作室活动的主持人。她向在场的老师们简介活动后抛出一个问题——怎么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融汇输出成为论文?这是我们最期待和急需的答案。在她充满活力的语音简介和提问里,本次活动缓缓拉开序幕。</p> <p> 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工作室成员,海景学校、二十七小学、长滨小学等部分海口市语文老师。还有以下专家:李楚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海口市海景学校校长;王先云,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领航名师,海南省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海口市秀英区长滨小学校长。</p> <p> 本次精彩讲座分两部分进行,王主编先详细介绍统编教材的特点并分享教学设计及写作建议:</p><p><br></p><p> 1.不能脱离教材要求随意解读,按规定动作出牌,老课新教。</p><p> 2.教学内容的相似性,教学方法迁移性。</p><p> 3.针对同一单元教材教学建议,要几篇课文前后关联,互相照应;同一单元中各个板块也需要整合的前后勾连;同一单元内部进行统整。</p><p> 4.针对同一册教材教学建议,语文要素有联系,但要求不同。</p><p> 5.针对整个小学阶段教学,建议树立年段意识,区别对待教材。</p><p> 6.支架线,口语交际方面有情景性支架,条件性支架,操作性支架,过程性支架,评价性支架;阅读教学里有知识性支架,提示性支架,辅助性支架,程序性支架,示范性支架;习作教学里有任务情景支架,内容支架,表达支架,评价支架。</p><p> 王主编特别强调要“认识支架,用好支架,提供支架”。</p><p> 结合课例,每一点都举足轻重,又深入浅出,没有语重心长,却让人进入反思。教学设计及写作建议有很多独到之处。</p><p> 在教学设计建议及注意事项里还提出:不是传授概念,而是习得能力;不是赏析文本,而是传授方法(观察想象,思维,阅读,表达);不是生吞活剥,而是润物无声(记忆,阅读,理解,表达,思维);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协同有序。</p> <p>  接着,王主编从编辑视角讲教学设计,在前边对教材全面解读和提醒事项的基础上,有据可查的跟我们讲了以下几点:1.目前教学设计类稿件存在的问题;2.编辑心目中的合格设计;3.《小学教学设计》主要栏目;4.《小学教学设计》近期重点选题;5.教师写作要培养的几种意识与能力;6.如何改稿投稿。强调编辑看论文课例投稿,更关注的是写者在稿件里给学生学习的支架和理解的支架如何,这是拿来评量一篇文章好和不好的重要标准。</p> <p>   讲座过程,精彩课例纷呈!</p><p> 教学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在于你的支架如何体现落实语文要素,让语文要素软着陆。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分角色朗读”这个语文要素的落实。支架在哪里?我们怎么落实这个语文要素?先找出角色——小蝌蚪,乌龟,鲤鱼妈妈,再想一想不同角色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创设读出语气支架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可以根据提示语提示词,还可以提供情境支架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走进角色里。</p><p> 关于生命教学设计。5下6单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有一篇《自相矛盾》的教学。根据学情可以加深提问一句:卖矛和盾的人真的说错话了吗?他说的话他不知道吗?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的心理物质需求。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说话的人?商店里售货员的自卖自夸等等。融化矛盾为自己动力,比如戴口罩,你喜欢吗?但是你会戴,而且还会去叫别人也来戴。树立矛盾观,拥有矛盾思维的化解能力,遇见问题化解矛盾,认识多种思维的矛盾存在。再比如分享课不单单是信息的交流,还要分析挖掘出属于人物形象等等的东西,有人生成长促进作用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设计不仅设计知识的学习,更还有教为人的思维,在落实语文要素里水到渠成的完成关注生命学习的思维,言为心声,母语的习得里有体现生命的良好状态,学以致用,会学,会用,体现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里,语文教学设计显完整。</p><p> 王主编建议老师们把整个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文通读一遍,免得教学内容设计重复,还有把握教学设计上的纵横整体性,不荒了自己的田。在通读的过程里可以发现一些你想要的主题,比如通过文言文的归纳通读,会发现大部分写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那么可以考虑让学生习得什么内容,可以归纳出一组你想表达的主题,或许关于文言文教学设计的稿件,也便油然而生。</p> <p> 王主编站在老师们中间开始了互动环节,一身休闲装显得他充满活力而放松。王主编的一句开场白“大家随意放松,有问题就沟通”把大家都逗乐了。</p><p><br></p> <p>  王主编走在老师中间,和老师们有问有答,互动愉快。老师们分别针对他的提问,进行了有个人色彩的解读回答。比如在之前使用的人教版和现在的统编版,同样的内容但教的方向不一样。比如《蝙蝠与雷达》以前我们教会引导学生从蝙蝠与雷达得到什么启示?现在我们是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比如某个单元要求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就要考虑通过内容教方法,掌握什么方法?在王主编不断的提问下,在老师们认真的思考和互补回答里,王主编小结归纳,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主编他对教材不熟悉的情况下,从哪些地方来判断投稿的方向对与错,就要看你有没有落实教材上的编辑意识,完成教材要求,主编会从单元导读页、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略读前提和课后习题来看来稿,再看创新亮点,决定稿件的取舍。</p> <p>  认真聆听,把每一次讲座听成经典!</p> 陈银利的培训感受 <p> 在海景学校参加海南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王先云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有幸听了《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王冬精主编的两场讲座——《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及写作、教学设计建议》《编辑视角看设计》,受益匪浅。在这拾两小点真实感受写写。</p><p> 一、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后,“语文要素”成了热门词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自然而然成了热点话题。听过许多场有关这个热点话题的讲座,也看过许多篇有关文章,还是觉得王冬精主编的一句话概括得最妙,那就是“语文要素要软着陆”。非常喜欢这个“软”字,一个“软”字,提醒我们不要为了落实语文要素而硬落实,而是要讲究方法,要符合学情,要循序渐进,要有教学支架,有落地无声之效果。</p><p> 二、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编辑心目中的合格设计。王主编用了七个词来概括——准确性、新颖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标准性、时效性。王主编对“层次性”的解读尤为详细,理论结合不同层次的具体案例,语言幽默而风趣,让大家轻松地理解了如何阶梯式地进行深度教学设计。喜欢王主编的讲课风格,听者感觉轻轻松松,却能收获满满。</p> 刘爽的培训体会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认识,新体会,促成长</p><p> ——《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及写作、教学设计建议》培训体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安县仙沟思源实验学校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爽 </p><p> 这次真的非常幸运,听到了《小学教学设计》王冬精主编的精彩讲座《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及写作、教学设计建议》,收获满满。</p><p> 一、对于“支架”的再认识 。</p><p> 之前的学习就知道了“支架”这个词语,也在阅读课中运用过,听了王主编的讲座后,对“支架”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p> 1.口语交际课中的支架运用。以前我只是意识的在阅读课中运用支架,这次培训中,我知道了,支架可以用在口语交际课中,可以设计情景性支架,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说的欲望。条件性支架,为学生提供表达的要素。操作性支架,解决了学生怎么说,如何说的问题。过程性支架,帮助学生表达的更清楚。评价性支架,从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上给学生做示范。</p><p> 2.阅读教学中的支架运用我运用支架最多的就是在让学生仿写句子的时候,今天学习后,我知道了,支架还可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到:古诗词后面的注释、作者简介等,这就可以给学生做知识性支架。用好单元页、略读课文前面要求、泡泡语、“交流平台”等,给学生提供提示性支架。在复述故事或课文内容时,给学生提供辅助性支架。借助课后作业,完成课文教学,这就是程序性支架。王主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海滨小城》课后有三道练习题。大致依据课后三个思考练习题,设计教学活动。活动一:借助第一题,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活动二:依据第二题,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活动三:借助第三题,指导学生摘抄写得好的句子。本来我不明白程序性支架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王主编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程序性支架就是结合课后习题设计教学活动,这一点非常好,我们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就很清晰了。活动3.教学设计要用好支架 王主编告诉我们要认识支架,用好支架,提供支架,教材中没有任务情境的,教师可以自己去设计。</p><p> 二、教学设计要新颖,要有层次性 。 </p><p> 1.教学设计要新颖。 王主编非常幽默,用一个有趣的例子给我们讲描写人物外貌的教学设计,环节一,用三个词概括老师的外貌:高、瘦、老。环节二:写征婚启事,把老师介绍的生动具体,这里的过渡语非常的诙谐幽默“老师瘦,是没有老伴照顾,你们给我介绍一个吧,怎么介绍才能让人喜欢呢?”可以看出,老师真的很用心。环节三:写寻人启事。从这个教学设计中,我第一次知道描写外貌的作文课还可以上的这么有趣,情境创设的这么有意思,语言又这么诙谐幽默,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这非常值得我学习!</p> <p> 2.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设计要有层次,王主编用《打电话》的教学设计进行举例,环节一:给熟悉的人打电话(给赵老师打电话请假)。环节二:转接电话(赵老师在洗澡,你要怎么说呢?)环节三:老人接电话(赵老师又在洗澡,她90岁婆婆接电话)。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梯度,非常值得我学习。 </p><p> 这次培训收获真的还有很多,记录下来是为了加深我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在我的课上要运用好支架,把教学设计设计的新颖有层次,正如王先云校长所说的那样,学与思要结合,学习与实践也要结合,学习更要与表达结合。学习后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接下来还要朝着“设计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个目标努力。</p> 林发莲的培训心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反思才有提高</p><p>——学习王精冬主编的《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及写作、教学设计建议》心得体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儋州市那大第五小学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发莲</p><p> 2020年6月23日,在海口市海景学校的多媒体功能厅里,我们非常有幸地聆听了王精冬主编对《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及写作、教学设计建议》。王主编对教材精准的分析与建议,让我印象深刻,收获良多。情不自禁地反思起自己的课堂教学来。</p><p> 一、没有研读教材</p><p> 统编版教材是新教材,需要我们用新思维去解读,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去教。这将近一年来,我虽然也在备课上课,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教材培训,心中对教材确实有一定的了解,却以为可以上课了。听了王主编的讲座,只能是惭愧!惭愧!惭愧!因为我一直在用“旧思维来教新教材”。而统编版教材,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好好的挖掘,然后运用于课堂教学;整套统编版教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我们用心研读,好好捋一捋,理清关系,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学生也学得开心快乐。所以今后,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做个合格的语文老师。</p><p> 二、没有把握教材的特点</p><p> 统编教材的“双线组元”特点,我是很知道的,并且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结合。但是我却没有去关注统编教材的“群文性、整体性、支架性 、层次性、序列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可以说,我们只是很纯碎的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去教,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去教。王主编建议:针对同一单元教材教学,(1)要关注几篇课文的前后关联,互相照应。并举例了四上提问策略单元为例子。《一个豆荚的五粒豆》侧重文章内容,学习从整体、部分提问。《蝙蝠与雷达》借批注聚焦,学习从课题、内容、写法、启示提问。《呼风唤雨的世纪》在有效提问基础上,教学生发现主要问题与次要主题。《蝴蝶的家》综合运用前面的方法,主动问题,尝试解决问题。(2)要关注各个板块的整合和前后勾连。比如:习作单元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可以与教材整合,大习作与习作例文、常规课文整合。普通单元里,语文园地的内容与课文整合,习作、口语交际与教材的整合。阅读策略单元与口语交际、习作的整合。(3)同一单元内部进行统整等等。听了王主编的解读,我茅塞顿开,暗暗想,慢慢做,决心要好好地了解新教材。努力做个熟悉教材,用教材教语文的合格语文老师。</p><p> 三、没有做到读写结合</p><p> 在我们的课堂里,常常发生着各种各样美好的教学故事,一个小问题,一个小现象,一个小发现,我们都可以好好思考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随笔和教学故事。可我在平时,并没有好好地记录下来,以至于让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转瞬即逝。每每到写论文的时候,就会绞尽脑子,找不到写作的素材,找不到下笔的思路,这是非常被动的。王主编在讲座中告诉我们,写作的17个方向。这17个方向让我豁然开朗。这些方向让我懂得了,好的论文都来自于细小的教学环节中,都来自于平时的思考中。若想写出好的文章,一定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用好教材,一切才有可能。反思,研读,勤写,用心……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提高,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p> 眼里的远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的路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教不完的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没有用不完的教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没有永无止境的等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的路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直都在跟随时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追寻着生命的教育力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不敢有丝毫倦怠和观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之路学无止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路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勇敢前行!</p> <p>  王先云校长做活动小结:</p><p> 一是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老师们要思考、梳理主编对统编教材编排特点的独到理解及相关教学建议。比如统编教材整体性特点,老师们要把握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语文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关联性、递进性。</p><p> 二是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老师们要有意识地把今天学到的内容运用在教学设计上。并用主编关于一篇好教学设计的特点作为标准去评估自己的设计,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语文要素操作性设计,优化学习支架设计。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上好课。老师们要用新思维上好新教材。</p><p> 三是学习和发表相结合。发表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老师们把思考过、实践过的教学设计整理好,积极向杂志投稿。</p><p> 再次感谢王主编的精彩分享!</p> <p>策 划:王先云</p><p>图片提供:李邦财</p><p>图文编辑:庄丽萍</p><p>审 核:邓之富</p>

支架

教学

教材

设计

主编

语文

统编

老师

单元

学习